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腊八粥的来历是什么?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来源于佛教 。农历十二月初八这天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 , 古印度人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苦难,也为了纪念佛祖在十二月初八悟道成佛,便在这天以吃杂拌粥作为纪念 。
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实做成粥来赠送给门徒和善男信女们 。到了宋代,民间逐渐形成在“腊八”当天熬粥和喝粥的习俗,并延续至今 。
扩展资料
佛家说法
腊月初八吃“腊八粥”,是由中国佛教徒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而形成的风俗 。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年轻时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为寻求人生真谛与生死解脱,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 。他在雪山苦行六年 , 常常日食一麦一麻 。
后来发现一味苦行并非解脱之道,于是放弃苦行下山 。这时一位牧女见到他虚弱不堪,便熬乳糜(奶与谷物共煮而成)供养他 。释迦牟尼的体力由此恢复,随后于菩提树下入定七日,在腊月初八,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 。
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实做成粥来赠送给门徒和善男信女们 。这天,各寺院举行法会,效法佛陀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典故,用香谷和果实等煮粥供佛,名为腊八粥 。也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持钵,沿街化缘,将收集的米、栗、枣、果仁等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 。大家认为吃了可以得佛陀保佑,所以贫穷人家称它“佛粥” 。
一般,寺院的佛粥既美味且量多,以满足来寺院参加纪念法会的善男信女需要 。有些信众专门奔“粥”而来 , 认为腊八供养佛陀的粥吉祥,不仅自己食用,还带回家供家人享用 。年复一年 , 寺院做腊八粥的传统便广泛传播到民间 。
中国农历腊月初八是释迦牟尼佛的成道日,佛教寺庙煮粥供佛,称“腊八粥” 。
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前,在尼连禅河边的苦行林中苦修6年 , 饿得骨瘦如柴,奄奄一息 。此时他遇到一位牧女,送给他乳糜(牛乳加饭) 。食后他体力恢复,经过思考,决定放弃无益的苦行 。
释迦继续静思冥索,探究世间万物,宇宙间一切现象的规律和人生解脱之道,最终释迦于三十五岁腊月初八凌晨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 。
中国佛教徒于成道日举行颂经并效法牧女献乳糜的故事,取谷米及果实,煮粥供佛,定名为“腊八粥” 。嗣后食“腊八粥”遂演变成中国民间的一种习俗 。
扩展资料:
“腊八粥”在中国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清代非常盛行 。“腊八粥”的用料十分讲究,粥料为:两黄米(小米、黄米);两白米(大米、江米);两豆(红小豆;绿豆);两果仁(核桃仁、杏仁);两干果(小枣、葡萄干);
外加菱角米、栗子米、花生米、榛子仁、松子以及白糖、红糖、乳蕈(牛奶、香菇)等合水熬煮 。高手熬出的“腊八粥”不但好吃,而且好看,因此“腊八粥”又称“七宝粥”,比作佛家七宝(金、银、琉璃、琥珀、玛瑙、珊瑚 、珍珠)的混合体,非常形象 。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腊八粥”的由来
相传农历腊月初八这天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古印度人为纪念这一天,不忘记佛祖成佛之前所受的苦难,便都吃杂拌粥 。后来佛教传入中国 , 各个寺庙都在粥中加入五谷和果实来赠送给香客食用,宋代之后,民间和腊八粥的习俗就慢慢形成 。
中国民间为什么要吃腊八粥
腊八粥的来历和佛教有关 , 据说古印度人为不忘佛祖在腊月初八这天悟道成佛,铭记佛祖成佛所经受的苦难,纷纷吃杂拌粥纪念 。佛教传入我国后,寺庙在粥中加入五谷杂粮和果实赠送给香客食用,这是最早形成的样子,宋代以后,吃腊八粥慢慢称为一种节日习俗 。
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来源于佛教 。农历十二月初八这天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古印度人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苦难,也为了纪念佛祖在十二月初八悟道成佛 , 便在这天以吃杂拌粥作为纪念 。
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实做成粥来赠送给门徒和善男信女们 。到了宋代 , 民间逐渐形成在“腊八”当天熬粥和喝粥的习俗,并延续至今 。
文章插图
2、腊八粥的来历是什么?【腊八粥最早起源于哪里,腊八粥的来历是什么?】腊八粥最早起源于一千多年佛陀成佛的故事,而腊八这一天要喝“腊八粥”的习俗,是从宋代开始的 。徐珂在《清稗类钞》记载,腊八粥始于宋,十二月初八日,东京诸大寺以七宝五味和糯米而熬成粥,相沿至今,人家亦仿行之 。
每逢腊八这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到了清朝 , 喝腊八粥的风俗更盛 。
在宫廷,皇帝、皇后及皇子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赠腊八粥,并向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煮制腊八粥 , 此称“佛粥” 。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
著名的雍和宫腊八粥,除了江米、小米等五谷杂粮外 , 还加有羊肉丁和奶油 , 粥面撒有红枣、桂圆、核桃仁、葡萄干、瓜子仁、青红丝等 。
腊八节是佛教非常盛大的一种节日,因为在腊八节当天是佛祖释迦摩尼成道的日子,所以很多地方也会把腊八节称之为法宝节,腊八这个词语最早是从南北朝时期的时候流传下来的,本来是一种佛教专有的节日 , 经过后来不断的演变 , 已经成为了一种家喻户晓的民间节日 。
文章插图
3、腊八粥的来历是什么啊?腊八的由来是:
腊八粥的由来源于佛教 。按佛教记载,释迦牟尼成道之前曾修苦行多年,形销骨立 , 遂发现苦行不是究竟解脱之道 , 决定放弃苦行 。
此时遇见一牧女呈献乳糜,食后体力恢复,端坐菩提树下沉思,于十二月八日“成道” 。为纪念此事,佛教徒于此日举行法会,以米和果物煮粥供佛 。
腊八粥的意义是:
1、祛除疫病迎接祥瑞,以前有赤豆打鬼的风俗 , 为应对疫鬼作祟,腊月初八用赤豆熬粥 。
2、不忘保持勤俭节约,盼望来年丰衣足食 。相传西晋某人好吃懒做,后来痛改前非,每逢腊八都要煮粥 。
3、对他人来说是恩泽庇佑,对自己来说是功德,佛粥也代表健康好运 。
腊八粥的传说:
腊八节是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传说起源于元末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 。
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其名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 。美美地享受了一顿 。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 , 他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
文章插图
4、腊八节吃腊八粥的起源腊八节 里吃腊八粥,想必很多人都不会惊奇,对于腊八粥的制作也是各有各的特色,只是说起腊八节为何要吃腊八粥,也许就很少人能够明白的了 。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一起去看看腊八节为何要吃腊八粥的源故吧!
腊八粥介绍
腊八粥是一种在腊八节用由多种食材熬制的粥,还叫做七宝五味粥 。最早的腊八粥是红小豆来煮,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是十二月初八 , 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 。
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 。据说 ,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曾经苦行多年 , 饿得骨瘦如柴,决定不再苦行,这时遇见一个牧女 , 送他乳糜食用,他吃了乳糜后,恢复了体力,便端坐在菩提树下入定,于12月8日成道,称为“佛成道节” 。佛寺在这天举行诵经,并效法成道前牧女贡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和果实做粥供佛 。因而腊八节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 。
在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 。最早开始于宋代 。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 。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 。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
腊月节,农历十二月,人们习惯称为“腊月” 。据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下令将每年十二月改称为“腊月” 。而“腊”这一词到汉代才正式出现 。
腊八粥
把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的原因:《祀记》上面解释:“蜡者,索也 , 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 。”“腊”与“蜡”相似,祭祀祖先称为“腊” , 祭祀百神称为“蜡” 。“腊”与“蜡”都是一种祭祀活动,而多在农历十二月进行,人们便把十二月称为腊月了 。
文章插图
5、腊八粥由来的传说腊八节是我国腊月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 , 俗称“腊八节” 。腊月是年岁之终,古代农闲的人们无事可干,便出去打猎 。一是多弄些食物,以弥补粮食的不足,二是用打来的野兽祭祖敬神,祈福求寿,避灾迎祥 。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 。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 。最早开始于宋代 。每逢腊八这一天 , 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 。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 。
腊八节的八个来历传说故事
传说一:
腊八节是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起源于元末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 。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 。美美地享受了一顿 。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 , 他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 , 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
传说二:
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 , 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 。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 。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 。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 。“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 。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 。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 。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 。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 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 。
传说三:
腊八节来自“赤豆打鬼”的风俗 。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 , 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 。古代人们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 。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 。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
传说四:
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 。当年 , 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 , 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 。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 。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 , 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
传说五:
秦始皇修建长城,天下民工奉命而来,长年不能回家,吃粮靠家里人送 。有些民工,家隔千山万水,粮食送不到 , 致使不少民工饿死于长城工地 。有一年腊月初八,无粮吃的民工们合伙积了几把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 , 最后还是饿死在长城下 。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
传说六:
相传老两口过日子 , 吃苦耐劳 , 持家节俭,省下一笔大家业,可是宝贝儿子却不争气,娶个媳妇也不贤惠 , 很快就败了家业,到了腊月初八这一天 , 小俩口冻饿交加,幸好有村人、邻居接济 , 煮了一锅大米、面块、豆子、蔬菜等混在一起的“杂合粥” 。意思是:“吃顿杂合粥 , 教训记心头 。”这顿粥让小两口改掉了恶习,走上正道,靠勤恳的劳动持家 , 日子一天天也好起来 。民间流行腊八吃粥的风俗,就是人们为了以此教训警告后人而相沿的 。
传说七:
西晋时有个极懒的青年人,平素游手好闲,坐吃山空,他的新婚娘子屡劝无效,然而到了年末的十二月初八 , 家里断炊了,那小伙子饥肠难熬,遍搜米缸、面袋和家里的坛坛罐罐,将剩粒遗粉连同可食的残碎物 , 过洗入锅,煮了一碗糊状粥喝下 , 从此,苦思悔恨,狠下决心痛改前非 。当地人们便借此教育子女,每逢腊八都煮粥喝,既表示腊祭日不忘祖先勤俭之美德,又盼神灵带来丰衣足食的好年景 。
传说八:
在腊八节的由来传说中 , 流传最广泛的,最被认可的一种传说是牧女乳糜救佛祖 。这一传说被认为是腊八节由来的传说中最为真实的一个,腊八粥也因此传说而来 。
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在成佛前,因忍看着众生经历生老病死之苦,离开了自己的宫殿,修行入道,但是释迦牟尼苦苦修行多年仍然一无所获 。一天他想到河中沐浴,清醒一下头脑,沐浴过后却因身体羸弱,无力爬回岸上 。
这时一位牧女从旁边经过,将他拉上岸,牧女的名字叫苏耶妲,即为善生的意思,苏耶妲给他了一碗用米、栗等熬的粥 。佛祖吃后精力充沛 , 来到菩提树下幡然觉悟 。这一天恰巧是农历十二月初八 。
从此以后,佛门弟子将腊八这一天称为“佛成道节” , 同时在腊八节这一天,将粥视为良药,寺庙每年在腊八这天以粥供佛,并向世人布施 。受此影响,我国民间也逐渐形成了腊八节吃粥的习俗 。
腊八粥是一种在腊八节用由多种食材熬制的粥,也叫做七宝五味粥、佛粥,民间传说来自天竺 。中国南宋文人周密撰《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 。”吃腊八粥 , 用以庆祝丰收 , 一直流传至今 。最早的腊八粥是红豆来煮,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 , 逐渐丰富多彩起来 。
起源
在北传佛教中,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佛陀成道日(而据上座部佛教圣典,佛陀应在月圆之夜成道,而非初八) , 四大天王从天上来到人间 , 分别以内装有八宝饭的金、银、琉璃、玛瑙等钵供养世尊,世尊欣然接受后将四钵合而为一 。为了纪念佛陀于十二月初八成道,并接受四大天王供养的米粥,因此有些佛教寺院会在这天煮腊八粥供佛,并分送十方善信,因此腊八粥也称“佛粥” 。并希望享用腊八粥的民众都能同沾佛陀成道的法喜 , 并蒙佛陀加持而福慧成长 。唐宋盛行腊八食粥的风俗,宋朝孟元老著《东京梦华录》记载着:“初八日 , 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 , 作队念佛……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 。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 。”另,吴自牧的《梦梁录》也说到:“十二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各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 , 亦名佛粥 。”
清朝时,民间百姓准备腊八粥祭祀祖先,分赠亲友 , 以示祝福,又效仿佛门施粥送福,特地送给穷苦人家;吃腊八粥更是宫廷盛事,皇帝、皇后赐文武大臣腊八粥 , 也发放米果给各大寺院 。旧时,腊月初八吃腊八粥,算是大家万户的习俗,甚至主人会为家里的鸡狗喂上几勺 , 花卉果树枝干上涂上几口,认为这样必能六畜兴旺、果实丰收,如童谣里说道:“腊八粥,腊八饭,小鸡吃了就下蛋” 。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腊八粥》:“腊八粥者 , 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豆、去皮枣泥等 , 合水煮熟 , 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 皇宫的腊八粥用上等奶油、羊肉丁、五谷杂粮,干果红枣、桂圆、栗子、花生、菱角、核桃仁、葡萄干、瓜子仁、金糕、青红丝等材料 。民间用杂米、豆、核桃、榛子、松子、枣、栗之类,盛起后,碗中上铺干果色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