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态特征
西藏中蜂的个体较大 , 体色较黑 , 翅和喙均较长,工蜂体长11~12毫米,体色灰黄色或灰黑色 , 第3腹节背板常有黄色区,第4腹节背板黑色,第4、5、6腹节背板后缘有黄色绒毛带,第5腹节背板狭长,第3腹节背板超过4.00毫米但小于4.38毫米 。
二、地理分布
西藏中蜂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的雅鲁藏布江河谷及察隅河、西洛木河、苏班黑河、卡门河等河谷地带海拔2000~4000米地区,其中林芝地区的墨脱、察隅和山南地区的错那等县蜂群较多,在云南西北部的迪庆州、怒江州北部也有分布 。
三、种群数量
西藏中蜂基本处于野生状态,群体数量不详,1993年估计至少有10万群以上,人工饲养的西藏中蜂只有2000群左右,由于农药使用量的增加、其他蜂种的饲养及中蜂囊状幼虫病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西藏中蜂种群数量有所下降,已处于濒危状态 。
四、品种特性
西藏中蜂是一种适应高海拔地区的蜂种 , 分蜂性强,迁徙习性强,群势较?。杉喜睿秃约?,与滇南中蜂相比其翅和喙均较长、体色较黑、腹较宽且个体较大,因其生产性能较低故采用活框饲养的蜂群数量很少 。
五、生产性能
【西藏中蜂 西藏 蜜蜂】西藏中蜂多为定地饲养 , 绝大多数蜂群用传统方法饲养,极少数蜂群用活框箱饲养,生产性能较差 , 蜂蜜产量较低,用传统方式饲养的蜂群年均群产蜂蜜5~10千克,用现代活框箱饲养的蜂群年均群产蜂蜜10~15千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