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传统节日、时间及风俗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八个,按照日期顺序 , 将每个传统节日的农历和公历日期、风俗习惯、相关诗歌名句摘录如下,供楼主参阅 。1. 除夕――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公历1月22日) 。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岁” 。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 , 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 。描写除夕的诗句有:《除夜》【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 , 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碛胧谰阃?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公历1月23日) 。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大肉丸、全鱼、美酒、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门神钟馗)、包饺子贴剪纸、贴窗花、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 。描写春节的诗句有:《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 。3.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公历2月6日)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中国幅员辽阔 , 历史悠久 , 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 , 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描写元宵节的诗句有:《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 清明节――农历三月十四(公历4月4日)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描写清明节的诗句有:《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公历6月23日) 。这一天的活动现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有:《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公历8月23日) 。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 , 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 。描写七夕节的诗句有:《七夕》【唐】罗隐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7.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公历9月30日) 。中秋祭月 , 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 , 严肃的祭祀变成轻松的欢娱 。“民间拜月”则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 , 以月寄情 。设大香案 , 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描写中秋节的诗句有:《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 , 还寝梦佳期 。8.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公历10月23日) 。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和登高相联系的有赏菊赋诗、插茱萸、吃重阳糕等风俗 。描写重阳节的诗句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说明:公历日期都是按照2012年度的 。因为中国传统节日在习惯上按照农历计算,所以公历日期每年会有一些差异 。
中国的传统节日包括1、春节一吃饺子、放鞭炮 。2、正月十五元宵节 。习俗吃元宵 。3、正月廿五田仓节 。农民打屯烧香,希望当年五谷丰登 。4、二月二龙台头 。北方吃煎熬食品,是理发的节日 。5、五月初五端午节 。是包子粽/赛龙船的节日 。6、六月廿三,关老爷生日 。7、七月七,七夕节,传说牛郎织女见面日 。8、八月十五中秋节 。习俗吃月饼赏月 。9、十月一,鬼节,习俗祭祀祖先 。1O、腊月初八,腊八节,习俗是煮粥 。11、腊月二十三 , 小年,传统是送灶王爷去玉帝那儿,言好事 。祭灶日 。
中秋节的过节时间是农历8月15主要习俗是赏月,吃月饼,观赏桂花 。
2月8日,因为所有科学道理 。
文章插图
2、中国的所有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按时间)有哪些?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涵盖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历法、易理术数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 。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不仅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
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龙抬头、社日节(农历二月初二);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 ;寒食节(冬至后的105或106天);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冬至节(公历12月21~23日);除夕(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 等 。[1]
另外,二十四节气当中,也有个别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如:清明、冬至等 , 这些节日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它们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
文章插图
3、中国传统节日时间和习俗1、春节
时间:汉代前春节为干支历的立春,后来演变为夏历正月初一(即农历正月初一) 。现今春节时间为:狭义农历正月初一,广义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 。
习俗:办年货、扫尘、贴年红、团年饭、守岁、压岁钱、拜岁、拜年、舞龙舞狮、拜神祭祖、烧炮竹、烧烟花、游神赛会 。
2、元宵节
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 。
习俗: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 , 民间又习称为“灯节” 。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 。此外 , 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民俗表演 。
3、清明节
时间:干支历节气清明当日 , 公历(阳历)4月5日前后 。
习俗:一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二是踏青郊游、亲近自然 。清明礼俗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人文精神 。在祖先祭祀仪式中慎终追远,在踏青郊游中享受春天乐趣 。
4、端午节
时间:汉代前为干支历午月午日,汉代后演变为农历五月初五 。
习俗:以祈福纳祥、压邪攘灾等形式展开,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 。祈福纳祥类习俗主要有扒龙舟、祭龙、放纸龙等 , 压邪攘灾类习俗主要有挂艾草、浸龙舟水、洗草药水、拴五色彩线等 , 节庆食品主要有粽子、五黄等 。
5、七夕节
时间:农历七月初七
习俗:七夕节是世界上最早的爱情节日,七夕夜晚坐看牵牛织女星、访闺中密友、拜祭织女、祈祷姻缘、切磋女红、乞巧祈福等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七夕习俗 。
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龙抬头、社日节(农历二月初二);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寒食节(冬至后的105或106天);清明节(公历4月5日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冬至节(公历12月21~23日);除夕(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等 。
中国传统节日风俗
1、春节:家家户户阖家欢聚,一起吃年夜饭,称“团年”,一起守岁 , 叙旧话新,互相祝贺鼓励 。各地还有互相登门拜年、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逛花市、赏灯会等习俗 。
2、元宵节: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 。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
3、清明节: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 有禁火寒食、祭祖扫墓、踏青郊游等习俗 。
4、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各地举行龙舟大赛 。同时,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清除腐、杀菌防病 。
5、中秋节:中秋之夜,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
文章插图
4、中国传统节日及习俗日期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龙抬头(二月二)、社日节(二月二)、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七月半(农历七月十四/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九)、冬至节(公历12月21~23日)、除夕(年尾最后一天) 等 。
以下举例5个传统节日的习俗:
1、春节(正月初一):
春节 , 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亦为传统意义上的“年节” 。俗称新春、新岁、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 。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 。
习俗: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飘色、舞龙、游神、庙会、逛花街、赏花灯、游锣鼓、游标旗、烧烟花、祈福、掼春,也有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等等 。
祭祀神(祖)习俗盛行于南方沿海一带,承袭古时习俗,春节期间多地有举行隆重盛大的报祭天地神恩、迎禧祈福等祭祝祈年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年味浓郁 。春节期间贴年红、守岁、吃团年饭、拜年等各地皆有之 , 但因风土人情的不同,细微处又各有其特色 。
2、元宵节(正月十五):
元宵节 , 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 , 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 , 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 , 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
习俗: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
3、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
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
习俗: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礼俗主题 。
4、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又称端阳节、龙节、重午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 , 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
习俗:划龙舟、吃粽子、挂艾草、午时水、浸龙舟水、拴五色丝线辟邪以及洗草药水、薰苍术祛病防疫等 。
5、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中秋节 , 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
习俗: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 。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中国传统节日
百度百科――春节
百度百科――元宵节
百度百科――清明节
百度百科――端午节
百度百科――中秋节
我国的传统节日目前主要有八个,下面按照日期次序,将每个传统节日的日期、相关习俗、相关诗歌名句摘录如下,供楼主参阅 。
1. 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公历2月13日) 。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 , 叫做“守岁” 。除夕这一天 , 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 。描写除夕的诗句有: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
2.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公历2月14日) 。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大肉丸、全鱼、美酒、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门神钟馗)、包饺子贴剪纸、贴窗花、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 。描写春节的诗句有: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 。
3.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公历2月28日)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描写元宵节的诗句有: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今年元夜时 , 月与灯依旧 。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
3. 清明节――农历二月廿一(公历4月5日)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描写清明节的诗句有: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5.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公历6月16日) 。这一天的活动现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有: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 不能洗得直臣冤 。
6.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公历8月16日) 。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 , 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 。描写七夕节的诗句有:
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
香帐簇成排窈窕 , 金针穿罢拜婵娟 。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
7.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公历9月22日) 。中秋祭月 , 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轻松的欢娱 。“民间拜月”则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描写中秋节的诗句有: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
8.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公历10月16日) 。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 , 金秋九月 , 天高气爽 , 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和登高相联系的有赏菊赋诗、插茱萸、吃重阳糕等风俗 。描写重阳节的诗句有: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说明:公历日期都是按照2010年 。因为中国传统节日在习惯上按照农历计算,所以公历日期每年会有一些差异 。
1、春节
时间:狭义农历正月初一,广义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
由来: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 。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表现 。自西汉以来,春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 。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 。
2、元宵节
时间:农历正月十五
由来: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 。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 。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
3、清明节
时间:公历4月5号前后
由来: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
4、端午节
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由来: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 。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持握呶髁⒅揖昵┙宋缱魑湍钋慕谌眨徊糠值厍灿屑湍钗樽玉恪⒉芏鸬人捣?。
5、七夕节
时间:农历七月初七
由来:七夕始于汉朝,是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 。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 。
6、中秋节
时间:农历八月十五
由来: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7、重阳节
时间:农历九月初九日
由来:重阳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期 。战国时代,重阳已受到人们重视,但只是在帝宫中进行的活动 。
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 。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 。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 。贾氏对人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都要佩茱萸、食篷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 。从此重阳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
8、腊八节
时间:农历十二月初八
由来:自先上古起,腊八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祈求丰收和吉祥 。据《礼记?郊特牲》记载,腊祭是“岁十二月 , 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 。”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 。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 , 后来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遂附会传统文化把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 。后随佛教盛行 , 佛祖成道日与腊日融合,在佛教领域被称为“法宝节” 。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
9、除夕
时间:农历腊月(十二月)的最后一个晚上
由来:除夕夜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迎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 。而此时也是让孩子了解传统春节,接受传统教育的最佳时机 。
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龙抬头(二月二)、社日节(二月二)、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七月半(农历七月十四/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九)、冬至节(公历12月21~23日)、除夕(年尾最后一天)春节(正月初一):
春节 , 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亦为传统意义上的“年节” 。俗称新春、新岁、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 。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 。
习俗: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飘色、舞龙、游神、庙会、逛花街、赏花灯、游锣鼓、游标旗、烧烟花、祈福、掼春 , 也有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等等 。
祭祀神(祖)习俗盛行于南方沿海一带,承袭古时习俗,春节期间多地有举行隆重盛大的报祭天地神恩、迎禧祈福等祭祝祈年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 , 年味浓郁 。春节期间贴年红、守岁、吃团年饭、拜年等各地皆有之,但因风土人情的不同 , 细微处又各有其特色 。
文章插图
5、中国传统节日的名称,时间,习俗?1、春节
时间: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
习俗:办年货、祭灶、扫尘、贴对联、年画、吃年夜饭、放鞭炮、守岁、发红包
诗句:《元日》宋代: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 春风送暖入屠苏 。
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 。
翻译: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
2、元宵节
时间: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
习俗:吃元宵、闹花灯、猜灯谜、舞狮子
诗句:《上元夜六首?其一》唐代: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 , 铁关金锁彻明开 。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翻译:玉漏和银壶你们暂且停下不要催了,宫禁的城门和上面的金锁直到天亮也开着 。谁家看到明月还能坐着什么都不做呢?哪里的人听说有花灯会不过来看呢?
3、清明节
时间:公历4月5日前后,春分后第15日
习俗:禁火、祭祖、插柳、踏青
诗句:《清明日对酒》宋代: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
纸灰飞作白蝴蝶 , 泪血染成红杜鹃 。
日落狐狸眠冢上 , 夜归儿女笑灯前 。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
翻译:清明这一天 , 南山北山到处都是忙于上坟祭扫的人群 。焚烧的纸灰像白色的蝴蝶到处飞舞 , 凄惨地哭泣,如同杜鹃鸟哀啼时要吐出血来一般 。黄昏时,静寂的坟场一片荒凉 , 独有狐狸躺在坟上睡觉,夜晚,上坟归来的儿女们在灯前欢声笑语 。
因此,人活着时有酒就应当饮 , 有福就应该享 。人死之后 , 儿女们到坟前祭祀的酒哪有一滴流到过阴间呢?
4、端午节
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习俗:赛龙舟、挂艾草、吃粽子、挂五彩绳、放风筝
诗句:《端午即事》宋代: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
翻译:五月五日的端午节 , 你赠与了我一枝艾草 。故去的人已看不见 , 新结交的朋友又在万里之外 。往日一心只想为国尽忠的人,现在已经白发苍苍 。我想要从屈原那里得到希望,只是三湘被辽海阻隔太过遥远 。
5、中秋节
时间:农历八月十五日
习俗:吃月饼、赏月、喝桂花酒、赏灯
诗句:《中秋月》宋代: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
翻译:月光下梧桐树影随着时间推移,不知不觉的移动着,在这团圆夜仍是独自面对着角落 。月宫中的嫦娥现在也未尝不感遗憾吧,陪伴她的,毕竟只有那清冷的月宫和孤寂桂树 。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每年的阳历4月4日为清明节.是纪念去世的亲人 。每年的农历5月5日为端午节,是人民纪念屈原的节日,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是人们今年每年的丰收和团圆的节日,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这是中国最大的节日,一般人们无论多忙,都要回家过大年,过团圆年 。
除夕,一年农历的最后一天,也就是俗称的过年了,这是中华民族全世界所有华人都会过的一个节日 。风俗是家家户户给压岁钱,在农村会祭祀,贴春联,放鞭炮,辞旧迎新,大人小孩老人会换上新衣服 。
【七个传统节日的时间,名称和风俗,中国传统节日、时间及风俗】中国传统节日的名称,时间,习俗 。传统节日的名称 。春节,端午节 。中秋节 。春节的习俗,正月初一吃饺子 。端午节的习俗吃政治 。中秋节的习俗吃月饼 。还有一年24个节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