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大鳄龟苗 北美鳄龟幼龟培育技术

北美大鳄龟苗 北美鳄龟幼龟培育技术

一、幼龟池
采用长方形水泥池,池长6m , 宽3m , 南北走向 。池壁高O.4m一l.Om,壁顶向内出檐,池内角圆形,池底坡度lOO:lO,南部最深处水位4O公分-5O公分,池底设排水孔 。北部陆地面积3平方米-6平方米 , 浅水处为食台 。注水用l.5时潜水泵,从池塘吸水 。培育池设置遮阳网,水中放养水葫芦 。平均每平方米放养幼龟lO只-l2只 。
二、日常管理
l.夏秋季日常管理
(1)投喂
坚持四定原则 。夏季高温季节,每日投喂2次 , 投喂时间为7:OO-7:3O和l8:OO-l8:3O为宜 。秋季水温降低后,幼龟食量减少,投喂改为1次 。时间以l7:3O-l8:oo为宜 。饲料台设在离岸lOOm-2O公分,离水面l公分-2公分处 。鳄龟幼龟喜欢吃食同一种成分和味道的饲料 , 如果饲料成分突然改变会影响其摄食,所以在改变饲料配方时,应采取逐渐过渡的方法 。我们采用的饲料为罗非鱼净肉,用捣肉机捣烂 , 加入甲鱼配合饲料,揉和制成25g左右的饲料饼,日投饵量依据水质、天气、摄食情况随时调整,每只稚龟的日投饵量为3.5g-lOg左右,如遇大风、大雨天气则要停喂,投饵量以l-2小时内吃完为宜 。一般每lO天取样测定一次 。

(2)水质调节
鳄龟养殖对水质要求不高 , 以水质清新为好,水源应以含有丰富浮游生物的江河、湖泊及池塘水为好,水中放养水葫芦 , 为幼龟提供隐蔽场所 , 并起到遮阳和调节水质作用 。针对幼龟夏秋季食量大、残饵粪便多的情况,每天下午换水一次 。
(3)病害防治
坚持以预防为主,定期在饵料中添加抗生素、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常见疾病有穿孔病和红脖子病 。
穿孔病在海南地区6月上旬出现,7月下旬至lO月发病率高 。症状为发病初期病龟浮于水面,急燥不安,行动迟缓,食欲减退 , 最后离开水体匍匐于陆地干燥处 , 对人为干扰反应迟钝 。病龟背、腹、裙边出现白点,严重者结成疮痂,揭开疮痂可见洞穴深入体内 。治疗:①投喂新鲜配合饲料,并辅以土霉素药饵 。用量为每千克体重用药O.2g,第2-6天减半,隔lO天再喂一个疗程 。②揭掉疮痂,用龙胆紫涂抹伤口 。

红脖子病在海南地区春、夏、秋季均可发生 。症状为颈部肿胀发红,头、颈不能缩人壳中 。行动缓慢,反映迟钝,口腔粘膜充血 。病情严重的口、鼻流血,眼睛失明,全身水肿 。治疗:①若病情较轻,尚能摄食时,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抗菌素或磺胺类药物 。用量为每千克体重用药O.2g,第2-6天减半,6天为一个疗程,连喂2—3个疗程 。
2.越冬期日常管理
幼龟经过6个月的培育,当水温降到l5摄氏度以下时进入冬眠状态,海南地区鳄龟越冬期大约从l2月底开始,翌年2月中旬左右结束 。

(1)越冬前准备:鳄龟越冬前在幼龟池陆地上堆积约3O公分厚的洁净河沙(经过消毒、曝晒),并将幼龟池水位尽可能加深 。准备稻草帘于降温时盖在越冬池顶 。
(2)越冬前强化培育:去年冬天,海南地区最低气温下降到9摄氏度,最高气温有时升到2O摄氏度以上,幼龟在低温时钻进沙中休眠,温度升高时又钻出沙窝活动,有的幼龟甚至整个冬季都在池中深水区越冬 。由于幼龟冬眠过程中随温度升高而四处活动,使之经常处于冬眠与非冬眠的转换过程中,鳄龟体力消耗很大 。经过越冬的幼龟一般要减轻体重lO%—2O%左右 。所以幼龟在越冬前的强化培育相当重要 。投喂高蛋白、高脂肪的饲料,并尽量延长投喂时间 , 使其体内积累足够的能量 。另外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药物,增强其抗病能力 , 以利鳄龟正常越冬 。
(3)水质调节:经常换水以保证在水中越冬的幼龟有良好的越冬环境,减少疾病发生 。要注意换水应选择晴朗的天气,水温温差不超过2摄氏度 。
(4)预防敌害生物:在越冬期间曾发现老鼠进入越冬池伤害幼龟,为防鼠、鸟等敌害生物的侵袭,可利用废旧网片缝制成越冬池大小的防害网覆盖于池表,四周捆好 , 这样既保证了光照、透气,又起到了防害作用 。
三、生长情况
【北美大鳄龟苗 北美鳄龟幼龟培育技术】鳄龟幼龟的生长快慢与摄食量、饵料转换率直接相关 。在一定范围内,鳄龟对饵料吸收转换率随温度升高而变化 , 试验表明,水体温度29摄氏度-32摄氏度时饵料系数为5 。水体温度23摄氏度-25摄氏度时饵料系数为9.2 。水体温度2O摄氏度-23摄氏度时饵料系数为lO 。当水体温度在3O摄氏度-3l摄氏度时幼龟生长迅速,日均增重可达2.3g 。当水体温度降至22摄氏度-23摄氏度时 , 幼龟日均增重仅为O.2lg,可见水温对鳄龟摄食生长是非常重要的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