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汉末年,政治动荡,诸侯四起,天下大乱 。其中以曹一操一最有远见,他想统一天下,重新建立安定的社会 。
2、曹一操一自从“挟天子令诸侯”,许昌屯田以后,先后消灭了董卓、黄巾军、吕布、袁术、袁绍、刘表等地方势力,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
3、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曹一操一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袁绍,从此,军威大振,曹一操一更加雄心勃勃 。但是,袁绍的两个儿子投奔了乌桓,企图借助乌桓的力量卷土重来 。乌桓的经济、文化较落后,当时尚处一奴一隶制时代 。他们乘中原地区经常混战,常常侵袭汉朝的领土,北方人民的生命财产没有保障 。对此,曹一操一决心征讨乌桓 。
4、公元207年,即建安十二年,曹一操一亲自统帅大军北上远征乌桓 。当时曹一操一已年过半百 。古人认为,人到50岁,就进入衰老阶段 。这点曹一操一心里也十分明白,但为了彻底消灭袁氏残余势力,真正统一北方,他胸怀宏志,人老心不老,仍然驰骋疆场 。经过长达几个月的艰苦行军作战,曹一操一在白狼山一带与乌桓的20余万兵马进行了激烈的争战,彻底击败了乌桓,杀死了他们的头领,十几万人被迫投降 。【老骥伏枥的历史典故 老骥伏枥的历史典故是什么】
5、曹一操一率领大军,凯旋而归 。在返回的路上,曹一操一带着胜利的喜悦,想着自己已经是五十三岁的人,但历史的重任肩负在身,统一中原的大业尚未完成,他激一情澎湃,写下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等诗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