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苏轼
浣溪沙
轻汗微微透碧纨,
明朝端午浴芳兰 。
流香涨腻满晴川 。
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 。
佳人相见一千年 。
宋·苏轼
南歌子
山与歌眉敛,
波同醉眼流 。
游人都上十三楼 。
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
菰黍连昌歜 ,
琼彝倒玉舟 。
谁家水调唱歌头 。
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
宋·张耒
和端午
竞渡深悲千载冤,
忠魂一去讵能还 。
国亡身殒今何有,
只留离骚在世间 。
元·舒頔
小重山
碧艾香蒲处处忙 。
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
细缠五色臂丝长 。
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
往事莫论量 。
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
离骚读罢总堪伤 。
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
宋·赵蕃
端午
年年端午风兼雨 ,
似为屈原陈昔冤 。
我欲于谁论许事 ,
舍南舍北鹁鸠喧 。
明·边贡
午日观竞渡
共骇群龙水上游 ,
不知原是木兰舟 。
云旗猎猎翻青汉,
雷鼓嘈嘈殷碧流 。
屈子冤魂终古在 ,
楚乡遗俗至今留 。
江亭暇日堪高会,
醉讽离骚不解愁 。
宋·欧阳修
渔家傲
五月榴花妖艳烘,
绿杨带雨垂垂重 。
五色新丝缠角粽 。
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
正是浴兰时节动 ,
菖蒲酒美清尊共 。
叶里黄鹂时一弄 。
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
唐·殷尧藩
同州端午
鹤发垂肩尺许长,
离家三十五端阳 。
儿童见说深惊讶,
却问何方是故乡 。
唐·殷尧藩
端午日
少年佳节倍多情,
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
但祈蒲酒话升平 。
鬓丝日日添白头,
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 ,
几人湮没几垂名 。
宋·文天祥
端午即事
五月五日午,
赠我一枝艾 。
故人不可见,
新知万里外 。
丹心照夙昔,
鬓发日已改 。
我欲从灵均,
三湘隔辽海 。
元·贝琼
已酉端午
风雨端阳生晦冥,
汨罗无处吊英灵 。
海榴花发应相笑 ,
无酒渊明亦独醒 。
明·汤显祖
午日处州禁竞渡
独写菖蒲竹叶杯,
蓬城芳草踏初回 。
情知不向瓯江死,
舟楫何劳吊屈来 。
唐·权德舆
端午答诗
良辰当五日,
偕老祝千年 。
彩缕同心丽,
轻裾映体鲜 。
寂寥斋画省,
款曲擘香笺 。
更想传觞处,
孙孩遍目前 。
唐·卢肇
竞渡诗
石溪久住思端午,
馆驿楼前看发机 。
鼙鼓动时雷隐隐,
兽头凌处雪微微 。
冲波突出人齐譀,
跃浪争先鸟退飞 。
向道是龙刚不信,
果然夺得锦标归 。
宋·刘克庄
贺新郎
深院榴花吐 。
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 。
儿女纷纷夸结束,
新样钗符艾虎 。
早已有、游人观渡 。
老大逢场慵作戏,
任陌头、年少争旗鼓 。
溪雨急 , 浪花舞 。
灵均标致高如许 。
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 。
谁信骚魂千载后,
波底垂涎角黍 。
又说是、蛟馋龙怒 。
把似而今醒到了 ,
料当年、醉死差无苦 。
聊一笑,吊千古 。
唐·杜甫
端午日赐衣
宫衣亦有名 ,
端午被恩荣 。
细葛含风软,
香罗叠雪轻 。
自天题处湿,
当暑著来清 。
意内称长短,
终身荷圣情 。
宋·陆游
乙卯重五诗
重五山村好 ,
榴花忽已繁 。
粽包分两髻,
艾束著危冠 。
旧俗方储药,
羸躯亦点丹 。
日斜吾事毕,
一笑向杯盘 。
宋·李之仪
南乡子
小雨湿黄昏,
重午佳辰独掩门 。
巢燕引雏浑去尽 ,
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 。
客舍宛如村,
好事无人载一樽 。
唯有莺声知此恨,
殷勤,恰似当时枕上闻 。
宋·黄裳
减字木兰花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
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 。
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
宋·陈与义
临江仙
高咏楚词酬午日,
天涯节序匆匆 。
榴花不似舞裙红 。
无人知此意,
歌罢满帘风 。
万事一身伤老矣 ,
戌葵凝笑墙东 。
酒杯深浅去年同 。
试浇桥下水,
【关于端午节的诗 古诗二十首】今夕到湘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