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的这个野心太大了( 五 )


上海交大医学院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所长苏冰教授向虎嗅表示 , 人体免疫系统非常复杂,如果要模拟 , 可能需要很长时间的数据积累,以及对免疫系统更加仔细、详细的了解 。
这里面有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必要性,但不是一蹴而就的 。
第三座大山,就是数据挑战 。
浙江工业大学智能制药研究院院长段宏亮在同写意(“同写意”是一个以创新药为核心的,汇集研发精英的交流与价值分享平台)组织的一次行业论坛上曾公开悉数过AI制药面临的数据困境,包括:数据格式不统一,以及由此产生的数据量不足;因具有巨大商业价值 , 制药企业不肯分享数据而形成信息孤岛的问题等 。
中国新药研发的一抹亮光
2015年以来,中国创新药一度成为投资的热门 。不过,在临床使用中,原创新药还是主要来自进口,据统计,占到了临床开出专利药的95%以上 。大部分中国新药都是me-too类新药(也就是,药效与同类原创新药相当的新药) 。
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科研基础仍然薄弱,且与产业联系不够紧密 , 靶点发现的能力几乎没有;另一方面,中国主流药企长期不重视研发,投入少,没有研发基因也是重要原因 。
而从投资与回报的角度看 , 原创新药开发投入高、难度大、风险高,尽管一旦成功回报往往可观,但是成功率太低,有“九死一生”之称 。因此 , 大多数投资人和研发者都更倾向于投入到收益有限,而更加稳妥的me-too类新药中 。特别是这几年容易的靶点都已经开发殆尽了 。
这也导致中国的新药研发同质化高、内卷严重,投资回报率更低 , 而临床却还是常有依赖进口或无药可用的情况 。
中国在健康领域面临的第一大挑战就是重大疾病 。
其中,仅恶性肿瘤 , 中国每年新发病例就有450万例 , 300多万人死于肿瘤,很多在中国发病率高的肿瘤,如肝癌、胃癌、食管癌等,还缺少有效药物 。“这些药在中国有极大的市场,但是没人研究 。”
从这个角度看,百图生科等“造药新势力”的加入,也确实会给中国新药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