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行是中国古代和近代从事贸易中介的商业组织,牙行在市场上为买卖双方说合、介绍交易,并抽取佣金 。
20世纪30年代,长沙北码头仁丰牙行 。
1941年,长沙牙商有337家
先秦及汉代 , 贸易中介人称驵、驵侩 。唐五代称牙、牙郎、牙侩 。宋元明清又有经纪、行老之称 。一般称之为牙人 。明代嘉靖(1522-1566)时始称行 , 明嘉靖二年(1523)制定的市场法中已有“牙行”一类,规定选有资产的人户充任,由官府发给印信文簿,称为“牙帖” 。领帖需交纳帖费,连同每年所纳税银,统称牙税 。明崇祯《长沙府志》(卷五)有“湘潭牙行获利逾千金,而靛行倍之”的记载 。清沿明制,最初严格限定开户额度,由户部统一印制牙帖,由各省布政司统一发放 。持帖经营的牙人不许跨市集、跨品种经营 。
【在古代什么是牙行 ?揭秘长沙牙行史:1941年还有337家】明末清初,湘北地区长途贩运贸易发展,长沙城外的市镇墟集成为商品集中收购的市场 。牙人开始充当商人收购业务的中介人,市集上的牙行数量剧增 。长沙城外,清雍正四年(1726)有粮食、鱼、煤炭、白炭等牙行35家;至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新增牙行60家,其中有盐行、茶麻行、纸行、靛行、铁行、石灰行、枯饼行等 。牙行兴盛又带动了店铺的发展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城外各市镇共有门摊189家,其中经营粮食的门摊最多,占85%,其余还有土果铺、靛纸铺、香饼货铺、姜瓜货摊、杉木货摊、铁锅钉货摊等 。清咸丰八年(1858)汉口开埠后,长沙牙行增长更快,至清同治六年(1867)发展到100家 , 包括粮食行、茶麻行、鱼行、纸行、靛行、铁行、盐行、白炭行、煤炭行、帽行、牛行、石灰行、土果行等10多个行业 。许多牙行由城外市集移至城内,如土果行集中在今下河街、太平街一带,粮行集中在今潮宗门一带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取消了牙帖的限额,牙行设立日益增多,到1941年长沙注册登记牙商时 , 尚存337家 。
长沙牙行按经营方式不同大致分为3种类型 。一是专替卖方代理的牙行,通常有较大的仓库和栈场 。服务设施完备 , 如粮行、渔行等 。牙行常利用买卖双方不熟悉市场行情的情况,从中牟取额外利润 , 如货未脱手,卖主急需钱用时,牙行可放高利贷 , 当货售出后又不及时付款,以图利息 。二是专为买方代理的牙行 。一般与买方订有契约,订明品质、价格、数量、交货日期等,既大量预收货款,以图利息 , 又靠压级压价、大秤进小秤出等手段获取暴利 。三是代购代销兼营的牙行 。一般拥有雄厚的资金,从事代购代销经纪业务 , 有的还自营购销,获利颇丰 。
牙帖 。
牙行对地方土特产的购销起到促进作用
明清两代 , 牙行的存在对促进地方土特产的购销起了重要作用 。如清光绪《湘潭县志》载:“明代青靛贸易较发达,衡山、酃县、茶陵、攸县、湘乡等地所产青靛都运此销售,客商携万金、千金或十百金争相采购 。”清宣统三年(1911)《湖南商事习惯报告书》也载:“宝靛上出洞口 , 下达三湘、资江一带”,“长(沙)、宝(庆)两府,贩靛之人络绎不绝” 。土靛的长途贩运活动就得益于长沙、湘潭两地的靛行 。可见,牙行的存在具有双重作用 。一方面,农民和手工业者不熟悉市场行情 , 牙行居间介绍,有利于商品交换的顺利进行 。在长途贩运贸易中,客商的收购和推销 , 通过牙行可克服民情地情不熟的弱点,有利于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 。另一方面,牙行在民间贸易中,把持市?。?有的从中行骗,伤害买卖双方的利益 。牙行抽取行佣一般按行规抽取其货款的3%,但实际上远远不止这个数目,经纪人采取各种手段获取非法收入,如计量欺骗,多进少出,买青放账,高利盘剥,骑盘(卡买卡卖)、避盘(议价时不使卖买双方知道 , 从中渔利),欺行霸市等 。有的牙行还包揽运输、报关,货物不经牙行联络,不能通行,出现了所谓“报关行” 。有的牙行不仅自备馆舍、仓库,且有雄厚的资金并雇用各种专业人员,按分工代客收购 。随着收购、批发业务的扩展,有的牙行还自办收购业务,牙行与商行趋于合一 。
汉口开埠后 , 牙行发生分化,有的转化为买办,有的受近代商业的排斥 , 转营货栈业 。但在长沙城外的小市镇和广大农村墟集,牙行仍有很大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