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 年 7 月三星堆真正意义上的发掘,学界初步认定古蜀国存在于史,是一个未曾间断、自成系统的文明体系 , 与中原文化乃至更广阔世界有着互通交流 。
并且,三星堆的发现,让原本中华文明否仅局限于黄河流域 , 这一问题解惑 。使得学术界对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了新的认识 。
我个人认为 , 它的神秘还有一点就是青铜神树 。
在记录中国古代神话的《山海经》里,有屹立于东方和西方的“扶桑”“若木”神树 。三星堆的巨大青铜神树,把古代中国“宇宙神树”展现出来,成了远古神话最直观“实物样本”,完美诠释了千载传唱的关于“神树”“十日”和“太阳鸟”的美丽传说 。
而且,细心的人也会发现,三星堆同在北纬30度古希腊似乎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两地的青铜文明渊源颇深.
最近,三星堆遗址时隔 35 年再次「上新」,这次考古,一共发掘了 6 座新的祭祀坑,出土了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等重要文物 500 多件 。
如果你全程围观了央视的「线上考古」,肯定会忍不住感叹一句:现在的考古发掘,都已经先进到这种地步了吗?!
我先带你回顾一下 1986 年,三星堆遗址第一次发掘时候场景 。
当时呢 , 正好是 7 月份,四川这个地方我们都知道,夏天简直就是个火炉 。但没办法,考古队员们忍着酷暑和蚊子的叮咬,夜以继日地工作 。
【三星堆到底是什么文明 为什么三星堆那么神秘】
他们用的是锄头、小手铲这一类工具 , 一点一点地挑,一遍一遍地刮,可以说是名副其实地「刮地皮」 。
所有重要文物的出土,都是一群人围在一起,手抬的手抬,肩扛的肩扛,直接在探方里操作,更别提什么文物保护了 。
不过这次发掘,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 处处透露着高科技 。
所有的工作人员,一律穿着防护服;为了保证坑内的安全,全部在可升降的工作台上工作;6 个祭祀坑被分别装进 4 个钢架玻璃工作舱内,里头可以调节温度和湿度,这样就保证了文物出土后环境不会突然发生变化;每个工作舱内还专门安排了摄像机全程记录,图像随时传输到现场的会议室,方便专家进行远程文物会诊 。
这还没完 , 发掘现场配备了很多实验室 , 有机的、无机的 , 做文物保护的,搞微痕分析的,就是为了让文物出土后能够及时研究,防止时间久了关键信息流失 。
比起 35 年前的「肩扛手抬」,是不是进步太多了?
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一次三星堆再次发掘,在我看来,就仿佛是一次考古发掘的「大练兵」,各种技术轮番上阵,也借此机会好好跟大众科普了一番 。
这么多技术的应用、这么多人力的投入,只是为了能将文物保存得好一些,哪怕是好一点点也行 。毕竟,这些都是咱们人类的宝贵遗产,可马虎不得半分 。
不过呢,相比于这些酷炫的发掘技术 , 大家最感兴趣的,还是出土的文物 。
随着发掘的深入进行,三星堆给人的疑问越来越多,大家纷纷感叹,别的墓都是越挖越明白,可到了三星堆这里,咋还越挖越糊涂了?
有人认为三星堆的青铜文明太高级了,远超中原一大截,不属于咱华夏文明 , 估计是古埃及或者苏美尔的移民 。
还有的更离谱,三星堆出土了数量庞大、造型奇特的青铜面具,那长刀眉、鹰钩鼻、极力往外凸出的眼睛,在中国已知的史前文明中闻所未闻,放眼世界也是独特的存在,所以得出,三星堆很有可能是外星人创造的结论 。
就连「三星堆」这个地名,也能和韩国的三星集团扯上关系……
那么,真实的三星堆遗址究竟是什么样的?
是不是真就那么神秘?或者说,它只是中华文明多元化的一种表现?
神树之谜:《盗墓笔记》中秦岭神树的原型?
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堪称网文小说的经典,很多书迷因为这部小说 , 开始对古代墓葬文化感兴趣 。就像很多人会因为喜欢《三国演义》而去寻找现实世界中的三国遗迹,书迷们也非常好奇,书中描绘的那些神秘陵墓和文物 , 在现实生活中是否真实存在 。
我的观点是,小说中大部分情节是完全虚构的,不过有的你别说 , 还真能找到现实原型 。
比如,小说中提到了一件战国帛书,这件战国帛书被吴家的祖先从战国墓中盗出,之后又被一个叫裘德考的美国传教士给骗走了 。它的灵感就来自于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的帛书 。
小说中还提到 , 在秦岭腹地深处,有一棵神奇的青铜神树,它是一根直径十米左右的青铜柱子 , 上面有很多粗细不一的铜棍,密密麻麻,不下数千根 。
整个柱子的形状呢,就像一棵从石头中长出的大树,枝叶繁茂 , 直插苍穹 。
这棵树不仅有让人起死回生的能力,还能操控人的意识,甚至还能复制出两个一模一样的人,非常邪性 。
青铜神树的体量非常大,通高 3.96 米 。什么概念呢?大名鼎鼎的司母戊鼎(也有称后母戊鼎的,我这里叫习惯了)号称存世体量最大的中国古代青铜器 , 高 1.33 米,相当于 3 个司母戊鼎摞一起,才有它那么高 。
这么看来,小说描写秦岭神树直插苍穹,倒与实物挺相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