台湾球员可以适应,大陆球员就不行?CBA的判罚尺度,难道还分人么?( 二 )


台湾球员可以适应,大陆球员就不行?CBA的判罚尺度,难道还分人么?

文章插图

FIBA赛场对这种手部动作看得很严,像这种手扶着腰的防守,在FIBA赛场也会被吹
这也是联赛改革的客观规律 , 随着比赛场次的增加,吹罚尺度必然会找到强度和规则之间的平衡 。哪怕是欧锦赛这种顶级肌肉棒子对抗赛也会严格区分违体、打手和正常对抗,开赛初期那种“木法沙遇难”一般的踩踏事故更不会发生 。
台湾球员可以适应,大陆球员就不行?CBA的判罚尺度,难道还分人么?

文章插图

在深圳和新疆的比赛中 , 于德豪被卢鹏羽撞倒,险些复刻《狮子王》的悲剧
在这种平衡下,船新版本的CBA自然会养出新一代的“版本之子” 。就像琼斯说的那样:“我喜欢新规则 。我比任何人都强壮,所以这种尺度对我有好处 。”外援们凭借又黑又粗的肌肉继续横行CBA,本赛季得分榜里,外援们继续霸榜,前十只有两名本土球员,9名外援的场均得分都在20分以上 。
更让人惊喜的是,除了外援,能投善射的本土球员们也开始适应版本,山西的原帅就是其中翘楚——他刚用单场11记三分的离谱表现杀入得分榜前三 , 场均能用过半的命中率砍下23分排名国内第一,而他的三分准心甚至比两分球还高,场均射入6.5个三分球,堪称山西神宗一郎 。
而他的队友,肌肉雄壮的大学生选秀球员张宁 , 场均得分也从10.8分提升到16.5分,足可见之前横练肌肉能为比赛带来的优势,在之前CBA的吹罚尺度里多多少少是被抑制了 。
台湾球员可以适应,大陆球员就不行?CBA的判罚尺度,难道还分人么?

文章插图

张宁已经有了进国家集训队的呼声
与国际对接的吹罚必然引发高强度的防守,对外线持球人的压迫、逼抢、夹击就顺理成章,再加上换防和内线大中锋的蹲守 , 对擅长突破的郭艾伦和孙铭徽来说,无疑是版本砍了他们一刀 。但在硬币的另一面,是防线的外扩、三分线内的空虚,和牵一发动全身的空位隐患 。只要持球人顶住三分线外的第一道压力,那队友就会轻松很多 。
只要外线持球人够硬,新版本的CBA对外线射手和空间型内线就是重大利好 。除了原帅之外 , 三分命中率54%的顾全,39%的张帆、47%的朱旭航......都在新版本中表现亮眼(连不怎么投三分的姜宇星,本赛季都悄悄投出了43.8%,场均仅1.8个三分的输出) 。但纯射手们固然红利吃到饱,可外线核心,那些持球策动当拆、发起球队进攻的人 , 才是这个版本最针对,也是最寄予厚望的群体 。
台湾球员可以适应,大陆球员就不行?CBA的判罚尺度,难道还分人么?

文章插图

对比郭艾伦和孙铭徽,来自宝岛的陈盈骏和林庭谦却好像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台湾球员可以适应,大陆球员就不行?CBA的判罚尺度,难道还分人么?

文章插图

林庭谦现在场均19.3分 , 三分命中率高达50%,陈盈骏场均21.3分 , 生涯新高
所以说到底,吹罚尺度的放松、对抗强度的提升,将直接考验各队持球人的球星成色,也将考验各队终结点的终结水平 。在陡然提升的强度中如何把握好吹罚尺度、与FIBA赛场全面接轨,这是篮协的责任;而在高强度的对抗中稳住身形、动作不歪、心态不乱、投射不铁,就是球员们的新课题了 。
无数场比赛和正反面的案例都告诉我们,一个有射程、能干拔的外线核心 , 对比赛的影响有多大 。面对高强度的防守、拥堵的篮下,练出一手持球干拔 , 利用投射威胁牵动防守,才是真正的版本答案——不只是CBA的新版本 , 也是世界篮球的新版本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