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融入游戏化思维 游戏价值的再探讨

高校课程融入游戏化思维 游戏价值的再探讨
文章图片
2021年是中国游戏社会价值探索取得长足进步的一年 。 在去年年底的游戏产业年会上中国游戏社会价值研究中心成立 , 这也意味着中国游戏行业对游戏价值的探索从各自为战到开始进入规模化、正规化的道路 , 企业团队和相关资源的稳定持续投入 , 一定程度为这个方向的探索保驾护航 。
如果以涉及的对象进行划分 , 游戏价值论认为目前国内游戏社会价值的探索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从未成年保护出发的社会责任(帮助家庭沟通、提供健康的内容)、科技共创(以游戏和技术的角度出发跨行业 , 包括与军事、汽车、医疗等领域的合作)、文化传承与城市服务(主要是与当地政府的合作 , 游戏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双向奔赴)、教育科普与社会实践(主要与高校进行合作 , 人才培养与科研、科普的前沿探索) 。
12月30日 ,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可持续设计理念”专业必修课结课 , 腾讯互娱社会价值研究中心和罗布乐思为本次课程提供了游戏化思维相关的学术理论与技术支持 。 在4个多月的课程学习中 , 学生们从衣食住行等多个方面探索生态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 以游戏化方式呈现研究成果 。
在此之前 , 外媒也报道了从2022年开始 ,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学生可以玩《帝国时代4》的特殊战役并通过评估后获得一个学分的消息 。
通过梳理可以发现 , 作为核心方向之一 , 现阶段游戏企业与高校越来越紧密的不同合作中 , 游戏更多价值的体现也存在不同的方式和目的 , 包括提升教学质量、培养人才以及参与式的社会实验和科普 。
寓教于乐、提升教学质量
去年5月的“游戏里的中国·数字浪潮激荡的美与趣”公益讲座上 , 来自复旦大学中文系的主讲嘉宾严锋教授指出人们在虚拟的游戏中获得的感受与现实中非常接近 。 游戏能够给人以成功感、掌控感、挑战性、角色感、成长感和沉浸感 , 这些情感体验对人们现实中的心理具有补偿作用 。
而这些特点是游戏产品乃至游戏化思维在教育教学探索上应用的关键支点 。 在亚利桑那大学的案例中 , 可以获得学分是教育业界对用游戏寓教于乐的进一步肯定 。
高校课程融入游戏化思维 游戏价值的再探讨
文章图片
首先 , 由专业教授制作的游戏内容 。 学生们在登录入口填写大学信息后 , 可以游玩到四个故事式战役:诺曼征服、英法百年战争、蒙古帝国扩张 , 以及莫斯科成为超级大国的历程 。 这些由亚利桑那大学历史系中世纪历史副教授PaulMilliman和罗马历史副教授AlisonFutrell参与制作把控的内容 , 保证学生接触和学习的历史知识不会跑偏 。
其次 , 完成战役后需要接受评估 。 我们可以把评估过程理解为考试 , 老师们来考察学生通过“游戏学习”后的知识掌握程度 , 以此衡量和优化游戏教育这一方式的可行性 。
这两点都是为游戏教育的实际效果负责 , 而并非图一乐的兴趣手段 , 其核心目的还是把游戏作为一种媒介和手段 , 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一样 , 为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负责 。
人才培养和争夺
游戏行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 , 这已经是前几年说的老话了 。
近两年无论是游戏企业的校招还是包括腾讯、网易等头部企业与高校建立的各种创意大赛合作已不不再是罕见的新闻 , 关于游戏人才的争夺逐步下沉 。
这其中包括两方面 , 在游戏相关专业课程并不普及的情况下 , 从创意这个根源角度更大范围发掘高校人才;另一方面 , 随着游戏与科技共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 对于游戏产品开发之外更多底层技术和前沿方向的人才需求也在与日俱增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