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古建筑( 二 )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 又过了整整八年,比七年之痒都还要多一年,岳阳楼总算是落成了,可这个时候,鲁肃也已经去世三年了 。
建成后,岳阳楼没有进行过哪怕一次的阅兵活动,反而成了政客、文人、浪子、舞女们的聚集之地,一时之间热闹非凡 。
正因为如次,岳阳楼上每天的人数众多,你想想,几根木头修成的楼阁,那能坚固到哪里去吗?所以,我们的岳阳楼,一次又一次地损毁甚至倒塌 。
有毁就有修,有倒就有立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现在,从古到今对岳阳楼大大小小的修缮,总共有两百多次!当然,对这个数据的真实性,我保持怀疑,搞不好刷刷漆换换窗啥的也算一次 。
在我看来,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重建,只有三次 。
第一次重修,让我们认识了一个人,一个原本应该籍籍无名之人——滕子京 。
滕子京,在宋庆历四年之时被贬到岳州 , 此时岳阳楼已经坍塌,腾兄在广大民众的支持下,大手一挥,拨款重建了岳阳楼 。
随后,腾兄修书给范仲淹,范仲淹在京城凭空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而且在第一段,疯狂地表扬了腾兄的执政 , 接下来才开始描绘岳阳楼的美景 。
范仲淹何许人,那可是大文豪?。?他的《岳阳楼记》一出,谁与争锋,腾兄当即找人雕刻成册,供奉在了岳阳楼的最高层 。
滕子京一个默默无闻之辈,竟然千史留名,由此可见,一个好的宣传起到的作用 , 真的是无比巨大 。
第二次的大规模重修,应该是在光绪六年,岳州知府张德容想效仿滕子京的成功,下令重修岳阳楼 。
为了体现张知府的能力,他特意花重金找来了一个号称是通晓上下五千年的算命先生 , 在算命先生的要求下,将楼址向东边移动了二十来米 。
为了赶进度 , 张知府也算是厉害,白天黑夜坐在楼前亲自监工,连府衙里的事情一概不管了,这样一来 , 进度自然快多了,前前后后一年时间,崭新的岳阳楼重出江湖!
【古建,古建筑】张知府那个得意啊,以为自己也能名流千古了 , 可惜他错了 , 他没有找一个文化人给他写一篇著名的文章 , 所以,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在历史的长河里,张德容没有丝毫存在感,可叹可惜啊 。
第三次大规模重建,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1983年,经过各方协调,投资巨大的岳阳楼重建工程拉开了序幕 。
现代化的设备和建设条件 , 自然而然,岳阳楼建得相当帅气,所以现在看到的楼,其实已经是我们新时代的产物了 。建成以后,岳阳楼景区,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岳阳甚至湖南旅游的招牌了 , 《岳阳楼记》还进入了语文课本,在景区,每天迎接的游客络绎不绝,看着历经风雨的岳阳楼,相信每个人心中 , 都有自己的思考 。
(2)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 , 嗯,71米高的大佛,隆重登?。≡谒拇ㄊ±稚绞?,大渡河、青衣江、岷江三江交流处 。这尊大佛静静地坐在那里,历经风吹日晒,风霜寒冻,不知道在想啥 。
大约在唐代开元元年,也就是713年的时候,大佛开始凿建 。开元这个年号各位也许不知道,但当时的皇帝却是无人不知,对,他就是鼎鼎大名的李隆基,外号唐玄宗,别号唐明皇!这个唐玄宗啊,能力绝对有,就是太好色,以至于……咦,明明在说大佛,怎么扯到皇宫里去了,罢了罢了,说正题吧 。
为什么要开凿修建大佛呢,原来,是一个叫海通的和尚,有一天在江边吃饭 , 就那么一顿饭的工夫,居然目睹了三艘船在江心侧翻出事,海通和尚把筷子一摔,当即决定,在三江交汇处修建一座大佛,来保平安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