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句话被时人举报说他在嘲讽满族统治阶层没有文化,这位文人就因此陷入文字狱 。意思是清风又不认识字,为何要胡乱翻开书 。
2、据说清代有位读书人,因风吹乱了他的书页,引发诗兴 , 吟了一句“清风不识字 , 何事乱翻书”,便招致了杀身之祸 。这“清风”诗案,非常典型地反映了封建专制统治下,文字是极易招祸的 。
3、清朝统治者对明朝留下来的文人,一面采取招抚办法 。一面对不服统治的,采取了严厉的镇压手段 。就在康熙帝即位的第二年,有官员告发,浙江湖州有个文人庄廷鑨,私自招集文人编辑《明史》 , 里面有攻击清朝统治者的语句,还使用南明的年号 。这时候,庄廷鑨已死去,朝廷下令,把庄廷鑨开棺戳尸,他的儿子和写序言的、卖书的、刻字的、印刷的和当地官吏,被处死的处死,充军的充军 。这个案件,一共株连到七十多人 。
4、公元1711年,又有人告发,在翰林官戴名世的文集里,对声明政权表示同情态度 , 又用了南明的永历帝的年号,就下令把戴名世打进大牢 , 判了死刑 。这个案件牵连到他的亲友和刻印他文集的,又有三百多人 。因为这些案件完全是由写文章引起的 , 就管它叫“文字狱” 。
5、康熙帝做了六十一年皇帝,老死了 。他的第四个儿子胤禛(音yìn zhē)即位,这就是清世宗,又叫雍正帝 。雍正帝是一个残暴成性、猜忌心又很重的人 。在他的统治下,文字狱也更多更严重 。最出名的是吕留良事件 。
6、吕留良也是一个著名学者 。明朝灭亡以后,他参加反清斗争没有成功,就在家里收学生教书 。有人推荐他博学鸿词,他坚决拒绝了 。官员劝他不听,威胁他也没用,后来他索性跑到寺院里,剃光了头当和尚 。官员们也拿他没办法 。
吕留良当了和尚之后,躲在寺院里著书立说 。书里面有反对清朝统治的内容 。幸好书写成了,没有流传开去 , 吕留良死了,更没被人注意 。
有个湖南人曾静,偶然见到吕留良的文章,对吕留良的学问十分敬佩 , 就派了个学生张熙 , 从湖南跑到吕留良的老家浙江去打听他遗留下来的文稿 。
张熙一到浙江,不但打听到文稿的下落,还找到吕留良的两个学生 。张熙跟他们一谈,很合得来 。他向曾静汇报后,曾静也约两人见了面,四个人议论起清朝统治,都十分愤慨 。
大家就秘密商量 , 怎么想办法推翻清王朝 。
他们懂得,光靠几个读书人办不了大事 。后来,曾静打听到担任陕甘总督的汉族大臣岳钟琪,掌握很大兵权,因为讨伐边境叛乱的时候立了战功,受到雍正帝重用 。他想,要是能劝说岳钟琪反清 , 成功就大有希望 。
曾静写了一封信 , 派张熙去找岳钟琪 。岳钟琪接见张熙,拆看来信,见是劝说他反清的,大吃一惊,问张熙说:“你是哪里来的,胆敢送这样大逆不道的信 。”
张熙面不改色说:“将军跟清人是世仇,您难道不想报仇?”
岳钟琪识:“这话从哪儿说起?”
张熙说:“将军姓岳,是南宋岳忠武王(就是岳飞)的后代,现在的清朝皇帝的祖先是金人 。岳王当年被金人勾结秦桧害死,千古称冤 。现在将军手里有的是人马,正是替岳王报仇的好机会呢 。”
岳钟琪听了,马上翻了脸,吆喝一声,把张熙打进牢监,并且要当地官吏审问张熙,追查他是什么人指使的 。
张熙受尽种种酷刑 , 就是不招,说:“你们要杀要剐都可以,要问指使人,没有!”
岳钟琪心想,这个张熙是个硬汉,光使硬的治不了他,就另想一个软的办法 。第二天,他把张熙从牢里放出来,秘密接见了他 。岳钟琪假惺惺说:昨天的审问,不过是试探 , 他听了张熙的话,十分感动,决心起兵反清,希望张熙帮他出主意 。
张熙开始不相信,禁不住岳钟琪装得郑重其事,还真的赌神罚咒,才相信了他 。两人商谈了几天,渐渐热络起来 。张熙无话不谈 , 把他老师曾静怎样交代的话都抖了出来 。
岳钟琪哄得了张熙提供的情况 , 一面派人到湖南捉拿曾静,一面立刻写了一份奏章,把曾静、张熙怎样图谋造反的情节,一五一十报告了雍正帝 。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寓意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有何寓意】雍正帝接到报告,又气又急,立刻下命令把曾静、张熙解送到北京 , 严刑审问 。这时候,张熙才知道上了岳钟琪的大当,要不招也不中用了 。雍正帝再一查,知道曾静还跟吕留良的两个学生有来往 。
这样 , 案子就牵连到吕留良家 。吕留良已经死了,雍正把吕留良的坟刨了 , 棺材劈了,还不解恨,又把吕留良的后代和他的两个学生满门抄斩 。还有不少相信吕留良的读书人也受到株连 , 被罚到边远地区充军 。
7、像这样的案子还是真有反对朝廷的活动引起的 。另外有不少文字狱 , 完全是牵强附会,挑剔文字过错,甚至为了一句诗、一个字也惹出大祸 。有一次,翰林官徐骏在奏章里,把“陛下”的“陛”字错写成“狴”(音bì)字,雍正帝见了 , 马上把徐骏革职 。后来再派人一查,在徐骏的诗集里找出了两句诗:“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挑剔说这“清风”就是指清朝,这一来,徐骏犯了诽谤朝廷的罪,把性命也送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