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原是中和的如何却有过不及是什么意思,王阳明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

1、王阳明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1、 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存善去恶是格物 。
2、心即理
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即是理 。
3、致良知
《大学》说格物致知,王阳明认为物即心 , 格心就是格物,致知就是要致良知 。《中庸》讲未发之中,就是良知,也就是心之本体,甚至不必从喜怒哀乐之未发中寻求 。
4、明镜说(与神秀的说法存在差异)
心如明镜,私欲是尘,格物就是去除私欲使心复明,从而关照万物 。
5、培根说
人之根本在心,培根就是重视修炼心这个根本,心本澄澈 , 就是天理,应当诚意使其发挥作用 。
6、立诚说
立志立诚,做学问要先诚心立志 , 再去格物致知 。
7、知行合一
知到真切笃实处就是行 , 行到明觉精察处就是知 , 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理论结合实际 。

8、拔本塞源说
圣人之心以天下万物为一体,一心仁则天下万物一体皆仁 。世人学习圣道的根本还是回到良知上 。良知之明,万古如一 。心圣,则圣人自可学而达之 。
9、至善
《大学》说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王阳明认为至善即天理,即中和,即良知 。良知不在心外,应向内求,只要去除了私欲,天理自然呈现 。
10、静与动
【良知原是中和的如何却有过不及是什么意思,王阳明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静坐是收摄心神的办法 , 但不能求静厌动 。动静都是功夫,但偏向于动,便向在具体的事上磨练 。
11、儒家经典学习的顺序(一家之言)
立诚志、《大学》明白方法与方向、《孟子》激发道义之心、《论语》约束日常行为、《中庸》了解终极境界 。
王阳明的主要思想主张是: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致良知知行合一格物致知(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 , 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 。根据王守仁一生中的经历,其受到道家的影响明显多于佛家 , 但其终究不离儒学本质,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 。
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 ,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 。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阳明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一 , 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 。
拓展资料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 。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 , 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
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 , 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 。因平定宸濠之乱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 。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
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 。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 , 成就冠绝有明一代 。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 。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 。有《王文成公全书》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王阳明
王守仁的思想主张是知行合一 。
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 , 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 。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 。“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 。因此,知行关系 , 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学说既针对朱熹,也不同于陆九渊 。朱陆都主张知先行后 。王守仁反对将知行分作两截,主张求理于吾心 。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致良知
知行合一
格物致知
(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良知原是中和的如何却有过不及是什么意思,王阳明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

文章插图
2、夫人有贤,不肖之殊,卦有过,不及之异,太过者损之则成,不及者益之则利…应该是这句吧:
夫人有贤,不肖之殊;卦有过 , 不及之异 。太过者,损之斯成;不及者,益之则利 。
意思是:卦以中和为好 , 不要太过,不要不及 。要抑其过,补其不及 , 所求之事才有成功的希望 。太过,指
卦中主事爻,即用神太多、太旺,多则不能专一,就该损之 。损,就是用其他因素,月、日、动爻等
来克制一下 。如土为用神,卦中出现二三位土 , 须得寅、卯月日来克,才能断其事成,不及则反之 。
其益法需生、扶、拱、合 。
良知原是中和的如何却有过不及是什么意思,王阳明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

文章插图
3、如何理解孟子四则中的良知?孟子良知说认为良知是道德的自性自明自觉 , 是先验的道德情理和精神能量,它能使人成为一个道德主体而存在 。孟子认为良知意识具有善的向度和情感、意志、欲望、智慧四个维度,孟子良知说阐释了精神系统的能量结构,确立起传统道德意识论的基本理论范式 。在良知理论视域中 , 道德教育是培养心性,圆融人格,感悟自然的德性修养过程 。
一、良知是人的先验的道德情理和精神能量
从哲学上看,孟子提出的性善论之良知说是一种先验主义的道德哲学 。孟子[3]认为仁、义、礼、智之善性是每个人生而有之的,本质上是指的这种善性的先验性 。可以说,对于人的精神的理解 , 是东西方哲学的共同追求,只是西方哲学倾向于知性的理解,而中国哲学倾向于德性的理解 。如对西方哲学影响深远的柏拉图就曾在《理想国》中提出理念论之“回忆说” 。柏拉图[4]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只是在理念世界存在的本体的影子,存在于理念世界的本体是完美的 , 影子则是不完美的 。作为人而言,其灵魂来自于完美的理念世界,只是出生时灵魂的记忆被消除,不过存在于灵魂深处来自于理念世界的完美知识并没有被完全抹去 。随着人的成长,那些灵魂深处被遮蔽的知识就会逐渐被回忆起来 。在理念世界的完美知识中 , 知识与德性是统一的,善是最高的知识 。于是,在人的精神中,道德观念和知识也就是先验的和本质的存在 。
理论上看,孟子的良知说也是认人的道德观念和知识是先验和本质的存在,人是一个道德主体 。孟子的理论逻辑是中国式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辨 。中国传统哲学认为,天道与人道是相通的,天理与人理是相合的 。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2]353 。意谓“诚”是天道,人道的本质在于能够“思诚” , 即体认和追求天道 。就是说,良知出于本心,是道德观念道德意识的基础和根据,本心是上通于天道的 。所以,孟子说“尽其心者 , 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2]443 。能坚持穷究自己本心的人,即可认识人性和天道,从而依天道(善道)而行,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现代文明在不断进步中也在疏离传统思维,将一切知识理性化,将价值经验化,将知识与价值分离 。孟子性善论之“良知说”与柏拉图理念论之“回忆说”都是注重寻求道德观念的先验根据和内在逻辑,并且把知识和德性统一起来,确立起了先验主义和本质主义的道德哲学 。值得一提的是,对孟子“良知说”的研究远不及对柏拉图“回忆说”的研究那么自成一体 。从思辨逻辑看,柏拉图的理念论是理性主义的,孟子的性善论是情理主义的,两者体现出东西方文化的系统性的思维差异 。从思想旨趣看,孟子尤其强调个人道德的自性自明自觉 , 强调道德是一个个人意识自信、自觉的过程 。因而,道德关怀和道德教育直指人性和人心,是培育内心的正能量,精神的正能量 。这样的思想 , 显然是远离和超越于功利主义、福乐主义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的;也不同于一般信仰主义的道德观,比如以个人行为与天主意旨之间的关系而论的基督教伦理 。
二、良知说构造了传统道德意识论的基本理论范式
从哲学意识论方面看,孟子所言“所不虑而知者”的良知,构成精神系统的正能量 , 具有善的向度和情感、意志、欲望、智慧四个维度 。应该说,在现代知识的范畴内,孟子关于人的意识向度和维度的见解也是深刻而卓越的,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根本的理论范式 。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良知意识),表征着人的意识的情感、意志、欲望、智慧四个维度 。恻隐之心,又称不忍人之心,不忍心看到生命的伤害,是一种同情的博爱情感 。羞恶之心,是耻于自己的违善,憎恶他人的作恶,是一种意向性的意志投射 。恭敬之心,又称辞让之心,是对于个人欲望的节制,是欲望的合理表达即是一种合理的欲望 。是非之心,就是知是知非,知善知恶,是非善恶分明,是一种理性的道德智慧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较之现代心理学关于人的意识构成的知情意三维理论,孟子的意识四维说更加合理而深刻 。可以说,人的欲望乃是人的最基本心理活动,是人的意识的基础元素,是意识的“第一推动力”,没有欲望,自我意识即不复存在 。还有上述“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的意识向度论,也可以说是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比如,人类的爱的情感向度就是向下的,上辈的爱指向下辈,下辈的爱指向下下辈 , 以此类推 。这种理论的合理性尚需要现代心理学给以论证并加以阐发,以承接前人之原论并构建新的理论知识体系 。
孟子性善论之良知说还表明 , 情意欲知四维构成的人格意识是自我成长的;道德是人格的核心要素,是随着人格成长而养成的 , “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这样的观念也与现代心理学理论享有共同的视角 。人格是促进个体行为一致性的持久的和内在的特征系统,是多种要素的综合体 , 在个人的人格成长过程中,充斥着错综复杂的心理冲突,道德正是在各种心理冲突背景下的价值选择 。
三、回归良知本位的道德教育之方法论启示
在孟子学说中,人道之本在于道德关怀和道德成长 。良知说展开为德性修养的工夫论,强调德性内生和人格圆融,其关注的是心性、情理、自然 。这样的理论视野和教育视角 , 体现出来一种特别的洞见和慧识,对于现代德育尤其具有启示意义 。
在现代,道德理论和道德教育似乎忽略或遮蔽了良知的观念,道德培育缺失了一种内在的自性自明自觉的信念和正能量——让内心德性不断生长的原动力 。现代教育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和解析,尤其是把道德教育也置于一般知识教育的体系和模式之中,实际上形成一种外在的“他育”式的德育模式,未能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内在潜能 。因而 , 回归良知本位的道德教育是一个必然的方向 。良知教育强调“存心养性”,人性和人心的培育是德育的根本和基础,就是认为 , 要成为有道德的人,首要的在于感受 , 道德教育最根本的是一种理解的教育,养成的教育 。诚如当代哲学家哈贝马斯所说,人类的存在并非以一个独立的个人做基础 , 而是以“双向理解”的交往作起点 。因此,道德教育就是要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尊重、关心和帮助 。
良知理论把人心(人的意识)看作是情感、意志、欲望、智慧和谐统一的精神系统,从而强调了道德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精神人格教育 , 重在内在情理的培育 。蒙培元[7]在其专著《情感与理性》“全书提要”中认为:儒家重视情感的共通性、普遍性,并与理性实现了统一 。所谓情理,乃是指人类共同的,具有道德意义的情感,“良知”就是一种自然的又是具有道德意义的情感;这样的情感同时是与理性相统一的,故称之为情理 。真正说来,情理乃是一种价值理性,因为价值正是由情感需要决定的 。只有承认人类有共同的情理,才能建立起来共同的和普遍的价值理性 。所以 , 中国传统哲学肯定人类伦理是由情感决定的,同时肯定有一种客观的普遍的伦理存在,即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
因此,道德教育必须把道德概念的理解、领会与情感体悟和欲念追求结合起来,追求情理教育,做到情理相通,才可能真正完成 。情理相通,就是人格系统的情感、意志、欲望、智慧的和谐相通 , 也是内与外的相通,人文与自然的相通 。所以,这个“通”是通于自然,或者说,通于自然精神 。在孟子“尽心知性知天”理论逻辑中,“良知”情理不仅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普遍的伦理关系 , 而且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伦理关系 。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价值关系,是出于人的内在的精神需要,成为人生的意义 。这种观念也体现出儒家文化特有的德育方法论 。
来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良知原是中和的如何却有过不及是什么意思,王阳明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

文章插图
4、“文王何以望道而未之见”是什么意思?文王望道而为圣也 , 其于世却未见道之大行于当世,其道离圣人而渐埋没也,此悲天悯人之言语也 。世人远道而苦也 。圣者独自中正于天理良知中和人欲 , 而世人之心,社会之道多有偏颇,过犹不及,圣人悲之 。岂人类全体社会文明之大成,举世皆圣者可一日一时而成耶 。其无万千年而不可得也 , 文王不可见,我辈亦见不到,望千年之后 , 中华大地而可得也,举世皆圣,人类文明大成,前圣之愿也 。
但观传习录 , 阳明之意为圣者无尽 , 善无尽 。致良知而望道成圣,成圣之后其道并未终止,仍可不断进步,至圣无穷,至道无穷 。以教导学生圣道无止境 。
至私至公之理由此可见也,天之至私用之至公,天之至公用之至私 。自身为圣后仍可不断进步 , 推至社会宇宙皆然:举世皆圣,举世皆道,举世皆德,道之于人类文明 , 后道之于太阳系,后道之于银河系,后道之于整个宇宙,后道之于绝对时空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其道岂有穷时耶,全体个体是同一个意思,于个人亦无穷也 。
1,句意:文王为何望见了“道”却像没有看见一样?
2,出处:《传习录·卷上·门人陆澄录》王阳明
良知原是中和的如何却有过不及是什么意思,王阳明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

文章插图
5、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出处?出处:明·王阳明《传习录》
原文: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
译文:
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 , 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 , 故无善无恶;
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他可以说是“已发” , 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
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 , 这是知的本体;
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 , 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 。
扩展资料:
赏析: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 , 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话既是阳明心学的核心,也是最适合初学者的门径,本书由此入手,为普通人入门、理解和掌握阳明心学,第一次梳理出了清晰易懂的完整体系 。
心学绝非空泛的理论 , 王阳明最重“事上练”,《传习录》和其他心学著述充满了生动的事例和绝妙的譬喻,但现代人的解读往往支离破碎、难以理解 。只要提纲携领地抓住阳明心学的关键,字句的隔阂将如庖丁解牛般迎刃而解,读完以后如醍醐灌顶,从此不再困惑和犹豫 , 内心宁静而强大 。
四句教就是心学关键,分别隐含了阳明心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是初学者彻底读懂心学精髓的最佳路径,也是现代人修炼强大内心,应对残酷现实的不二选择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