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腊八节的习俗有哪些?由来:
腊八节,节期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主要习俗是“喝腊八粥” 。腊八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按佛教记载,释迦牟尼成道之前曾修苦行多年,形销骨立,遂发现苦行不是究竟解脱之道 , 决定放弃苦行 。
此时遇见一牧女呈献乳糜,食后体力恢复,端坐菩提树下沉思,于十二月八日“成道” 。为纪念此事 , 佛教徒于此日举行法会,以米和果物煮粥供佛 。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载:“此月八日 , 寺院谓之腊八 。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 。”自从佛教传入中国 , 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实做成粥来赠送给门徒和善男信女们 。
腊八这天,各寺院举行法会 , 效法佛陀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典故,用香谷和果实等煮粥供佛,名为腊八粥 。传说喝了这种粥以后,就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因此,腊八粥也叫“福寿粥”、“福德粥”、和“佛粥” 。“腊八”本为佛教节日,后经历代演变 , 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节日 。
风俗:
1、喝腊八醋
腊八醋,传统腊八节习俗 。在腊八这天用醋泡大蒜的习俗 , 名“腊八醋” 。腊八醋,要泡到大年初一 , 初一吃饺子 , 要吃素饺子,取一年素素净净之意,蘸腊八醋吃 , 别有一番滋味是 。“腊八醋”不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坏 。
2、吃腊八蒜
【腊八节的风俗有哪些,腊八节的习俗有哪些?】一到腊月初八 , 过年的气氛一天赛过一天,华北大部分地区在腊月初八这天有用醋泡蒜的习俗,叫腊八蒜 。腊八蒜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 。其材料就是醋和大蒜瓣儿 。
泡腊八蒜是一道主要流行于华北地区的传统小吃,是腊八节的节日食俗 。腊八蒜材料其实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 。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 。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 , 如同翡翠碧玉 。
扩展资料:
相传老两口过日子,吃苦耐劳 , 持家节俭 , 省下一笔大家业,可是宝贝儿子却不争气,娶个媳妇也不贤惠,很快就败了家业,到了腊月初八这一天,小两口冻饿交加,幸好有村人、邻居接济,煮了一锅大米、面块、豆子、蔬菜等混在一起的“杂合粥” 。
意思是:“吃顿杂合粥,教训记心头 。”这顿粥让小两口改掉了恶习 , 走上正道 , 靠勤恳的劳动持家,日子一天天也好起来 。民间流行腊八吃粥的风俗,就是人们为了以此教训警告后人而相沿的 。
腊八节,俗称“腊八” , 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
1、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 , 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 , 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
2、煮五豆
有些地方过腊八煮粥,不称“腊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腊八当天煮,有的在腊月初五就煮了,还要用面捏些“雀儿头”,和米、豆(五种豆子)同煮 。据说,腊八人们吃了“雀儿头”,麻雀头痛,来年不危害庄稼 。煮的这种“五豆” , 除了自食,也赠亲邻 。每天吃饭时弄热搭配食用,一直吃到腊月二十三 , 象征连年有余 。
3、腊八蒜
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 。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 。其实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 。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 。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 。
4、腊八面
我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 。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 , 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
5、腊八粥
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 。最早开始于宋代 。每逢腊八这一天 , 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 。
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 。在民间 , 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 。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 , 馈赠亲朋好友 。
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 。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 。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 。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 , 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 。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 。
文章插图
2、腊八节都有哪些习俗?1、腊八粥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 , 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 。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 。最早开始于宋代 。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
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 。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 。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 , 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 , 馈赠亲朋好友 。
2、煮“五豆”
有些地方过腊八煮粥 , 不称“腊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腊八当天煮 , 有的在腊月初五就煮了,还要用面捏些“雀儿头”,和米、豆(五种豆子)同煮 。
3、腊八蒜
中国北方一到腊月初八,过年的气氛一天赛过一天,华北大部分地区在腊月初八这天有用醋泡蒜的习俗,叫腊八蒜 。
腊八蒜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 。其材料就是醋和大蒜瓣儿 。
泡腊八蒜是一道主要流行于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传统小吃,是腊八节节日食俗 。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 。其实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 。
做法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 。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 。
4、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徽省黟县地区民间传统小吃之一,节日食俗 。在春节前夕的腊月初八,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 , 民间将这种晒制的豆腐,便称作“腊八豆腐” 。
5、腊八面
腊八面,即腊八节的节令食品 。传统面食,流行于陕西关中地区,在陕西省渭北一带的澄城地区,腊八节一般是不喝粥的,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早上,家家户户都要吃碗腊八面 。
文章插图
3、腊八节风俗有哪些腊八节的习俗有祭祀、喝腊八粥、泡腊八蒜、制腊八豆腐、腊八面 。
1、祭祀
古代祭祀的对象有八: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农神田官之神、邮表畦神始创田间庐舍、开路、划疆界之人、猫虎神、坊神堤防、水庸神水沟、昆虫神 。到了唐宋,此节又被蒙上神佛色彩 。
2、喝腊八粥
据说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 , 已有一千多年 。最早开始于宋代 , 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
3、泡腊八蒜
腊八蒜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将蒜瓣去老皮,浸入米醋中 , 装入小坛封严,至除夕启封,蒜瓣湛青翠绿 , 蒜辣醋酸香溶在一起,扑鼻而来,是吃饺子的最佳佐料,拌凉菜也可以用 , 味道独特 。
4、制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
5、腊八面
中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 。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
腊八节的经典传说:
1、道教传说
相传腊月初八这一天是五帝会于上方玄都玉京的日子,只为校定生人受禄延益,在此日修道之人要斋戒沐浴 , 朝真行道,便能获得福禄无量 。
2、佛教传说
在佛教便有释迦牟尼佛在这一天悟道成佛一说,相传在两千五百年多年前,释迦牟尼为求正法在金刚莲台之上,由于时日良久致使自己骨瘦如柴,幸得难陀与波罗二牧女提供的牛乳乳糜才得以为继 。
终于在苦修四十八天后了悟佛法 , 大彻大悟 。而这一天正是腊月初八 。从此腊八便成为了佛教的一个重大纪念之日 。
3、秦始皇修长城传说
相传当年秦始皇修筑长城,动用天下劳工 , 但是却经常无粮继日,由于当时条件艰苦,劳工家人也无法将粮食及时送到 , 所以众劳工便将仅剩的少许粮食凑在一起,熬成一锅杂粮粥用以渡过难关 。
而这一天便是腊月初八,后人便在腊月初八这天熬腊八粥来纪念此日 。
文章插图
4、腊八节的节日风俗有哪些?腊八节的节日风俗如下:
1、腊八面
中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 。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
2、腊八粥
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 。中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 。最早开始于宋代 。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
3、腊八蒜
腊八蒜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 。其材料就是醋和大蒜瓣儿 。
4、吃冰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 。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
5、麦仁饭
青海传说中说 , 农历十二月八日是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成道前有牧羊女献乳糜 , 用香谷及果实造粥供佛,那粥就是麦仁粥 , 成了后来青海的“腊八粥” 。后人根据这种做法,在青海人的饮食里造了这味饮食 。
腊八节的习俗有吃腊八粥 , 吃腊八豆腐、吃腊八面、吃腊八蒜、吃冰、祭祀、吃腊八豆、吃麦仁饭、吃搅团 。
腊八节,俗称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祥瑞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
1、喝腊八粥
煮腊八粥、喝腊八粥是最主要的习俗 。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也叫“福寿粥”,是以很多种瓜果、豆、米等五谷杂粮煮成 。各地区所用材料不一 。根据口味 , 还有甜、咸之分 。部分地区还有用腊八粥祭祀的习俗;佛教用腊八粥供佛;部分寺庙还会煮腊八粥分给信徒吃 。
2、祭祀
腊八本来就是祭祀的日子,一些地方至今还保留着这样的习俗 。祭祀的对象包括: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农神田官之神、邮表畦神、开路、划疆界之人、猫虎神、坊神、水庸神、昆虫神等 。唐宋后来又融入了拜祭佛祖的成分,佛教习惯在这天祭佛 。部分地区很隆重 。
3、吃冰
据说这天的冰吃了以后可以在一年里都不会肚子疼 。
4、泡制腊八蒜
北京、华北大部分地区还有在这天泡制腊八蒜的习俗,腊八蒜即是用醋泡的蒜,用紫皮蒜和米醋,把蒜瓣的老皮去掉,浸入米醋中,装入小坛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直到蒜变成绿色 。
5、制腊八豆腐
安徽黔县民间习俗,是当地的风味特产,将自制豆腐晒干可留日后吃 。
6、吃腊八面
地方传统面食,流行于陕西关中地区,在陕西省渭北一带的澄城地区,腊八节一般是不喝粥的,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早上,家家户户都要吃碗腊八面 。
文章插图
5、腊八节的风俗有哪些 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八日,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 。本为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之节日,后逐渐也成为民间节日 。本文整理了腊八节风俗,欢迎阅读 。
祭祀
关于腊祭,古书多有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 。村人并击细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土以逐疫” 。先秦的腊祭日在冬至后第三个戌日,南北朝以后逐渐固定在腊月初八 。到了唐宋,此节又被蒙上神佛色彩 。
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 。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 。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到了明清,敬神供佛更是取代祭祀祖灵、欢庆丰收和驱疫禳灾,而成为腊八节的主旋律 。
煮五豆
有些地方过腊八煮粥,不称“腊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腊八当天煮,有的在腊月初五就煮了,还要用面捏些“雀儿头”,和米、豆(五种豆子)同煮 。据说,腊八人们吃了“雀儿头”,麻雀头痛,来年不危害庄稼 。煮的这种“五豆” , 除了自食,也赠亲邻 。每天吃饭时弄热搭配食用,一直吃到腊月二十三,象征连年有余 。
腊八粥
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 。最早开始于宋代 。每逢腊八这一天 , 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 。在宫廷 , 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 。在民间 , 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
以上就是我整理的腊八节风俗,感谢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