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宵节吃汤圆,有什么寓意呢?元宵节吃汤圆寓意着家家户户团团圆圆,象征着团圆吉利,表达的是人们喜爱阖家团圆的美好愿望 。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 , 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 。可汤煮、油炸、蒸食 , 有团圆美满之意 。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 , 团团圆圆 。
元宵节吃汤圆,除了寓意喜庆合家团团圆圆 , 还有御寒、补脾胃、益肺气之养生功效 。元宵时吃糯米汤圆,温暖脾胃 , 人气息就会变得相当顺畅,以致周身发热,起到御寒的作用 。此外 , 糯米还含有蛋白质、钙、磷、铁、烟酸等丰富营养,可以说糯米汤圆正是温补强壮的食品 。
文章插图
2、汤圆的寓意是什么元宵节吃汤圆的寓意是全家人团团圆圆,平平安安 。
在元宵节,人们认为就要和家人一起吃汤圆,一起怀念已经离别的亲人,然后表达自己对未来的美好愿望 。在北方主要是吃元宵 , 在南方主要食用的是汤圆 。汤圆在煮熟之后会漂浮在水上 , 好似一轮明月 , 象征着团团圆圆,所以吃汤圆还有阖家团圆的寓意 。
汤圆的原材料主要是糯米 , 糯米的性质温和,营养价值上较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铁、烟酸等营养物质 。适量的食用,可以很好的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 。
元宵节习俗
1、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 。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 , 并沿袭传于后世 。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 。
2、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 。
3、猜灯谜又称打灯谜 , 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 。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 , 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
文章插图
3、吃汤圆的寓意是什么 吃汤圆的寓意是什么
吃汤圆的寓意是什么,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 。汤圆的寓意有很多,以下分享吃汤圆的寓意是什么 。
吃汤圆的寓意是什么1
1、元宵节吃汤圆有什么寓意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国各地的共同风俗 。专家介绍称汤圆也称“汤团”或“圆子”“团子”,南方人还称为“水圆”“浮圆子” 。每到正月十五,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 。另外,汤圆的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
【元宵节吃元宵寓意着什么,元宵节吃汤圆,有什么寓意呢?】 民俗专家表示,煮汤圆时,因为它开锅之后漂在水上,煞是好看,让人联想到一轮明月挂在云空 。天上明月,碗里汤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象征着团圆吉利 。因此,吃汤圆表达的是人们喜爱阖家团圆的美意 。同时也显示中国人对传统节日的传承和热爱,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热爱 。
2、关于元宵节吃汤圆的传说
1、灶神下凡考察民情:上古时期,玉皇大帝为了了解人间民情,特派灶神下凡考察,每月逢三上天汇报 。有一年,农历冬月二十三日,灶神向玉帝汇报:人间百姓每日辛勤劳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吃的都是粗茶淡饭 。长此下去,百姓们肯定会过度劳作、累坏身体,从而影响 。
2、太白金星献策:玉皇大帝闻奏,马上聚集群臣共商良策 。最后太白金星献策:我们可以百姓们吃些慢性中毒的药,等他们慢慢地发起病来,自然就会休息 。玉皇大帝觉得这是一个好计策,就让厨神让在农历腊月初八早上,偷偷往百姓饭锅里丢下了疯人药 。
3、元宵节怎么吃汤圆不腻
1、清蒸汤圆:将汤圆摆入抹了一层油的瓷盘或金属盘里,入锅蒸熟 。取出后撒上白糖即可 。食之香糯可口 。
2、烘烤汤圆:将汤圆摆入抹有底油的金属盘内,连盘放进烤箱,烤至色呈金黄、熟透,取出装盘,以白糖佐食,不仅无油腻感,而且口味清香甘甜 。
3、拔丝汤圆:将汤圆炸好备用 。以食用油滑锅底,放入白糖和适量清水,用文火熬成糖稀,当糖稀冒大泡呈黄色时,放入炸好的汤圆,与糖稀搅拌,迅速出锅,趁热食用,宛如金珠缠丝,别有情趣 。
4、穿衣汤圆:将芝麻炒酥研末,放入熬稠糖糊的锅中,再倒入炸好的汤圆,滚粘均匀,出锅上盘,逐个摆开,冷食、热食皆宜 。
5、油炸汤圆:先将油烧热,然后将汤圆下油锅后轻轻翻动几遍,待汤圆全部虚涨,捞出撒上糖即可食用 。
元宵节的传统美食
1、元宵:元宵节,北方人要吃元宵 。说到元宵,不少人以为汤圆就是元宵 。其实元宵和汤圆尽管在原料、外形上差别不大,实际是两种东西 。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制作工艺上 。做汤圆相对简单,一般是先将糯米粉用水调和成皮,然后将馅“包”好即成 。
2、饺子:正月十五到了,北方有吃饺子的习惯,河南“》河南”》河南人有“十五扁、十六圆”的元宵节习俗、传统,所以正月十五应该吃饺子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 。
3、元宵茶:在陕西等地有吃元宵茶的风俗,就是在热汤面中放进各种菜和水果,很像古时的“元宵粥” 。此茶增加了纤维素、矿物质及维生素的摄取,且不像普通元宵那么油腻,对于由于节日多食动物性食品而呈现的酸性体质有中和作用,也使元宵的营养更为全面 。
元宵节的来历是什么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 。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 。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 。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
又说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 。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 。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 。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 。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
吃汤圆的寓意是什么2
元宵节吃汤圆故事:
相传 , 远古时候玉皇大帝为了一统天下,特派灶神菩萨长驻人间了解民情,每月逢三上天回禀 。有年夏历冬月二十三日,灶神菩萨向玉帝回禀道:“人间百姓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吃的是粗茶淡饭 。每日辛勤劳动,从不歇息,长此下去,我担心庶民们会因过度疲劳累坏身体,不能生产 , 必将影响贡献 。”玉帝闻奏即命群臣共商良策 。太白金星奏道:“大王可命衲陀祖师下凡,给百姓们吃些药,叫他们慢慢地发起病来 , 自然就会休息 。”玉帝准奏,使命衲陀祖师下凡照此办理 。
夏历腊月初八早上,衲陀祖师就偷偷在百姓们的饭锅里丢下了疯人药,药一下锅就变成大豆、豌豆、蒜苗、豆腐和肉颗颗 , 百姓们吃了,果真慢慢地“疯”了起来:女的缝新衣、绣花鞋,男的杀猪、宰羊,都不想下地干活 。过了腊月二十四日,疯人药性大发 。人们就东家请人吃饭,西家邀客喝酒 。到了腊月三十日中午,百姓们都拿出各种好吃的食物,围在桌旁 , 全家人大吃大喝起来 。从正月初一起,男女老少不光吃好的 , 而且整日穿红着绿到处玩耍 。有的画着花脸 , 敲锣打鼓四处游街;有的邀邀约约带着礼品,八方去拜年 。
元宵节汤圆
正月十三日,灶神菩萨上天奏道:“大王,不好了,百姓们全疯了!光吃光耍,一样活不干,这样下去,如何得了 。”玉帝闻奏,十分惊诧,即命群臣再议良策 。太白金星又奏:“若要治好百姓疯?。闪钜┩跗腥璺?。”玉帝准奏,即令药王菩萨下凡治理 。
正月十四日晚,药王菩萨就将百姓的夜餐变成了汤圆,里面放些芝麻、核桃、白糖等清醒剂,百姓们吃了,第二天早上疯病全好了,家家照旧男耕女织,恢复了往常的劳动 。
就这样周而复始地延续下去,就形成了过年的习惯 。
吃汤圆的寓意是什么3
吃汤圆的好处
1、保湿功效――黑芝麻汤圆
保湿,是肌肤的保养重点,而黑芝麻汤圆不仅口感爽滑有弹性、甜腻适中、香味浓郁,更兼有益肝、养血、养发的功效 。利用节食来减肥的人 , 由于其营养的摄取量不够,皮肤通常会变得干燥、粗糙 。如果与此同时配合芝麻的食用,粗糙的皮肤可获得改善 。经常食用芝麻 , 可使皮肤持续柔嫩、光滑、莹润 。
2、去水肿瘦身功效――红豆汤圆
众所周知,平时多吃红豆可预防及治疗脚肿,有减肥之效 。因为其石碱成分可增加肠胃蠕动,减少便秘促进排尿,消除心脏或肾病所引起的浮肿 。另外其纤维有助排泄体内盐分、脂肪等废物,在瘦腿上有很大效果 。所以 , 精致加工而成的红豆汤圆,口感爽滑香软,回味无穷 。营养价值方面 , 红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B2、蛋白质及多种矿物质 , 具有清热、补血、利尿、消肿、促进心脏活化等功效 。
不过,虽然红豆是营养成分极高的碳水化合物,但在消化过程中,其豆类纤维易在肠道发生产气现象,肠胃较弱的人在食用红豆后,会有胀气等不适感,因此需慎用 。
3、缓解压力滋补养颜――酒酿汤圆
酒酿汤圆中的酒酿利用的是梗米跟酒曲 , 经过3~4天的5℃定温发酵酿制出来的,柔滑香甜不黏腻 。把酒酿搅一搅,加热然后加到煮好的汤圆里,再加上事先以冰糖煮好的桂圆,增加滋补养颜、暖身减压之功效,对那些工作繁忙的人来讲,效果尤为明显 。
4、美白又养颜――云南定心汤圆
可说是层次感最丰富的汤圆,是云南人过年必吃的早点,馅料有火腿、花生蓉及晒干的云南桔皮,最精彩的是汤底,用云南野生玫瑰,晒干后加入片糖及黄酒放入山洞内发酵半年以上,做成玫瑰花酱储存 。吃时宜将汤圆切开,让花生粒及桔皮的香跟带清醇酒香的玫瑰花汤融为一体 , 几种香味同时向味蕾冲击,实在非比寻常 。
5、润肤抗衰老――松仁金沙“干吃”汤圆
咸蛋黄蒸熟压碎,和黄油、奶粉、糖、吉士粉、拌匀便是金沙材料 。糯米粉加入适量的温水揉成粉团,包入金沙馅搓成汤圆 。汤圆做好后放入锅中沸水放入汤圆 , 用大火3分钟至汤圆浮上水面便可取出捞起、煮熟的汤圆待用 。松子仁用盐水略煮,炸熟后去皮 , 红薯切细细丝,用油炸成金黄色细丝 。汤圆裹上一层松子仁和金黄的红薯细丝 , 至于生菜垫底的盘子上,上面可用香芹叶子和红辣椒丝点缀 。松子中维生素E高达30%,有很好的软化血管、延缓衰老的作用,是中老年人的理想保健食物,也是女士们润肤美容的理想食物 。
文章插图
4、元宵节的寓意简述 元宵节的寓意简述
元宵节的寓意简述 。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元宵节是我们国家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日 。下面一起来看看元宵节的寓意简述吧 。
元宵节的寓意简述1
元宵节,又称灯节、元夕、上元节 , 标志性时间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 。它起源亍汉文帝时期 , 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从中国传统的春节文化来看,元宵节又只是春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中国古代春节习俗为期长达一个半月,漫长的春节要经过备年、过年、贺年三个阶段,从农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进入春节,直到正月十五闹元宵,才算是过了大年 。如果拿三部曲乐章来比拟的话 , 处于贺年阶段尾声的元宵节 , 就是中国春节三部曲的高潮华彩乐段 。元宵节被人们视为春节最后的高潮 , 因为过了这天,人们就真正进入新一年的活,所以人们在元宵节全民欢庆,以祈求上苍保佑来年风调雨顺 。
元宵节之所以得以传承,是因为这个节日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团圆,和谐,追求自由,这些都是我们所向往,也是我们的美好期盼 , 每一个节日之所以可以得到传承就是里面包含了人民的祈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端午节被韩国人抢注世界文化保护遗产后,很多国人很生气,明明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却被归属到其他国家,元宵节文化内涵丰厚 , 其文化源远流长,在世界民俗文化中独树一帜,当下民俗节日的世界之争愈演愈烈,我们必须好好保护好,好好的传承下去 , 才不会面临断层的危机 。我们新一代人肩上背负的历史使命责任感是促使传统节日得以传承与发扬的动力 。我们传承的不仅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而已,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非物质的文化精神 。
元宵节的习俗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 。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 。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 , 可荤可素,风味各异 。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 , 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
逐鼠
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 。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 。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 , 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
迎紫姑
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 。正月十五 , 紫姑因穷困而死 。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 。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 。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象对待亲姐妹一样,拉着她的手 , 跟她说着贴心话,流着眼泪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动,真实的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
走百病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 。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
2022年元宵节是几月几日
2022年02月15日,星期二,正月十五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 。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 , 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 , 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 。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 。《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 , 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 。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
元宵节的寓意简述2
元宵节吃“元宵”象征着家庭像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节舞狮子,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
元宵节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 。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 , 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全国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 。
正月十五燃灯习俗的兴起也与佛教东传有关,唐朝时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 , 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 。
节期节俗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 。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 , 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 。
元宵节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灯节,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 。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 , 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 。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 , 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
元宵节的寓意简述3
元宵节的来历
传说在很久之前,凶禽猛兽是非常的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于是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 。天帝知道后十分生气,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 。
天帝的女儿的心地很善良,不忍心看到无辜的百姓们受难 , 于是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类 。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 。
当时的人类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以后,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 燃放烟火 。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 是 , 然后就分头准备去了 。到了正月十五这天的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内心非常的开心 。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和财产,为了纪念这次的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的时候 , 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特别的日子 。
元宵节的风俗习惯
说起元宵节,常见的风俗习惯一定就是吃汤圆,赏花灯,猜灯谜 , 舞龙舞狮等 。可究其根本的话,元宵节又为何有这些习俗呢?说到底,还是和传统的农耕文明是息息相关的 。俗话说“国之大事 , 在祀在戎”,意思就是说国家的大事,就在于祭祀和战争 。
像元宵节这样大规模的传统节日,自然是要以祭祀祈福为主 。而古代的时候,农民多相信神鬼的说法,想要祭祀祈求风调雨顺,自然也就要向管水的龙王祈求,所以也就有舞龙舞狮,向龙王祈求新一年的风调雨顺 。之所以把元宵节称之为灯节,则是因为古人讲求多子多福,“灯”字更与人丁的“丁”极其相似,所以由此得名 。
文章插图
5、元宵节吃汤圆的寓意是什么?元宵节吃汤圆寓意很简单就是团圆吉祥 。因为汤圆从外表是圆形,并且在老百姓心中家人是占首位的,所以大家也遵从这样的传统,希望这样的习俗保佑家人平安健康,团团圆圆的美好愿望 。
从古至今正月十五元宵节吃汤圆成为了刻在大家心中的记忆,就像我们从小背过的古诗,到现在为人父母后还清楚地记得,住在北方的我家庭条件没有那么好吃不起汤圆,但一家人过年相聚在一起时吃上一顿饺子也是最美味的 , 长大后经济条件好了,食材也充足了 , 汤圆在元宵节成为了饭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 。
汤圆也称为“元宵”,在我国也由来已久 , 宋代时元宵叫作“浮元子”馅料主要由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佳、核桃仁、果仁、枣泥,外表用糯米磨成粉末最后使其包成圆形,可汤煮、油炸、蒸制味道极其鲜美 , 佳节之际更代表了家人团圆 。
元宵节的由来也是说法多种多样的,从网上我们能搜索到的资料就有三种:
元宵节来历一
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相传吕后一系在吕后死后害怕大全旁落,密谋叛乱,宗室齐王刘囊联合开国老臣周勃一起平定了“诸吕之乱”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 。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 , 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 。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现在元宵晚会上也会提起“闹元宵” , 在我的理解中,其实就是一家人热热闹闹,团聚一起无话不谈 。
元宵节来历二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人们庆祝一年中第一次的月圆之夜 。据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 。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 , 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燃灯放烟火的习俗就是从这个说法来的 。
元宵节来历三
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 , 祈祷获得好收成 。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 , 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 。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 。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 。在我的家乡正月十六晚上也会点燃火堆,孩子、大人相继跳过,祈祷来年无病无灾 。
其实每个地域对于节日的庆祝都各不相同,元宵节赏花灯也是很多见 , 在传统社会中,日常年轻女孩是不允许外出的,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友的机会,这个时候很多年轻人一见钟情 , 所以也成为了浪漫的节日 。
“灯照月,月照灯,灯月相照;男观女 , 女观男,男女同观”说的就是赏花灯时人们的心理状态 。
随着经济的发展 , 年味虽慢慢的冲淡了很多,但是节日的到来还是让我们有很多的期待 , 期待与家人的团圆,期待家人围坐在一起健谈一年中的苦辣酸甜 。
元宵节吃汤圆的寓意汤圆象征团圆、美好,元宵节吃汤圆意味着一家在新一年里会阖家幸福 , 团团圆圆,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 。汤圆是在宋朝时期浙江宁波一代首先兴起的一种食物,用黑芝麻、猪油、白砂糖作为馅料 , 先将黑芝麻磨成粉状,然后拌上猪油和砂糖团成球,这就是汤圆的馅料 。用糯米粉和面做皮,将馅料放在糯米皮里,团成小球 , 放在水里煮 。这种食物煮熟之后吃着香甜可口,还很有趣,所以很受大家的欢迎 。又因为这种糯米圆子在煮的时候,在水里上下浮沉,所以一开始给它起名字叫“浮元子”,后来才叫汤圆 。因为它开锅之后漂在水上,煞是好看,让人联想到一轮明月挂在云空 。天上明月,碗里汤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 , 象征着团圆吉利 。所以说,元宵节吃元宵或者汤圆表达的是人们喜爱阖家团圆的美意 。元宵节吃汤圆,除了寓意喜庆合家团团圆圆 , 还有御寒、补脾胃、益肺气之养生功效 。元宵汤圆的材料主要是糯米,《本草纲目》中指出,糯米是补脾胃、益肺气之谷 。糯米味甘、性温 , 吃后能补养人体气血,滋养脾胃 。冬季最冷是三九,目前虽然已过 , 但天气乍暖还寒,寒冷天最容易亏损的就是胃气 。古人在正月十五闹元宵时用糯米材料制作汤圆,除了糯米有粘性,包圆容易下锅不会散开 , 还因糯米具有御寒方面的特性 。
汤圆本身就是用糯米做的皮,自带一些甜味,所以在吃汤圆的时候要适当放糖,避免大量的糖分摄入引起脾胃不适 。汤圆的吃法还有很多 , 在汤里可以放一些糖桂花、甜酒酿或者桂圆、红枣之类 , 要是想在冬日里达到一些驱寒的作用,还可以在汤里放一点姜汤 。吃汤圆是我们的传统习俗,南方地区过年必不可少的就是汤圆 , “圆”代表着“团圆”“圆满”,吃汤圆 , 是家庭和谐、吉祥的意思 。
元宵吃汤圆的来历相传,远古时候玉皇大帝为了一统天下,特派灶神菩萨长驻人间了解民情,每月逢三上天回禀 。有年夏历冬月二十三日,灶神菩萨向玉帝回禀道:“人间百姓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吃的是粗茶淡饭 。每日辛勤劳动,从不歇息,长此下去,我担心庶民们会因过度疲劳累坏身体,不能生产,必将影响贡献 。”玉帝闻奏即命群臣共商良策 。太白金星奏道:“大王可命衲陀祖师下凡,给百姓们吃些药,叫他们慢慢地发起病来 , 自然就会休息 。”玉帝准奏,使命衲陀祖师下凡照此办理 。
夏历腊月初八早上 , 衲陀祖师就偷偷在百姓们的饭锅里丢下了疯人药,药一下锅就变成大豆、豌豆、蒜苗、豆腐和肉颗颗,百姓们吃了,果真慢慢地“疯”了起来:女的缝新衣、绣花鞋,男的杀猪、宰羊,都不想下地干活 。过了腊月二十四日,疯人药性大发 。人们就东家请人吃饭,西家邀客喝酒 。到了腊月三十日中午,百姓们都拿出各种好吃的食物,围在桌旁,全家人大吃大喝起来 。从正月初一起,男女老少不光吃好的,而且整日穿红着绿到处玩耍 。有的画着花脸,敲锣打鼓四处游街;有的邀邀约约带着礼品,八方去拜年 。
正月十三日 , 灶神菩萨上天奏道:“大王,不好了,百姓们全疯了!光吃光耍 , 一样活不干,这样下去,如何得了 。”玉帝闻奏,十分惊诧 , 即命群臣再议良策 。太白金星又奏:“若要治好百姓疯病,可令药王菩萨设法 。”玉帝准奏,即令药王菩萨下凡治理 。
正月十四日晚,药王菩萨就将百姓的夜餐变成了汤圆,里面放些芝麻、核桃、白糖等清醒剂,百姓们吃了,第二天早上疯病全好了,家家照旧男耕女织,恢复了往常的劳动 。就这样周而复始地延续下去,就形成了过年的习惯 。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大约形成于宋代 。据记载,唐朝时,元宵节吃“面茧”“圆不落角” 。到了南宋 , 出现了“乳糖圆子”,这应该就是汤圆的前身 。宋代周必大所写的《元宵煮浮圆子》诗 , 里面有“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的诗句 。及至明朝 , “元宵”的称呼就比较多了 。民俗专家表示,元宵一开始多被称为“汤圆”,因为它开锅之后漂在水上 , 煞是好看,让人联想到一轮明月挂在云空 。天上明月,碗里汤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 , 象征着团圆吉利 。因此,吃元宵表达的是人们喜爱阖家团圆的美意 。调查同时也显示中国人对传统节日的传承和热爱,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热爱 。吃元宵要吃出不一样的味道 。
元宵节吃汤圆的寓意是团圆,吃汤团是元宵节的传统习俗之一 , 因为汤圆和“团圆”的音色相近,因此有团圆之意,吃下一碗汤圆,象征着新的一年能够团团圆圆、合家幸福、平安喜乐,同时也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
“元宵”作为食物 , 在中国也由来已久 。宋代 , 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 。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元宝” 。古时“元宵”价格比较贵,有一诗说:“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路行 , 不得金钱不得回 。”
“汤圆”是元宵节必备的食物 , 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元宵节吃汤圆 , 象征家庭和谐、吉祥 , 因此,吃元宵表达的表达的是人们喜爱阖家团圆的美意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于宋代 。当时称元宵为“圆子”、“浮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 。元宵节吃汤圆,其风俗大行于宋代 。宋人周必大的《平原续稿》中有“元宵煮浮元子,前辈似未曾赋此”之说 。
民俗专家表示,煮汤圆时,因为它开锅之后飘在水上 , 煞是好看 , 让人联想到一轮明月挂在云空 。天上明月,碗里汤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象征着团圆吉利 。因此,吃汤圆表达的是人们喜爱阖家团圆的美意 。同时也显示中国人对传统节日的传承和热爱,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热爱 。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国各地的共同风俗 。汤圆也称“汤团”或“圆子”“团子”,南方人还称为“水圆”“浮圆子” 。
每到正月十五,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 。另外,汤圆的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
煮元宵:
1、先把水烧开,然后放下冰冻的汤圆然后改小火,不要让水沸腾起来为宜 。
2、如因见水沸腾起来了适当的加点凉水下去,轻轻的推动汤圆不要用力搅动,用力搅动汤圆就会破的,煮到汤圆浮在水面上就可以吃了 。
3、冰冻汤圆从冰箱取出后不会很快融化,如果汤圆上有冰层,建议先适当化一下,否则煮出来的汤圆口感不好 。
4、最好用不锈钢锅具,先接适当的水放在火上加热 , 等到水将沸的时候把汤圆顺锅边慢慢滑下,然后用汤匙顺着锅边慢慢搅拌 , 不要推到汤圆,因为可能会把汤圆推破 。
第一 , 汤圆与“团圆”读音相似 , 并且元宵往往就是归家的游子再次离家的时候,于是人们在元宵节吃汤圆,寄托了对新的一年美好的意愿,希望来年也能团团圆圆 。
第二 , 正月十五元宵节 , 正是月满之时,在古代夜生活不像现在如此丰富,所以古代常有与家人赏月话闲聊的习惯 。而白净圆润的汤圆如同天上的明月,所以古人对汤圆寄托了一家人能够和和美美的意愿 。
第三,传统的汤圆是糯米做皮,五谷杂粮做馅料,例如我们经常吃的花生、芝麻等 。所以人们在元宵节吃汤圆 , 则是希望新的一年能有个好收成 , 风调雨顺 。丰富的馅料 , 也寓意着财源广进 , 福气满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