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在敕勒川的平原上,在高峻的阴山下 , 天像一顶宽大无比的蒙古包 , 笼罩着四面八方辽阔的原野 。青天苍苍,大地茫茫 , 风吹过来草低头,顿时显出成群成群肥硕的牛羊 。
注释
1、敕(chì)勒:种族名,又叫铁勒,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一说即维吾尔族 。
2、敕勒川:敕勒民族居住处 , 在今山西、内蒙古一带 。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 。川,平原 。一说河流 。
3、阴山:山脉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起于河套西北,绵亘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一带,和内兴安岭相接 。
4、穹(qióng)庐:用毡布搭成的帐篷,游牧民族所居的圆顶帐幕,即蒙古包 。
5、笼盖:一作“笼罩”(洪迈《容斋随笔》卷一和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 。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
6、苍苍:青色 。
7、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
8、见(xiàn):同“现”,呈现 , 显露 。
《敕勒歌》原文敕勒歌
作者:无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 , 笼盖四野 。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
《敕勒歌》赏析此诗歌咏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开头两句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 。
接着两句用“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蒙古包 , 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 , 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 , 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 。
最后三句描绘了一幅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草原全景图 。有静有动 , 有形象 , 有色彩 。全诗风格明朗豪爽,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受到历代文论家和文学史论著的好评 。对它的学术研究,经久不衰 。
《敕勒歌》创作背景公元四到六世纪,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处在鲜卑、匈奴等少数民族的统治之下,先后建立了北魏、北齐、北周等五个政权 , 历史上称为“北朝” 。北朝民歌主要是北魏以后用汉语记录的作品 。根据《通鉴》中可知《敕勒歌》是北齐斛律金所唱的“敕勒”民歌 。
【敕勒歌的译文和注释带拼音 敕勒歌的译文和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