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菊花与什么节日有关 菊花与什么节日有关
菊花与什么节日有关,赏菊花是重阳节的节日风俗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汉族传统节日 。菊花的寓意为长寿、富贵、高尚、真情、友谊、高雅等 。那么菊花与什么节日有关呢
菊花与什么节日有关1
一、菊花与什么节日有关
赏菊花是重阳节的节日风俗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汉族传统节日 。庆祝重阳节一般有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也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
重阳习俗普及于汉代,汉代是我国南北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融合时期,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节俗融合传播 。汉代作品《西京杂记》中收录了古时重阳节求寿之俗 。《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 , 云令人长寿 。”这是在文字资料上关于重阳节求寿之俗的最早记录 。据说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 。另有说,在战国时代,重阳在一些地方已受到人们重视,但只是在王宫中进行的活动 。
二、重阳赏菊之风盛行
赏菊之风盛行在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 , 千姿百态 。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
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 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 。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 。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 。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 。
菊花与什么节日有关2
重阳节和菊花有关的传说是什么
相传在很早以前,一位名叫阿牛的农民居住在大运河边,阿牛家很穷 , 父亲早逝,母亲因生活艰辛,经常哭泣,最终将眼睛哭坏了 。长大了的阿牛为了治好母亲的眼睛,一百年给财主做小长工,一边起早摸黑的去种菜,希望能多赚点钱给母亲求医买药 。
一天夜里,阿牛梦中见到一位好心姑娘帮其种菜,并告诉他在运河往西的天花荡有一株白色菊花能治好母亲的眼睛 。但是 , 这花只有在九月初九重阳节那样才开放 。于是阿牛等到九月初九那天来到姑娘所说的那个地方摘回白色野菊花煎汤给母亲服用,最后阿牛母亲的眼睛真的复明了 。
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阿牛母亲眼睛被白菊花茶治好的消息很快传遍乡野,有位姓张的财主要求阿牛将菊花移植到他家的花园中,阿牛不肯,财主便强抢,结果在争抢过程中菊花被折断了 。
阿牛十分伤心,后来经梦中姑娘的指引 , 阿牛根据姑娘的《种菊谣》将菊花重新救活了 。后来阿牛种菊花的技术教给村上的穷百姓 , 运河一带便种满了白菊花 。由于阿牛是在九月初九找到白菊花的 , 因此人们就将九月九陈做菊花节,赏菊花、喝菊花茶、饮菊花酒的文化习俗就这么流传下来了 。
当然这些只是古老的传说,但它反映出:重阳节最早起源于人们驱灾辟邪的’祈愿 。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
菊花与什么节日有关3
一、菊花的寓意
1、高尚情操: 它在深秋寒霜季节仍然花开不断,是花中四君子之一,气节高傲,寓意着高尚的情操,可将它送给有着高尚品格的人 。
2、潇洒隐逸 :它又有隐士之称 , 深得陶渊明的喜爱,寓意潇洒隐逸,表示想要远离俗世的烦恼和富贵,在山林中过自在潇洒的生活 。
3、吉祥长寿 :它的花期在九月份,和长久的久谐音 , 预示长寿吉祥 。若是送给长辈 , 可表达希望老人家能够长命百岁 。
【重阳节和菊花有什么关系,菊花与什么节日有关】4、飞黄腾达: 它的花色为黄色 , 而古时候龙袍的颜色就是黄色,因此黄菊有飞黄腾达的寓意 。5、哀挽悼念:扫墓时通常会选择白色的菊花,因为寓意着哀挽悼念,能表达对离世人的悼念 。
二、菊花的象征
菊花不怕严寒,寒霜季节仍然继续开花,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品格 。另外,具体的象征意义要看送给什么人 。若是送朋友,可象征纯真的友情 。送给爱人 , 又象征纯洁的爱情 。送给亲人长辈 , 又寓意长命百岁 。
文章插图
2、赏菊花是什么节日的风俗?重阳节 。
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 , 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 。
重阳节正是菊花盛开时,每逢重阳节是最佳的赏菊时期 。而菊花又被称为长寿之花,重阳节赏菊有祈求长生与延寿之意 。所以,菊花又被称为“延寿客” 。
据说重阳节赏菊的风俗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以隐居出名 , 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 , 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 。
重阳节其他习俗:
1、晒秋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 。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 。
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 , 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
2、登高
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 。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重阳登高习俗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以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 。登高“辞青”也是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 。
据文献说 , “登山祈福”的习俗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流行 。登高的地点,没有统一的规定,登高所到之处大抵分为登高山、登高楼、抑或是登高台 。
高风俗其由来大致有四:其一是源于古人的山岳崇拜;其二是源于“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气候;其三是源于登高“辞青”;其四是源于附会上一个荒谬传说“桓景登山避灾” 。
重阳节的习俗 。
重阳节正是菊花盛开时,每逢重阳节是最佳的赏菊时期 。而菊花又被称为长寿之花,重阳节赏菊有祈求长生与延寿之意 。所以,菊花又被称为“延寿客” 。
据说重阳节赏菊的风俗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以隐居出名 , 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旧时文人士大夫 , 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 。
重阳赏菊之风盛行
赏菊之风盛行在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 , 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 。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
清代 , 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 。清代以后 , 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 。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 。从三国魏晋以来 , 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 。
文章插图
3、重阳节赏菊花寓意是什么?重阳节赏菊花寓意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 。
菊花的意义在于其是长寿之花,从古至今就被当做凌霜不屈的象征,重阳节又正是菊花盛开之时,所以重阳节又叫菊花节 。最早的起源是出自陶渊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回归田园隐居后 , 最爱的就是赋诗,喝酒,更爱种植和观赏菊花,所以再后来就有越来越多的人模仿陶渊明,更是有古代的文人墨客们把赏菊和宴饮相结合已达到自己和陶渊明的风格相近 。
原因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以隐居出名 , 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 。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 。
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 。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 , 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
古人认为季秋是土德当令,土为黄色,所以此节令中的花为黄色的菊花 。菊花是我国很早便有记载的花卉 。夏小正九月篇有“荣鞠”之句,鞠是菊的古字,说明九月时菊花开放 。菊花为寒露时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处处可见到它的踪迹 。由于接近重阳节 , 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称“菊花节” 。
文章插图
4、重阳节为什么要赏菊花重阳节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上 , 有着久远的历史,在不断的发展和演变中 , 形成了许多的文化 , 那么重阳节为什么赏菊花呢?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重阳节为什么要赏菊花 , 欢迎阅读!
重阳节为什么要赏菊花
源于菊文化
重阳节时,正值深秋 , 万木萧瑟,菊花凌霜飘逸,有世外隐士的风范,明代黄凤池辑有《梅竹兰菊四谱》,此后,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世人常用“四君子”来寓意圣人高尚的品德,古往今来,咏菊的诗词、文章数不胜数,故重阳节赏菊,有品味菊文化的含义在里面 。
源于菊花花期
重阳节的时候,正值深秋,正是菊花的花期,是全年中最佳的赏菊时期,重阳节做为传统节日 , 自古就有在重阳节时赏菊花的习俗,因此,重阳节赏菊花 , 还具有一定的传承传统文化和习俗的含义在里面 。
源于长寿的寓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菊花象征着长寿,重阳节是一个表示敬老感恩的节日,在重阳节的时候和父母或者长辈一起赏菊花是一件可以加深亲子感情的事情,而且,在不少家庭还会有重阳节买菊花盆栽的习惯,菊花好打理,生命力旺盛,而且有长寿的寓意,送给家人再合适不过了 。
重阳节的习俗
农历九月,金秋送爽,丹桂飘香,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热闹非凡 。
登高
在古代,民间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 。唐代文人写的登高诗很多,尤以杜甫的《登高》最为有名: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所谓登高,也没有统一的规定 , 不过是登高山,登高塔,举目远望,欣赏风景 。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 , 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
九月九日早晨,用片糕搭儿女的头额 , 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之本意 。重阳糕的制作古人比较讲究,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 , 上面还有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意 。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小红纸旗,点蜡烛灯 。意欲用“点灯”、“吃糕”来代替“登高” , 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当今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点都称之为重阳糕 。
九九重阳节是什么节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 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
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把九月初九日定为老人节 , 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到205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 。关爱老人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老龄化社会中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
重阳节为什么要赏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