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的本质特点是文化,保护民族特色村寨的乡土文化,就是保护民族文化的活水之源 。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完善特色村寨的公共文化设施,重点加强集中体现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标志性公共建筑,如寨门、戏台、鼓楼、风雨桥、凉亭、民俗馆、文化广场、文化长廊等的建设,为各族群众提供充足的公共文化活动空间 。
着力加强对民族文化的抢救与保护 。积极做好本地区民间文化遗产的普查、搜集、整理、出版和研究,并归类建档、妥善保存 。重点抓好民族文化的静态保护、活态传承 。通过文化室静态展示传统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民族服饰、乐器、手工艺品,保存民族记忆 。鼓励、引导村民将民族语言、歌舞、生产技术和工艺、节日庆典、婚丧习俗融入日常生活,活态展示民风、民俗,传承民族记忆 。
加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要重视发现、培养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鼓励民族文化进校园、进课堂;鼓励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村寨文化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 。积极推动民族文化产品开发,通过市场推动文化传承 。发挥传统乡规民约在传承民族文化中的作用,提高村民的文化保护自觉性 。
积极搭建群众性文化活动平台,鼓励村民开展对歌、跳民族舞蹈、举办节日庆典活动等文化活动,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乡村民族旅游的文化特色和吸引力;支持群众创办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团体、表演队伍,精心培育根植群众、服务群众的民族文化活动载体和文化样式 。
【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不一样的文化,丰富你的视野】深入开展民族政策、民族知识和民族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强化各族群众的法制意识、公民意识,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及时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矛盾纠纷,形成各族群众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组织动员各族群众投身创建活动 , 争创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村和模范个人 , 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引向深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