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罗汉茶怎么有些酸

铁罗汉,岩茶中的上品?

铁罗汉茶怎么有些酸

文章插图
武夷最早的名枞 。清代郭柏苍《闽产录异》(1886年)载:“铁罗汉为武夷宋树名,叶长 。”其成名较早 。原产地传说较多的是武夷山慧苑岩内鬼洞中(亦称蜂窠坑),该地两边崖壁耸立,茶即产于一狭长丈许的地带 , 边有小涧水流 。竹窠岩也有一株与此齐名 。另一传说,以竹窠岩为原产地 。
据史料记载,唐代民间就已将其作为馈赠佳品 。宋、元时期已被列为“贡品” 。元代还在武夷山设立了“焙局”、“御铁罗汉园” 。清康熙年间 , 开始远销西欧、北美和南洋诸国 。当时,欧洲人曾把它作为中国铁罗汉叶的总称 。武夷岩铁罗汉条形壮结、匀整,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铁罗汉汤呈深橙黄色,清澈艳丽;叶底软亮 , 叶缘朱红,叶心淡绿带黄;兼有红铁罗汉的甘醇、绿铁罗汉的清香;铁罗汉性和而不寒,久藏不坏,香久益清,味久益醇 。泡饮时常用小壶小杯 , 因其香味浓郁,冲泡五六次后余韵犹存 。主要品种铁罗汉、有武夷水仙、武夷奇种等 , 多随铁罗汉树产地、生态、形状或色香味特征取名 。
铁罗汉茶,属乌龙茶类,创制于清乾隆年间 , 产于闽北“秀甲东南”的名山武夷,主要分布在武夷山内山(岩山),生长在岩缝之中 。铁罗汉 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 。其成品主要经过晒青、凉青、做青、炒青、初揉、复炒、复揉、走水焙、簸拣、摊凉、拣剔、复焙、再簸拣、补火而制成 。
清代周亮工《闽铁罗汉曲》云:“雨前虽好但嫌新,火气未除莫接唇 , 藏得深红三倍价,家家卖弄隔年陈 。” 连横(雅堂文集)亦云: “新铁罗汉滑而无骨,旧铁罗汉浓而少芬,必新旧合拼,色味得宜,嗅之而香,吸之而甘,虽历数时,芳流齿颊 , 方为上品 。
品质特征
铁罗汉属半发酵茶,由于铁罗汉树长在岩石间,使得它的成份及滋味有别于其它茶种,从元明以来为历代皇室贡品 。其单丛加工,品质特优的“名丛”,各道工序全部由手工操作,以精湛的工艺特制而成,成品铁罗汉香气浓郁 。
品饮技巧
品铁罗汉用很小的杯子,除了便于分铁罗汉或者多饮 。玻璃杯一般都是有点容量的,刚冲出来的铁罗汉其实满难品出味道的丰富性 。少冷一点,滋味就丰富起来 。入口很淡,淡中有一点点涩味 , 总体感觉就像抿着一口香气,然后涩味推到舌根,微微有些苦,咽下去,滋味消失,然后慢慢地回泛上来清甜的感觉 。岩铁罗汉最奇特 , 呼吸之间 , 疏淡幽远的香气慢慢地从鼻腔中被感觉发散出来,口齿之间也全沁着香气,而这香气好像是自己发出来得,仿佛你自己的身体里开出了一树白色的花 。
特征:植株高大 , 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叶片呈水平状着生 。叶长椭圆或椭圆形 , 叶色深绿,有光泽,叶面微隆起,叶缘微波 , 叶身平,叶尖钝尖,叶齿稍钝浅密,叶质较厚脆 。芽叶紫绿色,茸毛较少,一芽三叶百芽重42.0g 。花冠直径3.5cm,花瓣6-7瓣,子房茸毛多,花柱3裂 。
特性:牙叶生育力较强,持嫩性较强 。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中旬 。产量高 , 每667平方米产乌龙铁罗汉200kg 。春铁罗汉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2.9%、铁罗汉多酚29.7%、咖啡碱3.7% 。制乌龙铁罗汉,品质优,铁罗汉为千年古树,稀世之珍,产于福建省武夷山东北部天心岩下永乐禅寺之西的九龙巢,现陡峭绝壁上仅存4株,壁上有朱德题刻的“铁罗汉”三字,由岩缝渗出的泉水滋润,不施肥料,生长茂盛 , 树龄已达千年 。铁罗汉铁罗汉树为灌木型,树冠半展开,分支较密集 , 叶梢向上斜生,叶近椭圆型 , 叶端钝略下垂,叶缘微向面翻,叶色深绿光泽,内货稍厚面发脆,嫩芽略壮,显亮,深绿带紫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