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孔雀绿釉瓷器(图7)
孔雀绿釉是一种以铜为着色剂的低温色釉,因其助溶剂中加用硝(一种硝酸盐的矿物质) , 所以釉色十分鲜嫩,青翠欲滴,犹如孔雀羽毛般艳丽 。孔雀绿釉自宋代磁州窑创烧,元代景德镇烧制成熟 。明代孔雀绿釉器根据考古发掘资料和传世品分析 , 永宣时期至正德年间均有烧制,与元代相比制作更精美 。但值得注意的是,宋元时期磁州窑制品由于胎和化妆土皆为生烧,胎、釉膨胀系数不匹配 , 造成胎釉结合不紧密,产生剥釉现象,严重者器表釉面甚至全部剥落 。而明代官窑制品是在烧好的白釉器上施孔雀绿釉,然后再入窑二次烧成,釉与釉之间易结合,因而极少有剥釉现象产生 。到了清康熙时期孔雀绿釉得到进一步发展,无论是呈色、造型还是刻划装饰工艺都更为精致 。
8.茄皮紫釉瓷器(图8)
茄皮紫釉是以锰为呈色剂的低温釉 , 呈色有深有浅,深者为熟透的紫茄皮色,浅者为未成熟的浅紫皮色 。茄皮紫釉器是先高温烧成素胎 , 再施低温紫釉二次烧制而成 。这样烧制成的器物胎釉结合不紧密,时间长后易出现剥釉现象 。从传世品看,明代弘治、万历时期景德镇官窑有制作 , 多为祭祀用器 。清代康、雍、乾三朝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康熙时期更为盛行,其造型多样,釉面光亮,玻璃质感强,呈色较为稳定,器物表面多刻划有精细的纹饰 , 带有官窑款识 。乾隆朝以后烧造有大量的暗刻龙纹茄皮紫釉的宫廷生活用器,多为盘、碗之类 。
通过以上简述各朝瓷釉品种,不难看出我国历朝历代制瓷业的高超技术,同时也体现出瓷釉给人们所带来的华丽艳美 。但是如何通过对釉面的判断来区别新老瓷器呢?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鉴别 。
一、釉面的光感
瓷器表面的釉面光滑、光亮 , 通过对釉面光亮程度的判断是目测鉴别的重要方法之一 。瓷器经过烧制以后,通过目测能感觉出釉的表面有一层明亮的表光,也称为“浮光、火光、贼光” 。一件新出窑的瓷器,整器各方面都表现出一种全新的状态 , 釉面净明新亮,受光线照射后,釉层内的矿物质颗粒年轻活跃,通过釉面反射出来的光波强烈耀眼,飘浮游离 , 其活力、能量、强度都处在最高状态(图9) 。随着年代的延长,釉中的各种矿物质在接受自然界当中物理、化学的作用下,逐年的氧化老化,其活力、能量、强度也逐年的减弱,釉层开始老化变旧,釉面开始逐渐的熟旧温润 。受光线照射后 , 釉面表光明亮耀眼的强度逐渐减弱,游离程度逐渐降低,呈现出一种玉质感 。以上这种变化现象,年代越久远,变化越明显 。除了特殊情况下因为受到非自然的物理、化学作用出现失光现象以外 , 其年代远近与变化程度成正比关系,大致和树木生长的“年轮”是相同的意思 。这种变化现象虽然目前我们还不能用图像的形式准确描述,但是它是有明确显示并且是有规律的 。正是这种有显示和有规律的光感变化,给我们对古瓷鉴真断代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 也给古瓷造假者设置了永远无法超越的屏障 。
现代仿品为了能使得釉面柔和、不刺目,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通常都使用某些方法对釉面做旧去光 。据景德镇瓷窑师傅介绍,釉面做旧的许多老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抛光打磨法,分手工抛光和机械抛光两种 。手工抛打是用绸布或牛皮蘸取磨膏 , 在新仿器釉面抛打 , 然后用汽油和乙醇分别清洗抛光部位,必要时可再上点石蜡或川蜡,并用绸布反复进行抛打,抛打出的光泽比较柔润 。另外还可以用打磨机进行抛光,机械抛光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 而且能提高抛光质量,抛出来的光有较好的釉质感觉 。打磨后的器物通过用放大镜观察釉面,会发现釉面上有无数细如牛毛的磨痕,仔细观察磨痕会发现磨痕大多是一团团或一片片很有规律的纹路 。而古瓷器表面原有的旧磨痕纵横交错,粗细深浅不一,新陶瓷则无这一现象 。
相关经验推荐
- 如何挑选黑芥? 如何挑选黑芥子苗
- 不怎么甜的黑茶是哪种
- 开播榜一,韩剧终于杀出一匹黑马
- 男士去除黑头的6个小妙招
- 男士去黑头的小窍门
- 新鲜香菇为什么有酸味 新鲜香菇发黑还能吃吗
- 喝普洱牙齿变黑怎么办
- 黑豆要炒多久
- 黑头怎么去掉 大男人怎能有小黑头
- 黑桑葚干坐月子能吃吗 坐月子吃黑桑葚干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