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麦,别名:甜荞、乌麦、三角麦等;一年生草本 。茎直立,高30-90厘米,上部分枝 , 绿色或红色,具纵棱,无毛或于一侧沿纵棱具乳头状突起 。
目录1.生长习性
2.形态特征
3.地理分布
4.栽培技术
5.营养价值
1.生长习性生荒地、路边 。荞麦喜凉爽湿润,不耐高温旱风,畏霜冻 。积温1000~1 500℃即可满足其对热量的要求 。种子在土温16℃以上时约4~5天即可发芽;开花结果最适宜温度为26~30℃,当气温在-1℃时花即死亡 , -2℃时叶甚至全株死亡 。
荞麦是短日性作物 , 当日照长度由15~16小时减少到12~14小时,生育期就缩短,晚熟品种比中、早熟品种敏感 。每株可开花2000多朵,但结实率很低 。仅10%左右,加之叶片同化能力弱,花果脱落严重 。
荞麦是需水较多的作物,需水量比黍多两倍,比小麦多一倍 。种子萌发时约需吸收其自身干重50%的水分 。在开花结果期间需消耗大量的水分 。从开花到收获比出苗到开花需水要多一倍 。开花盛期是需水高峰期 。其蒸腾系数一般为450~630 。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不能低于30~40% 。
荞麦对土壤要求不严 。根系弱,种子顶土力差 , 要求土层疏松,以利幼苗出土和促进根系发育 。生殖生长迅速,吸肥力强,适于新垦地种植 。要求土壤酸度为pH6~7,碱性较重的土壤 , 不宜种植,每产100千克荞麦籽实,约从土壤中吸收氮3.3千克 , 磷(P2O5)1.5千克,钾(K2O)4.3千克 。
荞麦是一种对肥料敏感的作物 。施肥充足茎能产生大量分枝 。磷肥可促进籽粒的形成 , 并能增加蜜腺的分泌 。利用蜜蜂辅助授粉,从而提高产量 。对钾肥的需要量较多,但含氯的钾盐易引起叶斑病 。
荞麦开花时要求昼夜温差大;夜间较冷而白天气温高,晴朗无风,开花多 , 泌蜜丰富 。早晨开始泌蜜吐粉,中午时泌蜜最多,以后逐渐减少,14时后停止 。但由于高原地区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泌蜜能延迟到下午 。雨后早雾即晴的天气,泌蜜最盛 。泌蜜最适气温是25~28℃ 。气温在25℃以下时,随气温下降而泌蜜递减 。
2.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 。茎直立,高30-90厘米,上部分枝,绿色或红色,具纵棱,无毛或于一侧沿纵棱具乳头状突起 。叶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长2.5-7厘米,宽2-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心形,两面沿叶脉具乳头状突起 。
3.地理分布国内分布:荞麦在中国分布甚广 , 南到海南省,北至黑龙江,西至青藏高原,东抵台湾省 。主要产区在西北、东北、华北以及西南一带高寒山区 , 尤以北方为多,分布零散,播种面积因年度气候而异 , 变化较大 。
世界分布:栽培荞麦的国家还有俄罗斯、加拿大、法国、波兰、澳大利亚等 。据1975年统计,世界种植面积161.6万公顷,其中苏联种植150万公顷,波兰是3.5万公顷,日本是2.2万公顷,加拿大是1.9万公顷,美国是1.3万公顷,法国是1万公顷 。平均产量约400千克/公顷 。80年代初统计,中国常年种植面积约50万公顷 。
4.栽培技术选种
选用良种是投资少、收效快、提高产量的首选措施 , 苦荞品种各有不同的适应性,因此要因地制宜 。
选茬整地
(1)选茬:轮作制度是农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轮作,也称换茬,是指同一地块于一定年限内按一定顺序轮换种植不同作物,以调节土壤肥力,防除病虫草害 , 实现作物高产稳产,倒茬如上粪说明了轮作的意义,连作导致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更不利于土地的合理利用 。荞麦对茬口选择不严格,无论在什么茬口上都可以生长,但忌连作 。为了获得荞麦高产,在轮作作物中最好选择好茬口 , 比较好的茬口是豆类、马铃薯,这些都是养地作物;其次是玉米、小麦、菜地茬口,这些都是用地作物 。
(2)整地:荞麦对土壤的适应性比较强 , 只要气候适宜,任何土壤,包括不适合于其它禾谷类作物生长的瘠薄地、新垦地均可种植,但有机质丰富、结构良好、养分充足、保水力强、通气性好的土壤能生产出优质高产的荞麦 。
播种
各地的地形、土质、种植制度差异很大,故播种方法也各不相同 。主要有条播、点播和撒播,科学种植荞麦应倡导条播 。撒播因撒籽不匀,出苗不整齐,通风透光不良,而产量不高;点播太费工;条播播种质量高,有利于全面协调发育 。从而得以苦荞麦产量的提高 。
条播
主要是畜力牵引的犁播 。根据地力和品种的分枝习性分窄行条播和宽行条播 。条播以167~200厘米开厢,播幅13~17厘米,条播的优点是深浅一致,落子均匀,出苗整齐,在春旱严重、墒情较差时深墒播种、适时播种、保证全苗 。条播还便于中耕除草和追肥 , 条播以南北垄为好 。
点播
采取打塘人工点播,这种方式除人工点播不易控制种子量外,每亩的穴数也不易掌握,营养面积利用不均匀,还比较费工,以167~200厘米开厢,行距27~30厘米,窝距17~20厘米,每窝下种8~10粒种子,待出苗后留苗5~7株 。
开厢匀播
厢宽150~200厘米,厢沟深20厘米,宽33厘米,每亩播饱满种子3~4kg 。
撒播
在一些地区小麦收获后,先耕地随后撒种子,由于撒播无株行距之分,密度难以控制,田间群体结构不合理,密处成一堆,稀处不见苗 。田间管理困难,一般产量较低 。
施肥
荞麦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要获得高产,必须供给充足的肥料,根据研究,每生产100kg荞籽粒,需要从土壤中吸收纯氮4.01~4.06kg , 磷1.66~2.22kg,钾5.21~8.18kg 。吸收比例为1∶0.41~0.45:1.3~2.02,氮、磷、钾的比例和数量与土壤质地、栽培条件、气候特点有关,但对于干旱瘠薄地和高寒山地,增施肥料,特别增施氮磷肥是荞麦丰产的基础 。
施肥应以基肥为主 , 种肥为辅,追肥为补 , 有机为主,无机肥为辅 , 施用量应根据地力基础、产量指标、肥料质量、种植气候特点科学掌握 。
合理密植
构成荞麦产量的因素主要是每亩株数、每株粒数和千粒重,三者都和密度有关 。合理密植就是充分有效地利用光、水、气、热和养分,协调群体与个体之间的矛盾 , 在群体最大限度发展的前提下,保证个体健壮地生长发育,使单位面积上的株粒数和粒重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而获得高产 。由此可见,密度对株粒数和粒重影响较大,通过合理密植等栽培措施,协调各产量因素之间的关系,对提高产量有显著效果 。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的任务是,针对荞麦生产中的关键技术 , 采用科学的管理措施,保证荞麦高产、稳产 。
(1)苗期管理
荞麦播种后采取积极的保苗措施 。播种时遇干旱要及时镇压、踏实土壤,减少空隙,使土壤耕作层上虚下实 , 以利于地下水上升和种子的发芽出苗 。播后遇雨或土壤含水量高时,会造成地表结板,荞麦子叶大、顶土能力差,地面板结将影响出苗,可用钉耙破除板结,疏松地表 。破除地表板结要注意,在雨后地表稍干时浅耙,以不损伤幼苗为度 。前后应做好田间的排水工作 。水分过多对荞麦生长不利 。特别是苗期 。
(2)中耕除草
中耕有疏松土壤、增加土壤通透性、蓄水保墒、提高地温、促进幼苗生长的作用,也有消除杂草危害的效果 。根据资料 , 中耕一次能提高土壤含水量0.12~0.38%,中耕两次能提高土壤含水量1.23%,能明显的促进荞麦营养发育 。中耕除草1~2次比不中耕的荞麦单株分枝数增加,粒数增加16.81~26.08粒,粒重增加0.49~0.8%,增产38.4% 。
所以,中耕除草是农业生产上的一项清洁工程 , 它起到了节水节肥增光作用,从而获得增产效果 。中耕除草次数和时间根据地区、土壤、苗情及杂草多少而定 。第一次中耕除草在幼苗高6~7厘米时结合间苗疏苗进行 。第二次中耕在荞麦封垄前 , 结合追肥培土进行,中耕深度3~5厘米 。
(3)灌溉浇水
荞麦是典型的旱作 , 但其生育过程中抗旱能力较弱,以开花灌浆期需水为最多 。我国春荞麦多种植在旱坡地,缺乏灌溉条件 , 荞麦生长依赖于自然降水 。春荞麦区有灌溉条件的地区,荞麦开花灌浆期如遇干旱 , 应灌水满足荞麦的需水要求,以保证荞麦的高产 。
(4)花期管理
甜荞是异花授粉作物 , 又为两性花,结实率低 。只有10~15%,是低产的主要因素,提高甜荞结实率的方法是创造授粉条件 。甜荞是虫媒花作物,昆虫能提高甜荞授粉结实率 。据内蒙古农科院对蜜蜂、昆虫传粉与荞麦产量关系研究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昆虫传粉能使单株粒数增加37.84~81.98%,产量增加83.3~205.6% 。故在荞麦田养蜂、放蜂,既是提高荞麦结实粒、株粒数、粒重及产量的重要增产措施,又利于养蜂事业的发展,有条件的地方应大力提倡 。蜜蜂辅助授粉在荞麦盛花期进行,荞麦开花前2~3天 , 每亩荞麦田安放蜜蜂1~3箱 。[7]
5.营养价值【荞麦百科 荞麦是什么】荞麦的谷蛋白含量很低,主要的蛋白质是球蛋白 。荞麦所含的必需氨基酸中的赖氨酸含量高而蛋氨酸的含量低 , 氨基酸模式可以与主要的谷物(如小麦、玉米、大米的赖氨酸含量较低)互补 。
荞麦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 。因为颗粒较细小,所以和其他谷类相比 , 具有容易煮熟、容易消化、容易加工的特点 。
荞麦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其含量是一般精制大米的10倍;荞麦含有的铁、锰、锌等微量元素也比一般谷物丰富 。
B族维生素、维生素E、铬、磷、钙、铁、赖氨酸、氨基酸、脂肪酸、亚油酸、烟碱酸、烟酸、芦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