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边城》中白塔韵味摘要: 在沈从文先生的《边城》中,希望通过自己对湘西的印象 , 描写一个近似于桃花源的湘西小城,给都市文明中迷茫的人性指一条明路,人间尚有纯洁自然的爱,人生需要皈依自然的本性 。而其中出现了几次的白塔是代表性意象,具有丰富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白塔的永恒性和湘西变化无常的人事形成强烈的对比 。
关键字: 边城 白塔
在《边城》中,每次白塔的出现都是作者刻意为之 , 伴随着主人公翠翠的成长出现 。在最开始,翠翠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天真少女,且见到生人就躲 , 但此时的她对爱情有朦朦胧胧的体会,在白塔底下躲着看新娘出嫁,“为了早早地看到迎婚送亲的喜轿 , 翠翠还爬到屋后白塔下去眺望 。”可以这样说,白塔见证了翠翠心底温柔而对爱情的萌发 。
第二次白塔是伴随着翠翠看到为大佬提亲的媒人时,惊慌失措地跑进了白塔下的菜园提到的 。我们都知道翠翠并不希望嫁给大佬,而爷爷却是正希望翠翠嫁给她不喜欢的大佬,爷俩之间的谈话也是在白塔下的菜园进行的 。“翠翠第二天在白塔下菜园地里 , 第二次被祖父询问到自己主张时仍然心儿忡忡的跳着,把头低下不作理会,只顾用手去掐葱 。”此时的翠翠是有些矛盾且焦躁的 , 她心里是希望那个提亲的人是傩送,而不是大佬,她对大佬没有男女之情 , 却又不清楚傩送是否也倾心于自己,她也害怕傩送是因为哥哥大佬喜欢自己才那样对自己好 , 此刻小女儿家的心态显露无疑 。而大佬去世后,翠翠还不知道傩送误以为是他自己的原因害死了自己的亲哥哥,傩送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翠翠内心感到很孤独,没有依托感,而她在抚平自己内心的痛楚都是在白塔下进行的 。“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为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黄昏照样的温柔 , 美丽,平静 。但一个人若体念到这个当前一切时 , 也就照样的在这黄昏中会有点儿薄薄的凄凉,于是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翠翠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 , 好像眼见到这个日子过去了,想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但不成……”
在故事的最后,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祖父离翠翠而去,清晨翠翠才发现,并且去叫人的时候 , 偶然看到那座白塔不见了,“吓慌得不知所措”,为什么会这样呢 , 我认为,翠翠将白塔看作了她自己的一种寄托,翠翠从小和爷爷生活在一起,在大山里没有同龄的伙伴,女儿家的一些小心思不愿意叫爷爷知晓 , 屋后的白塔反倒是最好的选择,况且在文中的湘西世界里,白塔是神圣的 , 是具有特殊意义的 。白塔轰塌后,气氛转为悲凉,此时的翠翠真的是孤苦无依,从小相伴的爷爷去世了,“伙伴”白塔也倒塌了,自己也知道了大佬的去世和傩送的出走,突然就接受到死亡的残酷,以及事情的真相,又是否有些埋怨爷爷没有及早告诉她事情的真相?但是随着白塔重建工作的展开,翠翠“凄凉的日子也就渐渐淡薄了些”,她渐渐能够平静地想起爷爷,平静的面对过去发生的事情,而白塔的重新建立 , 这预示着翠翠新生活的开始,她将带着对傩送归来的期盼,等待明天的到来,她将背负着真相,把生活继续下去 。
由此观之,翠翠的成长生活是离不开白塔的,处处有白塔的印记 。翠翠是在白塔的见证下开启了心智,在翠翠对爱情朦胧的憧憬,向白塔展现了自己内心的情感,以及结尾白塔无声地向翠翠传递事情的真相 。爷爷死后埋葬在白塔附近,将和重建的白塔一起 , 守护着翠翠继续生活 。
参考文献:
[1] 沈从文《边城》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
[2] 王继志 《沈从文论》 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1日.
文章插图
2、《边城》老船夫和白塔之间有什么关系?老船夫和白塔都是古老苗族文化的象征,最后老船夫的死去,白塔的倒塌象征着古代文明的没落 。
《边城》写以歌求婚、兄弟让婚、外公和翠翠相依之情,这些湘西人生命的形态和人生的方式,都隐含着对现实生活中古老的美德、价值观失落的痛心,以及对现代文明物欲泛滥的批判 。作者推重湘西人的人生方式,也想以此重建民族的品德和人格 。
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爱故事,展现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 。由于《边城》的美学艺术 , 《边城》这部小说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
扩展资料:
《边城》的创作背景:
《边城》成书于1931年,那正是沈从文爱情事业双丰收的季节 。1931年社会虽然动荡不安 , 但总体上还是稍显和平,这个时候中国有良知的文人 , 都在思考着人性的本质,沈从文自然是走在前沿的 。
于是,他希望通过自己对湘西的印象,描写了一个近似于桃花源的湘西小城,给都市文明中迷茫的人性指一条明路 。人间尚有纯洁自然的爱,人生需要皈依自然的本性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边城
答:白塔象征着苗族古老文明,但是现代文明的入侵,使边城已被现代文明浸染 。白塔的坍塌,象征古老文明的崩溃 。小说结尾重修白塔,象征对古老文明的挽救,更预示文明衰败后可以获得新生 。
白塔和老船夫都象征古老文化,白塔倒下,老船夫也死了 , 也暗示了古老文化受到了时代风雨的冲击 。
文章插图
3、边城中的白塔象征什么在白塔中获得重生——从“白塔”的象征意义分析《边城》主旨
金介甫先生在《沈从文传》中指出:“研究沈从文首先应该认识到他是一位边缘人,是自我放逐者 。在中国文学中,从屈原的流浪放逐、李白杜甫,一直到曹雪芹,这种边缘人的作品就是跟一般的作家不一样 。”
沈从文是一位很纯洁的作家,他用清澈的目光看这个世界时 , 看到的只是一个蓝晶晶的世界,是清明,是充满温馨 。对世俗的复杂、丑陋、仇恨、恶意、心术、计谋、倾轧、尔虞我诈往往没有感觉 。《边城》写到的就是一个“安静和平”的世界 。
当然,“婴儿的目光看到的实际上是一个人类的婴儿阶段——这个阶段实际上已经沦丧了 。”(见曹文轩《回到“婴儿状态”的艺术——读沈从文小说<边城>》) 这种古朴的民风也正在消失,沈先生在《长河•题记》中说:“一九三四年的冬天 , 我因事从北平回湘西,由沅水坐船上行、转到家乡凤凰县 。去乡已十八年,一入辰河流域 , 什么都不同了 。表面上看来,事事物物自然都有了极大进步,试仔细注意注意 , 便见出在变化中的堕落趋势 。最明显的事,即农村社会所保有的那点正直朴素人情美,几乎快要消失无余 , 代替而来的却是近二十年实际社会培养成功的一种惟实惟利的人生观 。”《边城》所写的那种生活确实存在过,但到《边城》写作时(1933–1934)已经几乎不复存在 。《边城》是一个怀旧的作品,一种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 。《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品 , 但是后面隐伏着作者的很深的悲剧感 。(见《汪曾祺读<边城>》,选自《独坐小品》,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
沈从文在谈及《边城》时曾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 , 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由此 , 大家都一致认为《边城》所要表现的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形式”,所要赞颂的是“人性美” 。但实际上,作者尽管“只想造希腊小庙”来“供奉的是‘人性’ 。”但他所要赞颂的“人性美” 已经在蜕变了 。作者自己还说:“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朴素的善终难免产生悲剧 。故事中充满了5月中的斜风细雨 , 以及那点6 月中夏雨欲来时闷人的热和闷热中的寂寞 。”人性的率真与善良在“文明”社会古旧的礼法与习俗在自然人性面前难以施威,整部小说笼罩着一种无奈的命运感 。这种“人性美”是生存还是死亡,是一个值得注意的话题 。当我注意到作品中“白塔”这一意象时 , 一切都豁然开朗了 。
作品开篇就讲到白塔:“……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 。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 , 一只黄狗 。”管理渡船的老人在塔下住了五十年 。爷孙俩一直生活在白塔的世界里,白塔守护着渡头,守护着翠翠一家,守护着翠翠的梦(在白塔下午睡 , 在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浮起来了,也飘上了白塔 。)
“翠翠无意中回头一看,见屋后白塔已不见了 。一惊非同小可,赶忙向屋后跑去 , 才知道白塔业已坍倒,大堆砖石极凌乱的摊在那儿 。翠翠吓慌得不知所措,只锐声叫她的祖父 。祖父也在雷雨交加的夜里死去了 。”
作品结束时,白塔就在老船夫去逝的那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圮坍了,到了冬天,大家又重新修好了 。可是那个在月下唱歌 , 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
作品开关结尾都扣紧白塔来写,说明它有特殊的象征意义 。是探讨作品的主题的一个关键 。
象征、意象在建筑艺术、诗歌、音乐和绘画中,都是很重要的 。荣格认为,建筑也是充满了象征意义的 , 人同建筑除了具有实用的居住关系之外,还存在着一层更加休戚相关的感情关系和精神关系 。不过,就像大自然永远给蒙上了一层薄纱一样 , 人们几乎忽略了这层关系的存在 。只有通过对“象征”意义的破译,才能认清建筑对人的影响 。
荣格在《回忆录》说道:“从一开始我就觉得从某些方面来说塔是个孕育生命的地方——一个子宫或者是一个可以造就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母体 。它给我一种感觉,我好像在石头中获得了重生 。”“塔”象征着母亲温暖的“子宫” 。在那里,可以把远离尘嚣,沉浸到内心深处,放松警戒,松弛紧张的神经 。世俗的荣辱得失,都显得无足轻重了 。这便是住宅对人的生存的意义 。它把人的灵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宁静 , 仿佛把人带回到母亲的“子宫”,隔绝、排除来自外部世界的严重干扰和由它引起的一切焦虑,把过去的生活静静地进行反刍、消化,从而酝酿对未来人生的一种新的感觉和情绪 。正是这个“塔”使他确确实实感到自己获得了“新生”(Renewal) 。
“‘塔’象征精神的圆满(‘灵与俗’原是西方形而上的两极 。荣格在现实、外部世界受到挫折,世俗方面是失败了 。但是他追求的是人类精神的完整与圆满 。于是 , 他更倾向于为一般人所忽视的内在生活,一种灵性的生活);它是由石头筑成的,象征着简朴与坚定 。”(见李沫来《荣格“塔”的象征意义——兼论建筑与心灵的关系》)
“白塔是苗族传统价值观念的象征,如风俗淳朴、重义轻利等 , 也就是沈从文说的‘正直素朴人情美’” 。(见向刚《梦断边城——沈从文<边城>分析》)这么重要的白塔为什么会圮坍?既然“为了这塔成就并不是给谁一个人的好处”,但茶峒人为什么又要将它修好呢?
“碧溪岨的白塔,与茶峒风水有关系,塔圮坍了,不重新作一个自然不成 。”可见白塔对茶峒是至关重要的 , 城中营管,税局以及各商号平民百姓以及各大寨子都捐了钱 。还特别在渡船上也放了个两头有节的大竹筒 , 让过渡人自由把钱投进去,竹筒满了马兵就捎进城中首事人处去,另外又带了个竹筒回来 。过渡人一看老船夫不见了,必一面用同情的眼色瞧着翠翠,一面就摸出钱来塞到竹筒中去 。“天保佑你,死了的到西方去 , 活下的永保平安 。”翠翠明白那些捐钱人的意思,心里酸酸的,忙把身子背过去拉船 。其实是世人对翠翠这个无所归依的孤雏的象征湘西苗族文化的同情,同时,到了这种时候 , 为了这塔成就并不是给谁一个人的好处,应尽每个人来积德造福,尽每个人皆有捐钱的机会 。让大家求得心安理得罢了 。
其实白塔是茶峒人的“内在生活”,“灵性的生活” , 是他们的精神寄托 。特别是当固有的风俗被一种新的变异已经楔入,像都市现代“文明”一样畸形发展,占据了主导地位 , 人已经沦为金钱的奴隶时 , 白塔的支柱意义就显得尤其重要 。重新捐资修好白塔 , 就是找回心灵安慰,让精神得到重生 。
文章插图
4、白塔象征着什么藏族白塔象征着寿国佑民,以表示“佛法”像日、月那样光芒四射,永照大地 。白塔缘起于古代印度,称作窣堵坡,随着佛教在东方的传播,窣堵坡这种建筑形式也在东方广泛扩散 , 逐渐形成了一种有着特定形式和风格的东方传统建筑 。
藏族白塔象征着寿国佑民,以表示“佛法”像日、月那样光芒四射,永照大地 。白塔缘起于古代印度,称作窣堵坡 , 随着佛教在东方的传播 , 窣堵坡这种建筑形式也在东方广泛扩散,逐渐形成了一种有着特定形式和风格的东方传统建筑 。
文章插图
5、藏族的白塔象征着什么?藏族白塔象征着寿国祐民,佛法象征着太阳和月亮,永远照耀大地 。藏族白塔的意思:白塔是根据尼泊尔带来的佛塔样式建造的,表面涂有白灰,神圣而白色,因此也称为“白塔” 。 藏传佛教寺院中的白塔是藏经塔,也叫经塔 , 佛教中象征着圣洁和佛法,它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存放菩萨或高僧的舍利的灵塔,还有一种是存放佛教经文的 。
白塔也是佛塔的一种,内陆佛塔多为楼阁式 。把塔做成多层楼阁,内部设有楼梯和楼层,可以攀登 。每层外部设有塔门和塔窗,相邻的两层之间外部设有腰檐,里面设有平座和扶手,供人行走 。西藏地区的白塔在外形上与这些塔不同,但其样式被称为盖钵式,意如倒置的钵 。
白塔的作用:
1.供奉在寺庙的宫殿里,里面收藏着道高僧舍利和衣服 , 不能拍照 。
【边城白塔的象征意义是什么,浅析《边城》中白塔韵味】2.内置了另一个五谷杂粮、八幡、经书等,藏族同胞们经常去转悠,有祈求丰收的意思,也包含着对自己美好生活的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