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华为携手中芯建厂?虚妄的幻想

华为|华为携手中芯建厂?虚妄的幻想

文章图片



集微网消息 , 近日有台媒报道称 , 华为正在中芯国际的协助下建造晶圆厂 , 试图亲自下场造芯以寻求在美国的芯片禁令封锁下突围 。
报道还指出 , 在中国台湾此前举行的行业展会上 , 华为有关人员与台积电的供应链伙伴洽谈了采购设备的相关事宜 。 同时 , 报道还“透露”了中芯南方及地方政府出资等细节事宜 。
集微网针对上述消息进行了多方求证 , 一位华为相关人员告诉集微网 , 上述内容均为不实消息 。 而多位亲近中芯国际人士也都向集微网表示 , 中芯国际从未参与或协助过华为建厂 , 双方的合作仅是此前在晶圆代工层面合法依规的商业行为 , 并非外界臆想的“抱团取暖”式发展 。
作为中国大陆最大的IC设计公司和IC制造公司 , 华为与中芯国际随着近几年中美贸易关系的愈发紧张 , 以及半导体产业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 被美国商务部先后列入了“实体清单” , 且针对性的制裁政策不断升级 。
截止目前 , 华为及其关联公司在进口所有美国产品和技术之时都需要向美国商务部申请许可 。 中芯国际在从美国出口商进口产品或技术时 , 同样也需要向美国商务部申请该公司的专有许可证 , 对于先进技术节点(10纳米或以下)生产半导体所需的必须物品则将被直接拒绝出口 。
中国大陆的自主供应链体系仍很难达到华为和中芯国际的要求 , 因此两家公司的运营仍然需要向美国申请进口一些关键产品、材料和设备 。 因此 , 一位知情人士指出 , 实际上中芯国际和华为与美国商务部都保持着长期有效的沟通 , 两家公司从未有过闭门造车的想法 。
即便面临极限打压 ,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依旧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 , 华为会更加坚定地与美国公司合作 , 保持开放的态度 。 中芯国际联合CEO赵海军也曾在一次财报说明会上坦言 , 中芯国际过去20年中与美国供应商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合作关系 , 因此有大量美国供应商是中芯国际的第一选择 , 被列入实体清单后 , 中芯国际和供应商们都在第一时间积极地申请准证 , 供应商也一直在对中芯国际更新准证的申请进展 。
另外一层面 , 华为和中芯国际是国内为数不多坚持走国际化路线的半导体企业 , 服务于全球客户 。 其中中芯国际不仅助力国内设计公司成长 , 也为几大国际公司的本地化生产提供支持 。 同时 , 近年来 , 中芯国际包含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地聚焦于28纳米及以上的新建产能项目相继启动 , 不可能会为了单一客户去停下自己前进的脚步 。 倘若双方试图通过合作建厂来突破美国的技术封锁 , 恐将引起美国更加偏激的制裁升级 , 因此于情于理双方都不可能采取这种方式来威胁到公司运营安全 。

至于台媒报道中提到的“华为携手中芯南方在深圳共建晶圆厂” , 该说法更是漏洞百出 。 中芯南方是注册成立在上海的中芯国际子公司 , 中芯南方是下一代高端通讯和消费类电子产品的12英寸芯片生产线 , 专注14纳米工艺和制造技术 , 目标是产能达致每月35000片晶圆 。
首先 , 从股权结构上来看 , 中芯南方的主要股东除了中芯国际和大基金外 , 还有大基金参股的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 , 上海地方基金参投的项目很难去深圳投资建厂 。 其次 , 从设备采购层面 , 由于中芯南方本身专注的是14纳米工艺 , 其所需要的大量设备都需要从美国进口 , 并事先申请许可 , 这对美国技术和产品还存在较大依赖性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