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凿壁偷光》这个故事 , 可谓是家喻户晓了,不仅在儿时的课本上有,甚至在我们还没入学时,父母就跟我们讲过这个故事 。该故事源自《西京杂记》,原文这样写道:"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
讲的是主人公匡衡,从小是个喜爱读书的孩子,但是家里穷,上不起学 。后来跟着亲戚学了认字,他就更想多读点书,只可惜家里也买不起书,匡衡就只好找人借书来读 。然而书本贵重,很多人不愿借,匡衡便替人打工,不要工钱,只求能借本书看 。
匡衡年长几岁后,就可以帮助家里干农活了 , 他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因此只有在中午休息的时候,才有机会看看书,但这样每天只能看一点点 。晚上虽然有时间,但家里买不起灯油,匡衡为此很是着急 。
有一天晚上,匡衡依然在思考读书的事,突然发觉墙上有一丝光亮 , 原来这是邻居家的灯光,通过墙壁的缝隙透过来的 。匡衡灵机一动,便拿一把小刀,在墙上凿了一个小洞 。从此 , 他就借着这个洞,每天通过邻居透过来的灯光看书 。
匡衡作为这个故事的主人公,肯定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这个故事主要想告诉我们,匡衡是个刻苦学习、勤俭节约的人,希望我们能够向他学习,无论在什么艰苦的条件下 , 都不要忘记努力 。
那我们也很想知道 , 匡衡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仍然不忘借光学习,那他后来成功了吗?今天我们就来说说 , 凿壁偷光的主人公,后来怎么样了 。
匡衡借助邻居家的灯光,每晚都在认真看书,不过后来还是被邻居发现了 。邻居没有责怪匡衡 , 反倒欣赏他刻苦学习的品质,于是资助他上了学 。最终匡衡九次考试,才中了丙科,被补为太原郡的文学卒史 。
他初入仕途时,是汉宣帝时期,汉宣帝并没有重用匡衡 。不过匡衡倒是和太子十分亲近,太子即位后 , 是为汉元帝,他将匡衡提拔为博士,给事中 。有了皇帝的赏识,匡衡可谓是平步青云,一路扶摇直上,在朝中地位举足轻重 。
根据汉朝规定,博士弟子掌握"六经"中的一经,即可通过考试获得官职 。当初匡衡为了通过考试,便拜当时的博士为师,学习《诗经》 。他对《诗经》的见解很独到,听说匡衡解说《诗经》,往往能让人眉头舒展,心情舒畅 。于是有了"无说《诗》,匡鼎来 。匡说《诗》,解人颐"的说法 。
汉元帝当初也是因为如此 , 才格外欣赏匡衡,匡衡也常常借《诗经》,来劝勉汉元帝,因此他又被升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傅 。建昭三年,丞相韦玄成去世,汉元帝便让匡衡代为丞相,并封乐安侯 。
【凿壁偷光的主要人物是谁?后来怎么样了?】
如今的匡衡已是一人之下,看来他小时候的苦并没有白吃,这样看来 , 匡衡确实是典型的"正面教材" 。然而成为丞相之后,匡衡所做的事情,就不那么令人赞同了 。
匡衡被封乐安侯,食封土地应该为三十一万亩 , 然而匡衡利用边界划分的漏洞,非法扩大了四万多亩的土地占为己有 。直到汉成帝即位,才被人发现,于是有人告发匡衡,他因此被贬为庶人 。
他纵容儿子醉酒伤人,结果儿子被关押起来 , 接着,他又隐瞒小儿子贿赂官员 。汉成帝查明之后 , 念匡衡是老臣,并没有处置他 。
匡衡与太监石显、御史大夫张潭三人,都曾是汉元帝宠信的人,同时也一起干过不少坏事 。汉元帝死后,匡衡与张潭便联合起来,上书弹劾石显,将他除掉了 。第一因为石显结党营私、把持朝政,招惹了不少敌人 。第二匡、张二人都有把柄在石显手上 。
相信大家都知道:"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他出自西汉大将陈汤之口 。当时陈汤在灭匈奴后回京 , 途中他将获得的战利品,全部分给了将士们,也就是并没有留给朝廷 。
回到京城后 , 匡衡就将陈汤骂了一顿,然后接连上书弹劾陈汤好几次 。汉成帝原本也很是为难,最后还是不好驳匡衡的意,于是将陈汤贬官为民 。陈汤一下从人生巅峰 , 跌入到谷底,之前所有的功劳,就这样烟消云散 。
匡衡小时候刻苦学习,值得所有人学习,可是长大后,他却由正面教材,活成了反面教材 。人一旦有了权力,是很难保持住初心的 , 很明显 , 匡衡就没能坚持初心 。
不过,我们不能因为匡衡后来做的事 , 就否定他小时候的努力 。我们知道真相 , 就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去学习匡衡好的地方,而他后来的经历,是我们要引以为戒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