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诸葛亮人物特点

一、草船借箭的人物特点


在《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中 , 周瑜因为嫉妒诸葛亮的才能,设下毒计,由此可以看出周瑜妒贤嫉能、心胸狭窄的形象特点;而诸葛亮将计就计,最后凭借天时地利人和,“借”到了十万支箭,由此可以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从容镇定的形象特点;而曹操轻易就中计,由此可看出曹操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 。


《草船借箭》的主要内容
周瑜十分妒忌诸葛亮的才能,在一次商议军事时,周瑜就找借口让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十万支 。诸葛亮看出了周瑜的用心,于是将计就计,立下军令状,表示他要在三天内造十万支箭;诸葛亮让鲁肃帮他一起布置船只,在大雾天逼近曹军水寨 。


最后诸葛亮利用天时地利人和,成功借到了十万多支箭 。最后鲁肃告诉了周瑜借箭的经过,周瑜感叹自己比不上诸葛亮 。




二、《草船借箭》中的人物性格特点


1、诸葛亮:神机妙算,有勇有谋 , 胸有成竹,从容镇定,以大局为重 。
2、周瑜:阴险狡猾,妒贤嫉能 , 心胸狭窄 。
3、曹操:谨慎多疑 。
4、《草船借箭》中没有黄盖,除以上三人外只有鲁肃 , 鲁肃:忠厚守信,顾全大局 。
《草船借箭》选自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 。故事中诸葛亮的胆识才智受到后人的赞美,因而衍生了许多成语趣闻、戏剧表演 。
成语草船借箭:比喻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


扩展资料:
《草船借箭》典故:
诸葛亮聪明能干 , 周瑜十分嫉妒,想除之 。一天 , 周瑜借议事之名请诸葛亮 , 动之以理要求诸葛亮10天内造箭10万支,违期斩之 。不料诸葛亮当即立下军令状,承诺三天内交箭 。周瑜恐计失策 , 令工匠延迟交造箭材料,以便处斩诸葛亮 。
鲁肃受令去诸葛亮那探听虚实 , 诸葛亮一见就便请他相助,要鲁肃为他备20只船,每船配军士30名,船上青布为幔,束草人千个,并承诺三日后必有10万支箭,要求他不能将此事告诉周瑜,鲁肃由于好奇于是答应 。
三天后,鲁肃把船借与诸葛亮 , 并随船去取箭 。诸葛亮下令把船连在一起 , 向北岸出发 , 江上起大雾 。船靠近曹操水寨,便下令船上的军士打鼓 。
这时曹寨将士以为敌人来袭 , 可不熟水性的曹军不敢下水作战 , 只能慌乱无目的地放箭,顿时箭如雨下,诸葛亮让船两面受箭,箭满,诸葛亮令船上军士高声喊:“谢曹丞相的箭 , 谢曹丞相的箭……”


草船借箭诸葛亮人物特点

曹军这才恍然大悟,可诸葛亮顺风顺水一下开出20多里,再追也来不及了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草船借箭




三、在草船借箭中,诸葛亮的性格是什么?特点是什么?


诸葛亮:神机妙算 , 有勇有谋 , 胸有成竹,从容镇定,以大局为重 。
《草船借箭》是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 。《草船借箭》是三国赤壁之战里的著名桥段 , 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 , 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 。
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 , 调了几条草船诱敌 , 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
由此《草船借箭》中诸葛亮的胆识才智,受到后人的赞美 , 因而引生创作了许多成语趣闻,戏剧表演 。




扩展资料:
【草船借箭诸葛亮人物特点】诸葛丞相的草船借到箭的原因:
首先,大家可能会问诸葛亮草船借箭难道就不怕曹军射火箭来个火烧战船嘛?要知道东汉末年的时候,火箭的确是已经出现并开始是用来的 。咋一听这的确有几分道理,这又是木船又是稻草人的可都是易燃品呀!
曹军要是射火箭的话 , 别说十万支了,就是一万支火箭就能把这些轻型草船烧得个干干净净了 。真要这样的话樯橹间灰飞烟灭这句诗怕是要去夸奖曹操了 。但是 , 这点曹操能想到诸葛亮一样也能想到的 。毕竟火攻可还是孔明的看家本领呢 。但是诸葛亮算定了曹操不会用火箭 。
第一,大家要了解火箭的实用性 。火箭说白了就是在普通箭头上裹一层油布,再沾上燃油点燃 。可这样一来,箭的穿透性就大大减低了,远距离想要穿透木板的话基本是不可能的 。再加上火箭重量加重,外形改变,射程也是大幅降低 。所以往往射出的火箭连船板都扎不到就直接落水熄灭了 。
而且要知道当时是大雾天气,说明什么?空气湿度大,更难引燃战船 。这样一来火箭的作用就被极大地削弱 。实际上火箭更多是被应用在烧敌军的粮仓,这样不管你射没射中火都能烧得起来 。而火箭在水战中的作用基本是不大的 。
其实大家仔细想一想就知道,火箭要真有用的话火烧赤壁的时候乘着东风直接千万火箭齐发就是了,哪里需要周瑜黄盖这哥俩大费周折的搞个苦肉计,最后还得搞个火船去撞人家 。
然后就是火箭的制作,刚刚也说过又要油布又要燃油的 。所以火箭对于油、布的需求量是极大的 , 而且考虑到火箭在水战中用处不大,曹操必然不会携带大量供火箭用的油、布 。再者火箭是要现做现用的,难以长期存放 , 曹操南下远征,运输补给压力也是很大的,所以就是想现做也难 。
故而多用于攻坚战、阵地战,运动战、遭遇战中是很难见的 。综上几条看来,就算曹操当时想尝试射火箭 , 客观条件也是达不到的 。反观当时大雾天气,曹操是看不到诸葛亮的具体虚实,诸葛亮也是不清楚曹军位置的 。
这时双方就好像是瞎子打架,谁也看不清谁,一顿王八拳随便打打到就是赚到的 。但如果此时曹军放火箭,那么战场就会呈现出江中一片黑暗,岸边火光闪烁这一情景 。这就相当于曹军在自家阵地放了照明弹,岸上的曹军那感觉就是在大功率探照灯下,被敌军可全看光了 。
那么这场战斗就变成了一个明眼人打一个瞎子了 。而且这个瞎子的箭还不如对面来的锐利有杀伤性 。这样看来,如果有人夜里江上偷袭的话 , 是个正常的指挥官就不会射火箭 。
其实,话说回来,草船借箭只是小说中罗贯中替诸葛亮借的箭,真实情况和诸葛亮可真没啥关系 。要说草船借箭历史上有嘛?有当然是有的,而且也是发生在三国时期的,但主人公和诸葛亮没关系,是曹操说生子当如他的孙权 , 想来真实历史上的孙权远比演义里有存在感的多 。
建安十八年,也就是赤壁之战五年之后 , 曹操率大军压阵濡须口 。东吴与曹魏就在濡须口对峙了1个月,期间就发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典故,其中就包括草船借箭 。说在在对峙期间 , 孙权为查看曹军虚实,亲自乘船出营 。
但不想被曹军发现,曹军万箭齐发 , 转瞬间密密麻麻的箭都插在船的侧面,于是船两侧重量不同,使得船发生侧倾 。眼看船就要慢慢往下沉 , 孙权灵光一闪顺势让船掉头,让船另一侧受箭 。
然后船就这样又取得平衡,结果孙权不仅安全离去,还收获了大量的箭 。这就是草船借箭的原型,只是到了罗贯中这,不仅时间提前了五年 , 还把借箭的对象变成了孔明 。
不过从小说的情节发展来看诸葛借箭使得情节更加曲折吸引人 。虽说内容有虚构的成分,但是也因此让人物形象更加饱满,更加光辉伟大 。也成功塑造出诸葛亮这样智绝的形象 , 并且让这个人物形象得以数百年的流传下来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草船借箭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