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卧薪尝胆是谁的故事?

勾践23岁就继承王位,刚继位不久就打败了强大的吴国,可谓是志得意满,但此时的勾践当然还算上“成” 。因为强大的吴国正在发奋血耻,一场灭顶之灾随即就降临到了这位年轻的君王和他的国家 。

成语卧薪尝胆是谁的故事?

阖闾受伤而死 , 其子夫差立志报仇 。勾践于次年主动进攻吴 。在夫椒山(今江苏吴县西南)与吴兵发生激战,越兵大败 。
勾践退兵至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南),用范蠡的计策,向吴称臣乞和 。勾践五年 , 率妻和大臣范蠡亲去吴国臣事夫差入质于吴,抵达吴都,勾践忍辱负重 , 自称贱臣,对吴王执礼极恭,吃粗粮、睡马房、服苦役 , “服犊鼻、着樵头;夫人衣无缘之裳、施左关之襦 。”
小心伺候夫差 , 做到百依百顺,养马,夫人给水、除粪、洒扫 。三年不愠怒,无恨色 。胜过夫差手下的仆役 。
成语卧薪尝胆是谁的故事?

勾践七年(30岁)归越,归国后 , 为了激励自己不忘报仇雪耻,睡觉时不铺褥子而铺上柴草 。在房间里挂了一个苦胆,每顿饭前都要尝尝 。这就是“卧薪尝胆”典故的由来 。
终于勾践乘吴国争霸中原国内空虚加上国内天灾大败吴国 。勾践二十四年(47岁),吴都被围三年后城破,夫差自杀 。吴亡 。随后,勾践又乘船进军北方,宋、郑、鲁、卫等国归附,并迁都琅琊(今山东胶南南),与齐、晋诸侯会盟,经周元王正式承认为霸主 。
成语卧薪尝胆是谁的故事?

首先从历史典籍来看,《左传》和《国语》成书年代较早,并且其中记载的史实也较为可信,因而较具有参考的价值 。但两本史籍中无论哪一本,在讲述勾践的生平事迹时 , 都根本没有记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行为 。
另外,在《史记》中的《越王勾践世家》中,司马迁说:“吴既敌越 , 越王勾践反国 , 乃苦身焦思 , 置胆于坐 , 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其中,没有写到越王勾践卧薪之事 。
成语卧薪尝胆是谁的故事?

东汉时期,袁康、吴平作《越绝书》,赵晔作《吴越春秋》,这两本书虽然是专门记录关于春秋时期吴越两国的历史,但它们却只是以先秦历史为基础,又加上了小说家们的荒诞想像 。
《越绝书》中卧薪、尝胆都未提及;《吴越春秋》中的《勾践归国外传》,也仅说越王勾践“悬胆在户外 , 出入品尝,不绝于口”,而根本没有卧薪之事 。由此看来,在西汉的《史记》中最早出现了越王尝胆一事;而在东汉时期的史料中还没有出现卧薪之事 。
成语卧薪尝胆是谁的故事?

有人考证,在北宋苏轼所写的《拟孙权答曹操书》中“卧薪尝胆”首次被作为一个成语来使用 。但苏轼起草这封信时带有很强的游戏性,信中的内容与勾践无关,而是设想孙权在三国平分天下时曾“坐薪尝胆” 。
南宋时期,吕祖谦在《左氏传说》中曾经谈到“坐薪尝胆”的事情,但说的却是吴王 。明朝张溥在《春秋列国论》中也说“吴王即位 , 卧薪尝胆” 。以后,《左传事纬》和《绎史》两书中 , 都说是吴王夫差卧薪尝胆 。
成语卧薪尝胆是谁的故事?

但与此同时,南宋的真德秀在《戊辰四月上殿奏札》、黄震在《古今纪要》和《黄氏日抄》两书中,又说是越王勾践曾卧薪尝胆 。然而,到北宋的苏轼提出了“卧薪尝胆”一词后,这事究竟是夫差还是勾践所做,从南宋直到明朝都没有结论 。
明朝末年,在传奇剧本《浣纱记》中,梁辰鱼对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二事大加渲染 。清初的吴乘权在《纲鉴易知录》中写道:“勾践叛国 , 乃劳其凝思,卧薪尝胆 。”
【成语卧薪尝胆是谁的故事?】后来,明末作家冯梦龙在其刊刻的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中也多次提到过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直到现在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 , 才广为流传 。但其真实性却需要考证 。
另有一些学者认为,早在东汉时代成书的《吴越春秋》中的《勾践归国外传》中就有越王勾践“卧薪”之事的记载 。该文说越王勾践当时“苦身焦思,夜以继日,用蓼攻之以目卧” 。蓼,清朝马瑞辰解释说是苦菜 。蓼薪,意思就是说蓼这种苦菜聚集得非常多 。
勾践准备了许多蓼菜一定是用来磨炼意志 , “攻之以蓼”也可以说是“攻之以蓼薪” 。这样,上述《吴越春秋》中的话的语意就十分明显:那时勾践日夜操劳 , 眼睛十分疲倦,就想睡觉 , 即“目卧”,但他用“蓼薪”来刺激自己,以便能够忍耐克服 , 避免睡觉 。
卧薪、尝胆分别是让视觉和味觉感到苦 。后人把“卧薪”说成是你在硬柴上睡觉,是曲解了《吴越春秋》的意思 , 因为“卧薪”是眼睛遭受折磨而不是身体遭受折磨 。这种说法的结论是:勾践确实有过卧薪尝胆的行为,尽管后人误解了这个词语的意思 。
成语卧薪尝胆是谁的故事?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