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芥子别名:辣菜子 。
性味:无臭 , 味辛、辣 。
归经:入手太阴经 。
白芥子的用法用量【白芥子 白芥子的别名叫什么】内服:煎汤,3~10克;或入丸、散 。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整粒敷穴位 。
炮制:原药簸净杂质,置锅内炒至深黄色 , 微有香味,取出 。放凉 。
白芥子的功效作用功效: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 。
主治:化痰逐饮;散结消肿 。主咳喘痰多;胸满胁痛;肢体麻木;关节肿痛;湿痰流注;阴疽肿毒 。治乳痈、乳癌、乳腺疼痛、结核、痰饮咳喘,胸胁胀满疼痛,反胃呕吐 , 中风不语,肢体痹痛麻木,哮喘型患者的观察结果,有效率为75.8% , 显效率为35% 。本药对慢性气管炎主要皮肤过敏或溃破者忌用 。
白芥子的附方①治高年咳嗽,气逆痰痞:紫苏子、白芥子、萝卜子 。上三味各洗净 , 微炒,击碎,看何证多 , 则以所主者为君,余次之 。每剂不过三钱,用生绢小袋盛之,煮作汤饮 。(《韩氏医通》三子养亲汤)
②治风湿涎痰 , 结成痞块:外用白芥子为末,醋凋敷患上 。内用白芥子为末,神曲打糊丸梧子大 。每服三钱,清晨参枣汤下 。(《方脉正宗》)
③治翻胃,吐食上气,及羸弱不欲动:白芥子,晒干,为末 , 酒服方寸匕 。(《普济方》)
④治伤寒后,肺中风冷,失音不语:白芥子五合(研碎) 。用酒煮令半热,带热包裹熨项颈周延,冷则易之 。(《圣济总录》芥子酒熨方)
⑤治臂痛牵引背胛,或辍或作,由荣卫循行失度,痰滞经络,或似瘫痪:真白芥子、木鳖子各三两(麸炒),没药(另研)、桂心、木香各半两 。上为末,每服一钱 , 温酒下 。(《妇人良方》白芥子散)
⑥治风湿脚气肿疼无力:白芥子、芸薹子、蓖麻子、木鳖子(去壳)、白胶香各一两,胡桃五枚(去壳) 。上六味,一处捣三千杵 , 成膏 。每用皂子大,摩疼处 。(《圣济总录》芥子膏)
⑦治肿毒初起:白芥子末醋调涂之 。(《濒湖集简方》)
⑧治小儿乳癖:白芥子研末水调,摊膏贴之,以平为期 。(《本草权度》)
⑨治牙痛:白芥子、舶上莎罗、芸薹子各一两 。捣细罗为散 。每用一字,如患左边疼,即吹右鼻中,如患右边 , 即吹左鼻中 , 仍先净洗鼻中,吹药 。(《圣惠方》白芥子吹鼻散)
白芥子的相关论述1.《别录》:发汗,主胸膈痰冷上气,面目黄赤 。又醋研敷射工毒 。
2.陶弘景:御恶气暴风,毒肿流四肢疼痛 。
3.孙思邈:治咳嗽胸胁支满,上气多唾者,每日温酒吞七粒 。
4.《医学入门》:利胸膈痰,止翻胃吐食,痰嗽上气 , 中风不语,面目色黄 , 安五脏,止夜多小便 。又治扑损瘀血 。
5.《纲目》:利气豁痰,除寒暖中,散肿止痛 。治喘嗽反胃 , 痹木脚气,筋骨腰节诸痛 。
6.《现代实用中药》:捣烂如泥,外用作皮肤刺激引赤药 。
7.《药材资料汇编》:功能暖胃 , 增进食欲,并可为中毒后之催吐剂 。
8.《东北药植志》:大量用可作麻醉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