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红薯的来历?红薯是一种产量高,适应性强的粮食作物,在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种植 。红薯又称为甘薯,地瓜 , 甘储,朱薯,金薯,番茹,红山药,玉枕薯,山芋,甜薯,红薯,红苕,白薯,阿鹅 , 萌番薯等 。红薯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部分呈现出的是圆形,椭圆形或者纺锤形的块根 。红薯原产南美洲及大、小安的列斯群岛,在全世界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栽培 。红薯最早种植于美洲中部墨西哥、哥伦比亚一带,由西班牙人携至菲律宾等国栽种,红薯最早传进中国约在明朝后期的万历年间,从云南、广东、福建分三条线路进入中国,明代秀才陈振龙被称为“甘薯之父” 。在明朝万历年间,福建有一个叫陈振龙的秀才(商人)在菲律宾做生意时在当地的田间地头里发现了一种叫“薯”的农作物,它不仅产量大 , 种植不受地域影响,还很美味,并且能填饱肚子,所以陈振龙希望能将此引进到我们国家,但是那时候那时候菲律宾在西班牙的统治之下,农业发展的比较好,菲律宾以保护物种为名 , 严禁将薯带到其他的国家种植 。所以陈振龙便冒着生命危险 , 将薯藤缠在绑货物的绳子里,成功通过海关 , 并带到了我国 。由于红薯相对水稻和小麦来说 , 受到天气因素和地域的影响较小 , 所以现在红薯这种农作物几乎是遍布于全国各地 。
文章插图
2、红薯的来历?红薯最早种植于美洲中部墨西哥、哥伦比亚一带,由西班牙人携至菲律宾等地栽种 。明万历年间,分云南、广东、福建3条路线进入我国 。
红薯生长习性
温度
红薯喜温、怕冷、不耐寒,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2至30℃,温度低于15℃时停止生长 。不同生长期对温度要求也有不同,芽期温度宜在18至22℃,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出芽率 。苗期温度宜在22至25℃,茎叶期宜在22至30℃,茎叶期温度不宜低于16℃,否则会阻碍其生长,甚至停长;若是低于8℃ , 则会造成植株经霜死掉 。根块期温度宜在22至25℃ 。适宜的温度可以促进植株各生长期长势良好,确保根块数量及膨大 。
光照
红薯喜光,是短日照作物 。植株生长过程中对光能要求高,属不耐阴的作物,从茎叶期开始光能时间长生长期就长、光合效率就越高,反之则会降低光合效率,影响植株生长 。每天日照时间宜在8至10小时 , 充足的光照不仅可以促进开花、形成根块,而且良好的光照还可以使较多的养分积累到块根上,促使根块膨大 。
水分
红薯耐旱适应性强,土壤持水量宜控制在60至70%,适宜的水分条件可以满足不同生长期的需求 。芽期、苗期、茎叶期、分枝结薯期等阶段土壤持水量宜在60至80%,持水量过低会造成根系生长迟缓,造成弱苗、矮苗、病苗的出现;根块期土壤持水量宜在60至70%,可有效促进根块形成、膨大 。此期水分不宜过大 , 如遇雨天要加强管理,注意减少田间积水现象,提高排水能力 。
土壤
红薯耐酸碱性好,土壤环境适应性强 。其根系发达、吸肥能力强,宜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土质良好、灌排能力强、pH值在4.2至8.3之间的地块 。
营养
植株生长过程中要满足不同生长期对各种肥料养分的需求,施加适量的氮肥可以促进叶片及茎枝的生长,促进光合作用 , 但不宜过量,否则会造成根部细胞木质化,影响根块数量,严重过量时会不结根块 。适量的磷肥可加速细胞分裂,促进根部生长,利于养分吸收,提高根块品质 。适量的钾肥可以提高光合效能,促进根系生长,增加根块数,促其根块膨大增重,增加产量 。
钾肥对红薯产量影响最大,然后依次为氮肥、磷肥 。农户要了解红薯需肥的特点,但不能因钾肥可以增产就随意增施钾肥,要配施氮肥、磷肥等,科学施肥,提高肥效,满足其生长需求 。
番薯最早种植于美洲中部墨西哥、哥伦比亚一带,由西班牙人携至菲律宾等国栽种,番薯最早传进中国约在明朝后期的万历年间,分3条路线进入中国D云南、广东、福建 。
一般普遍认为,番薯的在明代时期引入中国,中国引进番薯第一人是陈益,据史料记载,陈益是广东东莞虎门北栅人,明万历八年(1580年),他身着布衣,肩搭包裹,搭乘友人的商船从虎门出发前往安南(今越南) 。到达安南后,当地酋长接待他们时摆出一道官菜,这道菜香甜软滑,除了非常可口外,还能充饥,这便是番薯 。陈益此后便特别留心番薯的生长习性和栽培方法,两年之后的1582年,他冒着杀身的危险,收买酋卒,将薯种藏匿于铜鼓中,想偷偷带回国 。陈益在其祖父位于虎门金洲小捷山山腰的坟墓前购置了35亩地,开始大面积种植番薯 。成功收获后,他决意要把这种食物广为传播,并将自己的寿穴也选在薯田边,要与番薯长相厮守 。陈益作为“中国引种番薯第一人”,为我国开辟粮源,贡献重大 。
明时,多年在吕宋(即菲律宾)做生意的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同其子陈经纶,见当地种植一种叫“甘薯”的块根作物,块根“大如拳,皮色朱红 , 心脆多汁 , 生熟皆可食,产量又高,广种耐瘠” 。想到家乡福建山多田少,土地贫瘠,粮食不足,陈振龙决心把甘薯引进中国 。1593年菲律宾处于西班牙殖民统治之下,视甘薯为奇货 , “禁不令出境” 。陈振龙经过精心谋划 , “取薯藤绞入汲水绳中”,并在绳面涂抹污泥 , 于1593年初夏 , 巧妙躲过殖民者关卡的检查 , “始得渡海” 。航行七天 , 于农历五月下旬回到福建厦门 。甘薯因来自域外,闽地人因之称为“番薯” 。陈氏引进番薯之事,明人徐光启《农政全书》、谈迁《枣林杂俎》等均有论及 。
来历:红薯,有人考证说原产于美洲,后来被逐渐引种到欧洲、亚洲、 大洋洲等许多地方 。后来,从南洋被引进我国 。
故事:1593年,也就是中国明朝万历年间,来自福建福州的商人陈振龙带着儿子陈经纶及商队渡海来到菲律宾 。在那里 , 他们见到了漫山遍野的红薯,吃了半辈子大米的他们第一次吃了红薯 。红薯独特的清甜香气和令人满足的饱腹感,马上吸引了他们 。经过打听他们了解到,红薯这种作物耐干旱、耐贫瘠、易移栽、易繁殖、营养丰富、味道甘美、高产量,一下子动心了 。那时候,国内丰臣秀吉的侵朝大军与名将李如松在平壤激战正酣 。老百姓饱受天灾、人祸的侵扰,粮食短缺、困苦不堪,当下便决定一定要把红薯这种作物带回家乡种植 。当时,西班牙殖民者制定有相当严苛的禁止带出法令,面对各个口岸的森严盘查,陈振龙和儿子想出妙招将一根红薯藤交缠编织在一条缆绳中 , 躲过西班牙殖民者的关卡,成功踏上回福建老家的商船 。经七天七夜的航行 , 有惊无险的将红薯秘密带到了中国,并向当时的福建巡抚金学曾上了禀帖,请求推广种植 。
1、红薯起源于墨西哥以及从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到秘鲁一带的热带美洲;
2、哥马拉记载称:哥伦布初谒西班牙女王时,曾将由新大陆带回的红薯献给女王;
3、16世纪初,西班牙已普遍种植甘薯;
4、西班牙水手把红薯携带至菲律宾的马尼拉和摩鹿加岛,后来传至亚洲各地;
5、甘薯传入中国通过多条渠道,在16世纪末叶,明代《闽书》、《农政全书》、清代《闽政全书》、《福州府志》等均有有关记载 。
红薯起源于墨西哥以及从哥伦比亚、秘鲁一带的热带美洲 。哥伦布初谒西班牙女王时,曾将由新大陆带回的红薯献给女王 。16世纪初,西班牙已普遍种植甘薯 。西班牙水手把红薯携带至菲律宾的马尼拉和摩鹿加岛,再传至亚洲各地 。红薯传入中国通过多条渠道 , 时间约在16世纪末叶,明代的《闽书》、《农政全书》、清代的《闽政全书》、《福州府志》等均有记载 。
文章插图
3、红薯的来历和故事是什么红薯原产美洲,机缘种种,在明朝时传入我国 。
红薯的来历:一说是某日朱元璋和他的军队被围困在一座荒山之上,外有强敌,内无粮草;然后他们被迫掘土挖根 , 不想意外地挖到了浅土里的红薯,可以饱腹,遂解了危机 。二说是明朝时的福建遭灾荒,得知邻近的菲律宾的红薯可以救急 , 两个平民千辛万苦将红薯移植到了我国 。三说与第二种说法大差不差 , 是古时一个在越南行医的中国医生,慧眼如炬,看到了当地红薯的妙处,将它带回了我国 。总之,红薯非我国“特产”已经盖棺定论 。
相对水稻和小麦来说,红薯受天气因素和地域的影响较?。扛撸视π郧? ,作为粮食作物 , 现在几乎是遍布于全国各地 。
文章插图
4、红薯是在哪个朝代引进中国的,又是谁引进的呢?番薯原产南美洲及大、小安的列斯群岛,全世界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栽培,中国大多数地区普遍栽培 。
番薯最早种植于美洲中部墨西哥、哥伦比亚一带,由西班牙人携至菲律宾等国栽种,番薯最早传进中国约在明朝后期的万历年间,分3条路线进入中国D云南、广东、福建 。
一般普遍认为 , 番薯的在明代时期引入中国,中国引进番薯第一人是陈益,据史料记载,陈益是广东东莞虎门北栅人 , 明万历八年(1580年) , 他身着布衣,肩搭包裹,搭乘友人的商船从虎门出发前往安南(今越南) 。
到达安南后,当地酋长接待他们时摆出一道官菜,这道菜香甜软滑,除了非常可口外,还能充饥,这便是番薯 。
陈益此后便特别留心番薯的生长习性和栽培方法,两年之后的1582年,他冒着杀身的危险,收买酋卒,将薯种藏匿于铜鼓中,想偷偷带回国 。陈益在其祖父位于虎门金洲小捷山山腰的坟墓前购置了35亩地 , 开始大面积种植番薯 。
成功收获后,他决意要把这种食物广为传播,并将自己的寿穴也选在薯田边 , 要与番薯长相厮守 。陈益作为“中国引种番薯第一人”,为我国开辟粮源,贡献重大 。
明时 , 多年在吕宋(即菲律宾)做生意的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同其子陈经纶,见当地种植一种叫“甘薯”的块根作物 , 块根“大如拳,皮色朱红,心脆多汁 , 生熟皆可食,产量又高,广种耐瘠” 。想到家乡福建山多田少,土地贫瘠 , 粮食不足,陈振龙决心把甘薯引进中国 。
航行七天,于农历五月下旬回到福建厦门 。甘薯因来自域外,闽地人因之称为“番薯” 。陈氏引进番薯之事,明人徐光启《农政全书》、谈迁《枣林杂俎》等均有论及 。
番薯传入中国后,即显示出其适应力强 , 无地不宜的优良特性,故能很快向内地传播 。十七世纪初,江南水患严重,五谷不收 , 饥民流离 。
彼时,科学家徐光启因父丧正居住在上海家中,他得知福建等地种植的番薯,是救荒的好作物,便自福建引种到上海,随之向江苏传播,收成颇佳 。
陈振龙的五世孙陈川桂,在康熙初年把番薯引种到浙江,他的儿子陈世元带着几位晚辈远赴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广泛宣传,劝种番薯 。据记述,陈世元在山东胶州古镇传授种植番薯的时候,亲自整地育秧 , 剪蔓扦插 , 到秋天收获,得薯尤多,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竞相种植 。番薯在华北地区便很快推广开来 。
清乾隆时期 , 不少地方都是由官方提倡栽种 。在直隶、更由皇上“敕直省广劝栽植” 。由于朝野上下积极推广,番薯很快在全国广为传种,并成为中国仅次于稻米、麦子和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 。1733年,番薯传到四川,1735年传至云南,1752年传至贵州 。此后,番薯踪迹遍布西南 。
营养
有观点提倡番薯应连皮吃,因番薯含有丰富的钙质和多酚 。烹煮前应彻底将皮洗净 , 连皮煮熟食用最能吸收营养;且因番薯较少加农药 , 可购买品质较好的番薯,带皮烹煮食用,更能吸收到完整营养 。地瓜皮含丰富的黏液蛋白等多糖类物质 , 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保持血管弹性 , 预防血管硬化及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 。
橙黄色的番薯是因为当中的β-胡萝卜素 , 但不是所有的番薯都是橙黄色的 。除了有紫心番薯之外,在乌干达的番薯却是白心的,因为当地的气候令胡萝卜素含量较高的物种无法成长,但可以生长的物种却只会制造大量碳水化合物 。
红薯含有众多膳食纤维,在肠道内无法被消化吸收 , 能增强肠道蠕动,另有一种氧化酶物质,这种酶容易在人的胃肠道里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如红薯吃得过多,会使人腹胀、打嗝、放屁 。
红薯是β-胡萝卜素最丰富的天然来源之一,到达人体内会转化为维生素A 。维生素A对人体免疫系统和至关重要 , 而且也可以保持眼睛健康 。
食用
在东亚 , 烤红薯是流行的街头食品 。在中国,红薯,通常是黄色品种 , 在冬天用大铁桶烘烤,作为街头食品出售 。
冬日供应的红薯汤,将红薯加冰糖和姜在水中煮沸 。在闽菜和台湾菜中,红薯常与米饭一起煮成粥 。红薯蒸干是连城县的一道名菜 。红薯青菜是台湾菜中常见的配菜,通常煮熟或炒熟后与大蒜和酱油混合食用,或在食用前简单地加盐调味 。
它们以及以红薯根为特色的菜肴,常见于便当 餐厅 。在中国东北菜 , 红薯通常被切成块并油炸 , 然后浸入一锅沸腾的糖浆中 。
在印度的一些地区,红薯晚上在厨房的煤上慢慢烤熟,然后配上调料食用,而在南方,更简单的方法是在去皮、切块和调味蔬菜菜肴之前简单地煮沸或加压烹饪,作为膳食的一部分 。在印度泰米尔纳德邦,它被称为“Sakkara valli Kilangu” 。
它被煮沸并作为晚间小吃食用 。在印度的一些地方,新鲜的红薯被切成薄片 , 晒干,然后磨成面粉;然后将其与小麦粉混合并烘烤成薄饼(面包) 。一些印度社区将 15% 到 20% 的红薯收成转化为泡菜和小吃片 。部分块茎收获在印度用作牛饲料 。
在巴基斯坦,红薯被称为shakarqandi,可作为蔬菜菜肴和肉类菜肴(鸡肉、羊肉或牛肉)烹制 。灰烤红薯在巴基斯坦集市上作为小吃和街头食品出售 , 尤其是在冬季 。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番薯
24
评论
分享
举报
吃水不忘挖井人 , 吃瓜不忘引瓜人!红薯,最早叫番薯 。番的意思较多,其中一个就是域外的、外族的、外国的,旧时概指外国的,也就是从外国过来的 。古时整个世界都是以农业为主,所以从国外引到我国的瓜果蔬菜 , 都叫“番××”,如番茄、番薯等 。毋庸置疑,番薯即红薯,是从外国引种到我国的 。
那么 , 红薯是从什么时候传入我国的?谁是我国引种红薯的第一人呢?
从饥寒交迫饿肚皮,到今天衣食富足奔上了小康的今天 , 确实有必要回念救饥续香火的红薯、感恩冒险开源的引种人 。
据史料记载和考究,红薯是从明代后期传入我国的 。在引入我国之前,红薯最早在中美洲一带种植,后西班牙人从其征服和殖民的墨西哥、哥伦比亚等地将红薯带到被其殖民统治的菲律宾等地进行种植 , 到了明朝的万历年间始传入我国 。
最早的记载是1582年由广东东莞的虎门北栅人陈益随商船冒着生命危险偷偷将红薯藏在铜鼓中几经周折带回老家虎门进行试种,成功后被其广为传种,使红薯成为了当时特别重要的救饥口粮,自此至今红薯也就成为了我国最重要的粮源之一 。
所以广东人陈益就成为我国引种红薯的第一人,引种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去年,广东省政府已将陈益的家族墓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以彰显和纪念陈益“中国引进番薯第一人”的巨大贡献 。
还有一个为我国广泛种植红薯做出突出贡献的家族,就是福建的长乐人陈振龙的家族 。据记载 , 明万历1593年间陈振龙及其子陈经纶到菲律宾做生意时发现从未见到过的、当地种植的红薯 。
“大如拳,皮色朱红,心脆多汁,生熟皆可食,产量又高,广种耐瘠” 。遂想将其引种到家乡以解食不果腹之难 。那时在西班牙殖民统治下的菲律宾将西班牙人带来的红薯视为果腹宝物,所以严格管制而“禁不令出境” 。
而陈振龙则是绞尽脑汁、出谋划策,一心想把此物带到国内以济民生 。最后是将红薯藤蔓缠绕入麻绳条索当中,浸入水、抹上泥而最终于农历五月份被带入老家福建 。
就这样,蔓入土结缡恚薯育苗苗插秧,红薯年年续种 。就这样,陈振龙及其子陈经纶将红薯从菲律宾引种到福建厦门并在当地向外广为传种,后被农学家徐光启推广传种到上海及江苏一带 。康熙年间陈振龙的五代孙陈川桂又将红薯引种到浙江一带,其子陈世元及晚辈又继续传种到河南、山东、河北等地 。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代代相传,南传北、东传西、大江南北、黄河东西,红薯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 。另有记载,红薯于十七世纪初期传种到上海及江苏,1733传种到四川一带,1735年到了云南地区,1752年传种到贵州等地 。
总之,自明万历的1582年陈益将红薯引入到我国至今已400多年,红薯的广泛适应性和广泛的种植量已使其成为我国与水稻、小麦、玉米并驾齐驱的四大粮食作物 。在长达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中,红薯在我国种植的历史并不悠久,但是红薯到了我国后所发挥的作用可谓大焉!
按照历史记载,红薯是由西班牙殖民地吕宋(今菲律宾)引进我国的,红薯传入时间,公认的记载是在16世纪末期,比较准确的时间是明朝万历二十一年5月下旬(1582年) 。红薯通过多条渠道传入我国,明代的《闽书》、《农政全书》、清代的《闽政全书》、《福州府志》等均有有关记载 。
番薯是1593年传入中国的,由当时在菲律宾从事贸易的福建人陈振龙,将西班牙人在当地种植的“朱薯”带回中国 。番薯,又称甘薯、红薯、山芋、地瓜等 。由于地区不同,人们对它的称呼也不同,山东人称其为地瓜,四川人称其为红苕,北京人称其为白薯 , 福建人称其为红薯 。
扩展资料:
红薯别称甜薯、红苕、甜薯、地瓜等,为管状花目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长寿食品”之誉 。
红薯的原产地并不是中国,红薯起源于墨西哥以及从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到秘鲁一带的热带美洲 , 16世纪初西班牙已普遍种植甘薯,西班牙水手把甘薯携带至菲律宾的马尼拉和摩鹿加岛,再传至亚洲各地 。
红薯传入中国的时间约在16世纪末叶,从南洋引入中国福建、广东 , 而后向长江、黄河流域及台湾省等地传播,现今中国的甘薯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占世界首位 。
按照历史记载 , 红薯是由西班牙殖民地吕宋(今菲律宾)引进我国的,红薯传入时间,公认的记载是在16世纪末期,比较准确的时间是明朝万历二十一年5月下旬(1582年) 。红薯通过多条渠道传入我国 , 明代的《闽书》、《农政全书》、清代的《闽政全书》、《福州府志》等均有有关记载 。
番薯是1593年传入中国的,由当时在菲律宾从事贸易的福建人陈振龙,将西班牙人在当地种植的“朱薯”带回中国 。番薯,又称甘薯、红薯、山芋、地瓜等 。由于地区不同,人们对它的称呼也不同,山东人称其为地瓜,四川人称其为红苕,北京人称其为白薯,福建人称其为红薯 。
文章插图
5、番薯的由来是什么?番薯即红薯 。北方人多称地瓜,四川人称为红苕,客家人则惯常谓之番薯也 。俗称番薯 。
番薯之名为番,番薯非我国所古有 , 直到了明朝的中叶,始由外国传入,而外国一般称之为番邦 , 所以番薯名字就流传开来 。但这种食物一经传入人口众多的中国,即如春风野草,蓬蓬勃勃的遍地生长起来 。
【红薯来历,红薯的来历?】番薯和客家人的历史更是紧密相联 。首先,客家人之所以为客 , 当然是属于后来之人,居住之地就偏僻而贫瘠 。这种地方最适宜种番薯 , 有时也只能种番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