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名词、代词:文言文中,名词、代词常作主语和宾语,所以我们拿到一个文段后先找出其中的人名、地名、事名、物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名、谥号等,找出其中的代词,如人称(自、吾、尔、汝、余、我、予、彼) , 谦称(寡人、臣、妾、朕、孤),敬称(君、公、卿、子、先生、足下),再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需要注意的是 , 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
2、明动词: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一样,主谓结构居多 , 但主语常省略,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 , 整体把握句意,进而可以正确断句 。
3、明虚词: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 。尤其是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文言文断句小妙招大全 文言文断句小妙招】
4、据修辞:文言文中往往会用到排比、对偶、反复、顶真等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 。利用好这些特点对我们断句很有帮助 。古文中两个相同词语连用,如果不属于形容词、名词的重叠形式 , 一般来说是用了顶真手法,它们分属两句话,应当从中间断开 。例如《愚公移山》:“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 , 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又如:“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这两句用了对偶的修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