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元宵节吃什么传统食物,元宵节都有些什么传统美食?

1、元宵节都有些什么传统美食?元宵节都有些什么传统美食
1、汤圆和元宵
元宵节,南方人吃汤圆,北方人吃元宵,都是为了求一个全家团团圆圆的美好寓意 。制作汤圆和元宵的主要原料都是糯米,其性平、味甘、补虚调血、健脾开胃、益气止泻,有暖中、生津和润燥的功能 。汤圆的内馅甜、咸、荤、素皆有,而元宵则多为甜馅 , 一般是果料和干果为主 。
2、生菜
广东人过元宵节时喜欢“偷”摘生菜,拌以糕饼煮食,据说这种食品代表吉祥 。广东人的性格平和实在 , 对节庆也最图一个好意头,平时最常用于新店开业等节庆场合的生菜,也是元宵节必备的节庆用品 。经常成为南方饭桌上常见蔬菜的生菜 , 名字就和“生财”谐音,因此也被看做是象征富贵吉祥的喜庆之物 。
3、元宵茶
在陕西等地有吃元宵茶的风俗,就是在热汤面中放进各种菜和水果 , 很像古时的“元宵粥” 。此茶增加了纤维素、矿物质及维生素的摄取 , 且不像普通元宵那么油腻,对于由于节日多食动物性食品而呈现的酸性体质有中和作用,也使元宵的营养更为全面 。
4、油茶
元宵节夜晚的吃食,平地曰“十五扁 , 十六圆” , 一天吃饺子,一天吃元宵;山区则是“十五打油茶,十六捏扁食” 。正是所谓的“十里不同俗” 。打茶是用筷子搅着茶面下锅做油茶也叫面茶 。
5、油锤
元宵节的应节食品,在南北朝时浇上肉汁的米粥或豆粥 。但这项食品主要用来祭祀,还谈不上是节日食品 。到了唐朝郑望之的《膳夫录》才记载了:“汴中节食,上元油锤 。”油锤的制法,据《太平广记》引《卢氏杂说》中一则《尚食令》的记载,类似后代的炸元宵 。也有人美其名为“油画明珠” 。
6、饺子
正月十五到了,北方有吃饺子的习惯,河南人有“十五扁、十六圆”的元宵节习俗、传统 , 所以正月十五应该吃饺子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 。
7、枣糕
豫西一带的人过元宵节喜欢吃枣糕 , 带有吉祥如意的寓意 。枣糕原是清朝宫廷御用糕点 , 其味香远 , 入口丝甜,含有维生素C、蛋白质、钙、铁、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 既能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还有保护肝脏、增加肌力、养颜防衰之功效 。
8、粘糕
粘糕又名年糕 。元宵节除元宵、面条外 , 还有吃粘糕的 。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食治》载骸白粤好祝昧甘、微寒、无毒、除热、益气 。”唐代之后,元代也有元宵节食糕的记载 。
9、豆面团
昆明人喜欢吃豆面团,做法跟元宵差不多,是将豆炒熟后磨面,团成丸子后用水煮熟即可,口感不错 。
10、糟羹
台州一带每年正月十四看过花灯之后食糟羹 。糟羹用肉丝、冬笋丝、香菇、木耳、鲜蜻、豆干、油泡、川豆板、菠菜等炒熟,再加入少许米粉,煮成带咸味的糊状食品 。正月十五喝的糟羹为甜的,用番薯粉或藕粉配上莲子、甜枣、桂圆等做成 。
11、馒头和麦饼
浙江浦江一带在元宵节有吃馒头、麦饼的习俗 。据说原因是馒头为发面 , 麦饼为圆形 , 取“发子发孙大团圆”之意 。湖南省常德上元各家以椒为汤 , 加入韭菜儆果诸物款待客人,称为“时汤” 。
12、面条
江北地区民间流传有“上灯元宵,落灯面,吃了以后望明年”的民谚,当地人在正月十五晚上要吃面条,听起来与元宵不相关,但也有祈求吉利之意 。《仪徽岁时记》载:“(正月)十八落灯,人家啖面 , 俗谓‘上灯圆子落灯面’ , 各家自为宴志庆 。”落灯时吃面条寓意喜庆绵绵不断之意 。
、汤圆和元宵
元宵节,南方人吃汤圆,北方人吃元宵,都是为了求一个全家团团圆圆的美好寓意 。制作汤圆和元宵的主要原料都是糯米,其性平、味甘、补虚调血、健脾开胃、益气止泻,有暖中、生津和润燥的功能 。汤圆的内馅甜、咸、荤、素皆有,而元宵则多为甜馅,一般是果料和干果为主 。
2、生菜
广东人过元宵节时喜欢“偷”摘生菜,拌以糕饼煮食,据说这种食品代表吉祥 。广东人的性格平和实在,对节庆也最图一个好意头,平时最常用于新店开业等节庆场合的生菜,也是元宵节必备的节庆用品 。经常成为南方饭桌上常见蔬菜的生菜 , 名字就和“生财”谐音,因此也被看做是象征富贵吉祥的喜庆之物 。
3、元宵茶
在陕西等地有吃元宵茶的风俗,就是在热汤面中放进各种菜和水果,很像古时的“元宵粥” 。此茶增加了纤维素、矿物质及维生素的摄取,且不像普通元宵那么油腻,对于由于节日多食动物性食品而呈现的酸性体质有中和作用,也使元宵的营养更为全面 。
4、油茶
元宵节夜晚的吃食 , 平地曰“十五扁,十六圆”,一天吃饺子,一天吃元宵;山区则是“十五打油茶,十六捏扁食” 。正是所谓的“十里不同俗” 。打茶是用筷子搅着茶面下锅做油茶也叫面茶 。
5、油锤
元宵节的应节食品,在南北朝时浇上肉汁的米粥或豆粥 。但这项食品主要用来祭祀 , 还谈不上是节日食品 。到了唐朝郑望之的《膳夫录》才记载了:“汴中节食,上元油锤 。”油锤的制法,据《太平广记》引《卢氏杂说》中一则《尚食令》的记载,类似后代的炸元宵 。也有人美其名为“油画明珠” 。
6、饺子
正月十五到了,北方有吃饺子的习惯,河南人有“十五扁、十六圆”的元宵节习俗、传统,所以正月十五应该吃饺子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 。
7、枣糕
豫西一带的人过元宵节喜欢吃枣糕 , 带有吉祥如意的寓意 。枣糕原是清朝宫廷御用糕点,其味香远,入口丝甜 , 含有维生素C、蛋白质、钙、铁、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既能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还有保护肝脏、增加肌力、养颜防衰之功效 。
8、粘糕
粘糕又名年糕 。元宵节除元宵、面条外,还有吃粘糕的 。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食治》载骸白粤好祝昧甘、微寒、无毒、除热、益气 。”唐代之后,元代也有元宵节食糕的记载 。
9、豆面团
昆明人喜欢吃豆面团,做法跟元宵差不多,是将豆炒熟后磨面,团成丸子后用水煮熟即可 , 口感不错 。
10、糟羹
台州一带每年正月十四看过花灯之后食糟羹 。糟羹用肉丝、冬笋丝、香菇、木耳、鲜蜻、豆干、油泡、川豆板、菠菜等炒熟,再加入少许米粉,煮成带咸味的糊状食品 。正月十五喝的糟羹为甜的,用番薯粉或藕粉配上莲子、甜枣、桂圆等做成 。
11、馒头和麦饼
浙江浦江一带在元宵节有吃馒头、麦饼的习俗 。据说原因是馒头为发面,麦饼为圆形,取“发子发孙大团圆”之意 。湖南省常德上元各家以椒为汤,加入韭菜儆果诸物款待客人 , 称为“时汤” 。
12、面条
江北地区民间流传有“上灯元宵,落灯面 , 吃了以后望明年”的民谚,当地人在正月十五晚上要吃面条 , 听起来与元宵不相关,但也有祈求吉利之意 。《仪徽岁时记》载:“(正月)十八落灯,人家啖面,俗谓‘上灯圆子落灯面’,各家自为宴志庆 。”落灯时吃面条寓意喜庆绵绵不断之
除了汤圆
元宵节还吃什么
元宵节有吃汤圆的习俗,除了汤圆,元宵节还吃什么呢?一起来了解下元宵节当天要哪些传统美食才有节日的味道 。
油锤
油锤
元宵节的食品出现于唐宋时的有油锤 。“上元节食焦锤最盛且久 。”据宋代的《太平广记》记载:油热后从银盒中取出锤子馅 。用物在和好的软面中团之 。将团得锤子放到锅中煮熟 。用银策捞出 , 放到新打的井水中浸透 。再将油锤子投入油锅中 , 炸三五沸取出 。吃起来“其味脆美,不可言状” 。原来唐宋时的油锤就是后世所言的炸元宵 。油锤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其制法与品种已颇具地方特色 , 仅广东一省,便有番属的“通心煎堆”、东莞的“碌堆”、九江的“煎堆”等等 , 真可谓唐宋食风今犹在 。
元宵
元宵
元宵又名汤圆、说团、圆子等 。元宵节吃元宵,是全国各地的共同习俗 。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 , 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开始元宵称为"汤圆",因它飘在碗里,像是一轮明月挂在天际 。天上月圆,碗里汤圆 , 家人团圆,正如台湾民歌《卖汤圆》中唱的:"一碗汤圆满又满,吃了汤圆好团圆 。"以象征团圆吉利之意 。因汤圆最初只专在元宵节上市供应 , 久而久之 , 便直接呼它为元宵了 。
面灯
面灯
面灯也叫由面盏 , 是用面粉做的灯盏,多流行于北方地区 。面灯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做灯盏十二斗(闰年十三只),盏内放食油点燃,或将面灯放锅中蒸,视灯盏灭后盏内余油的多寡或蒸熟后盏中留水的多少以卜来年十二个月份的水、旱情况,这在科学不发达的年代,其做法是可以理解的 。如清乾隆年间陕西《锥南县志》载骸罢月十五,以荞麦面蒸盏燃灯,按十二月 , 以卜雨降 。”表达了人们祈求风调雨顺的愿望 。面灯在正月十六落灯之日煮或蒸而食之 。清咸丰年间,山西《澄城县志》载骸罢月十五日蒸荞麦面为灯盏,注油燃灯,次早食之 。”目前农村仍有此俗 。
面条
面条
面条为元宵灯节落灯这天晚餐的食品 。古有“上灯元宵 , 落灯面 , 吃了以后望明年”民谚 。这一食俗多流行于长江以北地区 。《仪徽岁时记》载:“(正月)十八落灯,人家啖面,俗谓"上灯圆子落灯面" , 各家自为宴志庆 。”落灯时吃面条寓意喜庆绵绵不断之意 。
粘糕
粘糕
粘糕又名年糕 。元宵节除元宵、面条外 , 还有吃粘糕的 。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食治》载骸白粤好祝昧甘、微寒、无毒、除热、益气 。”唐代之后 , 元代也有元宵节食糕的记载 。
糟羹
糟羹
浙江台州一带每年正月十四看过花灯之后食糟羹,用肉丝、冬笋丝、香菇、木耳、鲜蜻、豆干、油泡、川豆板、菠菜等炒熟,再加入少许来米粉 , 煮成带咸味的糊状食品 。正月十五喝的糟羹为甜的,用番薯粉或藕粉配上莲子、甜枣等
望采纳谢谢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 , 在我国也由来已久 。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 。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 , 可荤可素,风味各异 。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 , 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
元宵节的主要吃食是元宵 。元宵也叫“汤圆”、“圆子” 。据说元宵象征合家团圆,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
吃元宵的习俗源于何时何地,民间说法不一 。一说春秋未楚昭王复国归途中经过长江,见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黄,内中有红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 。众人不知此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问孔子 。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复兴之兆 。”因为这一大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后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制此果,并用山楂做成红色的馅煮而食之 。还有一种说法,元宵原来叫汤元,到了汉武帝时,宫中有个宫女叫元宵,做汤元十分拿手,从此以后,世人就以这个宫女的名字来命名 。这两个传说不见史料记载,不足为信 。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 。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 。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的记载看,元宵作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 。因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之 。
元宵在宋朝很珍贵 , 姜白石有诗“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诗中的“珍品”即指元宵 。
到了现代亦有与元宵节有关的故事 。袁世凯在做了大总统之后心犹未甘,还想当皇帝 , 因美梦不能成真,终日烦恼 。一日他的姨太太说要吃元宵,话刚一出口,就被袁世凯打了一个耳光 , 因“元宵”与“袁消”谐音,从此袁世就给手下的人下了个命令,以后不许再说“元宵”,而只能说“汤圆” 。后来有人就此事写了一首打油诗:“诗吟圆子溯前朝,蒸化煮时水上漂 。洪宪当年传禁令,沿街不许喊元宵 。
元宵是用糯米粉做成的圆形食品,从种类上分 , 可分实心和带馅的两种 。带馅的又有甜、咸之分 。甜馅一般有猪油豆沙、白糖芝麻、桂花什锦、枣泥、果仁、麻蓉、杏仁、白果、山楂等;咸馅一般有鲜肉丁、火腿丁、虾米等 。用芥、葱、蒜、韭、姜组成的菜馅元宵,称“五味元宵” , 意寓勤劳 。
元宵节在南方吃的是汤圆,北方吃的是元宵,还有生菜(谐音生财)象征富贵吉祥,陕西等地有喝元宵茶的习俗,还有油茶北方的风俗,油锤(南方叫麻团圆圆的个头里面是芝麻红豆馅),吃饺子 , 正月十五北方吃饺子的习俗,枣糕,粘糕,面灯,豆面团 , 糟羹,馒头、麦饼,面条,其实南北差不多糕点面条居多 。

南方元宵节吃什么传统食物,元宵节都有些什么传统美食?

文章插图
2、元宵节的食物及传统活动 元宵又名汤圆,“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 , 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元宵节的食物及传统活动,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
元宵节吃什么食物
1、元宵
“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吃食 。不过 , 元宵是北方食品,它是将做好的馅料切成块,沾上水,放入装有糯米粉的容器中滚出来的,与南方的汤圆有一定的区别 。
2、汤圆
南汤圆,北元宵 。与北方不同,南方人过元宵节是要吃汤圆的 , 寓意团团圆圆 。汤圆的做法较元宵简单,与包饺子类似,是将糯米粉加水和成团,放置1小时,揪一小团面捏成片,包入馅料搓圆即可 。
3、生菜
广东人过元宵节时喜欢“偷”摘生菜,拌以糕饼煮食,据说这种食品代表吉祥 。广东人的性格平和实在,对节庆也最图一个好意头,平时最常用于新店开业等节庆场合的生菜,也是元宵节必备的节庆用品 。经常成为南方饭桌上常见蔬菜的生菜 , 名字就和“生财”谐音,因此也被看做是象征富贵吉祥的喜庆之物 。
4、元宵茶
在陕西等地有吃元宵茶的风俗,就是在热汤面中放进各种菜和水果,很像古时的“元宵粥” 。此茶增加了纤维素、矿物质及维生素的摄取,且不像普通元宵那么油腻,对于由于节日多食动物性食品而呈现的酸性体质有中和作用,也使元宵的营养更为全面 。
5、油茶
元宵节夜晚的吃食 , 平地曰“十五扁,十六圆”,一天吃饺子,一天吃元宵;山区则是“十五打油茶 , 十六捏扁食” 。正是所谓的“十里不同俗” 。打茶是用筷子搅着茶面下锅做油茶,也叫面茶 。
6、油锤
元宵节的应节食品,在南北朝时浇上肉汁的米粥或豆粥 。但这项食品主要用来祭祀,还谈不上是节日食品 。到了唐朝郑望之的《膳夫录》才记载了:“汴中节食,上元油锤 。”油锤的制法,据《太平广记》引《卢氏杂说》中一则《尚食令》的记载 , 类似后代的炸元宵 。也有人美其名为“油画明珠” 。
7、饺子
正月十五到了,北方有吃饺子的习惯,河南人有“十五扁、十六圆”的元宵节习俗、传统 , 所以正月十五应该吃饺子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 。
8、枣糕
豫西一带的人过元宵节喜欢吃枣糕,带有吉祥如意的寓意 。枣糕原是清朝宫廷御用糕点,其味香远,入口丝甜,含有维生素C、蛋白质、钙、铁、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既能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还有保护肝脏、增加肌力、养颜防衰之功效 。
9、粘糕
粘糕又名年糕 。元宵节除元宵、面条外 , 还有吃粘糕的 。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食治》载骸白粤好祝昧甘、微寒、无毒、除热、益气 。”唐代之后,元代也有元宵节食糕的记载 。
10、面灯
说起元宵节的习俗,大家一般都会想到吃汤圆、赏花灯、猜灯谜,然而还有一种习俗是从汉朝就流传下来的,那就是正月十五点豆面灯 。元宵节的灯光是吉祥之光,能驱妖辟邪祛病 , 因此正月十五捏豆面灯就是老百姓祈求新一年阖家幸福,家业兴旺 。
11、豆面团
昆明人喜欢吃豆面团,做法跟元宵差不多,是将豆炒熟后磨面,团成丸子后用水煮熟即可,口感不错 。
12、糟羹
台州一带每年正月十四看过花灯之后食糟羹 。糟羹用肉丝、冬笋丝、香菇、木耳、鲜蜻、豆干、油泡、川豆板、菠菜等炒熟 , 再加入少许米粉 , 煮成带咸味的糊状食品 。正月十五喝的糟羹为甜的,用番薯粉或藕粉配上莲子、甜枣、桂圆等做成 。
13、馒头、麦饼
浙江浦江一带在元宵节有吃馒头、麦饼的习俗 。据说原因是馒头为发面,麦饼为圆形 , 取“发子发孙大团圆”之意 。湖南省常德上元各家以椒为汤,加入韭菜儆果诸物款待客人,称为“时汤” 。
14、面条
江北地区民间流传有“上灯元宵 , 落灯面,吃了以后望明年”的民谚,当地人在正月十五晚上要吃面条,听起来与元宵不相关,但也有祈求吉利之意 。《仪徽岁时记》载:“(正月)十八落灯,人家啖面,俗谓‘上灯圆子落灯面’,各家自为宴志庆 。”落灯时吃面条寓意喜庆绵绵不断之意 。
元宵节有什么传统活动
1、花灯寄寓
民间在除夕供奉老天爷时要设立“天地堂” 。人们在院子里扎一小棚,棚里面小桌上立着“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的神位;神位前摆着香炉、供品,还挂着一盏灯笼,灯笼代表姜太公的席位 。据说姜太公当年封神时,别人都封了,就是忘记了封自己,自己没有席位只好和老天爷坐在一起 。灯笼与神有关,所以也赋予很多象征意义 。
2、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 , “元宵”作为食品 , 在我国也由来已久 。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 。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 。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 , 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 , 团团圆圆 。
3、闹花灯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此节日民间有挂灯、打灯、观灯灯习俗 , 故也称灯节 。
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 。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 , 并沿袭传于后世 。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 。所以也把元宵节称为“灯节”在山西的县城一级城廓甚至乡,镇中 , 这些居民集中地,繁华热闹区 , 在正月十五到来之前,满街挂满灯笼,到处花团锦簇,灯光摇曳,到正月十五晚上达到高潮 。正月十五的“观灯”已经成为山西民间群众自发的活动,在正月十五晚上,街头巷尾 , 红灯高挂 , 有宫灯,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 , 鸟禽灯等等,吸引着观灯的群众 。太原一带,太谷县的灯是很有名气的 。太谷的灯,以品种繁多、制作精巧、外观引人出名 。
4、猜灯谜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 。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 , 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 , 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 。灯谜增添节日气氛,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5、划旱船
划旱船 , 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 。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 , 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 。旱船不是真船,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如同坐于船中一样,手里拿着桨,做划行的姿势,一面跑 , 一面唱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这就是划旱船了 。有时还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档着表演,则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种滑稽的动作来逗观众欢乐 。划旱船流行于中国很多地区 。
元宵节的意义是什么
元宵节之所以得以传承,因为这个节日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团圆 , 和谐,追求自由 , 这些都是我们所向往,也是我们的美好期盼,每一个节日之所以可以得到传承就是里面包含了人民的祈愿 ,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 。因为正月又叫元月,正月十五的晚上是一年里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宵”是“夜晚”的意思,所以,这个节日就得名元宵节 。元宵节又名上元节、元矽节、灯节 。
元宵节和其他传统节日强调“阖家团聚”不同,元宵节更强调“普天同庆” 。元宵节被人们视为春节最后的高潮,因为过了这天,人们就要真正进入新一年的生产生活 , 所以人们在元宵节全民欢庆,以祈求上苍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这也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盼 。正因如此 , 在中国民间有“正月十五闹元宵”的习俗 。
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大江南北,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每到元宵节期间 , 人们都会走出家门,涌上街头 , 除了闹花灯、猜灯谜外,还有舞龙、舞狮、踩高跷、跑旱船、敲舟山锣鼓……其中,有很多风俗和活动都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同庆佳节 , 让广大群众参与其中,共同享受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给我们留下的审美记忆 。
元宵节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社会的“狂欢节”,连平时被限制在家的古代妇女也可以自由出门游玩了 。当然 , 个别礼法之士反对这个习俗,比如宋代的司马光 。元宵夜,他夫人打扮了准备出门赏灯 。司马光问:“家中点灯,何必出看?”夫人回答:“兼欲看游人 。”司马光说:“某(我)是鬼耶?!”这就太不讲理了,总不能只让夫人终年只看他一个人一张脸吧?好在社会不买这些礼法之士的账,大多数妇女照样游乐 。元宵节允许民众自由娱乐,这是古代社会针对过分严格的礼法制度而设计的一个发泄渠道 。一些年轻人乘机会见意中人 。正如辛弃疾所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南方元宵节吃什么传统食物,元宵节都有些什么传统美食?

文章插图
3、元宵节的风俗活动及传统食物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或“灯节” 。与春节、中秋节一起被称为中国民间的三大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元宵节的风俗活动及传统食物,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元宵节的风俗活动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 , 在我国也由来已久 。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 。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 , 将馅儿团成形后在糯米粉中滚成,汤圆则是先以糯米粉做成皮儿,再包馅儿而成 , 做法完完全全不一样 。元宵可荤可素 , 风味各异 。可汤煮、油炸、蒸食 , 有团圆美满之意 。
观灯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 , 社会富庶 。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 。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 。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 , 民族特色更强 。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
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的一项传统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 , 开始于南宋 。南宋周密《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 , 戏弄行人 。”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 。
走百病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 , 还有信仰性的活动 。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
逐鼠
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 。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 。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
迎紫姑
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 。正月十五 , 紫姑因穷困而死 。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 。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 。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象对待亲姐妹一样,拉着她的手,跟她说着贴心话,流着眼泪安慰她 , 情景十分生动 , 真实的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
元宵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1、汤圆
在元宵节的时候,南方的人吃的是汤圆,台湾的民歌《卖汤圆》中有一句歌词是:”一碗汤圆满又满 , 吃了汤圆好团圆 。”天上月圆 , 碗里汤圆 , 意味着家庭团圆 , 阖家幸福 。
汤圆是糯米粉加水调和成糯米皮,然后放入事先做好的各种馅料,一般都是干果和水果加上植物油,例如花生,芝麻,核桃等等,最后把糯米皮包好,形成一个圆球就可以了,汤圆是包出来的 。
2、元宵
元宵节,北方人要吃元宵 。说到元宵,不少人以为汤圆就是元宵 。其实元宵和汤圆尽管在原料、外形上差别不大,实际是两种东西 。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制作工艺上 。做汤圆相对简单,一般是先将糯米粉用水调和成皮,然后将馅“包”好即成 。而元宵在制作上要繁琐得多:首先需将面和好,把凝固的馅切成小块,过一遍水后,再扔进盛满糯米面的笸箩内滚,一边滚一边洒水,直到馅料沾满糯米面滚成圆球方才大功告成 。
3、生菜
广东人过元宵节时喜欢“偷”摘生菜,拌以糕饼煮食,据说这种食品代表吉祥 。广东人的性格平和实在,对节庆也最图一个好意头,平时最常用于新店开业等节庆场合的生菜,也是元宵节必备的节庆用品 。经常成为南方饭桌上常见蔬菜的生菜,名字就和“生财”谐音,因此也被看做是象征富贵吉祥的喜庆之物 。
4、元宵茶
陕西等地方在元宵节的时候有食用元宵茶的习俗,虽然叫做元宵茶,但是和元宵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 。元宵茶是在热汤面中加入各种的水果和蔬菜烹饪而成的,在过年期间食用了大鱼大肉之类油腻的食物之后,正月十五的时候食用这种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和矿物质的元宵茶,能够缓解油腻感 。
5、油茶
元宵节夜晚的吃食,平地曰“十五扁,十六圆”,一天吃饺子,一天吃元宵;山区则是“十五打油茶,十六捏扁食” 。正是所谓的“十里不同俗” 。打茶是用筷子搅着茶面下锅做油茶也曰面茶 。
6、油锤
元宵节的应节食品,在南北朝时浇上肉汁的米粥或豆粥 。但这项食品主要用来祭祀,还谈不上是节日食品 。到了唐朝郑望之的《膳夫录》才记载了:“汴中节食,上元油锤 。”油锤的制法,据《太平广记》引《卢氏杂说》中一则《尚食令》的记载,类似后代的炸元宵 。也有人美其名为“油画明珠” 。
7、饺子
正月十五到了 , 北方有吃饺子的习惯,河南人有“十五扁、十六圆”的元宵节习俗、传统,所以正月十五应该吃饺子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 。
8、枣糕
豫西一带的人过元宵节喜欢吃枣糕,带有吉祥如意的寓意 。枣糕原是清朝宫廷御用糕点 , 其味香远,入口丝甜,含有维生素C、蛋白质、钙、铁、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既能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还有保护肝脏、增加肌力、养颜防衰之功效 。
9、粘糕
粘糕又名年糕 。元宵节除元宵、面条外,还有吃粘糕的 。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食治》载骸白粤好祝昧甘、微寒、无毒、除热、益气 。”唐代之后,元代也有元宵节食糕的记载 。
10、面灯
从汉朝的时候就流传下来一个习俗点面灯,面灯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其实就是面粉做的灯,也叫做面盏 , 主要是北方地区的习俗 。面灯的形状有很多种 , 一般会做灯盏十二个 , 闰年的时候做十三个,在灯盏里面放食用油,然后点燃,这样就是面灯了,元宵节的时候的灯光是有着吉祥的寓意,并且能够祛病辟邪的 。而面灯是因为古代科学不发达,就用面灯灭了之后里面剩下的食用油的多少来预测接下来一年中十二个月份的水、旱的情况,等正月十六的时候,把面灯蒸熟了食用 。而有的地方则是把面灯放在锅里蒸,蒸熟之后,面灯里面残留的水分的多少来预测 。
11、面条
江北地区民间流传有“上灯元宵 , 落灯面,吃了以后望明年”的民谚,当地人在正月十五晚上要吃面条,听起来与元宵不相关 , 但也有祈求吉利之意 。《仪徽岁时记》载:“(正月)十八落灯 , 人家啖面,俗谓‘上灯圆子落灯面’,各家自为宴志庆 。”落灯时吃面条寓意喜庆绵绵不断之意 。
12、豆面团
昆明人喜欢吃豆面团,做法跟元宵差不多,是将豆炒熟后磨面,团成丸子后用水煮熟即可,口感不错 。
13、糟羹
浙江台州附近地区的人有在正月十四的时候食用咸的糟羹,正月食物的时候吃甜的糟羹,糟羹又叫做山粉糊,是台州的元宵节食品,属于传统小吃之一,在正月十四看过花灯之后食用糟羹 。糟羹分为咸的和甜的,主要是用藕粉,米粉或者薯粉作为主料,然后添加自己喜欢的配料制作成自己喜欢的口味 。
14、馒头、麦饼
浙江浦江一带在元宵节有吃馒头、麦饼的习俗 。据说原因是馒头为发面,麦饼为圆形,取“发子发孙大团圆”之意 。湖南省常德上元各家以椒为汤 , 加入韭菜儆果诸物款待客人 , 称为“时汤” 。
元宵节吃汤圆的寓意
元宵节吃汤圆的寓意是吉祥如意、阖家团圆 , 还有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和对家乡故土的思念 。
1、专家表示 , 元宵一开始多被称为“汤圆” , 因为它开锅之后漂在水上,煞是好看,让人联想到一轮明月挂在云空 。天上明月,碗里汤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 , 象征着团圆吉利 。因此 , 吃元宵表达的是人们喜爱阖家团圆的美意 。
2、汤圆的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 , 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 , 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
3、元宵节吃汤圆,除了寓意喜庆合家团团圆圆,还有御寒、补脾胃、益肺气之养生功效 。元宵汤圆的材料主要是糯米 , 《本草纲目》中指出,糯米是补脾胃、益肺气之谷 。糯米味甘、性温,吃后能补养人体气血,滋养脾胃 。冬季最冷是三九,目前虽然已过 , 但天气乍暖还寒,寒冷天最容易亏损的就是胃气 。古人在正月十五闹元宵时用糯米材料制作汤圆 , 除了糯米有粘性,包圆容易下锅不会散开,还因糯米具有御寒方面的特性 。
4、元宵时吃糯米汤圆 , 温暖脾胃,人气息就会变得相当顺畅,以致周身发热,起到御寒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脾胃虚寒者 。此外 , 糯米还含有蛋白质、钙、磷、铁、烟酸等丰富营养,可以说糯米汤圆正是温补强壮的食品 。

南方元宵节吃什么传统食物,元宵节都有些什么传统美食?

文章插图
4、元宵节吃什么(元宵节要吃哪些传统食物) 正月十五闹元宵 , 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元宵节是一个合家团圆,幸福美满的日子,那么在这一天除了吃元宵和汤圆之外 , 还要吃什么传统食物呢?
汤圆和元宵
元宵节,北方人吃元宵,南方人吃汤圆,都是为了求一个全家团团圆圆的美好寓意 。元宵和汤圆,都是以馅为基础制作的,其主要原料都是糯米 。大致过程是先是拌馅料,和匀后摊成大圆薄片,晾凉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块 。汤圆的内馅甜、咸、荤、素皆有,而元宵则多为甜馅,一般是果料和干果为主 。
元宵茶
这种元宵茶其实在陕西等地方比较常见 。而这个茶其实也不是茶,更像是古代的元宵粥 。其实就是在热汤面中放入各种蔬菜和水果 。这种元宵茶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的身体非常的好,也给了人们改善伙食的机会 , 以免人们一直在吃元宵会吃腻 。
饺子
正月十五这天,北方有吃饺子的习惯,河南人有“十五扁、十六圆”的元宵节习俗、传统 , 所以正月十五应该吃饺子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 。
枣糕
豫西一带的人过元宵节喜欢吃枣糕,带有吉祥如意的寓意 。枣糕原是清朝宫廷御用糕点,其味香远,入口丝甜 。因为红枣糕口味正宗、价格合适,红枣含有人体所需的很多营养成份,所以广受现代消费群体的喜爱,在民间有”常品红枣糕,体健精神爽”和”一日食三枣,百岁不显老”的说法 。
面条
江北地区民间流传有“上灯元宵,落灯面 , 吃了以后望明年”的民谚,当地人在正月十五晚上要吃面条,听起来与元宵不相关 , 但也有祈求吉利之意 。落灯时吃面条寓意喜庆绵绵不断之意 。
糟羹
台州一带每年正月十四看过花灯之后食糟羹 。糟羹用肉丝、冬笋丝、香菇、木耳、鲜蜻、豆干、油泡、川豆板、菠菜等炒熟,再加入少许米粉,煮成带咸味的糊状食品 。正月十五喝的糟羹为甜的 , 用番薯粉或藕粉配上莲子、甜枣、桂圆等做成 。
以上就是介绍给大家的6种元宵节必备的食物,你在元宵节这天吃过哪种?你们当地的元宵节除了吃元宵,还有别的什么美食么?
南方元宵节吃什么传统食物,元宵节都有些什么传统美食?

文章插图
5、元宵节吃什么传统食物元宵节传统习俗及食物推荐
2020年的元宵节就要到了,虽然很多人的心被疫情所牵挂着,但是不妨碍,我们借着节日寄托我们美好的祝愿,祝福春天早日到来 。各地暂时也还未开学,很多老师也会布置学生进行元宵节手抄报制作,那么元宵节手抄报内容应该写什么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

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 , 舞龙 , 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
舞龙灯,是元宵节庆典的重要民俗之一 。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 。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 。中华民族崇尚龙 , 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
挂花灯:传说此习俗源于东汉 , 南北朝时已蔚然成风,唐代灯会定为三天,正月十四至十六,至宋代改为五天,明代则为十天 , 清代宫中则从小年开始就挂花灯 。民间挂花灯则有一美丽的传说,古时一猎人射死了一只神鹅,玉帝闻讯大怒,要为神鹅报仇 , 要于正月十五焚人间,一位善良的仙女偷下凡间向人们报告了这一消息 。人们决定在正月十五前后家家户户挂红灯,放烟火 , 待天兵要下凡时 , 见火光一片 。以为火早就烧起来了,便不再下界,直接向玉帝交差,人间得免一难,此后,每至此日 , 家家户户都挂花灯 。至今,每逢正月十五全国各地仍有不少灯会灯展,著名的有北京北海公园元宵灯会 , ,四川自贡灯会,哈尔滨冰灯节等等 。
民间习俗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 , “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 。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 。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将馅儿团成形后在糯米粉中滚成,汤圆则是先以糯米粉做成皮儿,再包馅儿而成,做完完全不一样 。元宵可荤可素,风味各异 。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
观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 , 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执佑《惹蟮梅鸱ü槔矗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 , 是参佛的吉日良辰 。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 。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 。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 , 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 。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 。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 。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 , 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
宋代 , 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 , 民族特色更强 。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 。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
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的一项传统活动 , 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 , 开始于南宋 。南宋周密《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 , 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 , 戏弄行人 。”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 , 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 , 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 , 所以称为“灯谜” 。
情人节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 , 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 。元宵灯节期间 , 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
在台湾,还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 , 俗称:“偷挽葱,嫁好丁薄“偷挽菜,嫁好婿” , 希望婚姻美满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园里偷摘葱或青菜,期待未来家庭幸福,唐代的灯市还出现乐舞百戏表演,成千上万的宫女,民间少女在灯火下载歌载舞 , 叫做行歌、踏歌 。
欧阳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 , 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 。所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 。
走百病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 。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
正月十五元宵节还有一些鲜为人知已经失传的民间活动,这里列举二三 。
祭门、祭户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 。祭祀的方法很简单,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
逐鼠
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 。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 。于是 , 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
迎紫姑
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 。正月十五 , 紫姑因穷困而死 。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 。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 。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象对待亲姐妹一样,拉着她的手,跟她说着贴心话,流着眼泪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动,真实的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
地方习俗
莆田地区
在莆田,元宵节盛况赛过春节 。近一个月时间里,每天都有不同村庄、不同姓氏以不同形式闹元宵,活动丰富多彩 。某个村过元宵 , 就有宫社摆斋菜、设“宴桌”、叠糕果、搭橘塔,乡民们抬菩萨神像行傩 。家家户户厅堂摆设香案 , 焚香放炮 , 化“贡银”,烧柴草,祈求来年日子更红火 。入夜 , 游灯、摆棕桥、跳傩火、舞龙戏狮、演大戏,通宵无眠 。
莆田元宵节,十四、十五、十六三天最为热闹,称为“元宵心” 。同时莆田还有“总元宵”和“妈祖元宵”习俗 。总元宵实际就是文艺“出游” 。“出游”队伍有马队、妆阁、彩旗队、十音八乐、舞龙戏狮等 。从早上8时一直游到晚上12时后回宫庙 。
妈祖元宵的风俗一般是在莆仙沿海岛屿上,特别是湄洲岛上 , 妈祖元宵的正日是在正月初十 。
还有点“烛山”的俗例 。妈祖元宵要持续到正月廿九才结束,这是因为莆仙各地舞龙的龙灯必须火化 。民间传说,龙灯不火化,龙将会成精变为“孽龙”伤害百姓 。由于龙是古代皇帝象征,一般宫庙级别低,无法履行“化龙”职责 , 必须由龙女下凡的妈祖来担当此任 。各乡镇元宵活动都结束后,就会把所有的龙灯集中起来 , 在正月廿九妈祖元宵时“化龙” 。
福州地区
据王应山《闽大记》载:福州“沿门悬灯,通宵游赏,谓之灯市 。”这一习俗,也始自宋代 。其时家家户户,张灯悬门,十里灯街,红光辉映 。州县官吏,每逢元宵,倡导大闹花灯,“官民同乐” 。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刘瑾当福州太守,为了观赏花灯,下令挨家挨户捐灯十盏 。郎官巷诗人陈烈,愤然在鼓楼挂上一盏诗灯:“富家一盏灯 , 太仓一粒粟;贫家一盏灯,父子相对哭 。风流太守知不知?犹恨笙歌无妙曲 。”从此,官府不再强令百姓捐灯 。历代灯会时间也有变化:唐宋多为正月十四至十八日;元代朝廷不提倡大规模灯会;明代为十三至二十二日;清代为十三至十七日 。民国后则无定规 。
福州元宵不仅灯市辉煌,还有摆设鳌山,供人玩赏的 。“春灯绝胜百花芳,元夕纷华盛福唐;银烛烧空排丽景,鳌山耸处现祥光 。”此诗描绘昔日闽都灯市和鳌山的盛景 。元宵城门开禁,鳌山向外,郊外人家入城观赏,人山人海,热闹非常
元宵节吃什么好?
元宵
元宵节,南方人吃汤圆,北方叫元宵,主要祈求全家团团圆圆 。做汤圆所用的糯米性平、味甘、补虚调血、健脾开胃、益气止泻 , 有暖中、生津和润燥的功能 。宋元元初时 , 汤圆已成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元宵” 。
元宵依馅论 , 分有馅和无馅两种,有馅元宵又有咸、甜、荤、素之分;按制作方法分,有手中搓制、元宵机制和竹匾水滚等诸种;按粉制区别,则有糯米面、高梁米面等 。
元宵茶
在陕西等地有吃元宵茶的风俗,就是在热汤面中放进各种菜和水果,很像古时的“元宵粥” 。此茶增加了纤维素、矿物质及维生素的摄?。?且不像普通元宵那么油腻,对于由于节日多食动物性食品而呈现的酸性体质有中和作用,也使元宵的营养更为全面 。
打油茶
元宵节夜晚的吃食,平地曰“十五扁,十六圆”,一天吃饺子,一天吃元宵;山区则是“十五打油茶 , 十六捏扁食” 。正是所谓的“十里不同俗” 。打茶是用筷子搅着茶面下锅做油茶也曰面茶 。
油茶面
油茶面,也叫炒面,是陕西非常有特色的一种小吃,也是元宵节必备传统食品之一 。是将生面粉炒熟后加入牛油,再放入其他配料做成糊状食用 。
生菜
广东人过元宵节时喜欢“偷”摘生菜,拌以糕饼煮食,据说这种食品代表吉祥 。广东人的性格平和实在,对节庆也最图一个好意头 , 平时最常用于新店开业等节庆场合的生菜,也是元宵节必备的节庆用品 。经常成为南方饭桌上常见蔬菜的生菜,名字就和“生财”谐音 , 因此也被看做是象征富贵吉祥的喜庆之物 。
油锤
元宵节的应节食品,在南北朝时浇上肉汁的米粥或豆粥 。但这项食品主要用来祭祀 , 还谈不上是节日食品 。到了唐朝郑望之的《膳夫录》才记载了:“汴中节食,上元油锤 。”油锤的制法,据《太平广记》引《卢氏杂说》中一则《尚食令》的记载,类似后代的炸元宵 。也有人美其名为“油画明珠” 。
红枣糕
豫西一带的人过元宵节喜欢吃枣糕,带有吉祥如意的寓意 。枣糕原是清朝宫廷御用糕点,其味香远,入口丝甜,含有维生素C、蛋白质、钙、铁、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既能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还有保护肝脏、增加肌力、养颜防衰之功效 。
面条
江北地区民间流传有“上灯元宵,落灯面,吃了以后望明年”的民谚,当地人在正月十五晚上要吃面条,听起来与元宵不相关,但也有祈求吉利之意 。《仪徽岁时记》载:“(正月)十八落灯 , 人家啖面,俗谓‘上灯圆子落灯面’,各家自为宴志庆 。”落灯时吃面条寓意喜庆绵绵不断之意 。
糟羹
台州一带每年正月十四看过花灯之后食糟羹 。糟羹用肉丝、冬笋丝、香菇、木耳、鲜蜻、豆干、油泡、川豆板、菠菜等炒熟,再加入少许米粉,煮成带咸味的糊状食品 。正月十五喝的糟羹为甜的,用番薯粉或藕粉配上莲子、甜枣、桂圆等做成 。
饺子
正月十五到了,北方有吃饺子的习惯,河南人有“十五扁、十六圆”的元宵节习俗、传统,所以正月十五应该吃饺子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 。
【南方元宵节吃什么传统食物,元宵节都有些什么传统美食?】吃汤圆 。
元宵节 , 小正月、元夕或灯节 , 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 。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