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这样来定义文献综述:对某一特定研究主题的大量相关研究进行识别、评价和解释 , 呈现该领域知识的发展脉络和分类图景 , 并从中梳理出研究之间的矛盾之处或未解之谜 , 以提供研究的参照和起点 。
●文献综述的结构
1)综述引子
综述引子就是简单交代概括我们的文献综述分成哪几个部分,之所以说一定要讲自己研究综述分成哪几个部分,是因为我们要做的是已有研究的(知识)分类图景 。
2)研究现状
研究现状就是说现在已有研究,它的知识脉络地图是什么 。所以说,我们一定要选择一种逻辑去进行具体的研究现状评述 。
3)研究趋势
总结当下的研究整体趋势和未来的趋势 。
4)综述小结
最后做小结,小结的目的就是根据研究现状和研究趋势,点出已有研究到底哪一块是需要我们去补充、回应、反驳、提升的 。
综上,我们文献综述的结构是这四块,但不是说我们是非要写成这四小节,比如研究趋势可以把它跟研究现状合在一起写,也可以和综述的小结合在一起写 。
●研究现状如何评述
如上文所述,我们要选择一种逻辑去进行具体的研究现状评述 。那具体有哪些方法呢?
1)时间法,按照一个时间的前后来排序 。这是比较简单也是比较低级的,我们一般不会只用时间法 。
2)空间法,分国内外,一般是我们的研究和国外的研究两个地方的现状存在显著差异时,会常用到空间法 。
3)主题法,是说已有研究可以分成哪几个方面或者说几块 。比如,分成了三个主题或者说分为三个方面 。我们写文献综述的时候 , 一开始就要说关于我们的研究主题,已有的研究它大致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哪几个方面 。这种方法是我们经常用到的 , 每个主题里面是可以套入时间法和空间法的 。
4)观点法,是做一个观点的梳理,但是这种方法比较难,一般思辨类的研究用得比较多 。之前提过 , 很多思辨类的研究把文献综述写到了引言里面,就是纯理论性的,理论性其实就是观点到观点,所以思辨类研究经常会用到观点法,而之所以比较难是需要我们深入到观点层面,先要总结已有研究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 观点之间又存在怎样的逻辑关系,对于我们的研究主题来说,是比较深层的 。这种方法不太常用 。
我比较推荐大家用主题法,当然这些方法也可以混用 。目的都是要把脉络地图给展示出来,我们结合具体案例来看:
仍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风险沟通的实践路径——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循证文献的扎根理论研究》这篇文章为例,它的主题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目前......采取了两个视角,......前者......后者......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一开始作者就把他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沟通的研究分成了两个大的主题(两个视角):一个是信息接受者,一个是信息发布者 。在信息接受者层面,国内外主要的研究成果梳理出了五类影响个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自我保护行为的因素 , 从“个体的人口特征”到“所接触到的风险沟通措施”这五个可视为次级主题 。
再来看它的第二个大主题,从信息发布者的角度 , “特别是针对政府的风险沟通实践,国内外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总体而言,这支研究可大致分为两类 。......”这里又出现了两个次级主题 。“一类针对各级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计划和预案中的缺陷......另一类则在梳理和总结风险沟通过去实践和目前现状基础上 , 提出公共部门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所应采取的重要策略”,由此说,这是一种主题嵌入主题的方法 。
“两类研究多为必然性研究,相关探讨缺乏必要的理论基础作支撑 , 也缺乏基于理论的、有效的对策与措施研究......”作者凭什么说他们缺乏支撑 , 因为关于这个研究主题的知识脉络地图,他已经梳理得很清楚了,也就证明作者对这个主题已经了解了,通过主题法套主题法这样一个逻辑把知识脉络地图梳理出来之后,作者发现了空白——“缺乏必要的理论基础作支撑,也缺乏基于理论的、有效的对策与措施研究”,然后“在实践方面......然而......”,“然而”后面就是重点,“各项原则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而且如何通过实际的措施开展基于这些指导原则的风险沟通尚不明确”,这就是我们做文献综述的目的,即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去补充、回应、反驳、提升 。“本文力图去填补这一研究空白......一方面......另一方面......因此 , 本研究全面收集、回顾和分析了......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同时.......” , 大家看这样一个文献综述 , 它虽然写得比较短 , 但是它的逻辑很清晰 , 作者把知识的脉络地图给我们展现出来 。可能我们刚开始写文献综述 , 还达不到这种精炼程度,但这应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
【附范文示例 文献综述的规范结构与文献批评的4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