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很多人会误把“莹光”,错打成“荧光” 。这个虽然仅仅是一个字的差别,但是观念上,却差别太大了 。“荧光”又叫“萤光” , 相信大家看到的第一眼 , 肯定就会想到萤火虫在夜间身上发出的幽幽光芒 。但我们这里要说的翡翠上的“莹光”,却和萤火虫身上的“荧光”感觉不同 。一般通俗的说法是,当晃动无色冰种翡翠戒面时,可观察到一种柔和的、白色的、朦朦胧胧的白光,好似晚上薄云游动下月亮的感觉 。这种感觉,一般在“种”老,弧面抛光比较好的翡翠上,会特别明显 。而专业一些的探讨,则要从其晶体的角度来探讨 。
2、翡翠的矿物成分是高压低温变质作用的产物 。组成翡翠的矿物成分主要是硬玉,而翡翠的品质取决于硬玉晶体颗粒的大小 。当一件翡翠的内部颗粒细小到肉眼几乎不可见 , 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种老、肉细” 。当颗粒细到一定程度,透明度好的话,再加上后期雕刻合适的造型,就会有莹光这样的现象出现 。起莹光用物理学的角度来讲都属于“光学现象” 。当翡翠内部晶体颗粒细小到一定程度 , 并且其内部晶体颗粒排列紧凑规则,就会产生我们所说的起莹的效果 。起莹说的简单些就是一件翡翠通过光线的折射使整块翡翠明暗不均,对人眼造成视觉上的反差,莹光越强反差就越明显 。同样,因为莹光取决于光线的折射,所以莹光的表现也受翡翠本身形状、角度、弧度的影响 。一件翡翠要是一块平板一样的形状,没有任何弧度 , 那么莹光的表现几乎不可见 。所以有好多挂件都会在边缘的部位雕刻一些球状的面,以此来突出莹光效果 。不过话说回来,要是种水都不够的翡翠,不管形状弧度有多好 , 都不会有莹光 。因此,种老的蛋面、手镯、素面的挂件,是很有可能最好的体现这种莹光的 。【翡翠荧光反应 翡翠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