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所著的哲学作品 , 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
《道德经》这部神奇宝典被誉为万经之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道德经》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 。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 , 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
道德经第一章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 , 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解释】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名,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 。无 , 是天地的开端 , 有,是万物的根源 。所以,常从“无”中观察天地的奥妙;常从“有”中寻找万物的踪迹 。有和无,只不过是同一来源的不同名称罢了 。有和无都是幽昧深远的,它们是一切变化的总门 。
道德经第二章: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 , 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
【解释】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就出来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恶的观念也就产生了 。“有”和“无”互相对立而产生 , 困难和容易互相矛盾而促成 , 长和短互相比较才形成,高和下互相对照才有分别,音和声由于对立才显得和谐动听,前和后彼此排列才有顺序,这是永远如此的 。因此,有道的人用“无为”的法则来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让万物兴起而不加倡导 , 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已有;抚育万物但不自恃己能 , 立下了功勋而不自我夸耀 。正因为他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绩就不会失去 。
道德经第三章:
【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
【解释】不推崇贤能之才,使人民不争名夺位;不以奇珍异宝为贵重之物 , 使人民不做偷盗的坏事;不炫耀可贪的事物,使人民不产生邪恶、动乱的念头 。因此,有道的人治理天下的方法,是要净化人民的心灵,满足人民的温饱,减损人民争名夺利的心志,强健人民的体魄 。要常使人民没有伪诈的心志,没有争名夺利的欲念 。使那些智巧之人也不敢肆意妄为 。以无为的态度去处理政事 , 就没有治理不好的 。
道德经第四章:
【原文】“道,冲而用之 , 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
【解释】大道是空虚无形的,但它发生作用时却永无止境 。它如深渊一样广大,像是世间万物的宗主 。它不显露锋芒,解除世间的纷乱,收敛它的光耀 , 混同它于尘世 。它看起来幽隐虚无却又实际存在 。我不知道它是从哪里产生出来的,好像在天帝之前就已经有了 。
道德经第五章:
【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 , 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
【解释】天地无所谓仁爱,对待万物像对待祭祀时草扎的小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然生长;有道的人无所谓仁爱,对待百姓也如同对待刍狗一样 , 任凭百姓自己发展 。天和地之间 , 不就像一个风箱吗?虽然中空但永无穷?。?越鼓动风量便愈多 , 生生不息 。政令名目繁多反而会加速国家的败亡,不如保持虚静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
道德经第六章:
【原文】“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
【解释】虚空不定的变化是永不停歇的,这就是生育万物的神秘莫测的总根源 。微妙的生母之门,就是天地生成的根源 。它绵绵不绝地存在着,作用无穷无尽 。
道德经第七章:
【原文】“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 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 , 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
【解释】天地永远都存在 。天地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不是为了自己而生存,所以才永远都存在 。因此,有道的人凡事都让别人占先,反而能赢得爱戴;凡事把自身的安危置之度外,生命反而能得以保全 。这不正是因为他不自私 , 反而能够成就自身吗?
道德经第八章:
【原文】“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
【解释】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却不与其争短长 。它总是停留在众人不愿去的低洼之地 , 这种品德 , 最接近于“道” 。上善的人总是甘居卑下的环境 , 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远博大 , 待人善于相助、真诚可亲,说话善于信守诺言,为政善于治理,办事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 , 所以才不会出现过失,招来怨咎 。
道德经第九章:
【原文】“持而盈之 , 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 , 自遗其咎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
【解释】保持着盈满的状态,不如适可而止 。捶打得既尖又利的铁器,就不能长久保持锋利 。纵然金玉堆满房屋,谁也不能长久守住 。富贵而又骄纵,定会给自己带来祸害 。功成名就之时 , 要含藏收敛 , 急流勇退,这才符合自然运行的规律 。
道德经第十章:
【原文】“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 , 能无为乎?天门开阖 , 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
【解释】灵魂与肉体融为一体,能永不分离吗?聚集精气达到柔和,能像初生的婴儿一样吗?洗尽思想上的尘垢.能让心地宽广得如一尘不染的明镜吗?热爱百姓,按照道的法则来治国 , 能保持“无为”的境地吗?口鼻自然地开闭,呼吸吐纳,能绵绵细静地雌守吗?通达四方,能不玩弄权术和心智吗?生养抚育了万物却并不据为已有,为世间立下了卓越功勋但并不自恃有功,滋养了万物但并不居于主宰地位,这就是最高深的“德” 。
道德经第十一章:
【原文】“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 , 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
【解释】三十根辐穿在车头,中间必须留出空处,才能装上车轴,使车轮有转动的作用 。踩打泥土做陶器,器皿中间.必须留出空处,器皿才能发挥盛放物品的作用 。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房屋才能有居住的作用 。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
道德经第十二章:
【原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
【解释】五光十色绚丽多彩的颜色,容易使人眼花缭乱;纷繁嘈杂的音调,容易使入耳朵受到伤害;香馥芬芳、浓郁可口的食物,容易败坏人的口味;放马飞驰醉心狩猎 , 容易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奇珍贵的货物,容易使人失去操守,犯下偷窃的行为 。因此,圣人只求三餐温饱,不追逐声色犬马的外在诱惑 。所以应该抛去外物的引诱来确保安足纯朴的生活 。
道德经第十三章:
【原文】“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
【解释】得到宠爱或遭受耻辱,都像是受到惊吓一样 。重视大患,就好像重视自己的身体一样 。什么叫作“宠辱若惊”?宠爱是卑下的,得到它会感到心惊不安,失去它也会惊恐万分 。这就叫宠辱若惊 。什么叫作“贵大患若身”?我之所以会有祸患,是因为我有这个身体;倘若没有了我的躯体,我还有什么祸患呢?所以 , 把天下看得和自己的生命一样宝贵的人,才可以把天下的重担交付于他;爱天下和爱自己的生命一样的人,才可以把天下的责任托付与他 。
道德经第十四章:
【原文】“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 , 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 , 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
【解释】怎么看也看不见,我们把它叫作“夷”;怎么听也听不到,我们把它叫作“希”;怎么摸也摸不着,我们把它叫作“微” 。这三者的形象难以区分开来,它原本就是混沌一体的 。它的上面并不显得明亮,它的下面也不显得昏暗,它绵延不绝而又不可名状,又总要回到看不见物体的虚无状态 。这是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具体物象的形象,这就叫作“惚恍” 。从前方去接近它,看不见它的头;从后面去追赶它,看不见它的尾 。根据早已存在的“道”的运行规律,来考察现在的具体事物,我们就能了解宇宙的原始,这就叫作道的规律 。
道德经第十五章:
【原文】“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
【解释】古时善于行“道”的人,见解微妙而且深刻玄远 , 不是一般人所能了解的 。正因为他深藏不露无法了解,所以只好勉强用下面一些比喻来将他描述:他的小心谨慎啊,就像冬天赤脚涉水过河时那样逡巡不前;他的警觉戒备啊,就好像居于强邻的包围之中,不得不时时警惕万分;他的拘谨严肃?。拖裨谧隹鸵谎凰娜诤峡汕装?,就好像正在消融的冰;他的醇厚质朴?。拖衩挥械褡凉脑荆凰目踉痘泶锇 。拖窨湛醯纳焦纫谎凰幕牒窨砣莅?,就像浑浑浊浊的江河大流一样 。谁能在动荡中静止下来,在安静中慢慢变得澄清?谁能在安定中变动起来 , 使其慢慢显出生机?保持上述道的要义的人 , 不肯自满 。正因为他从不自满,所以能够去故更新 。
道德经第十六章:
【原文】“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 , 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
【解释】使心灵空明虚寂到极点 , 使生活的清静达到极致 。在万物都蓬勃生长的时候,我从中仔细观察它们生死循环的道理 。天下万物虽然纷纷芸芸,但最终都将回复到它们的本根 。返回本根就叫“静”,静叫作复归本性 。复归本性是万物运动与变化中不变的律则,认识和了解万物运动与变化都依循着循环往复的律则,叫作“明” 。不了解这个不变的律则,轻举妄动就会有凶险 。了解了这个不变的律则的人,就能做到宽容,做到了宽容就能坦然大公,坦然大公才能无不周遍,无不周遍才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能符合于“道”,体道而’行才能长久,终身可免于危殆 。
道德经第十七章:
【原文】“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犹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
【解释】圣人治民 , 人民感受不到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赞誉他;再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更次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 。统治者的威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 。圣人施道 , 悠闲自在,少发号施令 。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会认为:"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
道德经第十八章:
【原文】“大道废 , 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 , 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
【解释】大道被抛弃了,才彰显出仁义 。智巧出现了,才会产生虚伪狡诈 。父子、兄弟、夫妻不和的时候 , 才会显出孝慈;国家昏乱的时候,才会出现忠臣 。
道德经第十九章:
【原文】“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
【解释】抛却聪明和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杜绝仁慈,抛弃道义,人民才会回复到孝慈的本性;抛弃伎巧和获利,就不会有盗贼产生 。“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全是巧饰,不足以治理天下 。所以要让人民的思想认识有所归属 。保持纯洁质朴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抛弃“圣智礼法”的学问 , 就没有忧患了 。
道德经第二十章:
【原文】“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 ,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 , 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儡儡兮 , 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求食于母 。”
【解释】应诺和呵斥,相差有多远?美好和丑恶 , 相差有多远?别人所畏惧的,自己也不可不畏惧 。精神领域开阔啊 , 好像没有尽头的样子 。众人欣喜若狂,就像参加盛大的宴会享受丰盛的筵席,又像春和日丽之时登上高台观赏仲春的美景 。而我却独自淡泊宁静,无动于衷 。混混沌沌?。?有如初生的婴儿连笑也不会笑 。疲倦闲散啊 , 或像长途跋涉的游子还没有归宿 。众人的东西多得用不完,我却什么也没有 。我真是愚人心肠?。?混沌无知 。当别人都光耀自炫的时候,只有我昏昏昧昧;当别人都精明灵巧的时候,只有我无所识别 。茫茫无边?。?像辽阔的大海没有止境;汹涌澎湃啊,如肆虐的狂风横扫万里 。众人好像都很有作为 , 只有我显得愚昧笨拙 。我和众人如此与众不同,因为我以守“道”为贵 。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原文】“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
【解释】大德的形态,是随着“道”转移的 。道这个东西,是恍恍惚惚的 。那样的惚惚恍恍,其中却有形象 。那样的惚惚恍恍,其中却有实物 。它是那样的深远暗昧,其中却有精质 。这精质是非常实在的,其中有信验可凭 。从现在上溯到远古 , 它的名字永远不会消失 , 依据它才能观察认识万物的起始 。我怎么知道万物起始的情形呢?是从道开始认识的 。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原文】“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 , 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 , 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
【解释】委曲反而能得到保全,屈就反而能得到伸展,低洼反而能得到充盈,破旧反而能生新,少取反而能多得,贪多反而会产生迷惑 。因此有道的人坚守这一原则作为治理天下的范式 。不自我表扬,反而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而能是非彰明;不自吹自擂,反而能功勋卓著;不自高自大,反而能长久 。正因为善于谦让不与世人相争,所以天下反而没有谁能与之争高低 。古人所说的“曲则全”等话,怎么会是空话呢?它是实实在在能够达到的 。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原文】“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 , 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 , 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
【解释】不言政令少扰民是合乎自然的 , 所以再大的狂风也刮不过一个早上,再大的暴雨也下不了一整天 。谁制造的狂风暴雨呢?是天地 。兴风起雨尚且不能持久,何况人呢?所以从事于道的,就同于道;从事于德的,就同于德;失道失德的,行为就是暴戾恣肆 。凡是同于道的人,道也会乐于得到他;凡是同于德的人 , 德也乐于得到他;凡是同于失道失德的,就会得到失道失德的后果 。统治者的诚信不足 , 人民自然不会相信他 。
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原文】“跂者不立 , 跨者不行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 , 曰余食赘形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
【解释】踮起脚跟用脚尖站立,是站不牢的 。脚步跨得太大 , 是走不了太远的 。自逞己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 。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昭 。自我夸耀的,反而建立不了功勋 。自高自大的,反而不可能长久 。能从“道”的角度衡量,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可以说都是剩饭赘瘤,惹人厌恶 。所以懂得道的规律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 。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原文】“有物混成 , 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 , 远曰反 。故道大 , 天大,地大,王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人法地 ,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解释】有一种浑然而成的东西,在有天地之前就已经产生了 。它寂寂无声而又广阔无形,它独立长存而永不衰竭,周而复始地循环运行而永不停息,可以作为天地万物的根本 。我不知道究竟叫它什么名字才好,只好叫它为“道” , 我再勉强给它取个名字叫“大” 。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回归本原 。所以道是伟大的,天是伟大的 , 地是伟大的,人也是伟大的 。天地间有这四大,而人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 。在这四大之中,人是效法于地的,地是效法于天的 , 天是效法于道的,而道则纯任自然 。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原文】“重为轻根 , 静为躁君 。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 , 燕处超然 。奈何万乘之主 , 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
【解释】稳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 。所以有道的人终日行事仍保持慎重,就像军队行军离不开辎重一样 。即使有奢华的享受 , 他也漠然处之,从不沉溺其中 。为什么有万乘之车的大国君主,还轻率躁动以治天下呢?轻率就会失去根本,躁动就会丧失主宰 。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原文】“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 , 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 , 不爱其资 , 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
【解释】善于行走的人,不会留下痕迹;善于说话的人 , 不会在言语上留下任何破绽;善于计数的人,不用筹码也能计算;善于闭守的人,没有门闩别人也无法把它打开;善于捆缚的人,不用绳结别人也无法解开 。所以有道的人经常善于做到人尽其才,因而他眼里绝不会有无用的人;经常善于做到物尽其用,在他眼里绝不会有无用之物 。这叫作内藏着的聪明智慧 。所以,善人可以作为不善人的老师 , 不善人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鉴 。如果不尊重善人的指导,不珍惜不善人的借鉴作用,即使自以为绝顶聪明,其实也是大糊涂 。这实在是精深微妙的道理 。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原文】“知其雄,守其雌 , 为天下谿 。为天下谿 , 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为天下式 , 常德不忒,复归於无极 。知其荣 , 守其辱,为天下谷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 。故大制不割 。”
【解释】知道什么是雄强 , 却安于雌弱 , 甘愿做天下的溪涧 。甘愿做天下的溪涧,永恒的德就不会流失,而回复到婴孩般的纯真柔和的境地 。深知什么是明亮,却安守暗昧,甘愿成为天下的范式 。甘愿做天下的范式 , 永恒的德就不会出差错,而回复到真朴的状态 。深知什么是荣耀,却安守卑辱,甘愿做天下的川谷 。甘愿做天下的川谷,永恒的德才能充足,而回复到自然本初的纯真状态 。真朴的道分散成宇宙万物,有道的人沿用真朴,就会成为百官之长 。所以,完善的政治制度是一个体系,不可分割 。
道德经第二十九章:
【原文】“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
【解释】想要治理天下却用强制的办法去做,我看他不能达到目的 。“天下”是神圣的东西,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意愿采用强制的办法 , 不能加以把持 。用强力施为的,一定会失败;用强力加以把持的一定会失去 。由于圣人不妄为,所以不会失败;不把持,所以不会失去 。世人秉性不一,有的前行有的后随;有的气缓,有的气急;有的刚强,有的赢弱;有的安定,有的危险 。因此,有道的人要去除那种极端的、奢侈的、过度的措施 。
道德经第三十章:
【原文】“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 其事好还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故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 , 果而不得已 , 果而勿强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
【解释】按照“道”的原则辅佐君王的人 , 不依靠兵力来称霸天下 。穷兵黩武这种事不仅不会带来好处,反而会很快遭到报应 。军队到过的地方,荆棘横生 。大战过后,必定会有荒年 。善于用兵的人,只要达到救济危难的目的就算了,不会以兵力强大来耀武扬威 。即使达到了目的,也不因此而自尊自大;即使达到了目的,也不因此而夸耀;即使达到了目的,也不因此而骄傲;即使达到了目的 , 也认为是不得已而为之;即使达到了目的,也不逞强 。事物壮大了 , 就会走向衰亡,这就说明它不符合于道;不符合于道的,就会很快走向败亡 。
道德经第三十一章:
【原文】“夫兵者 , 不祥之器 , 物或恶之 , 故有道者不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 恬淡为上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夫乐杀人者,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 。言居上势则以丧礼处之 。杀人众多,以悲哀泣之 。战胜 , 以丧礼处之 。”
【解释】精兵利器,实在是个不吉祥的东西,人们都厌恶它,所以有道的人决不用它来解决问题 。有道的君子平时居处就以左边为尊贵;而在打仗时便以右边为尊贵 。兵器是不祥的东西,它不是有道的君子所用的东西,不到迫不得已而使用它 , 最好淡然处之 。即使打了胜仗也不要得意洋洋,如果自以为了不起 , 那就是把打仗杀人当成乐事的人 。而把杀人当成乐事的人 , 他也决不可能得志于天下 。吉庆的事情以左方为上 , 凶丧的事情以右方为上 。打仗时,兵权小的偏将军在左边,兵权大的上将军在右边 。这是说明用兵打仗要以丧礼仪式来处理 。杀人太多,应该以悲哀的态度对待;打了胜仗 , 应该以丧礼的仪式来对待死去的人 。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
【原文】“道常无名 , 朴虽小 , 天下不敢臣 。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 , 名亦既有 , 夫亦将知止 , 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
【解释】“道”始终都是无名而质朴的状态 。虽然小得无法分辨,可是天下却没有谁能使它臣服的 。诸侯君王若能遵守道的原则来治理天下,万物将会自然归从于他 。天地间阴阳之气相合,就会降下润泽万物的甘露,人们不须指使命令它,它就能自然分布均匀 。万物兴作,于是产生了各种名称,各种名称已经制定了,就要有所制约,明白了各自的制约 , 守好本位,就没有什么危险了 。道存在于天下,就像江海,一切河川溪水都归流于它,使万物自然臣服 。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
【解释】能够了解、认识别人的是智慧的,能够了解、认识自己的才是高明的 。能够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的,能够克服自身弱点的人才是刚强的 。知道满足的人是富有的,努力不懈的人是有志气的 。始终不离根基的人就能够长久,肉体死了但精神永存的人才是长寿的 。
道德经第三十四章:
【原文】“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 , 功成不名有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 常无欲,可名于?。煌蛭锕檠啥晃? ,可名为大 。是以圣人终不自为大 , 故能成其大 。”
【解释】大道广博无际,左右上下无所不到 。万物靠它生长发展而不推辞,成就了功业而不占有名誉 。它养育万物而并不认为自己是万物的主人,一直无欲无求,可以称它为“小”;万物向它归附而并不自认为是主宰,可以称它为“大” 。正因为它始终不认为自己伟大,所以才能成就它的伟大 。
道德经第三十五章:
【原文】“执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泰 。乐与饵,过客止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
【解释】掌握“大道”的人,天下就会向他归顺;归顺、投靠他而不互相妨害,于是大家都和平安泰 。动听的音乐和美味的食物,能使过路的行人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 。可是对“道”的表述却平淡无味 。你想看看它却始终看不见,你想听听它却始终听不到,但是它的作用却无穷无尽,没有限制 。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原文】“将欲歙之 , 必固张之;将欲弱之 , 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 , 必固与之 。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于渊 ,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解释】想要收拢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让它强大;想要废除它,必先推举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 。这是一种微妙高明的道理 。柔能胜刚 。鱼儿不能离开池渊,国家的利器不可以轻易向人展示 。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原文】“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 , 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
【解释】“道”永远是顺其自然的 , 却又好像没有什么事情不是它所作为的 。侯王若能遵循道的原则,无为而治,天下万物就会按自身规律正常发展 。当它的自生自长产生贪欲时,我就用道的真朴去整治它 。用道的真朴来征服它,就不会再起食欲之心了 。没有贪欲自然会清静无为,天下万物将自然而然走向稳定、安宁 。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道德经1一81章全文解释】【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rǎng)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 , 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 , 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淮ζ涫担?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
【解释】上德的人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因此实际上是有德的 。下德的人表现为外在的不离失德,所以实际上没有达到德 。上德的人顺应自然无心作为,下德的人顺应自然而有心作为 。上仁的人有所作为却出于无意 , 上义的人有所作为却出于有意 。上礼的人有所施为而得不到回应,于是扬着胳膊,强迫别人跟随他去行动 。所以,我们从这个道理可以知道,失去了道后才有德,失去德后才有仁,失去仁后才有义,失去义后才是礼 。礼这个东西,是忠信不足的产物,是道、德、仁、义变得淡薄时才出现的 , 当然就是社会动乱的祸首了 。所谓先知 , 不过是道的虚华表面 , 是愚昧的开始 。因此,忠信守道的人立世,为人当敦厚而不轻?。翟诙恍榛?。所以,应当舍弃轻薄虚华而采取朴实敦厚 。
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原文】“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其致之一也 。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榖 。此其以贱为本耶,非乎?故致数舆无舆 。不欲琭琭如玉 , 珞珞如石 。”
【解释】从来凡是得到“一,,的:天得到一而清晰明亮;地得到一而安宁稳定;神得到一而灵验有效;山谷得到一而充盈有生机;万物得到一而生长发育世世不绝;诸侯和君王得到一而使天下安定 。推究其理 , 假若天不能保持清晰明亮,恐怕就会崩裂;如果地不能保持安宁稳定,恐怕就要塌陷;假若神不能保证灵验有效,恐怕就会消失;倘使山谷不能充盈有生机,恐怕就会枯竭;要是万物不能生长繁殖,恐怕就会灭绝;若是诸侯、君王无法保持清明恬静 , 恐怕就会被推翻 。所以,尊贵是以卑贱为根本,高是以低下为基础的 。因此,君王自称为“孤”、“寡”、“不毂”,这不正是把低贱当作根本吗?难道不是这样吗?所以最高的荣誉是无须去夸赞称誉的 。所以有道的人君不应追求美玉般的尊贵华丽,而应像石头那样朴质坚忍、不张扬 。
道德经第四十章:
【原文】“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
【解释】“道”的运动是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 , 它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 。天下的万物都是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而看得见的有形质却生于看不见的无形质 。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原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 , 明道若昧 , 进道若退,夷道若纇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夫唯道 , 善贷且成 。”
【解释】上士听到道后,必定立即勤奋去实行;中士听到道后,则将信将疑、犹豫不定;下士听到道后 , 则会哈哈大笑 。如果不被他们嘲笑,那就不足以成为“道”了 。所以古时候立言的人说过这样的话:光明的道看似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在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凹凸不平;崇高的德好似低下的川谷;广大的德好似有不足之处;刚健的德好似怠惰的样子;质朴纯真又好像浑浊未开;洁白无暇的东西好似含污纳垢了一般;最方正的东西好似没有棱角;最珍贵的器物总在最后制成;最大的乐声反而听来没有声音,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它的形状 。道幽隐无声 , 无名无状 。也只有道,它善于给予万物并且辅助万物 。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原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
【解释】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又赋有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天下万物都是在这种状态中产生的 。万物都背阴而向阳,并且在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中生成新的和谐体 。人们最厌恶的就是“孤”、“寡”、“不毂”,但是王公却用来称呼自己 。所以世上的事物,如果减损它有时反而会得到增加,如果增加它有时反而会得到减损 。别人这样教导我,我也去这样教导别人 。自逞强暴的人将不得好死,我将把它当作教人道理的宗旨 。
道德经第四十三章:
【原文】“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 ,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
【解释】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腾跃穿行于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中 。空虚无形之物,能自由穿透任何没有间隙的地方 。我因此懂得了“无为”的益处 。这种无言的教化 , 无为的益处,天下很少有人能够做得到 。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原文】“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渴枪噬醢卮蠓眩欢嗖乇睾裢?。知足不辱 , 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
【解释】名誉和生命比起来,哪一个更可亲?生命和财货比起来 , 哪一个更珍贵?得到名誉和丧失生命,哪一个更有害?过分热衷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过于积敛财富,必定招致更惨重的损失 。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长久的安乐 。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原文】“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 大辩若讷 。躁胜寒,静胜热 。清静为天下正 。”
【解释】天下最美好的东西似乎也有欠缺,但它的作用是不会衰竭的 。天下最充实的东西好像也很空虚 , 但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 。最笔直的东西看起来好像是弯曲的,最灵巧的东西看起来好像是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像是不善言辞的 。清静可以克服扰动 , 寒冷可以克服炎热 。做到清静无为才可以统率天下 。
道德经第四十六章:
【原文】“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
【解释】统治者治理天下如果遵循“道”的规律 , 就可以做到政治清明,民间太平安定,就能把运载的战马还给农夫去耕种 。如果治理天下不合乎道,政治不清明,祸乱四起,就连怀孕的母马也要上战场 。最大的罪恶莫过于放纵欲望,最大的灾祸莫过于不知满足,最大的罪过莫过于贪得无厌 。所以,知道欲望有度,不贪得无厌,才能保持恒久的满足 。
道德经第四十七章:
【原文】“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
【解释】了解大道的人不出门户一步,就能够推知天下事理;不向窗外望一望,就能够了解大自然运行的规律 。向外奔逐得越远的人,懂得的也就越少 。所以有道的人不出行也能够推知事理,不用窥望就能够明晓,不去妄加施为就能够有所成就 。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
【原文】“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 ,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
【解释】追求学问的人,知识一天比一天增加 。追求大“道”的人,欲念一天比一天减少,私妄减少再减少,就达到了无为的境地 。如果能够做到无为,即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成的了 。治理天下的人要以清静无为、不扰让为治国之本,如果经常以繁苛政举骚扰民生,就不配治理国家了 。
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原文】“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 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圣人之在天下 , 惵惵为天下浑其心 。百姓皆注其耳目 , 圣人皆孩之 。”
【解释】有道的人是没有私心的,以百姓的心为自己的心 。善良的人 , 我很好地对待他们;不善良的人,我也很好地对待他们 , 这样就可以使人人向善了 。守信的人,我信任他;不守信的人 , 我也信任他,这样就可以使人人守信了 。有道的人治理天下,会收敛个人的私欲偏见 , 使天下人的心思归于纯朴,百姓们皆专注于他们的视听 , 而有道的人使他们都回到婴孩般淳朴内然的状态 。
道德经第五十章:
【原文】“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 , 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
【解释】人从生下来一直到死,长寿的有十分之三;短命而亡的有十分之三;生下后本来可以活得长久 , 但自己走向死路的也占十分之三 。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求生太过度了,酒肉餍饱,奉养过厚了 。曾听说善于养生的人,在陆地行走遇不到犀牛和猛虎,在战争中不会受到杀伤 。犀牛虽凶,却对其无法用它的角;老虎虽猛,却对其无法利用它的爪;兵刃虽锋利,却对其无法施用它的锋芒利刃 。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他没有进入死亡的领域 。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
【原文】“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 。长之育之 , 成之熟之,养之覆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
【解释】道生成了万物,德养育了万物,万物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环境使万物生长起来 。因此,万物没有不尊敬道而重视德的 。道之所以受到尊敬,德之所以受到重视,就在于它不加干涉而顺其自然 。所以 , 道生成了万物,德养育了万物;使万物生长发育,使万物成熟结果,使万物得到抚养和保护 。(它)产生了万物却不据为已有,养育了万物却不自恃其功,导引了万物而不做万物的主宰 。这才是极大极深远的“德”啊 。
道德经第五十二章:
【原文】“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 。既得其母 , 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塞其兑 , 闭其门,终身不勤 。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
【解释】天下万物都有本始,这个始是天地万物的根源 。既然知道了万物的根本,也就认识了万物;既然认识了万物,如果再谨守万物的根本,那么终身也不会发生危险了 。堵塞嗜欲的孔,关闭欲念的心门,就可以终身没有劳烦扰心的事 。打开嗜欲的孔,就会增添纷杂的事 , 使你终身不可救治 。能从细微处察见事理的叫作“明”,能够守住柔弱的叫作“强” 。运用外在的智慧的光’返照内在的“明” 。不会给自己带来灾祸,殃及其身 ,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延绵不绝的常“道” 。
道德经第五十三章:
【原文】“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 。是谓盗夸 。非道也哉 。”
【解释】假如我稍微地有了认识 , 行走在大道之上,唯一担心害怕的就是走上歧途 。其实大道十分平坦 , 可是有的人偏要舍弃大道而寻觅小路 。朝廷已经非常败坏,农田也已荒芜,仓库都已空虚 , 还穿着华丽的衣服,佩带锋利的宝剑 , 精美的食物早已吃厌,搜刮侵吞了大量的财货,这就是盗魁贼首?。∑渌魉翟谑遣缓咸斓腊 。?
道德经第五十四章:
【原文】“善建者不拔 , 善抱者不脱 , 子孙以祭祀不輟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 , 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
【解释】善于建树的人一旦有所建树就不可拔除,善于抱持的人一旦有所抱持就不会脱掉 。如果子子孙孙都能遵守“善建”、“善抱”的道理,后代的烟火就不会断绝 。把这个道理贯彻付诸到自身,他的德就是真实纯正的;把这个道理贯彻付诸到一家 , 他的德就是丰盈有余的;把这个道理贯彻付诸到一乡,他的德就会受到尊崇;把这个道理贯彻付诸到一国 , 他的德就会丰盛硕大;把这个道理贯彻付诸到天下,他的德就会无限普及 。所以以自身的修身之道来观察他人 , 以自家观察他家,以自乡观察他乡,以自己的国家观察其他的国家 , 以自己的天下观察别人的天下 。我凭借什么知道天下的情况呢?就是用的这种方法 。
道德经第五十五章:
【原文】“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毒虫不螫,猛兽不据 , 攫鸟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 。未知牝牡之合而朘,精之至也 。终日号而不嗄 , 和之至也 。和曰常 , 知常曰明 。益生曰祥 。心使气曰强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
【解释】含“德”深厚的人,就好像天真无邪的婴儿 。毒虫遇见不刺他,猛兽碰到不伤害他,巨鸟看见不搏击他 。、他的筋骨还很软弱柔嫩,但握成拳头却很牢固 。他虽然不懂男女交合 , 但他的生殖器却常常勃起,因为他的精气充足 。他即使终日号哭,而嗓子并不因此嘶哑,因为他的元气醇厚 。认识醇和的道理叫作“常”,认识常叫作“明” 。纵欲贪生就会引起灾祸 。欲念主使精气就叫作逞强 。事物过于壮盛就会走向衰老 , 这就叫违反了“道”的法则,不遵守就会很快消亡 。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原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 , 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 , 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
【解释】真正有智慧的人是不向人民施加政令的,施加政令的人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 。堵塞嗜欲的孔,关闭欲念的心门;永远也不显露锋芒 , 解除俗事的纷扰,收敛他们的光耀,混同他们的尘世,这就是玄妙齐同的境界 。达到“玄同”境界的人就不分亲,不分疏;不分利,不分害;不分贵,不分贱 。所以为天下人所尊重 。
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原文】“以正治国 , 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 , 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
【解释】以清静无为的正道来治理国家,以奇巧诡秘的方法来用兵 , 以不扰害人民来治理天下 。我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根据在这里:天下的法禁多了,百姓就越加贫困;民众的锐利武器多了,国家就越混乱;人们的心智和机巧多了 , 邪风怪事就越容易发生;法律越是森严,触犯法律的人便越多 。所以有道的人说:“我若‘无为’,百姓就会自我化育;我好静,百姓自然就会走上正道;我若无事,百姓自然富足;我无欲望,百姓自然就变得淳朴 。”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原文】“其政闷闷 , 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祸兮福之所倚 , 福兮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其无正也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人之迷 , 其日固久 。”
【解释】治理天下以宽大为怀,百姓就会忠厚淳朴;治理天下过于严酷,百姓就会狡诈 。灾祸啊,幸福就倚傍在它里面;幸福?。?灾祸就暗藏在其中 。这种得失祸福循环 , 谁能知道它们的究竟?它们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 。正忽然转变为邪 , 善忽然转变为恶 。世人看不透这个道理,迷惑的时间已经太久了,因此,有道的人处事方正而不显得生硬 , 虽有棱角也不会伤人 , 直率而不放肆 , 明亮而不耀眼 。
道德经第五十九章:
【原文】“治人事天,莫若嗇 。夫为嗇,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
【解释】治理百姓、养护身心,没有比爱惜精力更为重要的了 。爱惜精力,万事才能早做准备 。早做准备,就是厚积其德 。厚积其德就没有不能胜任的事,没有不能胜任的事就无法估计他的力量 。无法估计力量,他就可以担当好治理国家的重任 。有了治理国家的原则和道理 , 国家就可以长治久安 。这就是根深柢固,长生久视的道理 。
道德经第六十章:
【原文】“治大国,若烹小鲜 。以道蒞天下 , 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 。非其神不伤人 。圣人亦不伤人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
【解释】治理一个很大的国家,要像烹煎很小的鱼那样,不能时常翻动导致破碎 。运用“道”的原则去治理天下,那些鬼怪就起不了作用了 。不仅鬼怪起不了作用,神祗也不伤害人 。不仅神祗不伤害人 , 圣人也不侵越人 。这样,鬼神和有道的人都不伤害人,所以人们就能彼此相安无事了 。
道德经第六十一章:
【原文】“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 , 天下之交也 。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 。故或下以?。蛳露?。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 。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
【解释】治理一个很大的国家,要像江海那样安于处在卑下的地方,居于天下雌柔的位置,使天下百川河流交汇于这里 。雌柔能以安静宁定战胜雄强,就在于它既能以静制动又安于居下 。所以,大国如能对小国谦虚卑下,则必然能取得小国的信任依附;小国若能对大国谦虚卑下,则也能取得大国的信任支持 。所以,不管是大国用谦虚卑下取得小国的信任,还是小国用谦虚卑下取得大国的信任,大国无非是想兼并小国,小国无非是有求于大国 。这样大国小国都可以达到各自的愿望 。特别是大国,更应该谦虚卑下 。
道德经第六十二章:
【原文】“道者万物之奥 。善人之宝 , 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駟马,不如坐进此道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
【解释】道是荫庇万物之所,善良的人把它当成宝贝珍惜它 , 不善的人也处处保住它 。美好动听的言辞可以换来别人对你的尊重 , 良好高尚的品行可以见重于人 。那些不善的人,怎能把道抛弃呢?所以在天子即位、设置三公的时候,虽然有拱璧在先、驷马在后的献礼仪式,还不如把这个清静无为的道进献给他们 。自古以来如此重视道是什么原因呢?不正是由于有求于它的就可以得到满足,犯了罪过的也可得到它的宽恕吗?就因为这个,天下人才如此珍视道 。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原文】“為无為,事无事 , 味无味 。图难於其易,為大於其细;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 , 必作於细 。是以圣人终不為大 , 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
【解释】以“无为”的态度去有所作为 , 以不搅扰的方法去处理事物,以恬淡无味当作有味 。大生于?。?多起于少 。处理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实现远大要从细微的地方入手 。凡是天下的难事 , 一定从容易的地方做起;凡是天下的大事,必定从细微的部分做起 。因此,有道的人始终不自以为伟大,所以才能做成大事 。那些轻易许诺的人 , 很少有能够兑现的 , 必然会失去信用 。把事情看得太容易的人 , 势必会遭受很多困难 。因此,有道的人遇到事情总是把它看得很难,所以反而没有困难了 。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原文】“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是以圣人欲不欲 , 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 , 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
【解释】当局面安定时容易把持 , 当事情还未露先兆时容易谋划 。当事物脆弱时容易分开,当事物细微时容易消散 。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就处理妥当,处理事情要在祸乱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 。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根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举步开始走出来的 。主观妄为的将会招致失败 , 强行把持的一定会失去 。因此有道的人无所作为也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执着也不会遭受损失 。人们做事情 , 总是在快要成功时遭受失败,所以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因此,有道的人追求别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难以得到的财货 , 学习别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经常犯的过错 。以辅助万物按其自身规律自然发展而不会妄加干预 。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原文】“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知此两者亦稽式 。常知稽式,是谓玄德 。玄德深矣 , 远矣 , 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
【解释】古代善于遵行“道”的人,不是教导人民知晓智巧伪诈 , 而是教导人民淳厚朴实 。人民之所以难以治理 。乃是因为为他们使用太多的智巧心机 。所以用智巧心机去治理国家,就必然会危害国家,成为国家的灾祸;不用智巧心机治理国家,才是国家的幸福 。了解这两种治国方式的差别就是一个法则,经常了解这个法则 , 就叫作“玄德” 。玄德深不可测,远不可及,和万物一起复归到道的真朴,然后才能极大地顺乎自然 。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原文】“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
【解释】江海所以能够成为百川河流所汇往的地方,是因为它居于百川之下,所以才能成为千百河谷的统帅 。因此“圣人”要领导人民,必须心口一致地对人民表示谦下;要成为人民的表率,必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们的后面 。所以 , 有道的人虽然地位居于人民之上 , 而人民并不感到负担沉重;居于人民之前 , 而人民并不感到受害 。天下的人民都乐意推戴而不厌弃 。因为他不与人相争 , 所以天下就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原文】“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 。夫唯大,故似不肖 。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
【解释】天下人都说,“道”太广大了,大到不像任何具体的东西 。也正因为它的大,所以才不像任何具体的东西 。如果它像一种具体的事物的话,那么它就趋于细小而不是道了 。我有三种宝贝 , 是应当永远持有珍重的:第一是慈爱’第二是俭朴’第三就是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 。有了慈爱,所以能勇武;有了简朴,所以能宽广;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所以能成为万物的首长 。现在丢弃了慈爱而追求勇武;丢弃了俭啬而追求宽广;舍弃退让而追求争先,结果是走向死亡 。慈爱,用来征战就能够胜利,用来守卫就会坚固 。天将救助谁,就会用慈爱来保护它 。
道德经第六十八章:
【原文】“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 , 不怒;善胜敌者 , 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
【解释】善于带兵打仗的将帅,不崇尚勇武;善于打仗作战的人,不会轻易被激怒;善于胜敌的人 , 不与敌人正面冲突;善于用人的人,对人总是表示谦下 。这叫作不与人争的“德”,这叫作运用别人的能力 , 这叫作符合自然的道理,是古代德的准则 。
道德经第六十九章:
【原文】“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 。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
【解释】用兵的人曾经这样说:“我不敢主动进犯,而采取守势;不敢前进一步,而宁可后退一尺 。”这就是说,虽然有阵势,却像没有阵势可摆一样;虽然要奋臂 , 却像没有臂膀可举一样;虽然面临敌人,却像没有敌人可打一样;虽然有兵器,却像没有兵器可持握一样 。祸患再没有比轻敌更大的了,轻敌几乎丧失了我的“三宝” 。所以,当两军实力相当的时候,怀有慈悲怜悯之心的一方能获得胜利 。
道德经第七十章:
【原文】“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
【解释】我的话很容易懂,很容易实行 。可是天下却没有人懂得我的话,没有人照着去实行 。说话是有宗旨的,做事是有根据的 。可正是由于人们不理解这个道理 , 所以不了解我 。懂得我的人很少,能取法于我的人就更难得了 。所以有道的人总是外表穿着粗布衣服 , 而怀里却揣着美玉 。
道德经第七十一章:
【原文】“知,不知,尚矣 。不知,知,病也 。圣人不?。云洳〔?。夫唯病病 , 是以不病 。”
【解释】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道 , 这是最好的 。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 , 这就是很糟糕的 。有道的人没有缺点,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正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对待 , 所以他就没有缺点了 。
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原文】“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 。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故去彼取此 。”
【解释】当人民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时,那么可怕的祸乱就要到来了 。不要逼迫人民使人民不得安居,不要压榨人民使人民无以生计 。只有不压迫人民,人民才不厌恶统治者 。因此 , 有道的人不但有自知之明,而且也不自我表现;有自爱之心也不自显高贵 。所以要舍弃后者而保持前者 。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原文】“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此两者,或利或害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 。天网恢恢 , 疏而不失 。”
【解释】勇于坚强就会遭到杀害,勇于柔弱就能保全性命 。这两种行为一个得利,一个受害 。天道所厌恶的 , 谁知道是什么缘故呢?有道的人也难以解说明白 。自然的规律是,不斗争而善于取胜,不说话而善于应承,不召唤而自动到来,宽缓从容而善于安排筹划 。自然的范围宽广无边,虽然稀疏但并不会有一点漏失 。
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原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 , 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 。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 。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
【解释】人民不怕死,为什么还要用死去恐吓他们呢?倘若人民真的惧怕死亡,对于那些为非作歹的人,我们就可以把他们捉来杀掉,那么还有谁敢为非作歹呢?经常有专管杀人的人去执行杀人的任务,代替行戮者去杀人,就如同代替高明的木匠去砍木头,那代替高明的木匠砍木头的人,很少有不砍伤自已手指头的 。
道德经第七十五章:
【原文】“民之饥 , 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 , 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
【解释】人民之所以会遭受饥饿,是因为统治者榨取吞食赋税过多,因此人民才遭受饥饿 。人民之所以难以统治,是因为统治者政令繁苛、强作妄为,所以人民才难于统治 。人民之所以会轻生冒死去触犯法律 , 是因为统治者为了奉养自己 , 把民脂民膏都搜刮净了,所以人民才轻生冒死 。只有那些不去追求生活享受的人,才比奉养奢厚的人更胜一筹 。
道德经第七十六章:
【原文】“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
【解释】当人活着的时候,他的身体十分柔软灵活 , 可是他死后身体就会变得枯槁僵硬 。万物草木生长的时候形质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之后就变得干枯残败了 。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长的一类 。因此用兵逞强就会招致失败,树木强大就会遭致砍伐摧折 。因此凡是坚强的往往处于劣势,相反,柔弱的往往能处于优势 。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原文】“天之道 , 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 , 其不欲见贤 。”
【解释】自然的规律,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弦位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举高一些 , 弓弦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 , 拉得不足了就要把它拉满一些所以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 。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剥夺不足的用来奉养有余的人 。那么,谁能够把有余的拿来补给天下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 。因此,有道的人有所作为而不子持功高,有所成就而不居功自傲,他不愿表现出自己的贤能 。
道德经第七十八章:
【原文】“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 。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正言若反 。”
【解释】天下最柔软的莫过于水了,但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能胜过水的,因而水是没有事物可以代替得了的 。弱小的能战胜强大的,柔软的可以战胜刚强的 , 天下没有人不知道这个道理,但就是没有人能这样做 。所以有道的人说:能够承担国家的屈辱,才称得上是国家的君主;能为国家承受祸患的人,才配做天下的君王 。正面的话好像是在反说一样 。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原文】“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 , 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 , 而不责于人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 , 常与善人 。”
【解释】很大的仇怨虽经调解,总还是留有余怨,怎么说得上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呢?因此,有道的人保存借据的存根,但并不以此强迫别人偿还债务 。有德的人就像持有借据的人那样宽容不索取,没有德的人就像掌管税收的人那样苛刻刁诈 。自然规律对任何人都没有偏爱 , 不分亲疏,而常常伴随有德行的善人 。
道德经第八十章:
【原文】“小国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 , 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人复结绳而用之 。至治之极 。甘美食 , 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
【解释】使国家变小 , 使人民稀少 。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也并不使用,使人民重视死亡而不向远方迁徒 。虽然有船只车辆,却没有必要去乘坐;虽然有武器装备,却没有机会去布阵打仗;使人民再回到远古结绳记事的自然状态中去 。使人民有香甜美味的饮食,漂亮华丽的衣服,安适稳定的住所 , 欢乐的风俗 。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但人民从生到死 , 彼此也不互相往来 。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原文】“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 , 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 , 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
【解释】真实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 。行为善良的人不善于用言语自辩 , 爱用言语自辩的人不一定善良 。有真知灼见的人知识不一定广博,知识广博的人没有真知灼见 。有道的人什么也不保留 , 他愈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加富有;他越是把自己的一切给予他人,自己就越加丰富 。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有道的人的法则是施惠于众人而不与人争夺 。
现在重读经典成了当今的潮流,很多人开始重新开始阅读古老先贤的智慧结晶 。市面上累积了很多解读老子的道德经之言,质量参差不齐,在典则读书里的“老子之道”作了别有一番风味的生动讲解 。这里节选一些:
“在《道德经》一书中,道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 。道的含义总的来说可以归为三重:至道 , 天道,人道 。”
“至道:书中所说的常道 , 是指至道 。道生无,无生有,有生万物 。这里的道是指万物的根源 , 为宇宙的第一因,永恒不变 。这个道,是未有天地万物之前的状态 。有了天地万物之后 , 道也一直存在,推动和造化着万物 。并不是说,道生了万物之后 , 自己就分解消弭在万物之中,不复存在 。它不仅生万物,而且生了之后 , 还要养万物,化万物 。所以说,道独立而不改 , 周行而不殆 。”
“天道:天地万物被道生出来之后,它们所表现出来的自然常理,为天道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一句中的“天道”,即为此意 。很多人把“道”仅仅理解为自然规律、宇宙法则 。他们所理解的“道” , 实际上指的是“天道” 。单纯强调“道”的宇宙法则、自然规律的一面 , 则会丢失其他的两层含义 。在书中单纯只讲一个道字时,有的地方是指至道,有的地方是指天道 。要注意根据语境来区分 。”
“人道:指人所制所立之道 。人之道 , 是人的发明,非自然之常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