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航母“出路难寻”,拆解退役航母难在哪里?( 二 )


除了致癌的石棉材料外,在拆解航母过程还会出现废油、铅、汞、多氯联苯等有毒物质污染 , 对周边环境和操作人员的威胁相当大,要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 。这也是美国海军以1美分的象征性价格将“小鹰”号和“肯尼迪”号两艘退役航母出售给拆船公司的重要原因 。
拆解航母有讲究
据介绍,要拆解排水量动辄数万吨的航母,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工程 。首先 , 需要将航母上还可以利用的部件拆除下来 。美国《星条旗报》2019年就披露,美国第一艘核动力航母“企业”号退役后,就拆下了蒸汽弹射装置、电子设备、发动机风扇等数百个零部件用于其他舰船,“虽然这艘航母是1961年服役的,但它经历了多次现代化改造,很多零部件还有很长的使用寿命” 。例如该舰重达32吨的右舷锚已经被翻新,安装在“华盛顿”号航母上 。
拆除掉全部可回收零件的旧航母,下一步就将被“大卸八块” 。相比于常规军舰,航母的结构繁复,舰体材料强度大,内部管线布局复杂,因此拆解难度更高 。目前各国采用的拆解方法有多种 。最理想的是在干船坞中,以建造时的相反顺序进行拆解工程 。船体要按照合同约定的标准尺寸进行切割,施工过程要运用辅助设施来保证船体稳定,防止发生构件坠落或者结构坍塌等意外事故 。在此期间,必须妥善处理包括石棉、油漆、溶剂、机油和燃油残渣等在内的大量有毒有害易燃物品,需要良好的通风措施 。
但这种方法的问题在于干船坞数量有限,租金又贵,何况造船厂也需要干船坞新建和维修船只,因此退而求其次的方法是船池拆解法 。这是指在避风的水道沿岸挖出一条类似池塘的细长浅沟,拖船将待拆解的航母拖入船池 。这种方法比干船坞或码头拆解便宜,污染可控,没有沉船的风险,而且可以从船体的三个方向施工 。但拆解需要按照步骤进行 , 并顾及舰体结构强度和平衡,否则容易出现意外 。
相比之下 , 印度拆船业备受诟病的原因就是采用成本最低的冲滩法,即让航母在涨潮时冲滩搁浅 , 退潮时从前往后大块切割 。当船体前部拆解完成后,以拖船顶推 , 直到船尾上岸 。按照这种方法,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染物,船上所有液体和残片都会直接进入海洋 。讽刺的是,由于成本低廉,不少西方退役航母都是在印度进行拆解 。
退役核航母面临特殊挑战
相比之前退役的各国常规动力航母,美国冷战时间建造的核动力航母相继进入退役阶段,对美国海军构成严峻挑战 。以“企业”号为例,该航母2017年退役后,由于拆解方案未定,一直停放在造船厂码头,直接影响美国海军现役舰艇的维护工作 。《星条旗报》称 , 美国海军提出的相关拆解作业规划长达428页,首先需要对该航母8座核反应堆进行清除和拆卸,其中移除反应堆的冷却水就长达几个月 。目前该航母使用的核燃料棒已被取出封存,但核反应堆可能残存低放射性辐射 , 必须拆解并由数百个小型容器隔绝包装,再运送到美国法律允许的3个处置场安放 。预计整个拆解过程可能要花费10年以上 。
美国海军在相关报告中也注意到核动力航母的处理难题 。各国目前都采用“全寿命期费用”来评估舰艇的成本 , 包括规划、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使用、维护维修、现代化改装乃至最后的报废处置等整个寿命过程所支出的总费用 。在“全寿命期费用”中,造价仅是其中一小部分 , 报废费用所占比重不容忽视 。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的报告显示,“企业”号的拆解过程费时费力,成本可能高达15亿美元 , 相当于一艘中型常规航母的建造费用 。更糟糕的是,由于拆解过程耗时过长 , 将影响到美国海军造船厂对现役舰艇的维护工作 。如果美海军决定让民营企业拆解这艘航母,估计成本会略低,但由于核动力航母涉及诸多军事机密 , 美海军又担心核心技术可能会外泄 。更糟糕的是,随着“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也将在未来数年内相继退役,这些核航母的处理问题将更加麻烦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