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起源于哪个省,黄梅戏到底发源于哪里 黄梅戏起源于哪里

1、黄梅戏到底发源于哪里 黄梅戏起源于哪里1、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 。
2、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香港、台湾等地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 。
3、黄梅戏是由山歌、秧歌、茶歌、采茶灯、花鼓调,先于农村,后入城市,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一个剧种 。它吸收了汉剧、楚剧、高腔、采茶戏、京剧等众多剧种的因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点 。
4、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 。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的声誉 。
5、2006年5月20日,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1年6月9日 , 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申报的黄梅戏经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2021年5月24日,湖北省申报的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黄梅戏起源于哪个省,黄梅戏到底发源于哪里 黄梅戏起源于哪里

文章插图
2、黄梅戏发源地在哪里?【黄梅戏起源于哪个省,黄梅戏到底发源于哪里 黄梅戏起源于哪里】人民日报:黄梅戏起源于安徽省安庆地区黄梅时节上山采茶唱的独特戏曲唱腔“怀腔”与地名无关
黄梅戏起源于安徽省安庆市,一代黄梅戏大师严凤英就是安徽省安庆人 。黄梅戏与湖北省黄梅县并无关联,并且黄梅戏一直用安徽省安庆市地方方言歌唱 , 起源于安庆地方黄梅时节采茶歌曲 。大部分黄梅戏演员都是安徽人 , 而湖北省方言与安徽方言差异很大,湖北省只是借黄梅县地名虚构起源历史以争夺黄梅戏文化遗产 。黄梅戏最初在湖北并没有太大知名度 , 后来湖北看到安庆黄梅戏演员拍摄的黄梅戏电影《天仙配》出名了,就筹建了湖北的黄梅戏剧院,但都是从安徽请的黄梅戏演员过去教他们唱 , 第一批就是从安庆请人过去援建 。全国唯一的黄梅戏艺术节是在安庆举办的“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 。来过安庆的人都知道 , 安庆人说话婉转动听唱黄梅戏最正宗 。黄梅戏文化深深植根于安庆人的血液和细胞中 。
1879年10月14日上海 《申报》首次报道了安徽省安庆市集贤关外每年演出的黄梅调小戏(简称黄梅戏) , 这是历史文献记载的关于安庆地方戏曲黄梅戏的首次报道!民国学者程演生(天柱外史氏)在其专著《皖优谱》(1939年,世界书局,上海)中指出,安庆黄梅调小戏不能用于酬神,遭官方禁演,而且是安徽省的专属,即“他省无此戏也” 。这些都是真实文献资料记载关于黄梅戏起源于安庆地区的记载 。
戏曲界认定的”黄梅戏鼻祖“是蔡仲贤,蔡仲贤 , 字国清,诨名蔡老五,同治四年(1865)十一月十三日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香茗山南麓蔡家大屋(今麦元乡中山村),民国三十一年(1942)殁于至德县(今东至县)马坑乡后河蔡坑,终年78岁 。他幼年聪明伶俐 , 仅读两年私塾,竟将《三字经》、《千字文》、《四书》读完 。其父蔡品端系本地徽班艺人 。蔡仲贤小时因受父辈戏艺的熏陶,特别喜爱唱戏,还会唱民歌、小调 。这个历史人物的记载是有史料和文献的 。陆洪非写的《黄梅戏源流》说:“望江蔡仲贤是安徽最早的黄梅戏艺人,截至目前为止,在所搜集的有关黄梅戏源流的材料中,早于蔡仲贤的,尚未发现 。”
黄梅戏是深受群众喜爱的地方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重要的文化名片,从孕育、成形、发展、壮大,至今已走过两百年的时光 。但是,对于这一重要的地方戏曲剧种的起源 , 一直众说纷纭 。最近安徽省专家通过田野考察和资料研究,提出了新说法,认为黄梅戏起源于安庆地区 。此说推翻了流传较广的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县的传统说法 。
2015年11月,在安徽省市两级宣传部门的支持下,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以《黄梅戏的起源与发展》作为学术课题 , 聘请多位多年从事黄梅戏艺术研究的专家学者 , 对黄梅戏起源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调查研究 。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通过7个月的田野调查,对民歌、时调、鼓书、灯戏、佛道音乐、青阳腔、高腔、弹腔等音乐进行调查和取样录制,调查地域涉及安徽、湖北、江西、江苏、陕西五个省区,采访对象达413人,收集民歌3000余首,录制音像达900多分钟 。
参与此项调查的安徽黄梅戏研究者王秋贵说,黄梅戏的语言以安庆方言为基?。?声腔以安庆民歌为基调 , 黄梅戏吸收的不少民歌早在黄梅戏诞生之前就已经在安庆地区流行 。此次田野调查的一个重要发现是,远在千里之外的陕西省南部商洛地区,居住着许多清朝康、雍、乾时期从安庆各县迁过去的移民 。他们早就失去了与家乡的联系,直到近年各家族才陆续寻宗认祖 。尽管远隔千里 , 但他们至今还操持着安庆方言,还传唱着200多年前从老家带过去的民歌,其中不少民歌已经成为黄梅戏的声腔 。比如商南《十二时会姐歌》无论是音乐还是唱词与安庆的《探姐》如出一辙 。此外 , 商南的《偷情歌》与安庆的《玉美郎》,商南的《姐的心思娘难猜》与安庆的《手拉槐树望郎来》等也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 。王秋贵说,这说明黄梅戏的声腔不是外来的 , 而是起源于安庆本地 。
据课题组成员介绍,通过调查,他们发现黄梅戏的音乐95%来自安庆地区已经流传的民歌、花鼓戏、道情、弹词、高腔和徽调,而安庆地区当时又是民间戏曲的中心,这也佐证了黄梅戏起源于安庆地区 。
此外 , 课题组通过对安庆方言与黄梅戏音乐的关系进行考察也发现,安庆方言与湖北黄梅方言的平仄关系存在明显差异 , 这种差异也直接反映到唱腔之中 。课题组在报告中认为,安庆方言的特色之一,就是语音平缓,很少出现高低陡峭的跳度音律 , 因此决定了黄梅戏唱腔的波纹形状流畅,黄梅戏被观众称道的特色:易懂、易学、易唱,和安庆方言存在因果关系 。
此前戏曲学术界一般都认为黄梅戏是清末湖北黄梅县水灾难民在流浪过程中带入安庆地区的,灾民传唱的湖北采茶调与安庆民间小调和其他戏曲形式融合形成了黄梅戏 。但安徽戏曲研究者在查阅目前可见的所有关于黄梅戏的文史资料和田野调查中,都没有发现有关湖北采茶调在安庆传播的过程和事件 。在调查报告中 , 安徽学者认为,湖北黄梅县发大水的时候,地处下游、地势更为低洼的安庆地区也是汪洋一片 , 难民想经过皖河流域各县进入安庆城内是不可能的,因此假定灾民沿途传播采茶音乐的路线图不能成立 。
也有专家指出 , 当前能够证明黄梅戏起源的文献证据还很缺乏,此次调研中能找到的最早的记载黄梅戏的资料是1879年10月14日上海《申报》上的一则报道 , 证明在1879年之前,在安庆北门集贤关一带每年都有“黄梅调小戏”上演 。戏曲史专家廖奔说,缺乏文献记载是地方戏曲普遍面临的共性问题,因此建议下一步要扩大文献的搜寻范围 。
安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爱军表示,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一张文化名片,弄清楚黄梅戏的起源对于更好地研究地方戏曲的诞生、发展的规律,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一民族艺术瑰宝都具有重要意义 。
—人民日报《黄梅戏起源有了新说——起源于安庆地区》
黄梅戏起源有了新说——起源于安庆地区
黄梅戏发源地在湖北黄梅 。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 , 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 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 。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 , 在海外亦有较高的声誉 。
黄梅戏的起源
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 。据史料记载,早于唐代时期,黄梅采茶歌就很盛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 。至明清,黄梅县戏风更盛 。
黄梅县地处长江北岸,有“江行屋上,民处泊中”之说,自然灾害频繁,水灾更为突出 。频繁的灾害,迫使黄梅人纷纷学唱黄梅戏,以适应灾年逃水荒、唱道情行乞他乡求生存的需要 。这就大大促进了黄梅戏由山区向江湖平原地区的发展,向鄂赣皖毗邻地区的辐射 。
上世纪50年代,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将黄梅传统剧目董永卖身改编成天仙配搬上银幕后,至此黄梅戏享誉海内外,成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 。
黄梅戏起源于哪个省,黄梅戏到底发源于哪里 黄梅戏起源于哪里

文章插图
3、黄梅戏起源于哪个省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县 。
黄梅戏和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 , 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香港、台湾等地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 。
黄梅戏妆容重眉眼 。不同与京剧中浓墨描摹的眼廓、华丽的假面 , 黄梅戏戏装讲究晕染、讲究神韵,类似于古代仕女的淡妆,真实质朴,小生眉眼上扬,眉峰微聚 , 风神俊秀,清俊佳绝;花旦眉目含情,顾盼之间 , 自然一段潋滟风流 。不同于其他剧类力求色彩艳丽旖旎,黄梅戏更像一汪氤氲山岚 , 缭绕缠绵、缱绻万千,于清秀淡雅中慢慢渗透出万紫千红 。
黄梅戏妆容重眉眼 。不同与京剧中浓墨描摹的眼廓、华丽的假面 , 黄梅戏戏装讲究晕染、讲究神韵,类似于古代仕女的淡妆,真实质朴,小生眉眼上扬,眉峰微聚,风神俊秀,清俊佳绝;花旦眉目含情,顾盼之间,自然一段潋滟风流 。不同于其他剧类力求色彩艳丽旖旎,黄梅戏更像一汪氤氲山岚,缭绕缠绵、缱绻万千 , 于清秀淡雅中慢慢渗透出万紫千红 。
黄梅戏起源于安徽省安庆地区 。黄梅戏是由山歌、秧歌、茶歌、采茶灯、花鼓调,先于农村,后入城市 , 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一个剧种 。
黄梅戏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有花腔、彩腔、主调三大腔系,淳朴流畅 , 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 。
黄梅戏前身即采茶调、采子、黄梅调等,后称黄梅戏 。起源于黄梅县多云山区、太白湖畔的樵歌畈腔采茶调,形成于清道光年间 , 流播于长江中下游的湖北、安徽、江西、江苏等省周边的广袤区域 。邢绣娘、余海先等一批先辈艺术家为黄梅戏的形成、发展和流播作出过杰出的贡献 。
黄梅戏起源于哪个省,黄梅戏到底发源于哪里 黄梅戏起源于哪里

文章插图
4、《黄梅戏》起源于哪个省?《黄梅戏》起源于湖北省 。
《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黄梅县地处长江北岸 , 旧时大部分地势低于江岸,有“江行屋上,民处泊中”之说 , 自然灾害频繁,水灾更为突出 。
频繁的灾害 , 迫使黄梅人纷纷学唱黄梅戏,以适应灾年逃水荒、打连厢、唱道情行乞他乡求生存的需要 。这就大大促进了黄梅戏由山区向江湖平原地区的发展,向鄂赣皖毗邻地区的辐射 。
约从清乾隆末期前后为黄梅戏发展的早期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 。
黄梅戏的艺术特点:
黄梅戏唱腔委婉清新 , 分花腔和平词两大类 。花腔以演小戏为主,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风味,多用“衬词”如“呼舍”、“喂却”之类 。
有“夫妻观灯”、“蓝桥会”、“打猪草”等;平词是正本戏中最主要的唱腔,常用于大段叙述,抒情,听起来委婉悠扬,有“梁祝”、“天仙配”等 。现代黄梅戏在音乐方面增强了“平词”类唱腔的表现力 , 常用于大段抒情、叙事,是正本戏的主要唱腔 。
黄梅戏起源于哪个省,黄梅戏到底发源于哪里 黄梅戏起源于哪里

文章插图
5、《黄梅戏》起源于哪个省?黄梅戏起源于安徽省,是安徽省主要的地方戏,也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剧种之一 。发源于湖北省黄梅县,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一带,由民间山歌小调发展而成 。黄梅戏原称黄梅调或采茶调,清道光前后在鄂、皖、赣毗邻地带形成民间小戏,后与民间歌舞和音乐相结合,吸收青阳腔、徽剧的音乐、表演艺术,演出了大戏 。
戏曲特点
唱腔以抒情见长,分花腔和平词两大类,花腔以演唱小调为主,平词则常用于大段表叙和抒情 。常以载歌载舞的形式 , 淳朴、健康的格调表现人物 。伴奏主要乐器是高胡,并以其它民族乐器相配合,现又从音乐方面发展了唱腔和伴奏 , 使旋律更为优美 。
黄梅戏主要剧目有《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夫妻观灯》、《打猪草》等 。一些优秀剧目在华东及全国戏曲会演中曾多次获奖,并拍成电影电视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