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译文,卖炭翁译文简短( 二 )


诗的大意是:
傍晚投宿在石壕村,夜里差役前来抓壮丁充当兵役 。老翁翻过墙头逃跑 , 老妇推开门探看 。差役凶狠地叫喊!老妇凄苦地啼哭 。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家中三个男丁在邺城服役 。其中一个托人捎信回来称,两个男丁刚刚战死 。活着的人姑且苟生,死了的人永远完了!家中再无其他男丁,仅剩有仍在吃奶的孙子 。儿媳未改嫁,整天进进出出的没有完整的衣服 。老妇虽然年久力衰,但请让我跟随你们连夜返回 。赶快到河阳去服役,还能够来得及为你们准备早饭 。夜深人静,仿佛听到了儿媳低微的啜泣声 。天亮之后即将踏上前行的征途,只能和逃跑归来的老翁道别 。
此诗作于安史之乱时期,通过对差役连夜抓人充当兵役的描写 , 写出了统治者不顾黎民百姓生命安危的残暴以及安史之乱对人民造成的危害 。
卖炭翁翻译?译文有位卖炭的老翁 , 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斑白十指漆黑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换取身上的衣服和填肚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 , 心里却担心炭不值钱希望天更冷些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拂晓他急忙驾着炭车轧着冰路往集市上赶去 。牛累了 , 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就在集市南门外泥地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两个骑马的人是谁?。渴腔使诘奶嗪吞嗟氖窒?。他们手里拿着文书嘴里称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 。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百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 。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买炭的钱了 。
赏析
本诗开头四句 , 写卖炭翁的炭来之不易 。“伐薪、烧炭”,概括了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劳动过程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 活画出卖炭翁的肖像,写出劳动的艰辛,也得到了形象的表现 。
“南山中”点出劳动场所,这“南山”就是王维所写的“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的终南山,豺狼出没,荒无人烟 。在这样的环境里披星戴月,凌霜冒雪,一斧一斧地“伐薪”,一窑一窑地“烧炭”,好容易烧出“千余斤”,每一斤都渗透着心血,也凝聚着希望 。写出卖炭翁的炭是自己艰苦劳动的成果,这就把他和贩卖木炭的商人区别了开来 。
但是,假如这位卖炭翁还有田地,凭自种自收就不至于挨饿受冻,只利用农闲时间烧炭卖炭,用以补贴家用的话,那么他的一车炭被掠夺,就还有别的活路 。
然而情况并非如此 。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没有自己出面向读者介绍卖炭翁的家庭经济状况,而是设为问答:“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这一问一答,不仅化板为活 , 使文势跌宕,摇曳生姿 , 而且扩展了反映民间疾苦的深度与广度,使读者清楚地看到:这位劳动者已被剥削得贫无立锥,别无衣食来源;“身上衣裳口中食” , 全指望他千辛万苦烧成的千余斤木炭能卖个好价钱 。这就为后面写宫使掠夺木炭的罪行做好了有力的铺垫 。
卖炭翁朗读译文?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
夜来城外一尺雪 , 晓驾炭车辗冰辙 。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
手把文书口称敕 , 回车叱牛牵向北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