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卯时三刻用24时计时法怎么表示早上五点三十分至五点四十五分 。
一个时辰是两个小时,两个小时是一百二十分钟分八刻时间段,一刻是十五分钟 。
卯时是早上五点至七点,三刻五点三十分至五点四十五分为卯时三刻时间段 。这是历法时辰与现代二十四小时制对应时间 。
文章插图
2、古代卯时三刻是现代几点卯时初刻(早上5点),卯时一刻(早上5:15) , 卯时二刻(5:30),卯时三刻,(5:45),卯正(6点) , 卯正一刻(早上6:15),卯正二刻(6:30),卯正三刻,(5:45)
望采纳
文章插图
3、卯时三刻是几点?问题一:古代卯时三刻是现代几点卯时初刻(早上5点) , 卯时一刻(早上5:15),卯时二刻(5:30),卯时三刻,(5:45),卯正(6点),卯正一刻(早上6:15),卯正二刻(6:30),卯正三刻,(5:45)
望采纳
问题二:丑时三刻是几点丑时三刻=01:45
1刻=15分钟
古代十二时辰对照表
子时 23点――1点
丑时 1点―― 3点
寅时 3点――5点
卯时 5点――7点
辰时 7点――9点
巳时 9点――11点
午时 11点――13点
未时 13点――15点
申时 15点――17点
酉时 17点――19点
戌时 19点――21点
亥时 21点――23点
另外,每一时辰又细分为初和正,如23点为子初,半夜24点为子正,中午12点为午正,下午1点为未初 。
望及时采纳!
问题三:古代5点45分为卯时三刻,那6点是什么?卯时初刻(早上5点),卯时一刻(早上5:15),卯时二刻(5:30),卯时三刻,(5:45),卯正(6点),卯正一刻(早上6:15),卯正二刻(6:30),卯正三刻 , (5:45)
如此类推
问题四:怎么做美味好吃的冰激淋草莓+雪梨
材料:雪梨1/2 草莓140克 糖3匙 肉桂粉3匙 清水120克 清水40克(后下)
步骤:
1、雪梨去皮后,将草莓和120克清水、糖搅匀
2、加入肉桂粉,用微火煮15分钟 。入于甜品碟上,最后将清水40克加入剩下的草莓酱,再煮5分钟
3、将酱汁淋在雪梨上,用白巧克力酱装饰 。可热食也可冻食
草莓+菠萝+水密桃
材料:糖50克 清150克 草莓80克 纯味低脂乳酪260克 糖水120克 菠萝3片 蜜桃130克
步骤:
1、将糖(50克)与清水(150克)混合煮成糖水,放凉备用
2、将草莓、纯味低脂乳酪、糖水、密桃分别用搅拌机搅匀
3、放入冰霜冰冻,用铁匙刮起放于玻璃杯中,加生果粒装饰即可(城市绿荫/文)
问题五:卯时下三刻是几点? 50分 卯时是指早上的5点到7点 下三刻是指下半部时辰 所以就是6点半左右
问题六:卯时三刻是几点子 时:夜 半……23点 至 1点
丑 时:鸡 鸣……1 点 至 3点
寅 时:平 旦……3 点 至 5点
卯 时:日 出……5 点 至 7点
在的一刻是15分钟5:45
问题七:寅时三刻是几点几分?…古时一个时辰分八刻,即现在的15分钟为一刻,那样的话午时三刻-即11:45 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又把每更顶为五点 。每更就是一个时辰,,
文章插图
4、卯时三刻是几点现在的一刻是15分钟,至少北京、天津如此,5:45
古代也是如此,详见下文:
【卯时三刻是什么时候,卯时三刻用24时计时法怎么表示】天监九年(公元510年)始行祖冲之《大明历》 。历既不可改,梁武帝令祖暅作《漏经》,更制刻漏 。《隋书·天文志上》云∶
至天监六年,武帝以昼夜百刻,分配十二辰,辰得八刻,仍有余分 。乃以昼夜为九十六刻 , 一辰有全可八焉 。
中国古代以刻漏计时,传统的做法是将一昼夜分成一百刻,作为一种独立的计时系统 , 用百刻制原不会产生问题 。但百刻制与另一种时间计量制度——时辰制之间没有简单的换算关系 , 从而带来诸多不便 。这种不便在梁武帝之前至少已经存在了好几百年——只有汉哀帝时曾改行过一百二十刻——又在梁朝之后继续存在了一千多年 , 直到明末清初西洋天文学入华 。
古代用漏壶计时,一昼夜共一百刻 。一刻合现在十四分二十四秒 。一天又分12个时辰,一个时辰为两个小时 。从晚11点到1点为一天的第一个时辰——子时 。
所以卯时三刻即早晨5点43分12左右 。
古代用漏壶计时,一昼夜共一百刻 。一刻合现在十四分二十四秒 。
那时的一刻大约是现在的半个小时 。6点半左右 。
文章插图
5、<红楼梦>中"卯正三刻"是现在几点早晨6时45分 。
时辰分布:子时(23:00–01:00)、丑时(01:00-03:00)、寅时(03:00-05:00)、卯时(05:00-07:00)、辰时(07:00-09:00)、巳时(09:00-11:00) 。
午时(11:00-13:00)、未时(13:00-15:00)、申时(15:00-17:00)、酉时(17:00-19:00)、戌时(19:00-21:00)、亥时(21:00-23:00) 。
一个时辰有两个小时,分“初”和“正”,“初”代表前一个小时,“正”代表后一个小时;其中每个小时都有四刻 , 一刻是十五分钟 。所以:“卯正三刻”即06:45 。
扩展资料
在中国古代,人们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对应于今天的二十四小时 。半夜十一点到一点的时间为子时,一点到三点为丑时 , 三点到五点为寅时,其余的以此类推 。
古代的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所以,当钟表刚刚传入中国时,就有人把一个时辰叫做“大时”,新时间的一个钟点叫做“小时” 。以后,随着钟表的普及,“大时”一词也就消失了,而“小时”却沿用至今 。
刻———古代用漏壶计时 。
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 。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 , 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数,以显示时间 。
而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 。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 。所以“午时三刻”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1时43.2分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时辰
时辰分布:子时(23:00–01:00)、丑时(01:00-03:00)、寅时(03:00-05:00)、卯时(05:00-07:00)、辰时(07:00-09:00)、巳时(09:00-11:00)、午时(11:00-13:00)、未时(13:00-15:00)、申时(15:00-17:00)、酉时(17:00-19:00)、戌时(19:00-21:00)、亥时(21:00-23:00)
一个时辰有两个小时,分“初”和“正”,“初”代表前一个小时,“正”代表后一个小时;其中每个小时都有四刻,一刻是十五分钟 。所以:“卯正三刻”即06:45
一刻是十五分钟,但一个时辰分“初”和“正”,卯初是五点到六点,分为三刻 。卯正是六点到七点,分为三刻 。六点半便称为“卯正二刻”,"卯正三刻"为6点45 。
按照子丑寅卯 。子时11—01点后加6小时也就是说5-7点 。然后正三刻 。正就意味着在6-7点外加三刻45分 。得6点45分左右 。
卯时是五点到七点 , 怎么能出现7点45呢?另外,每个时辰里分正和初,6点是卯时的“正”,“卯正三刻”就应该是6点45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