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进行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我国对于转基因生物有哪些安全把控?

1、我国对于转基因生物有哪些安全把控?我国基本建立起涵盖研究、试验、生产、加工、经营、进出口全过程的安全监管体系 , 农业部、质检总局始终把执法监管放在重要位置,突出重点、严控源头、坚决防止转基因生物违规扩散 。一是精心组织,形成全国联动的监管格局 。每年制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方案,强化属地化管理和研发人“第一责任人”制度,明确监管重点环节和重点区域,要求各省加大转基因成分抽检和执法检查力度,充分落实安全监管措施 。二是狠抓源头,确保监管取得实效 。农业部门以转基因研究和试验为重点 , 对科研教学单位和企业进行动态监管 。质检总局及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进出境转基因产品严格把关,依法处理未经批准的转基因产品 。三是严格执法 , 严厉打击违规行为 。农业部每年派出检查组,对全国各地转基因作物违规试验、违规种植和违规销售情况进行督查,形成安全监管的高压态势;针对进出境过程中发生的转基因问题,质检总局及时与相关国家官方进行交涉 , 切实保护国家利益 。四是加强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由国务院各有关部门推荐,遴选出农业、卫生、食品、环境、检测检验等领域学术水平较高的专家,组建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组建了全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发布基础类、安全监管、安全评价、检验检测等4类151项转基因生物安全标准;认定了40个国家级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监督检验测试机构,承担农业部或申请人委托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定性定量检测、鉴定和验证实验工作 。下一步 , 我们将持续加强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转基因生物技术检测能力和检测水平,强化监督管理,切实保障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 。

为什么要进行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我国对于转基因生物有哪些安全把控?

文章插图
2、我们为什么需要转基因技术?如今网络上转基因争端不断,各种消息也让民众如雾里看花 。转基因这项技术,无论你是支持还是反对,最好都建立在足够了解的基础之上,而非道听途说 。本文将从基因、基因工程及其医学应用、农业应用等方面介绍一些关于转基因的知识 。
基因是控制生物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生物的一切遗传性状都是受基因控制的 。有的基因通过控制酶合成来调控生物的代谢,有的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 。
比如不同的人天生的肤色可能各不相同,其中一个影响因素是酪氨酸酶对应基因的活性 。人的肤色是由黑色素细胞产生的黑色素形成的 , 而产生黑色素需要酪氨酸酶 , 当此酶活性高时,合成的黑色素就较多,人的皮肤黑;反之肤色白 。酪氨酸酶由酪氨酸酶基因控制合成,如果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则酪氨酸不能正常合成,从而使酪氨酸不能正常转化为黑色素 , 导致黑色素缺乏 , 表现为白化病 。正是基因工程的问世,让治疗白化病之类的疾病成为可能 。
基因工程及医疗应用
基因工程又叫DNA重组技术 。该技术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通过对生物的基因进行改造和重新组合,然后导入并在受体细胞内表达,从而使生物获得新的性状,产生出满足人类需要的生物产品 。运用基因工程设计制造的“DNA探针”检测肝炎病毒 , 不但准确且迅速;在环境监测方面,“DNA”探针能够十分灵敏地检测环境中的病毒、细菌等污染物 。
过去,从猪、牛等动物的胰腺中提取胰岛素,100kg胰腺只能提取到4-5g胰岛素 。1978年,人们成功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胰岛素基因(即将合成的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每2000L培养液就能产生100g的胰岛素!
1979年,人生长素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直接表达;1980年,人白细胞干扰素基因获得克隆和表达;1981年,抗口蹄疫的基因工程抗原研制成功;1982年 , 乙肝抗原在酵母菌中表达成功;同年 , 转基因植物和转基因动物也分别获得成功 。
1986年 , 著名生物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Renato Dulbecco在Science上发表短文《肿瘤研究的转折点:人类基因组测序》,率先提出“人类基因组计划” 。即通过对人体内全部基因的序列进行测定,从而找到治疗和预防诸如癌症和心脏病等疾病的更有效方法 。1990年该计划正式启动 , 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中国以及日本六国科学家共同参与 。2000年6月,人类基因组草图宣告完成 。
一些恶性疾病过去无药可治 , 现在有了特异的基因工程药,通过识别肽段、配基或抗体与蛋白质药物融合,构成分子导向药物,能选择性作用于靶部位 , 从而大大提高了疗效 。
基因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
1982年,转基因农作物问世,1983年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烟草在美国成功培育,1985年人类首次试种能够抵御害虫、病毒和细菌侵害的转基因作物 。此后,转基因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 。去年,全球共有28个国家的1730万农民种植了转基因作物,占地约1.7亿公顷,为全球耕地总面积的12% 。[1]
理论上 , 植物转基因技术和常规杂交育种方法都是通过优良基因的重组获得新品种,但传统的常规杂交育种是将植物种内或近缘种间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使植物获得新性状 。其基因交流范围有限、育种效率较低、育种周期长、导入大量不明且不可控的基因 。植物转基因技术通过导入优良基因使作物获得新的性状,主要用于提高农作物的抗逆能力,以及改良农作物的品质等方面 。它克服了植物有性杂交的限制,针对性地进行基因组合,精准有效地改变生物的遗传性能,提高育种效率,这是传统育种不具备的优势,也是农业发展的方向 。如转基因抗虫作物的出现,导致杀虫剂使用量减少,降低了生产成本 , 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而一些抗盐碱、抗旱、抗高温作物的培育 , 更能大幅提高作物的产量 。
郎咸平曾在书中造谣称:09年广西医科大接受一个世界银行的研究项目,对广西217名男大学生进行精液分析研究,发现56.7%的人精液异常,归咎于“转基因玉米”的推广 。这则消息在网上迅速传播 , 民众纷纷谈“转”色变 。后来发现 , 根本就不存在这个项目,而转基因玉米也根本还没有推广种植,书中提到的玉米只是杂交品种而不是转基因作物 。与此同时,转基因作物致癌、致病、绝育等消息铺天盖地 。要知道,各国政府批准的转基因作物,都是经过无数安全性试验验证过的,没有哪个国家敢拿民众生命以及自己子孙后代健康开玩笑 。
今年2月25日 ,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在南京农业大学做报告时提到:2013年,我国大豆总需量为7000万吨,而进口大豆量竟达6338万吨,可全世界大豆贸易总额才为9000万吨 。90%的大豆主要依赖进口这一事实,无疑给那些声称“传统育种方式就可以满足我国粮食自给自足”的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危机就在眼前,但能使作物优质高产的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却因反转而举步维艰 。
人口迅速增长、耕地面积剧减、环境污染加剧、粮食危机严重,在有限的空间里要满足全球的粮食需求,势必需要科学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 。而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克服土壤因盐碱、沙害、虫害带来的不能生产、减产的问题,提高粮食产量 。
南安普顿大学生态学教授Guy Poppy告诫我们:“转基因技术是一件很有用的工具,应该摆在我们手头的工具箱里(而不是把它扔掉) 。”
[1]. https://www.gov.uk/government/speeches/rt-hon-owen-paterson-mp-speech-to-rothamsted-research
文 / 马妍
为什么要进行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我国对于转基因生物有哪些安全把控?

文章插图
3、选题研究转基因安全性问题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研究目的和意义
转基因食品是新的科技产物,尽管现在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 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它会愈来愈完善 。我们相信,只要按照一定的规定去做,我国生物技术的发展会是健康、有序的,我们的生活也会因生物技术带来的转基因食品而变得更加丰富精彩 。
为什么要进行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我国对于转基因生物有哪些安全把控?

文章插图
4、为什么要发展转基因技术?因为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运用转基因技术培育高产、优质、多抗、高效的新品种,能够降低农药、肥料的投入,对缓解资源约束、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产品品质、拓展农业功能等具有重要作用 。从古至今,农业发展就是人类不断改造自然条件、赢得生存空间的过程 。片面追求所谓的有机农业,除非回到原始农业甚至史前文明时代 。
任何科学技术在发展过程中都存在一定风险 , 转基因技术也不例外 。科学家通过科学研究 , 已经排除或澄清了许多风险问题,要求转基因生物“零风险”等提法并不科学 。转基因产品并不像某些宣传的那样可怕,也可以说只是传统育种技术的发展和延续 。转基因并不是人类凭空创造的一项技术,而是在自然界中本来就普遍存在的现象,包括物种内和物种间的基因转移 。可以说,没有基因转移现象也就没有当今生物的多样性 。目前 , 转基因技术存在争议是合理、也是非常必要的 。在争论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让科学家更加谨慎地去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进行更严格的评估;另一方面也能够对公众更好普及转基因知识 。
从现实角度来讲,主要还是为了解决饥饿人口,就拿中国来说,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 , 中国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0%,耕地面积却只有9%,到现在中国还有1.4亿的饥饿人口啊 。粮食和石油一样,都是各国抢着开发的战略资源,中国现在为什么去全世界各国的去租买大量田地,就是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长期有效供给,但是归根结底不是长久之计,毕竟国际发展大趋势还是以转基因技术为核心 , 欧美各国这方面早中国20年就开始研发了,再过30年世界人口将增长40%,90多亿人,到时候粮食需求量提高3倍,那会儿全球温饱问题就只能靠转基因技术来解决 。
目前许多国家把转基因生物技术作为支撑发展 , 发展未来的战略资源,转基因技术现在已经成各国抢占技术制高点和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正确有效的发展转基因技术可以培养出高产优质、多抗高效的新品种,而且也能大大降低对农药肥料的依赖 , 也可以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所以说现在不是想不想开发转基因技术的问题,而是你不开发30年后连饭都吃不饱了,还是冷静一点的去看待问题吧,民生为大 。
答: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 , 运用转基因技术培育高产、优质、多抗、高效的新品种,能够降低农药、肥料投入,对缓解资源约束、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产品品质、拓展农业功能等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世界许多国家把转基因生物技术作为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战略选择,转基因技术已成为各国抢占科技制高点和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 。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 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 。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突破耕地、水等资源约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长期有效供给 , 归根结底要靠科技创新和应用 。推进转基因技术研究与应用,是着眼于未来国际竞争和产业分工的重大发展战略,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 。
传统技术发展到现在越来越凸显他的局限性,如果技术方式和理论不出现重大的变革,很难解决目前的粮食问题(你搜一下杂交水稻的资料就能看出来:实验数据一片大好,但都是在接近理想的生长状态下得到的,推广到全国就不行了) 。转基因技术则带给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 , 是目前看来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但由于这种新技术太年轻,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所以无法被广泛接受 。若干年后,转基因技术的各种不确定因素解决了,也许他就会被追认为是传统技术的根本变革和延续 。
产量高周期短 , 现在人口这么多,不发展这个粮食不够吃啊,希望国家可以提高这方面的技术,让老百姓吃上放心的粮食 。
为什么要进行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我国对于转基因生物有哪些安全把控?

文章插图
5、我国如何进行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为什么要进行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我国对于转基因生物有哪些安全把控?】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 , 我国建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制度,并设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负责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评价工作 。农业部设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工作 。农业部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工作的需要 , 委托具备检测条件和能力的技术检测机构对农业转基因生物进行检测,为安全评价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