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饥不择食 。指人在饥饿时只要有食物,就不必分种类都可进食 。
饥不择食是成语,意思是:饿了,不管什么都吃 。比喻需要急迫,顾不得选择 。
从养生角度来讲 , 饥不择食是不科学的,饥应择食方为饮食之道 。
小编认为,人的饥饿感应该分为两种 , 一种是生理上的,也就是真的腹内无食,影响正常的生理机体的功能;还有一种是心理上的“饥饿”感,这类饥饿感并不是因为腹内无食,而是纯粹为了满足口舌之欲 。
【饥不择食什么意思 还是“饥应择食”】那么,人在饥饿的状态下进食,应该注意什么呢?
一,生理饥饿状态
首先,饥饿时不宜进高脂肪、高蛋白食物 , 比如:油炸食品、肥肉、动物内脏等 。
人在饥饿后其消化功能必然降低,而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则不易被消化吸收 。
其次,饥饿时不能饮酒 。空腹使酒迅速吸收,容易导致酒精中毒 。
第三,饥饿后应控制进食量 。过量进食易导致消化不良和急性胃扩张等疾病 。
根据人体生理规律,饥饿时应选择含糖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比如食糖、面条、稀饭、豆浆、豆腐等,这些食物能很快在体内消化吸收 , 迅速转化为能量物质,以满足人体各组织器官的需要 。
二,心理“饥饿”状态
首先,要注意偏食性的“饥饿” 。当遇到个人喜欢的食物,食量会比平时大增,比如有人偏爱饺子,吃饺子就毫无节制,直到吃得“撑”了 , 造成暴饮暴食 。过量饮食的结果,会增加肠胃负担,伤及脾胃,影响健康 。
第二 , 要注意依赖性的“饥饿” 。最常见的就是酒瘾,多饮的结果,会造成肝肾永久性的损伤 。
第三,要注意猎奇性的“饥饿” 。有些好食者总喜欢吃一些平常在餐桌上吃不到的食物 , 尤其是对于野生动物的好奇,为非法偷猎和售卖野生动物提供了市场需求 。其结果很可能是灾难性的伤害 。
总结:
生理性的饥饿,要遵从养生的规律选择合理健康的饮食 。最难做到的是如何控制心理上的“饥饿” , 这方面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