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桑原文翻译及赏析 陌上桑原文内容及译文

陌上桑原文翻译及赏析 陌上桑原文内容及译文

1、《陌上桑》
【陌上桑原文翻译及赏析 陌上桑原文内容及译文】乐府诗集 〔两汉〕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 , 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 , 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

2、译文:
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照到我们秦家的小楼 。秦家有位美丽的女儿,她的名字叫罗敷 。罗敷善于采桑养蚕,有一天在城南边侧采桑 。用青丝做篮子上的络绳 , 用桂树枝做钩笼 。头上梳着堕马髻,耳朵上戴着宝珠做的耳环;浅黄色有花纹的丝绸做成下裙,紫色的绫子做成上身短袄 。行人见到罗敷,就放下担子捋着胡须注视她 。年轻人看见罗敷 , 禁不住脱帽重整头巾 。耕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犁地,锄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锄田;以致于农活都没有干完,回来后相互埋怨,只是因为贪看了罗敷的美貌 。
太守乘车从南边来到这,拉车的五匹马停下来徘徊不前 。太守派遣小吏过去,问这是谁家美丽的女子 。小吏回答:“是秦家的女儿,她的名字叫做罗敷 。”太守又问:“罗敷今年多少岁了?”小吏回答:“还不到二十岁 , 但已经过了十五了 。”太守就问罗敷:“愿意与我一起乘车吗?”罗敷上前回话:“使君怎么这么愚笨?你已经有妻子了,罗敷我也已经有丈夫了!”

“东方上千个骑马的人当中,我的夫婿在前列 。凭什么识别我丈夫呢?他骑着一匹白马后边还有黑马跟随,马尾上系着青丝绦,黄澄澄的金饰装点着马头;腰中佩着鹿卢剑,宝剑可以值千千万万 。十五岁在太守府做小吏,二十岁在朝廷里做大夫,三十岁做皇上的侍中郎,四十岁成为一城之主 。他皮肤洁白,脸上微微有一些胡子;他轻缓地在府中迈方步 , 从容地出入官府 。太守座中聚会时官员无数,都说我丈夫出色 。”

3、赏析:
《陌上桑》塑造罗敷的形象也依循人们识辨人物的一般顺序,在写法上表现为由容貌而及品性 。罗敷刚出现,还只是笼统地给人一个“好女”的印象 , 随着叙述的展开,通过她服饰的美丽和路人见到他以后无不倾倒的种种表现,“好女”的形象在读者眼前逐渐变得具体和彰明 。通过罗敷与使君的对话,她抗恶拒诱,刚洁端正的品格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从她流利得体,同时又带有一点调皮嘲弄的答语中,还可看出她禀性开朗、活泼、大方,对自己充满自信,并且善于运用智慧保护自己不受侵害 。
《陌上桑》在写作手法方面,最受人们称赞的是侧面映衬和烘托 。先写罗敷采桑的用具和她装束打扮的鲜艳夺目 , 渲染服饰之美又是重点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这些诗句一字不及罗敷的容貌 , 而人物之美已从衣饰等的铺叙中映现出来 。更奇妙的是,诗人通过描摹路旁观者的种种神态动作,使罗敷的美貌得到了强烈而又极为鲜明、生动的烘托 。“行者见罗敷,……但坐观罗敷 。”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人类对异性美(尤其是在形貌方面)就更为敏感,同时也会表现出更高的热情 。这些男性旁观者为罗敷深深吸引,乃至有意无意地做出一些想取悦罗敷的举止 。借助于他们的目光,读者似乎也亲眼饱睹了罗敷的面容体态 。这样来塑造人物形象,比借助比喻等手段正面进行摹写显得更加富有情趣;而且由于加入了旁观者的反应,使作品的艺术容量也得到了增加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