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日当午”中的“锄禾”,究竟是何意?蒙曼教授差点因此翻车( 二 )


二、断章取义的“网友们”
我打开《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第二场的视频 , 看了很多次,都没有听到蒙曼说“播种”这个词,她一直说的都是:“农民种植庄稼的过程” 。

“锄禾日当午”中的“锄禾”,究竟是何意?蒙曼教授差点因此翻车

文章插图



很明显,无论“锄禾”是“除杂草”还是修剪多余的幼苗,甚至是施肥,都属于“种植过程”的范畴 。所以说蒙曼误导了不懂农事的观众,这是在“无的放矢” 。
印象当中,有一次她出了一本解读唐诗的书,把《春夜喜雨》里面,杜甫那种喜悦的心情比喻成火锅 。又在解读《乌衣巷》的时候,运用到了“阶级思维”,因而接连在网络上遭到“炮轰” 。
但是,有一句话叫做“诗无达诂” 。诗是一种通过语言文字激发人们联想 , 进而产生感动的东西,因此每一个人都能从诗里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
所以 , 并不能因为蒙曼的解释与你曾经学习过的,或者你自己理解到的不一样,就批评她是在胡说八道 。
而且在《悯农》这首诗的解读上,蒙曼确实没有去“误导”任何人 , 因为她从来都没有说过“锄禾”是在“播种”这样的话 。
“锄禾日当午”中的“锄禾”,究竟是何意?蒙曼教授差点因此翻车

文章插图



再说回《悯农》涉及的农业术语 。如今的中国,城市化的步伐一直在不断加快 。前两年曾经有两个网友在知名论坛吵架,其中一个网友说“中国有八亿农民”,立即遭到另一方嘲笑 。
围观者也纷纷跳出来说:你确定如今中国还有八亿农民吗?我周围的农民都进了城 。
截至2018年,中国在册的农民已经降到了5.6亿 。在十三四亿的人口中,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城市 。许多年龄较小的孩子 , 可能从来没见过真实的农田,也更加不知道农业种植相关的过程 , 因此没听过农业术语也是很正常的事 。
李绅的《悯农二首》在唐朝,曾经是用语通俗,反映农业社会现实的诗篇 。不过我们如今的社会,早就不是过去那种传统的农业社会了 。尽管今人对于诗中“悯农”的思想,依旧觉得十分震撼,但是对于细节的理解,很难不产生隔阂 。
结语
由于科技的进步,和现代城市化节奏的加快 。如今的中国人正在慢慢变成《论语》中所说的那种,“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新人类” 。但是 , 这并不完全是由于我们的“懒惰”造成的 。
“锄禾日当午”中的“锄禾”,究竟是何意?蒙曼教授差点因此翻车

文章插图



关于“锄禾”的争议,最大的问题在于课本与辞书的编写者,他们没有“注释”明白 。那些专业从事诗词研究的专家、学者,一开始也没有把这个“锄禾”理解成农业术语 。
专家中尚且还有人不懂 , 何况是普通人呢?蒙曼在电视上虽然没有“误解”这个词,但是她本身在诗词领域内 , 也算不上是“专家”,她只是一名历史专业的教授罢了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