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的特点和意义是什么,青花瓷特点

1、青花瓷特点青花瓷的特点是着色力强、烧成率高、呈色稳定、永不褪色、图案丰富、丰富多彩、不含毒元素、用途广、制作原料蕴藏丰富、工艺难得等 。
着色能力强:青花瓷着色能力强,因此市场上青花瓷种类繁多,颜色鲜艳 。
烧成率高:青花瓷的烧成率高相对较高,始于唐宋 , 成熟于元代,清代达到顶峰 。
呈色稳定:青花瓷的颜色相对稳定,因此 , 在明清时期 , 彩色青花瓷、孔雀绿青花瓷等也出现了 。
永不褪色:青花瓷的颜色鲜艳,加上着色强烈,所以生产出来的青花瓷很少出现色差,青花瓷永不褪色 。
图案丰富:青花瓷的设计清晰典雅 , 就像一对中国花卷,可以装饰植物、花草、鸟兽、山水等 。
丰富多彩:青花瓷色彩丰富,清澈典雅,具有中国水墨画的艺术魅力 。
不含毒元素:青花瓷不含铅、砷等有毒元素 , 对人体没有毒性副作用
用途广:青花瓷不仅适用于装饰日用瓷器,如餐具和茶具,也适用于装饰展示瓷器,如花瓶和大缸 。
制作原料蕴藏丰富:青花瓷是其原料含有丰富的含钴天然矿物 。
工艺难得:青花是在白泥上涂上天然钴材料并装饰,覆盖透明釉,然后在1300摄氏度的高温下烧制,使颜料充分渗透到空白釉中,呈现出青翠的蓝色图案 。

青花瓷的特点和意义是什么,青花瓷特点

文章插图
2、青花瓷颜色和意义青花瓷是由白和青两色组成,青花瓷的白色象征纯洁、洁净;青在汉文化里象征春天与活力,是吉祥之色 。
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 。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
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 。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 。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 。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
扩展资料
青花瓷的美学风格:
以青与白装饰器物,形成青花的美学风格是文化交融的结晶 。最早用于青花瓷装饰的氧化钴料产自西亚 。唐朝时这种颜料从西亚进入中国,在唐三彩中与其他色彩共同出现 。
蒙元政权强力推进的青花瓷并未因王朝的更迭而失落 。在明朝建立之后,青花瓷不仅没有消失,而且越来越丰富多彩 。
元代青花瓷主要供北方草原民族的统治者以及海外贸易的需要,而从明代开始,对青花之美的喜爱已成为人们共同的追求 。明代以后景德镇民窑大量生产日用青花瓷具,这些青花瓷具的追捧者是中原的百姓 。
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 。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 , 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 。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 。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 , 均精美非常 , 各有特色 。
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 , "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 。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瓷器产生于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 。这一时期在前代陶器和原始瓷器制作工艺发展,东汉时期北方人民南迁以及厚葬之风的盛行的基础上,以中国东部浙江的上虞为中心的地区以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成为中国瓷器的发源地 。
1、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 。
2、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 。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 。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
3、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 。
http://www.jdzmc.com/jdztc/Article/Class12/Class35/46.html
青花瓷的特点和意义是什么,青花瓷特点

文章插图
3、青花瓷有什么特点?青花瓷文化,青花又称白地青花瓷器,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 。钴料烧成后呈蓝色 , 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将绘画、书法巧妙地融为一体 。古代绘瓷艺人经过巧妙构思 , 亦将其表现在瓷器上,并使其升华为具有装饰美的形象 。万历、天启年间的灵芝托“寿”,灵芝托“喜”的画面 , 甚至不用衬托物直接书写在瓷上的书法“寿”字,看来亦饱满、流利,给人艺术享受 。青花瓷是元代时期景德镇瓷工的创造发明,当时烧制就已经十分成熟,至明代,景德镇青花瓷就更以胎釉精细、青花浓艳、造型多样而负盛名 。清代唐、雍、、乾年间的青花瓷烧造成就更加显著 。
青花瓷文化价值主要从两点来体现最为明显:
一.青花瓷的美学价值
火中凤凰,俨然是寓意深刻、最富民族特色的中国国画 。它把国画与精美的瓷器相结合,其艺术价值显然大为提高 。在富于变化而又优美的景德镇艺术瓷器造型上,在洁白的瓷胎表面,绘制精心设计的高雅国画,青红对比绚丽多姿,罩上玉质感很釉色美等四美于一器,再经过难于驾驭的火的艺术的洗礼 。简直成了火中凤凰!这种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品 , 在元代创制伊始,极为难得,只能作为帝王等贵族收藏欣尝 , 或作为国宝“赐赠”友邦 。
风景如画的江南风光的艺术再现 。景德镇座落在黄山余脉的群山环抱之中,地处黄山、庐山、九华山、波阳湖、长江、新安江之间,山青水秀,鸟语花香 , 具有典型的如诗如画的江南风光 。在这优美的大自然环境的长期熏陶下,历代艺术大师师法大自然,创作出千姿百态的画面 。这对提高青花釉里红画面的艺术价值起到了天然玉成的作用 。
人文荟萃,大师辈出 。江西素有人杰地灵之称 。它地处吴头楚尾 , 拥有楚文化和吴越文化的传统优势,又地处大江南北文化交流之要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赣文化 。唐、宋八大文学家,江西占了王安石、欧阳修、曾巩三家 。临川才子之乡 , 千百年来保持发扬了传统优势 。南昌八大山人朱耷的书画,奇特瑰美,对景德镇陶瓷美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景德镇邻接徽州、江浙 , 这些都是文化、美术的发达地区 。景德镇自宋、元开始贡瓷器于朝廷,明、清两代朝廷派督陶官设御窑烧制帝王用瓷与国家用瓷 , 延聘四方画师极尽绘画之美 。在这些先进文化的世代熏陶下,景德镇美术大师代代相传 。近代,则有珠山八友 。他们的绘画与瓷画作品都是传世珍品 。新中国建立以来,创办了景德镇陶瓷学院,设置陶瓷美术专业 , 改变千百年师徒传授技艺的传统,用现代科学方法培育了大批陶瓷美术人才 。他们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富有时代气息的新作品 。新中国建立以来,景德镇美术大师星汉灿烂 。毕渊明、王锡良、张松茂、周国桢、秦锡麟等等,各有特色 。拥有如此众多的世代相传的陶瓷美术大师 , 绘制出精美绝伦的青花釉里红艺术瓷就是很自然的了 。
青花艺术瓷是素雅与艳丽的和谐统一 。它犹如牡丹,叶青花红,雍容华贵 , 国色天香 。它的色调比重具有广泛的可变性,或浓汝淡抹,或写实写意 , 都意境深远,巧夺天工 。青花釉里红艺术瓷对瓷器的造型有广泛的适应性 。艺术瓷的造型多为瓶类,其造型变化无穷,一般有大小、高低、宽瘦之分 。同一器形,其上下的直线与曲线交替运用 。其中以小口矮领丰肩下收,挺拔小底的梅瓶 , 饰以青花釉里红画面,更是相得益彰,耐人寻味 。它的俊俏秀丽宛如俊美的少女,能超越时空界限,历经千百年一直为中外人士所喜爱 。现代 , 箭筒以及各种夸张变化的造型,甚至残缺美的造型,饰以青花釉里红画面无不妙趣横生 。
二.超越时空的魅力
自元代创造青花釉里红艺术瓷以来 , 历经明、清以至现代,在这657年的发展历程中,一代代艺人辛勤探索 , 从起步阶段的釉色不够纯正,造型、图案的比较单一,发展到釉色纯正,造型、图案日趋丰富多彩 。正由于这个艺术瓷品种的不断发展完善,使它随着时间的推移 , 越来越被中外人士所鉴尝 。
元代釉里红器的特点是:纹饰比较简单,纹饰题材较少;铜在高温下容易挥发,无淡彩,只有一个比较浓的色阶,并且纹饰线条常见晕散;铜彩料在烧成过程中十分敏感 , 窑室气氛稍有变异,便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元代釉里红器呈纯正红色的很少 。
元代青花瓷器,以1979年江西省发现4件成组的青花瓷器为代表 。其中2件俑,1件塔式四灵盖罐,1件楼阁式谷仓 。后2件器物书写至元戊寅年款 。盖罐堆塑青龙、白虎为耳 , 腹部堆贴朱雀、玄武,腹下近底处饰变形莲瓣一周 。线条勾青花 , 突起部分施釉里红,颈及肩部有“大元至元戊寅六月壬寅吉置刘大使宅凌氏用”款 。谷仓形似牌楼 , 二芦烧成 。楼上、楼下均塑人物 。突出部位施釉里红,仓后青花墓志铭一篇 。这应是谷仓式墓碑 。根据墓志铭得知,墓主人凌氏生于前至元30年,死于后至元4年,因此这4件青花釉里红器都为公元1388年所制 。
明代的青花 。《遵生八笺》说:“宣德年造红鱼靶杯,以西红宝石为末,图画鱼形,自骨内烧出,凸起宝光,鲜红夺目,若紫黑色者,火候失手,似稍次矣 。”这种宣德釉里红三鱼高足杯,上海博物馆有收藏 。
康熙雍正时期的制作,在明代的水平上有提高 。康熙时期基本上能掌握发色的效果,其铜红呈色作用一般比较稳定,和宣德时的成功作品一样呈淡红色 。雍正时期的更有呈鲜红的色调,而且成品率很高 。国内外有康熙十年、十一年、十二年“中和堂”款的青花器,往往以青花绘亭台、树干 , 以绘花朵,两种色调都比较淡 。康熙青花器有青花龙和龙相结合的双龙图案,也有青花、釉里红相配合的花卉 。图案,更有一种以青花、釉里红和豆青釉色相结合的所谓釉下三彩 , 则是把釉下彩绘的制瓷工艺推进了一步 。
雍正时期的更趋精进 。唐英在《陶成纪事碑》中记述雍正时期重要的制瓷,
民国时期,历经长期战乱,生产受到严重破坏,景德镇瓷业严重衰退,各种艺术瓷也呈严重滑坡的趋势 。
新中国建立以来,景德镇瓷业得到了迅速的恢复与发展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瓷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随着国际贸易的增多,国内人民生活的改善与提高,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对艺术瓷的需求量日益增大,青花瓷进入了新的繁荣时期 。它的艺术精品可以为国家收藏,外商或高收入者购买鉴尝 , 一般艺术品可以美化广大人民的生活 。
制造工艺上的新飞跃 。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用传统柴窑烧制青花瓷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 更何况景德镇只保留了几座柴窑,富有经验的烧窑老师傅也越来越少,新形势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 。景德镇陶瓷学院赵达峰教授等人组成科研课题组 , 在轻工业部的批准立项下,研究用现代测试手段调配的颜色釉配方 , 用煤气窑代替柴窑烧制青花瓷 。经过数年的反复试验,取得了大量的试验数据,终于取得了成功 。其质量完全达到柴窑烧制的标准,并且把凭经验烧制改为凭现代科学技术的仪表监控,使产品质量稳定,正品率高 。这样,就为小批量生产这一名贵艺术瓷提供了现代工艺设备 。
青花瓷的特点和意义是什么,青花瓷特点

文章插图
4、青花瓷特点青花瓷的特点是什么?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器,英文名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 。
钴料烧成后呈蓝色 , 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目前发现最早的青花瓷标本是唐代的;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鼎峰 。
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品种 。、康熙(1662—1722)朝时间跨度长,器物类型丰富,工艺水平高超 。
此期使用浙料和珠明料,青花发色前期较灰暗,中期以后青幽翠蓝、明快亮丽 。画法早期以单线平涂为主 , 气势粗犷;中期以后则勾勒、渲染、皴法等并用,绘画精细,并以青花色阶(即所谓“青花五彩”)而备受推崇 。
纹饰题材多样,有山水人物、龙凤花鸟、鱼虫走兽、诗文、博古等 , 其中最具时代特点的是冰梅、耕织图、刀马人、双犄牡丹等 。图案留白边较其他朝明显 。
胎致密细白,呈糯米糕状 。釉硬 , 与胎结合紧密,见桔皮或棕眼,早期白中闪青,中期以后亮白 。
器型除日用器外,观赏瓷大量增多,典型器有盖罐、凤尾尊、花觚、象腿瓶、笔筒等 。器物的底足也有极强的时代特征:琢器多二层台底;笔筒多玉璧底;圈足早期的多是两边斜削的较尖的“鲫鱼背”底,中期以后基本上是圆润的“泥鳅背”底;大盘类多双圈底 , 这种底从明末和顺治时出现,流行至康熙中期 。
款识种类多样,早期多用干支款 , 年款多用楷书,中期以后各种堂名款、图记款、花押款流行,并流行至雍正 。仿款、伪托款也较多见,尤其以仿嘉靖款居多 。
(一)苏麻离青即苏泥麻青、苏勃泥青、苏泥勃青等 。其名称的来源,一说是来自波斯语“苏来曼”的译音 。
这种钴料的产地在波斯卡山夸姆萨村,村民们认为是一名叫苏来曼的人发现了这种钴料,故以其名字来命名此料 。另一种说法是,苏泥麻青应为苏麻离青,是英文 *** alt的译音 , 意为一种蓝玻璃 。
此料属低锰高铁类钴料,故青花呈色浓重青翠,有“铁锈斑痕” , 俗称“锡光” 。元青花的一部分和明永乐、宣德官窑所用青料均是这种,产地均在古波斯或今叙利亚一带 。
(二)平等青又称陂唐青,产于江西乐平 。明“空白期”晚期和成化、弘治、正德早期时使用 。
此料呈色淡雅、青亮、稳定 , 尤其使成化青花器名噪一时 。(三)石子青又称石青,产于江西高安、宜丰、上高一带 。
此料单独使用时 , 青花发色灰暗甚至发黑,明清二代民窑普遍采用此料,官窑则用于与回青调和使用 。(四)回青有产于西域、新疆、云南等多种说法 。
此料发色菁幽泛紫,若单独使用则浑散不收,故多与石子青混合使用 。明代嘉靖至万历前期多用此料 。
其中分上青:混入石子青10%,用于混水(填色),发色青亮;中青:混入石子青40% , 用于设色(勾勒轮廓),笔路分明清晰 。(五)浙料又称浙青,产于浙江绍兴、金华一带 。
国产料中以浙料最为上乘,其发色青翠,明代万历中期至清代,景德镇官窑青花器均采用此料 。(六)珠明料产于云南宣威、会泽、宜良等县,其中以宣威料最好 。
此料发色明丽纯正 。康熙青花多采用此料 。
上述国产钴料多属高锰类 。(七)化学青料即用化学制品氧化钴配制的青料 。
发色紫蓝、纯粹、浓艳,但轻浮而缺乏附着力,价格也低廉 。使用此料制作的青花器,缺乏天然青料的美感 。
我国古代青花瓷,绘画装饰清秀素雅,瓷器底部的文字,图案款识种类繁多,各个时期的款识均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根据青花瓷款识的形式、种类来看,主要可分为纪年款、吉言款、堂名款、赞颂款和纹饰款五大类 。(一)纪年款在青花瓷上 , 用写、刻、印等方法标明瓷器烧造年代的款识,称为纪年款 。
我国古代瓷器款识,以纪年示为主,纪年款又分帝王年号的年款和以天干地支表明年号的干支款两类 。明代永乐年间,在青花瓷上开始出现纪年款,篆书字体飘逸流畅,边饰莲瓣纹 。
宣靖款端庄刚劲 。成化款铁划银钩,釉面有云蒙气 。
嘉靖款笔画粗重,劲中藏秀 。前人曾将明代纪年款归纳为:“宣德款多 , 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五句话 。
清代康熙款字体工整,青花料色明丽 。雍正款楷书苍劲有力,格式讲究 。
乾隆、嘉、道光款多为篆体,字体排列紧密,犹如一枚篆印 。近代款识中“江西瓷业公司”款较多,楷书秀逸,其中还有英文款识“CHINA”,是近代出口瓷的标志,是青花中最早使用的英文款 。
民窑青花瓷的纪年款很少,有“大明年造”等,字体草率 。书写得很随意 。
(二)吉言款 书写含有吉祥寓意的词句,民间青花瓷上常普遍见到 。字体多为行草 , 潇洒飘逸,一气呵成 。
“福寿康宁”、“长命富贵”、“万福攸同”等语句表达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三)堂名款 以典雅的堂名、人名书写在瓷器上,作为私家收藏的标志 。
有“浴砚书屋”、“若深珍藏”、“白玉斋”等 。堂名款瓷的制作精良 , 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
(四)赞颂款 寄托了陶瓷艺术对瓷器的喜爱之情,如“玉石宝珍”、“今古珍玩”、“昌江美玉”等 。“哥瓦弟玉”四字款,清新俊逸 , 很有意思 。
“瓦”即陶,比瓷器历史悠久 ,  。
元代青花瓷有什么特点?
成熟的青花瓷应是元代的景德镇青花瓷. 元青花瓷的胎由于采用了“瓷石+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使胎中的Al2O3含量增高,烧成温度提高,焙烧过程中的变形率减少.多数器物的胎体也因此厚重 , 造型厚实饱满.胎色略带灰、黄,胎质疏松.底釉分青白和卵白两种,乳浊感强.其使用的青料包括国产料和进口料两种:国产料为高锰低铁型青料,呈色青蓝偏灰黑;进口料为低锰高铁型青料,呈色青翠浓艳 , 有铁锈斑痕.在部分器物上,也有国产料和进口料并用的情况.器型主要有日用器、供器、镇墓器等类,尤以竹节高足杯、带座器、镇墓器最具时代特色.除玉壶春底足荡釉外,其它器物底多砂底无釉 , 见火石红. 元代青花瓷的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 , 层次多而不乱.笔法以一笔点划多见,流畅有力;勾勒渲染则粗壮沉着.青花瓷器主题纹饰的题材有人物、动物、植物、诗文等.人物有高士图(四爱图)、历史人物等;动物有龙凤、麒麟、鸳鸯、游鱼等;植物常见的有牡丹、莲花、兰花、松竹梅、灵芝、花叶、瓜果等;诗文极少见.所画牡丹的花瓣多留白边;龙纹为小头、细颈、长身、三爪或四爪、背部出脊、鳞纹多为网格状,矫健而凶猛.辅助纹饰多为卷草、莲瓣、古钱、海水、回纹、朵云、蕉叶等.莲瓣纹形状似“大括号”,莲瓣中常绘道家杂宝;如意云纹中常绘海八怪或折枝莲花、缠枝花卉,绘三阶云;蕉叶中梗为实心(填满青料);海水纹为粗线与细线描绘相结合. 。
青花瓷的艺术特点
青花瓷 【简介】 青花是运用天然钴料在白泥上进行绘画装饰 , 再罩以透明釉,然后在高温1300摄氏度上下一次烧成 , 使色料充分渗透于坯釉之中,呈现青翠欲滴的蓝色花纹,显得幽倩美观,明净素雅 。
青花是我国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装饰,是釉下彩瓷的一种,也是我国陶瓷装饰中较早发明的方法之一 。清代龚轼在他的《陶歌》中这样称赞青花瓷:“白釉青花一火成 , 花从釉里透分明 。
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 。【鉴赏】 古代陶瓷款识 , 是鉴定其制作年代的重要依据,由于历代青花瓷的款识的字体、写法、料色和风格都有其显著的特点,因此 , 只要掌握了款识的基本规律,就能准确地判断古瓷的时代、窑口 。
古代青花瓷款识中的书法、图案,对于书画、篆刻艺术的创新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特点】 青花是我国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装饰,也是我国陶瓷装饰中较早发明的方法之一 。
其特点一是着色力强,发色鲜艳,呈色稳定;二是纹饰永不退色;三是丰富多彩 , 明净素雅,有中国水墨画的艺术魅力;四是不含铅、砷等有毒元素,对人体无毒副作用;五是不但适合装饰餐、茶具等日用瓷,而且也适合装饰花瓶、大缸等陈设瓷;六是其制作原料含钴天然矿物蕴藏丰富 。【历史】 青花瓷器起始于唐宋,但了元代,景德镇青花瓷器的制作已经成熟,这是我国制瓷史上的时代的进步 。
元代以前 , 影青刻花的运用较为普遍,自庄重浑厚的青花出现以后 , 影青刻花的装饰变便渐渐退居次要地位 。明代永乐、宣德年间 , 成化年间,嘉靖、雍正、乾隆三朝的青花,以康熙朝的青花最为突出,有莹澈青翠、明亮静丽的艺术效果 , 因此在明清两代,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备受人们喜爱 , 成为帝王嫔妃、达官贵人的必备之物 。
就连欧洲人也常以珍藏青花瓷来炫耀自己的富有 。据说15世纪的萨克森国王 , 竟用4队近卫军向邻国君主换取12个青花瓷瓶,来取悦新的王后 。
新中国成立后 , 景德镇的青花瓷器继承历代优秀传统,开发了清新、明丽、具有时代气息的新品种,在礼品瓷、展品瓷盒内外销商品瓷等方面,都获得了显著的成效 。不但国家机关、人民大会堂和我国驻外100多个使馆选用了青花瓷器 , 全国各大中城市的宾馆、饭店,甚至单位团体、家庭等几乎都用青花瓷器 。
更值得一提的是,青花瓷器已成为我国外交礼仪上的珍贵礼品 。如美国总统尼克松1972年访华时 , 周恩来总理送给他一套名贵青花餐具;1978年10月 *** 副总理访日以青花文具礼赠日本皇太子、福田首相 。
现代景德镇青花瓷器从总体上看 , 釉质白里泛青,青料发色青翠 , 造型美观大方,装饰有古朴典雅的艺术效果 。在众多的青花品种中,人民瓷厂生产的“青花梧桐餐具”是青花瓷中的代表产品 。
它由数十件乃至一百几十件大小不同、器型各异的瓷器配套组成,器型轻巧大方,轮廓秀丽匀称,线条工整细腻 , 色彩和谐诱人 。“梧桐”是指青花传统画的名称,“梧桐”为呈吉祥之意,这是根据我国民间传说“梧桐引得凤凰来”的美句而定的 。
画面通过点、线、面的巧妙结合,对江南的园林风光做了理想的描绘:近处是石桥杏仁、花鸟树林、楼台亭阁 , 远处是层峦叠嶂、平波荡舟,如此湖光山色 , 确有“白浪青峰非人间”的意境 。艺人运用中国画散点透视法 , 将繁杂的景、物、人铺叙在一幅画面上,运用吊珠图案装饰,中间衬以民间象征吉祥的“八宝”图案纹样 。
整个画面构思深邃,寓意深刻,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和东方艺术风格 。优秀画面除“梧桐”外 , 还有芙蓉、海棠、满莲、敦煌、双龙、锦葵、金鱼等装饰,或丰满严谨、端庄秀丽,或挥洒自如、诗情画意 , 令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 。
1979年人民瓷厂生产的青花梧桐餐具荣获国家优质产品金质奖,1984年又荣获法国莱比锡、捷克布尔法、波兰波兹南国际博览会三枚金质奖章 。【装饰】 青花陈设瓷装饰更为精美,如绘有苏州园林、北京天坛、颐和园、桂林山水、庐山风景、“四美图”、“史湘云就最少要眠”等纹样的千件青花缸、万件和超万件青花瓶 , 画面生动,料色层次清晰,装饰别具一格 。
民间青花是来自民间、淳朴活泼的一种青花瓷器装饰形式 。民间青花最大特点在于用笔流利豪放、点染错落有致 。
如画山水小景,仅两棵杂树,一个山坡 , 一条小溪,着笔不多,却把幽静秀丽的大自然美景描绘的意趣无穷 。不少婴戏图中的小孩 , 五官发眉可以完全不着笔墨,只在圆圈商洛以浓料就成小孩的头部,天真活泼的形态却表现得惟妙惟肖 。
康熙青花瓷的特征
1、早期康熙青花胎体厚重,釉面肥润呈青白色 , 有缩釉和小棕眼,也有器身与器底釉色不一致,个别器物口部往往刷一层酱釉 , 底足处理不是很细腻 , 有火石红,露胎处能看到一圈细密的旋环痕迹 。
2 、康熙民窑器中常见缩釉、粘砂、不光滑现象,器物底足内釉薄泛白,常见放射状的跳刀痕,有的足墙同面斜削呈尖状,圈足直径大,许多瓶、觚、罐的底足出现台阶的形状,其折角处极为挺直,俗称“二层台”或“台阶底” 。双圈足也在这一时期大量流行,尤以夔龙折沿洗、印盒居多,里圈都较外圈矮,两圈间露胎无无釉,圈足宽厚 。
3 、 康熙中期青花由于烧成温度进一步提高,胎体洁白坚硬,断面有如“糯米糕” 。很少有杂质,胎体薄厚适中,注重修胎 。
釉面有粉白和浆白两种,粉白釉面硬度高,浆白釉面略显疏松 , 偶有开片,还有一种亮青釉 。中期青花瓷器圈足没有早期大,有的足端经过打磨,光滑呈泥鳅背状,但没有后期雍正青花的滚圆,少见火石红,胎釉结合很紧密 , 器内外壁及底足釉色基本一致 。
当时还出现用精细淘洗的浆泥制成的瓷胎,俗称“浆胎”,产品有水盂、印泥盒等,胎体偏轻 。4 、 晚期青花呈青白釉,亮青釉居多,也有粉白釉,釉面光泽深沉含蓄,胎体比中期要重,硬度高,底足较深普遍采用平切,切削整齐 。
5 、 早期青花瓷器使用浙料或江西、广东青料描画,呈色灰蓝 , 个别发色欠佳,浓重灰暗及蓝黑,与顺治青花特点很相似 。6 、 中期青花使用云南省的“珠明料”,这种青花色料提练精纯,由于水沉法改进为煅烧法,呈色鲜蓝青翠,无漂浮感,明净艳丽,清朗不浑 , 艳而不俗 。
有的呈宝石蓝色,鲜蓝而不火气,它与清代其它各朝青花有很大的区别,时代特征十分明显 。并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面貌 。
人们往往称康熙青花为“翠毛蓝”、“康熙五彩”、“墨分五色” 。色彩变化有五个层次的色阶,所用青料有“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之分 。
古人对康熙青花评价甚高,谓“其青花一色,见深见浅,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娇翠欲滴 。”器物画面浓淡深浅,光线强弱分明,不同层次的渲染,完全是由于工匠们熟练地运用色料的技巧,即分水方法,有意识地造成多种深浅层次不同的色调,甚至在一笔一划中也能分出深浅不同的笔韵 , 如青花山水人物图,花鸟图等,无论远山近水,层峦叠嶂 , 均富有层次的节奏感、立体感,结合晕染法的使用,使其更接近和达到国画题材的表现手法,犹如一幅水墨花,很具观赏性 , 这也是康熙青花备受世人推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
7 、晚期青花,呈色趋于淡雅 , 有的灰蓝,有的泛晕散,也有描青花,所占比重不大,多绘在杯、盘、碟等小件器皿上 。8 、 康熙朝除了烧造传统的白地的青花外,还有浆胎青药 , 哥釉青花,郎窑青花,蓝釉青花、黄釉青 , 洒蓝开光青花、蓝地白花、豆青釉青花、外酱釉内青花、青花红彩、青花釉里红、青花加黄、青花加紫、青花戗金、青花镂雕等派生品种,虽烧造数量不是很多,但别具情趣 。
9 、 康熙青花仿明代青花发色也很流行,所占比例不大,主要是仿永乐、宣德青花苏泥勃青料重鲜艳带晕散的艺术效果 。其次还有仿成化青花平等青料的淡描 , 仿嘉靖青花回青料蓝中泛紫 。
这时期最擅长仿宣德青花瓷,由于采用的是国产钴料,含铁量低,稳定性好,所绘花卉呈有黑色结晶斑点,是采用人工重涂积点方法,有意点染形成,青花下沉度及质感不够,釉面同样泛青,个别也有桔皮纹,用手抚摸釉面 , 比较光滑,凹凸不平感觉不明显,而永宣青花釉面往往带有波浪状,总体来看,仿制水平还是很高的 。10、康熙青花瓷器的造型是清代青花瓷器中造型最为丰富的一个时期,形式更是变化多样,层出不穷,一种器型往往有多种不同的式样,以人们的现实生活需要和条件为依据,千姿百态,仿古创新,既有陈设瓷,也有大量日常生活用瓷,及各种文具、茶具、象生瓷、瓷塑及仿古铜器式样祭器、外销瓷等 。
外销瓷在当时对外贸易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主要是表花、五彩两个品种,基本都是民窑器,用色偏浓重,造型高大,纹饰也适应于国外市场的需求 , 规整繁缛,并有许多创新式样 。11 、康熙朝的大件琢器生产在清代也是首屈一指的,这与成型方法日臻完善和技术列趋成熟有密切关系 。
如:大棒槌瓶、大香炉、万寿字大瓶、大盘口瓶,凤尾尊、花盆、大鱼缸、绣墩、大盖罐等,整体特点是古朴稳重,颇具阳刚之气的力度 。尽管体积较大,有的高达 80 厘米,极少变形,器身接口不明显 , 反映了成型与修胎工艺的精进 。
器物外部轮廓线和转折处清晰、利落而有精神 。风格硬朗,挺拔向上,浑厚朴实、有力,粗犷豪放,富有阳刚气势,制作很清楚规范,丝毫没有笨拙感 。
中小件器物富有独创性,严谨大方,讲究整体效果,不刻板,端庄中透出灵秀的美姿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许多方形器,如方盘、方碗、方棒槌瓶、方尊、方花盆等,比较而言 , 烧制方形器要比圆形器难得多,充分表现当时工匠们造型设计的高超水平与制瓷技术的进步 。
12 、 康熙青花瓷器种类繁多,根据一些常见器物现择要分类介绍如下: 瓶类:是康熙青花造型最为丰富的,多用为 。
清朝青花瓷有哪些特点
清初顺治(1644—1661)朝时间不长,但却是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为后来康熙时期的巅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顺治青花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器型较少,主要有炉、觚、瓶、大小盘、碗、罐等 。胎体总的来说较粗糙,大器如炉、大盘、觚等胎体厚重,小器如小盘、碗等胎体则较轻薄 。
但也有个别器物胎质细腻、致密的,可见糯米状 。底釉多白中闪青,有的还略显泛灰,釉层稀薄 。
青花料应是浙料和石子青两种并用,致使发色有的青翠、有的青蓝 。其中炉的青花发色多显青翠,其它器物的发色多显灰蓝 。
纹饰多见花鸟、山水、洞石、秋草、江上小舟、怪兽、瑞兽、芭蕉、云气等 。大盘喜欢在口沿处画一青花线圈,再在圈内画主体纹饰;小盘多在盘面一侧画一片梧桐叶,另一侧书“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皆秋”等相近的诗句 。
瓶、觚、罐等大器也喜欢用青花线作纹饰的分隔 。画法以勾勒、平涂、渲染、线描相结合 。
绘画笔调随意,虽然比晚明时工整,但仍未见康熙时的严谨、细致的作风 。画面布局较丰满,尤其是大盘、罐、瓶、觚等类器物 。
开始出现皴法和浓淡色阶的变化,但尚不成熟 。瓶、觚等多平砂底 。
盘、碗、罐等底部多见缩釉点,底足粘砂较常见 。碗的底部多跳刀痕 。
民窑器多、官窑器少,而且有年款的器物甚少 。康熙(1662—1722)朝时间跨度长,器物类型丰富,工艺水平高超 。
此期使用浙料和珠明料,青花发色前期较灰暗,中期以后青幽翠蓝、明快亮丽 。画法早期以单线平涂为主,气势粗犷;中期以后则勾勒、渲染、皴法等并用,绘画精细,并以青花色阶(即所谓“青花五彩”)而备受推崇 。
纹饰题材多样 , 有山水人物、龙凤花鸟、鱼虫走兽、诗文、博古等,其中最具时代特点的是冰梅、耕织图、刀马人、双犄牡丹等 。图案留白边较其他朝明显 。
胎致密细白,呈糯米糕状 。釉硬,与胎结合紧密,见桔皮或棕眼,早期白中闪青,中期以后亮白 。
器型除日用器外 , 观赏瓷大量增多,典型器有盖罐、凤尾尊、花觚、象腿瓶、笔筒等 。器物的底足也有极强的时代特征:琢器多二层台底;笔筒多玉璧底;圈足早期的多是两边斜削的较尖的“鲫鱼背”底,中期以后基本上是圆润的“泥鳅背”底;大盘类多双圈底,这种底从明末和顺治时出现,流行至康熙中期 。
款识种类多样,早期多用干支款,年款多用楷书,中期以后各种堂名款、图记款、花押款流行,并流行至雍正 。仿款、伪托款也较多见 , 尤其以仿嘉靖款居多 。
雍正(1723—1735)、乾?。?736—1795)时期青花器多仿明永乐、宣德的苏麻离青,但没有进口料,以笔端点染铁锈斑痕 。其次是仿成化的淡描青花 。
仿明器物除了从胎、釉、青料等方面区别外 , 器型也是重要的区别点:明器的胎接口是上下接,清器是前后接 。青花雍正时工艺精细,修胎讲究 , 民窑器则粗糙、有旋胎痕 。
乾隆时尤其是后期工艺开始走下坡路,除了继承前朝的品种外,还有创新的品种青花玲珑瓷 。纹饰内容也较雍正时多样,但总的来说以寓意吉祥的图案为主 。
款识除年款外,雍正时较多见的有杂宝款、四朵花款、动物形款等,堂名款较康熙少 。乾隆时堂名款又较雍正的多,年款多篆书,也有四朵花款 。
青花嘉庆(1796—1820)以后青花瓷逐渐走下坡路 。嘉庆前期的器物基本与乾隆相同,但工艺粗糙,造型厚重笨拙,釉稀薄而发灰、泛青 。
道光(1821—1850)、咸丰(1851—1861)、同治(1862—1874)时期的器物大体相近:青花发色飘?。?胎质粗松,釉稀薄,胎釉结合不紧密 , 纹饰以吉祥图案为主 。光绪(1875—1908)时青花瓷一度中兴 , 仿康熙器水平较高,但胎体较轻,白釉较薄而发涩,修胎也不够精细 。
其他器物则无论胎釉和造型均与同治相近 。青花加料彩器多见 。
款识除年款外,还有“长春宫制”、“坤宁宫制”、“储秀宫制”等;伪托款多见“康熙年制”、“若深珍藏”等 。(望采纳 , 谢谢) 。
元青花的定义和特点
元青花的定义:“早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前烧制的具有元代瓷器器形、构图、纹饰特征及古朴神韵的青花瓷器”都可初步视其为元青花瓷器.元代青花绘画艺术特点一、元青花一般皆胎体厚重.二、釉有青白釉、枢府釉及典型的青花瓷釉.三、青花色泽有浓翠及灰淡两种,均有铁斑.四、器底无釉.碗、盘之类底足中心有乳丁状突起.五、具有圈足外墙斜削的元代瓷器普遍特征.六、多棱梅瓶、多棱玉壶春瓶、多棱瓢瓶及方形扁壶、高颈大罐等为元代特有的器型.七、梅瓶之口均为上窄下宽的梯形.八、少数青花器仍沿用枢府瓷特有的小底足.九、多数器物图案花纹密布全器,分多层次布局.十、某些图案花纹具有明显的元代特征. 。
青花瓷的特点和意义是什么,青花瓷特点

文章插图
5、青花瓷有什么代表意义【青花瓷的特点和意义是什么,青花瓷特点】青花瓷是中华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青花瓷是瓷器的代表 。
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 , 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 。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 , 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 。
当时的钧窑、哥窑、官窑、汝窑和定窑并称为五大名窑 。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 。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 。
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 。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 。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 , 各有特色 。
扩展资料:
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 。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
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 。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 。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 。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花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瓷器
青花瓷代表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中华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 。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 。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 。
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 。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 。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 。
扩展资料
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 。元青花瓷的胎由于采用了“瓷石+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使胎中的Al2O3含量增高 , 烧成温度提高,焙烧过程中的变形率减少 。多数器物的胎体也因此厚重,造型厚实饱满 。
衍生品种:
1、青花五彩是以釉下青花作为一种色彩而与釉上多种彩相结合的瓷器装饰技法 。图案中的蓝色部分先以釉下青花描绘,上釉烧成后再用釉上彩料彩绘其它部分,最后入炉烘烧而成 。
盛于明嘉靖、万历时,由成化斗彩发展而来 。但又与成化斗彩有明显不同,即它并不以青花为主色 , 只把青花作为组成整个画面的一种色彩而与红、黄、绿等色处于同等地位 。
2、孔雀绿釉青花又称“孔雀绿地青花” 。制作方法是在胎坯上用钻料绘出花纹,并在花纹上施透明釉 , 入窑高温烧成涩胎青花瓷,再通体罩孔雀绿釉,二次入窑中温烧成 。印度尼西亚出土的景德镇元代孔雀绿釉青花玉壶春瓶,证明孔雀绿釉青花为元代景德镇窑首创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花瓷
青花瓷文化 , 青花又称白地青花瓷器 , 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 , 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 , 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 。钴料烧成后呈蓝色 , 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将绘画、书法巧妙地融为一体 。古代绘瓷艺人经过巧妙构思 , 亦将其表现在瓷器上 , 并使其升华为具有装饰美的形象 。万历、天启年间的灵芝托“寿”,灵芝托“喜”的画面,甚至不用衬托物直接书写在瓷上的书法“寿”字,看来亦饱满、流利 , 给人艺术享受 。青花瓷是元代时期景德镇瓷工的创造发明,当时烧制就已经十分成熟,至明代,景德镇青花瓷就更以胎釉精细、青花浓艳、造型多样而负盛名 。清代唐、雍、、乾年间的青花瓷烧造成就更加显著 。
青花瓷的文化内涵是否可以这样表述,代表庄重,喜庆、吉祥、热烈取的精神,这是儒家文化积极入世思想的自然体现 。如皇帝宫墙与文圣孔夫子,武圣关帝庙的围墙才能用红色 。青花瓷的起源 。青花瓷起源于唐代,釉里红瓷起源于元代,两者组合为青花釉里红瓷是元代:根据已发现的文物资料,江西省“至元戊寅”款青花釉里红器(公元1338年) , 既是釉里红器有明确纪年的瓷器,又是青花釉里红器起源的物证 。
代表东方 , 代表中国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