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如意最早指啥,“如意”的由来是什么?

1、“如意”的由来是什么?“如意”于印度梵语中称“阿娜律”,部分用作佛具,柄端作“心”形,用竹、骨、铜、玉制作 。
如意的起源与我们日常生活中俗称 “ 不求人 ”的搔背工具有着密切的关系 。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 , 以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故称如意 , 俗叫“不求人” 。清《事物异名录》云:“如意者,古之爪杖也” 。我国古代有“搔杖”(如今叫痒痒挠) , 又有记事于上的“笏”(亦称“朝笏”、“手板”) , 如意则兼二者之用 。后来 , 其形态发生分化 , 一支保留实用功能,在汉族民间流传;另一支强调吉祥含义,向纯粹陈设珍玩演化,有手持如意的菩萨像 。
据有关资料记载 , 此物远在东汉时就已有之,在清朝时 , 已成为宫廷的珍宝之一 。它的造型是由云纹、灵芝做成头部衔结一长柄而来 。最初的“如意”是由古代的笏和搔杖演变而来 , 当时人们用它来搔手顾不到的痒处,可如人之意,故名“如意” 。“如意”,是玉雕件中较为特殊的制品,是我国传统的吉祥之物 。
如意图示:

古代如意最早指啥,“如意”的由来是什么?

文章插图
2、古代的如意有什么作用吗如意的由来:如意是一件简单的搔痒工具,有骨制的、玉制的、竹制的、木制的等等,柄长约一尺,一端做成手掌的形状,拿在手里,可以在自己背上搔痒,让人感到舒适如意 , 故而得名 。如今仍流行使用,一般是木制和竹制,俗称“老头乐” 。如此平常的器物在古代却有不寻常的历史,如意是怎么来的?
如意的来历
如意最早是古人用以指划的器物,佛家宣讲佛经时手持如意,并且将经文记在如意的上面,以防遗忘 。由于如意实用,名称又好听,后人便把它加工成一种精美的实用工艺品,既能搔痒 , 又供观赏 。
“如意”一词出于印度梵语“阿娜律” 。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 , 以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 。也有柄端作“心”形的,用竹、骨、铜、玉制作 。讲僧持之记文于上,以备遗忘 。古有手持如意的菩萨像 。我国古代有“搔杖”(如今叫痒痒挠),又有记事于上的“笏”(亦称“朝笏”、“手板”),如意则兼二者之用 。
如意是何时从印度传到我国的 , 无据可考 。《晋书·王敦传》记载:孙权曾得如意柄 , “每酒后,辄味魏武帝乐府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烈士暮年 , 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边尽缺 。”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中有段故事:“梵僧不空 , 得总持门,能役百神,玄宗敬之 。……又与罗公远同在便殿 , 罗时反手搔背,不空曰:‘借尊师如意 。’殿上花石莹滑,遂激窣至其前 , 罗再三取之不得 。上欲取之,不空曰:‘三郎勿起,此影耳 。’因举手示罗如意 。”唐代诗人李贺《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诗中有:“向壁悬如意,当帘阅角巾”之句 。可见晋唐时代,我国已有如意,是用来搔痒的 。
到了清代 , 如意便演变成一种贵重的装饰品,其头为叶状,柄稍微弯曲,制作材料有金、翡翠、玛瑙、水晶、珊瑚、沉香木、竹、骨等 。这一时期如意的制作工艺也更加精细 。有平雕、浮雕、镂空等 , 且镶嵌金银丝、红绿宝石等,组成“松鹤”、“祝寿”、“凤凰牡丹”等美丽图案,寓意吉祥长寿,事事如意 。有的摆在宫殿的寝宫案头几上,有的置放在帝王宝座的旁边,供帝王后妃们玩赏 。在故宫东、西六宫参观,都能见到各种如意 。
清代 , 如意被视为贵重的礼品 。每逢帝王登基、婚礼、寿辰、节日等 , 皇帝周围的五公大臣们,为了博取皇上的欢心,便集资制作整套如意向皇上进献 。当年乾隆皇帝60岁生日,大臣们为他专制了60柄金丝编织的如意 。慈禧6O岁生日时.大臣们进献了九九八十一柄如意 。“九九”是最高的吉祥之数 。帝王也常用如意赠送妃子和臣下 。位于山东曲阜的孔庙,至今还保存着当年清代皇帝赠送给孔子后裔的一些珍贵的如意 。
据故宫博物院资料,如意的起源与我们日常生活中俗称 “ 不求人 ”的搔背工具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意示意图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 , 搔之可如意,故称如意 , 俗叫“不求人” 。清《事物异名录》云:“如意者,古之爪杖也” 。我国古代有“搔杖”(如今叫痒痒挠),又有记事于上的“笏”(亦称“朝笏”、“手板”) , 如意则兼二者之用 。后来,其形态发生分化,一支保留实用功能,在民间流传;另一支强调吉祥含义,向纯粹陈设珍玩演化,有手持如意的菩萨像 。
“如意”于印度梵语中称“阿娜律”,部分用作佛具 , 柄端作“心”形,用竹、骨、铜、玉制作 。法师讲经时,常手持如意一柄,记经文于上,以备遗忘 。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中曾出土一柄佛僧如意 , 银质鎏金,首为云头,柄为直柄 。
古代如意最早指啥,“如意”的由来是什么?

文章插图
3、“如意”在古代代表什么?如意的形状像长柄钩,钩头扁如贝叶 。明、清两代,取如意之名,表示吉祥如意,幸福来临,是供玩赏的吉利器物 。
“如意”一词出于印度梵语“阿娜律” 。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 。也有柄端作“心”形的,用竹、骨、铜、玉制作 。讲僧持之记文于上 , 以备遗忘 。古有手持如意的菩萨像 。我国古代有“搔杖”(如今叫痒痒挠),又有记事于上的“笏”(亦称“朝笏”、“手板”),如意则兼二者之用 。
【古代如意最早指啥,“如意”的由来是什么?】如意是何时从印度传到我国的 , 无据可考 。《晋书·王敦传》记载:孙权曾得如意柄 , “每酒后,辄味魏武帝乐府歌:‘老骥伏枥 ,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边尽缺 。”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中有段故事:“梵僧不空,得总持门,能役百神 , 玄宗敬之 。……又与罗公远同在便殿,罗时反手搔背 , 不空曰:‘借尊师如意 。’殿上花石莹滑 , 遂激窣至其前,罗再三取之不得 。上欲取之,不空曰:‘三郎勿起,此影耳 。’因举手示罗如意 。”唐代诗人李贺《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诗中有:“向壁悬如意,当帘阅角巾”之句 。可见晋唐时代,我国已有如意,是用来搔痒的 。
古代作为工艺美术品的如意,以清代为多,明代亦有但少见 。康熙年间,如意成为皇宫里皇上、后妃之玩物 , 宝座旁、寝殿中均摆有如意,以示吉祥、顺心 。如意的品类有珐琅如意、木嵌镶如意、天然木如意、金如意、玉如意、沉香如意等等 。清代的皇帝、皇后用如意作为赏赐王公大臣之物;民国时代,如意成为贵重礼品 , 富有之家相互馈赠,祝愿称心如意 。
如意的来历(2)
如意的源渊始于秦汉时期已有的一种搔痒工具,俗称“爪杖” 。因人手不能到之处以其代劳搔痒 , 可尽如人意,故得“如意”之雅号 。
因其柄长两尺,宽约三寸,造型扁平,轻盈可?。?常伴身边 , 随手可得,常被古人用做指指划划的器物 。尤其在六朝时期 , 贵族知识阶层盛行清淡之风,在宣讲演说之时为烘托声势,常借用此物比划指点 , 以作谈兴之具、别有一种风格和韵致.由此 , 借用如意助谈兴的做法很快盛行到各种场所 。尤其是传到佛家僧侣当中 , 更是灵活便用,平添了实用价值,在宣讲佛经时手持如意,将经文写在如意上面,以备遗忘,对讲经传道起到了重大的宣传作用 。自古以来,如意一直为贵族人士所青睐,又依赖佛教僧侣所推动,才大大提升了如意的地位 。以至于在魏晋、隋唐时期,所塑造的文殊菩萨的造像也发生了改变,代表智慧与义理的菩萨自然而然地成为手执如意的形象了 。由此,如意便成为象征吉祥美好及思辩睿智的符号 。
如意象征吉祥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 使用如意的帝王贵族、高僧名士、才子佳人等上流阶层不断将这些深厚意蕴附加到如意之上,并日见系统化与固定化,使如意精神性越来越强,实用性越发可有可无 。到了唐代,如意的发展到了转折点,“如意”与“爪杖”开始初步分离 。“爪杖”专指那些用于搔痒的工具,后来又别称痒盒子、孝顺、不求人等,却不再称“如意” 。而此时的“如意”特指新型美观却没有使用价值的一类,二者并行不悖,但后者不断演变,含意愈见丰富 , 制作日益精良,材料质地愈选愈贵 , 久日久之成为引人瞩目的内涵丰富的高档工艺摆设品至今 。
如意之构造
自从唐代如意的性能发生变化之后,制造如意选用的材料就十分的考究和贵重 。有金、玉、玛瑙、翡翠、水晶、珊瑚、紫檀、绿檀、黑檀等材料,有的适用一种纯材料制作 , 有的选用几种材料相互搭配成型 。不管选用何种材质,都要出于三个因素的考虑:第一、必须十分贵重和稀有;第二 , 根据承受对象的喜庆内容;第三 , 根据承受对象的喜好 。不管选用何种材质,在制作技术上都运用平雕、浮雕、镂空、单镶、多镶等高难度的工艺 , 且镶嵌金银丝、红绿宝石等 , 组成各种寓意深刻的图案,制作工匠都选用顶尖高手,无论是凹下去的阴线,还是凸起的阳线,都能做到精雕细琢不差毫发 。
如意之寓意
如意之所以能够长久不衰,被历代的皇帝大臣所器重,除了它的材质贵重,造型新颖 , 精作精良,美观漂亮之外,更重要的是如意所蕴含的寓意非常深刻 , 深得人心,素有“凡如意必有寓意,凡寓意必有吉祥”之说 。
首先如意本身的芳名就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如意的名字和表示称心的“如意”在语音、字体上完全相同,听起来好听,再加上封建帝王大都特别迷信 , 总想凭借好听的名字来象征吉祥 。不仅如此,还要借如意二字借题发挥,雕琢成各种吉祥图案 。例如,有的如意头上镶嵌两个柿子模型,这是因为“柿”与“事”同音,这样就可以称“事事如意”了;有的雕琢成灵芝状的如意头 , 这是因为灵芝一向被认为是长生不老的药,这样就可以称“长寿如意”了;有的雕琢成5个蝙蝠围绕着一个寿字的图案,这是因为“蝠”和“福”相谐,这样,就可以指“五福捧寿如意”了 。五福指:长寿、富贵、康健、德行、善终,真是样样如意了 。这样在如意之上,再堆彻近似的装饰题材,使如意本身的蕴含进一步扩充,使之对吉祥寓意的强调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百事如意、万事如意、事事如意、吉祥长寿、一统万年、太平有象、年年有余等,正是因为如意所具有的这些吉祥寓意,所以每逢喜庆之时 , 均可以物代言,顺祝吉祥如意 。这样非常符合我国人民传统的不似张扬,暗含寓意的送礼习俗而代代相送 。
如意之地位
如意发展到清代,已成顶峰 。并与珍宝无异 , 俨然是一种吉祥、财富与权势的象征 。漫步故宫 , 你就可以看到所经各馆各屋 , 必有一宝座 , 宝座之旁,必有一如意 。在乾隆皇帝看来,如意不仅是吉祥之物,还可挂墙壁、佐文房、置座旁,更是一种“代语不需言”的代言之物 。在临朝或与诸臣谈话时,有如意在手,便可心情舒畅、镇定自若、妙语迭出 。
因为如意既是高档的工艺礼品 , 又暗含美好的寓意 , 深得皇帝的欢喜,所以,成为各地总督官员,向历代皇帝、皇后、皇太后进贡的首位必送礼品 。每逢帝王登基、喜庆佳节、帝后寿辰、迎送嫁娶,王公大臣们都要向皇帝、皇后及嫔妃们敬献如意 。为讨得帝王的欢欣,好邀宠取信、步步高升 。皇帝也用别人送的如意赏赐臣下 , 用以笼络忠臣,收买人心 。由此可见,作为礼品的如意可谓神通广大,使送、收双方心知肚明,皆可称心如意 。当年乾隆60大寿时,皇宫大臣们自筹经费,专门制作了60柄金丝编织的如意 。慈禧60岁生日时,大臣们进献了九九八十一柄如意 。纵观历史,凡国昌盛 , 经济发达之时,也是如意这种高档工艺礼品发展的鼎盛之时 。自晚清以至民国,国不昌 , 民不富 。如意与其他传统工艺品命运相似,逐渐衰落 , 具有数千年传统的如意手工制作技术也逐渐失落民间 。
如意之礼品
如意虽小 , 但他所折射出的人文历史背景和传统文化却极为深远 。在我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文化长河中,如意也曾翻卷过令人注目的浪花,见证了我国历史的兴盛与衰落 。
作为吉祥的象征,人人都渴望得到一柄称心的如意 。但在封建帝王时期,一柄精美的如意不但造价昂贵,而且只能成为皇亲国戚、达官贵人家中的尤物 , 平民百姓可望而不可及 。现在,我们赶上了好时光,欣逢盛世、国运昌盛、经济发达、物质丰富、生活悠闲 。平民家中摆设一个既是有工艺装饰功能,又具有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背景所孕育的吉祥物品的时刻已经到来,如意作为高档馈赠礼品又适逢佳期,愿礼品如意进入您家,愿吉祥如意给您好运 。
古代如意最早指啥,“如意”的由来是什么?

文章插图
4、如意是一件简单的搔痒工具,它的由来和用途是什么?玉之与古人,可谓是珍贵之物,更是众多君子所乐与追崇的物品,玉器文化更是流传许久 , 其中如意便是流传至今的器物之一 。如意 , 又称“搔杖” , 如今通常被人们叫成“痒痒挠”,古时佛僧在给人诵读佛经时也时常会手持如意,偶尔还会将一些经文刻记在如意的上,以此便于记忆 。
对于如意的来源说法不甚相同,有人说它一开始是起源于印度的佛教,最早是出自于印度的梵语——阿娜律中的 。不过也有人说如意最初是一种武器,或者带护手的短剑,并且根据《天皇至道太清玉册·修真器用章》中所记载的,如意最初大概是作为一种兵器来使用的 。
最早的如意,是由古代的笏和搔杖所演变而来的 , 他的柄端呈现出类似于手指的形状 , 搔之可如人意,因而得名,不过也有柄端是制作成心形的,通常是用竹、骨、铜、玉等制作而成 。
就如意的用途来说,当它被人们用来充当武器时,可作为防身之物也可用来指挥作战 。古时人们在与人喝酒碰杯的过程中,为提防敌人在自己酒杯中下毒 , 就会将如意作为防身器物来使用 。不过,在一些战争中,有些将领还会将如意作为作指挥之物,寓意着万事顺利 。清朝年间,如意被广泛使用 , 通常在皇帝登基大礼上,礼仪大臣便会将如意呈上,用来祝贺新政顺利 。并且在接待外国来宾时,君王也会把馈赠如意给他们 , 以此来表达两国结“秦晋之好”的衷心祝愿 。到后来,如意的用途从防身之物演变成了“礼物” 。当家中有亲友即将远行时,父母或者亲朋好友便会送如意给他,以此来寄托自己对他的美好祝愿 。
由于如意不仅实用 , 名字也有很好的寓意,因此现在通常被加工成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偶尔也会作为礼物馈赠他人 。
最佳答案搔痒 。旧时中国民间一种用于搔痒的工具 。如意(又名搔杖),大约出现于战国之时,是梵语“阿那律”的意译 。古之爪杖 。用骨、角、竹、木、玉、石、铜、铁等制成,长三尺许,前端作手指形 。脊背有痒,手所不到,用以搔抓,可如人意,因而得名 。或作指划和防身用 。又,和尚宣讲佛经时 , 也持如意,记经文于上 , 以备遗忘 。
旧时中国民间一种用于搔痒的工具 。如意(又名搔杖),大约出现于战国之时 , 是梵语“阿那律”的意译 。古之爪杖 。用骨、角、竹、木、玉、石、铜、铁等制成,长三尺许 , 前端作手指形 。脊背有痒,手所不到,用以搔抓 , 可如人意,因而得名 。或作指划和防身用 。又,和尚宣讲佛经时,也持如意,记经文于上,以备遗忘 。
如意样式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发展,现在经常见到的经典样式有三种,天官式如意、灵芝式如意和三镶式如意 。
天官式如意:天官式如意就是直柄式如意,线条简单,但是高贵而威严 。
灵芝式如意:这种如意的造型跟灵芝一样 。这九鼎如意都是灵芝式如意 。
三镶式如意:就是用玉器、玛瑙、碧玺、珊瑚、象牙、翡翠等名贵宝石镶嵌在珍贵的紫檀红木或者铜鎏金上,常称为三镶式如意 。
一般是用来挠痒痒,有骨制作而成的,还有玉制作而成的 , 一般顶端像手指一样,古人最早用这样的东西代替手指笔画,有的时候也会将经文记录在这个上面,可以避免遗忘 。
如意其实是我国古代君王又来骚痒的一种工具 , 最早在我国的商朝时期就有了,流传到后来,成为一件宝物 。
古代如意最早指啥,“如意”的由来是什么?

文章插图
5、故宫展出160套如意,如意有何历史渊源?如意有何历史渊源,是来源始于秦汉时期一种已有的搔痒工具,俗称“爪杖” 。因为人不能去做不到的地方 , 所以能做到最好,所以得了“如意”的绰号 。由于它的柄长两尺,宽约三寸,形状扁平,轻巧可?。?又常有人相伴,随手可得,所以常被古人用作指点和绘画的对象 。古代手持如意的菩萨像 。我国古代有搔(现在叫痒),也有记事的笙(也称为朝笙、手板)如意兼用 。
特别是清朝时,贵族知识阶层盛行轻风,常被谈兴用作指路的工具,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因此 , 借痴心妄想帮助谈兴的做法很快在各地盛行 。特别是传到佛教高僧那里,更加灵活好用,增加实用价值 。在传佛经的时候,抱着最美好的祝愿,把经文写在最美好的祝愿上,以供遗忘,起到重要的宣传作用 。
从古至今,如意一直受到贵族的青睐,受到佛教高僧的推崇,极大地提升了如意的地位 。于是,到了魏晋隋唐,文殊菩萨的造像发生了变化,代表智慧和正义的菩萨自然成了牵手的形象 。于是,一厢情愿就成了好运和智慧的象征 。
如意象征吉祥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这些深刻的寓意不断被皇帝、贵族、名人、才子、美女等上层阶级依附于如意,变得更加系统化、固定化 , 使如意越来越具有精神性和实用性 。到了唐代,如意的发展到了一个转折点,“如意”和“爪杖”开始初步分离 。“爪杖”是指用来搔痒的工具,后来被称为搔痒盒、孝、不求人等 。但不再叫“如意” 。此时的“如意”指的是一种新型的美,但没有使用价值,两者是齐头并进的,但后者是不断演变的,含义更丰富,制作更精良,用料和质感更昂贵,久而久之就成为一种内涵丰富的高档工艺装饰 , 以及贵族专用 。
古代作为工艺美术品的如意,清代很多,明代也很少见 。康熙年间,如意成为皇宫皇帝、后妃的玩具,宝座旁边、卧室里有如意 , 表示吉祥、顺心 。如意的种类有搪瓷如意、木质镶嵌如意、天然木如意、金如意、玉如意、沉香如意等 。清代皇帝、皇后以如意为王公大臣的礼物 , 民国时代,如意成为贵重的礼物,富裕的房子互相赠送,祝愿如意 。
如意其实在很久以前是印度传入的一种佛具,一般是法师讲经时为方便记录而用,到后来逐渐转变为两种,一种具有纪念意义和收藏意义,一种具有实际用途,在寻常百姓间当作挠痒的工具 。
如意是中国古老的礼器,也是一种装饰品,有很多质地,比如金银玉、有的地方还有石如意 , 如意起源于上古时代,盛行于唐朝之后 。
如意在古代是非常罕见的,也是非常难得的,受到了很多达官贵人的喜爱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