萆薢,又称百枝,性味苦,平 。入肝、胃、膀胱经 。利湿去浊,祛风除痹 。可以用于治疗湿热导致的小便不利,尿频尿急,尿痛,或者小便浑浊,白如米泔水等 , 是治疗膏淋的要药,以及风湿导致的关节疼痛,活动不利,腰膝痹痛等症状 。肾阴虚的人不适合使用 。
萆薢为薯蓣科植物绵萆薢或粉背薯蓣的干燥根茎 。主产于浙江、湖北等地 。春秋两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常生用 。
一、萆薢的功效:
萆薢味苦,平 。归肝、胃、膀胱经 。功效能利湿去浊 , 祛风除痹。尤善治膏淋之证,被誉为“膏淋之要药” 。
常用于膏淋,白浊,白带过多,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等证的治疗 。
名家名著摘要:
《本经》:“主腰背痛强 , 骨节风寒周痹,恶疮不瘳,热气 。”
《本草纲目》:“萆薢,足阳明、厥阴经药也 。厥阴主筋属风,阳明主内属湿 。萆薢之功,长于袪风湿,所以能治缓弱顽痹、遗浊、恶疮诸病之属风湿者 。”
【绵萆薢的功效与作用 萆薢的功效与应用】《药品化义》:“主治风寒湿痹,男子白浊,茎中作痛,女人白带 , 病由胃中浊气下流所致,以此入胃驱湿 , 其症自愈 。”
《玉楸药解》:“萆薢疏泻水道,驱经络关节之湿 , 治手足痿痹瘫痪,小便白浊频数诸证,并医恶疮痔瘘 。”
《本草备要》:“祛风去湿,以固下焦,补肝虚,坚筋骨,益精明目 。治风寒湿痹 , 腰痛久冷,关节老血,膀胱宿水,阴痿失溺,茎痛遗浊,痔瘘恶疮 。”
二、萆薢的配伍应用:
1.用于膏淋,证见小便混浊、色白如米泔 。萆薢能利湿而分清去浊,为治膏淋之要药 。治真元不足,下焦虚寒之膏淋、白浊,常配伍益智仁、石菖蒲、乌药,即萆薢分清饮。
若治湿热下注 , 小便频数赤痛者,萆薢也可与石韦、老鹳草、滑石、通草等清热通淋药配伍,有较好疗效 。
张锡纯言:“萆薢味淡而温 , 故能直趋膀胱温补下焦气化 , 治小儿夜睡遗尿 , 或大人小便频数,致大便干燥 。”
2.用于风湿痹痛、腰痛 。萆薢能祛风湿 , 舒筋通络 。治寒湿痹痛,常配伍附子、牛膝等,即萆薢丸。若治湿热者 , 可配伍桑枝、秦艽、薏苡仁等药 。
若治风湿四肢浮肿,肌肉麻痹,甚则手足无力、筋脉缓急之证,常配伍续断、附子、防风、天麻、乳香等,即续断丸。
著名的“史国公药酒”中亦用萆薢,取其祛风湿之功 。
若治痿证,可以萆薢配伍杜仲、肉苁蓉、菟丝子等,即金刚丸。
陈无择治五种腰痛,常以萆薢配伍补骨脂、续断、木瓜、杜仲等,即立安丸。陈氏言:“常服补肾 , 强腰脚,治脚气 。”
朱良春治风湿痹痛及痛风证,亦常应用萆薢 。尤其以下肢重者,筋脉掣痛,伴口苦溲黄者,常以萆薢配伍薏苡仁 , 再配合黄柏、威灵仙、牛膝、地龙、当归、徐长卿等药,常获良效 。此法亦可用于风湿坐骨神经痛的治疗 。
三、萆薢的用法用量:
萆薢常入煎剂,也可做丸散 。入煎剂常用量十余克至几十克 。
汪昂言:“有黄白二种,黄长硬,白虚软 。软者良 。”
四、萆薢的应用注意:
萆薢分清去浊,故肾阴亏虚、遗精滑精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