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话人物原型 《人世间》有历史人物原型吗

中国神话人物原型 《人世间》有历史人物原型吗

【中国神话人物原型 《人世间》有历史人物原型吗】《人世间》最近正在热播,聚焦周家这些儿女展开剧情,这部剧赢得大家的关注,你知道《人世间》周家的人物原型是谁吗》下面一起来看看 。
梁晓声的小说带有很大程度上的自传成份 。
《人世间》里以周家为聚焦对象 , 作为一家之长的周父 , 是剧中的一个核心人物,周家的悲欢离合,儿女情长 , 都是容纳在周父以血缘为起点的这个系谱中的 。《人世间》里的周家这个家庭设置,可以看出,非常明显的是对梁晓声家庭关系的移用 。《人世间》里周家儿女的特殊生存状况,不能不说与周父的工作境遇有关 。
如果周父不是远去大西北,参加“大三线”建设,那么,他的儿女们的人生选择 , 可能会是另一个模样 。因为很显然,如果周父留在城市里,对三个子女的管教程度,肯定会明显加强 , 那么,就不会有女儿周蓉自作主张、只身前往贵州、寻找意中人这样的选择 。
儿子秉昆的人生道路,也会有另一种走向 。因此 , 周父在剧中的地位很重要,他的人设,规定了小说里的人物命运走向 。而事实上,周父的形象设计相当的接底气,而这形象的来源,正是来自于梁晓声的父亲本人 。
梁晓声的父亲姓梁名秉奎,有意思的是,《人世间》里周家三个儿女 , 名字中的第二个字“秉”,直接来自于父亲的名字 。梁父于1956年随所在城市的建筑团队,开往四川,参加“大三线建设” 。
建设工地在大山深处,当时要回到家乡 , 必须搭卡车,先到乐山,然后从这里搭乘公共汽车到达成都,在这里乘上火车 , 到达北京,然后再转车到达哈尔滨 。从建筑工地 , 回到家乡,路上耽搁的行程要有数天的时间 。这也就是电视剧《人世间》中母亲在1976年初春时节中风晕倒 , 而周父一直蒙在鼓里,直到1978年下半年 , 他才在回家的时候,亲眼看到妻子病卧在床的残酷事实 。

从剧中,可以看出 , 周父至少有两年没有回家,而实际上,现实中的梁晓声的父亲,也正是三五年才回一次家 。这种特殊的家庭人际关系状况,正是《人世间》里的故事能够大起大落、跌宕起伏的一个重要因素 。
《人世间》里涉及到的一些工作单位,都烙印着梁晓声自身的亲身经历痕迹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世间》的主角是家里的老三秉昆 。这也是之前梁晓声小说里的一个被忽略的群落 。
之前梁晓声小说始终瞄准的是知青这一代,如《雪城》、《年轮》、《知青》都聚焦的是知青生活,而在《人世间》里,梁晓声将叙述重心放在了留城青年的身上,把秉昆的人生历程放在了中心舞台上予以展现 。
从剧中人物安排看,周家长子秉义的经历,移用了梁晓声自己的亲身经历,这基本是知青一代的共性特征 。
剧中秉义也面临着推荐上大学的机遇,正对应梁晓声在建设兵团被推荐上复旦大学的一段经历,不过 , 电视剧中为了突出秉义的高风亮节 , 刚正不阿,说他得罪了掌控推荐大权的领导,导致推荐上大学的好事,被黄了 。

不过,梁晓声还是手下留情,安排秉义在文革结束后 , 凭着自己的能力,考上了北京大学 。
周家老三秉昆 , 最初在木材加工厂工作 , 后调到了酱油厂,而这两个工厂,都与梁晓声有着休戚与共的关系 。梁晓声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插队的时候,曾经在木材加工厂工作过,所以这一段经历,也多次出现在梁晓声的小说中 。
在长篇小说《雪城》中,剧中的姚守义回城之后,进入到木材加工厂当工人,因工作出色,先成为车间主任,后当了加工厂的厂长 。而梁晓声的弟弟就在酱油厂工作,由此看来,《人世间》里的秉昆,基本是以梁晓声的弟弟的生活经历为模型的 。
这就与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有着相似的创作肌理 。路遥该部小说里的主人公,正是以自己的弟弟为原型的 。综合来看,《人世间》的人物原型,基本是梁晓声根据自己的父母亲与兄妹结构,进行了移花接木的改头换面,在此基础上,加以提炼后,形成了《人世间》中人物的典型性设置 。
这些加工与提炼的部分,《人世间》中出于刻画人物的需要 , 而调整与改写了真实的经历与事实 。一个非常明显的事实是 , 《人世间》为了体现出郑娟的“刘慧芳”式的善良本性,把周母的生病时间,提前到了1976年 。而实际上 , 梁晓声的母亲逝世于1997年 。
在《人世间》里,如果没有周母的突然昏迷,那么秉昆的与郑娟巨大的挑战世俗偏见的落差,便无从弥合 。梁晓声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 促成他在小说里张扬的善良理念 , 加盟到郑娟的身上,所以作者采取了一个笨拙的办法,不得不让周母突然中风昏倒,给了检验郑娟的良心好坏的一张石蕊试纸 。其实这是一个大俗套 。而梁晓声的笔下从来未曾手下留情过,他几乎在他的每一部小说中,都毫不留情地牺牲他创造出的人物,让他们沦为死亡的牺牲品 。

实际上,《人世间》里的周母生病,恰恰是一个败笔 。从剧中的表现来看,周母生病后,用一种玄幻的奇迹,来描写脑部中卒这一种病理现象 。剧中,昏迷的周母,在躺在床上不省人事的两年之后,竟然能够梦幻般地醒来,完全是一个天方夜谭 。不用说两年了 , 就是脑子受伤几分钟,都会不可抗拒地难以复原 。
《人世间》里这一段明显地偏离了现实主义的残酷的生理铁律,用一种虚妄的情节,来制造爱的奇迹 , 虽然吻合了梁晓声力求抒写“好的故事”的创作理想,但是却可能产生一种粉饰“爱的能量”的误导 。
《人世间》里周父的设置,不仅止于移用了梁晓声父亲的工作元素 , 而周父的暴躁的脾气、对儿女的苛刻对待以及这背后迫于生计的真正缘由,都与梁晓声父亲的个性基本吻合 。年轻时,梁晓声父亲的暴躁脾气,曾经给儿女带来了很大的伤害,但是时过境迁 , 子女们谅解了上一代人因为迫于生活压力,不得不表现出来的对子女的不近人情 。
梁晓声在父亲晚年的时候 , 特意将他接到北京来住 。当时梁晓声住于北影家属区,父亲因为这个机缘,被摄制组拉进去当了“路人甲” 。
他作为路人甲身份 , 参加演出的第一部电影是《泥人常传奇》 。此时,他74岁 。《泥人常传奇》中的背景皆是群演,梁父不在其中
梁晓声父亲在京的时间,在1984年——1986年之间,共计在五六部影视剧中担任“气氛组”的背景墙角色 。
这种角色,就是在镜头里,走过来 , 跑过去,无名无姓,没有一句台词,根本与情节没有发生关联,除了这些角色的亲人,没有人会在意他们的存在 。
包括梁晓声本人,也不知道他的父亲在哪几部影视作品里担任过“跑龙套”的角色 。
他能够列出的三部作品有《泥人常传奇》、《四世同堂》、《白龙剑》 。在镜头里一晃而过的梁晓声父亲,在影视导演的镜头里,只是一个过客,一个无足轻重的存在 。但是,梁晓声丰润了他父亲的形象,将他父亲的经历与秉性 , 经过了他的炼制与加工,复现在《人世间》里,成为剧中举足轻重的一个关键性人物 。这就是创作的意义真正所在 。
在别的影视作品中“跑龙套”方式存在的父亲 , 在梁晓声的笔下 , 成为一个核心的追光人物 。这说明,这世界不是不存在传奇 , 而是缺少发现传奇的眼睛 。
梁晓声父亲在他人的镜头里渺小的存在 , 一个被踢过来踏过去的蜉蝣人生,在《人世间》里成了主心骨,成了生活中的最重要的一个价值中心 , 这就是梁晓声对他的家庭的最伟大的回报,也是他独具慧眼的一次对生活的发现与提炼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