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和唐太宗很相似,为什么两人评价却天差地别( 二 )


隋炀帝和唐太宗很相似,为什么两人评价却天差地别

文章插图
2.唐太宗李世民还有一点“劣迹”是杨广没有的,那就是一些人所说的“改史”事件 。
对于李世民跟杨广相似的四个方面 , 争夺太子之位是形势所逼,更是人性在权力面前暴露出的弱点,这也是人类的悲哀;对高句丽用兵的不成功 , 不仅由于战术上的保守,也由于李世民急于为李治清除隐患而导致准备不够充分;对周边少数民族的用兵,从现在的角度来说可能是扩张和侵略 。
但在那个时代 , 这是一个政权打击对手、走向强盛的一种选择,东突厥、吐谷浑等少数民族部落被攻之前也经常骚扰李唐,高句丽的很多土地也是在隋朝衰落时夺取的,我们没有理由苛责那个时候的君主奉行现在的国际法或道德准则,对李世民、对颉利可汗、对伏允来说都是如此;大兴土木的确耗费人力物力,为自己的享受折腾老百姓的确不好 , 是要强烈谴责的;对于娶李元吉的妃子,一方面是李世民干生活作风不严谨,另一方面也和李世民的家族高度鲜卑化有关 。
隋炀帝和唐太宗很相似,为什么两人评价却天差地别

文章插图
当然杨广在前三个方面也有类似的原因 , 除了第四个 。因为他调戏陈夫人之时杨坚还活着 。李世民和杨广如此相似,何以一个成为千古明君,一个却沦为亡国之君呢?
还是那句话—杨广没有做到张弛有度 。
看看李世民就知道了 , 在登基不久、国力尚弱的时候相当低调,就算是国力强盛之后,对周边潜在的对手们仍然是每隔三五年才会有一次大规模用兵,大兴土木也是在贞观后期才比较明显,对待大臣们也比较客气,很少诛杀大臣 。
而杨广是一味用兵 , 特别是三征高句丽,国家几乎没有休养生息的机会,大兴土木也是贯穿其统治的始终 , 诛杀大臣较多 。
应该说,杨广其实也是有机会成为一个业绩比较好的皇帝的,如果他能做到张弛有度的话;李世民也有可能面临破产的危险,假如他没有做到张弛有度的话 。
隋炀帝和唐太宗很相似,为什么两人评价却天差地别

文章插图
至于“李世民改史”的说法,应该来自贞观十七年在李世民坚决要求下,房玄龄、许敬宗等人呈上《实录》,然后又按照李世民指示更改《实录》的那段记载 。
对于李世民明知史官不应该让君主看到《买录》还坚持要看的行为 , 我们是坚决鄙视、坚决批判的 。但这段记载中李世民对玄武门之变记载的态度很明确—要实事求是地记下来 。
如果说这段记载中,李世民要求实事求是记录玄武门之变的话也是改史的结果从而不可信的话,那我们也有理由认为这整个事件也是不可信的从而改史事件根本无从谈起 , 这就不可避免地会陷入历史虚无论 。
对于史料的记载,如果我们拿不出确凿的证据来反驳的话,不妨姑且相信它 。而且改史的说法还有三个疑点 。
隋炀帝和唐太宗很相似,为什么两人评价却天差地别

文章插图
第一 , 认为李世民“改史”的证据是李世民命令史官拿出实录给他看,试想,李世民如果真的改史了,为何不把改史的证据给改了?
第二,如果李世民真的改史了 , 为什么不把玄武门之变美化一些,根据现在留下来的一记载谁都看得出来他弑兄杀弟逼父了 , 不改这段他改史做什么啊?
第三,如果李世民真的改史了 , 就应该把他得天下多得其力、视同儿子的长孙无忌弄得再辉煌一点,反正是改了,干吗不改个彻底 。现在看贞观十七年之前的长孙无忌 , 除了玄武门之变外,几乎没看到他有什么作为 。李世民如果真的改史的话,就算不为长孙无忌捏造功劳 , 至少也应该把长孙无忌帮他成就大业的光辉事迹大书特书一番吧 。而我们没看到这些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