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讲的名不正言不顺何解 名不正言不顺是哪家的思想


一、名不正言不顺是哪家思想

“名不正 , 言不顺”是儒家的思想 。“名不正,言不顺”出自《论语·子路》,原句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这句话的意思是:名义不正当的话,道理就没法讲通;道理讲不通,事情就办不成 。
名实论的介绍
名实论是中国古代哲学的范畴之一,自先秦开始 , 诸子百家就开始了名实之辩 。名实论之“名”指的是名称、形式,“实”指的是则是内容 。因此名实之辩也可以看作中国的形式与内容之争 。在这场大讨论中,儒家代表人孔子则提出了“正名”的主张,若名不正,则言不顺 。
孔子的正名论
所谓正名 , 就是正名称、名分 。孔子主张“正名”,强调以礼为原则做到名实相符,言行一致 。孔子以周礼为尺度,以理想的"名"去匡正现实,要求人们正其名,言其顺,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孔子认为为君的应该象个"君"的样子,为臣的应该象个"臣"的样子,君之实要符合"君"之名,臣之实要符合"臣"之名 。孔子的正名思想具有一定的认识论和逻辑学意义 , 第一次指出了事物的名称、概念和实际事物应当相符的观点 。


二、名不正言不顺是哪家的思想

儒家,孔子提出的正名的思想 。
出处:《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名不正 , 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 , 无所苟而已矣 。
翻译:
【儒家讲的名不正言不顺何解 名不正言不顺是哪家的思想】 孔子说:“仲由,真粗野啊 。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抱持存疑的态度 。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 。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 。礼乐不能兴盛 , 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 。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 。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 。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马虎虎对待的 。”
孔子讲到了正名的重要性,并推导出了名不正的一系列后果 。
名正才能言顺 。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 如果你要想做一件事,可是这件事本来不属于你管 , 或者说你还没有取得管的权力,要想取得大家的信任,能顺利办好事就很不容易 。比如说你要组织一个学生活动 , 这些学生为什么会服从你的组织和领导?要么组织赋予了你职位权力,要么你得到了广大学生的支持(领导权力) 。而这两个都需要正名的:前者是上级和组织赋予你的,后者是下级和广大成员赋予你的 。如果名不正,别人为什么会甘心让你去领导?他们必然会不服,会在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出消极的态度甚至设置很多障碍(或许他们的目的并不是想组织事情的真正目的的达到,而只是意气用事的反对你,他们或许处于完全的无意识状态),加大活动组织和事情处理的难度 。
在人生众多的经纬线中要找到自己恰当的定位,才会合理的发展自己,才会有所成就!当你的思路处于混乱的时候 , 首先就要“正名”,名分确定了,则其他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三、名不正言不顺是哪家思想家

“名不正言不顺”出自儒家的思想 。
儒家讲的名不正言不顺何解 名不正言不顺是哪家的思想

“名不正 , 言不顺”指名分不正或名实不符,这是儒家思想理论的一种 。原指在理论上讲不过去的事,就是不合理的事,一定不会成功的 。出自:先秦孔子《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用法:复句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
儒家思想的特点
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 。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 , 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 。
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 。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 , 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 。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 。
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 。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 , 就要受到“刑”的惩罚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