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靡全球的“消消乐”游戏,咋就“卷”成现在这样了?( 二 )


风靡全球的“消消乐”游戏,咋就“卷”成现在这样了?
文章图片
我们不难看出 , 除了还没有“三消”的约定俗成外 , 彼时的初代《SameGame》已经很接近现代意义上的消消乐游戏了 , 而在这类游戏后续的某些版本里 , 制作组也与时俱进地引入了更多的随机要素 , 甚至允许玩家主动由棋盘正面或侧面上添加一批批随机色块来打破僵局 。
但怎么说呢?就具体时间来看 , 《SameGame》走向现代化起码已经是手游开始大行其道的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了 , 而恰恰就是在这十多年间 , 消除类游戏在创意上的内卷……虽说还没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吧 , 但足以逼得不少开发商采取些非常手段来促进游戏销量了 。
分门别类
从时间上看 , 这一阶段的急先锋乃是诞生于1989年 , 并于次年登陆包括并不限于雅达利、GameBoy、PC、NES、PS等各大主流游戏平台的休闲益智游戏《Puzznic》 。
这是一款看上去和《俄罗斯方块》有几分类似的消除类游戏 , 但就实际体验而言 , 我倒是觉得它更像是更简单且容错率更高的《推箱子》:在具有一定随机性且难度递增的八个关卡里 , 玩家需要直接选取控制场景里的不同色块进行水平移动 , 巧妙利用障碍、机关及万有引力将色块引向其同类进行消除 , 直到场景里所有色块消失殆尽便可顺利过关 。
风靡全球的“消消乐”游戏,咋就“卷”成现在这样了?
文章图片
在这之后 , 游戏进入过关结算 , 系统会根据玩家过关时间给出评价和评分 , 并根据评分为其逐渐解锁一些……嗯 , 大家喜闻乐见的额外内容 。
虽然现在看这可能只有几KB的图片绝对是没什么大不了的 , 但放在那个整张涩图都要吱呀吱呀等上老半天的年代 , 如此福利绝对配得上一声声真心实意的“好人一生平安” 。 只不过和大家的想象可能略有不同 , 碍于种种规定 , 如此王牌其实只出现在了日版街机等极少数的游戏版本里 , 也算是从侧面证明了《Puzznic》本身创意不错、素质不俗 , 亦或是彼时的消除类游戏与市场很是契合 , 就算不走旁门左道也能赢得广大玩家的支持与青睐 。
风靡全球的“消消乐”游戏,咋就“卷”成现在这样了?
文章图片
可能也正因如此 , 九十年代初的消除类游戏虽然竞争激烈 , 但其画风可都是相当正常且脉络清晰的:在隔壁FC的《马里奥医生》里 , 马里奥不在单恋公主一人 , 而是开起了诊所 , 用源源不断的药丸与病毒构成相同配色 , 以此消灭病毒悬壶济世 , 其具体表现使得游戏基本上可以被看成是《俄罗斯方块》特化版本 , 由此诞生的《噗呦噗呦》(PuyoPuyo)和《世界饲育系选手权》(BakuBakuAnimal)也都完美延续了俄罗斯方块的益智属性 , 并没有(也没必要)突破其框架呈现些更标新立异的内容;
风靡全球的“消消乐”游戏,咋就“卷”成现在这样了?
文章图片
与之类似的 , 世嘉的《宝石方块》(Columns)虽然乍看之下有了些《宝石迷阵》的影子 , 且更进了一步地允许玩家调节宝石的位置将同类凑到一起 , 但无论观其形式还是究其本质 , 《宝石方块》Columns仍是一款五彩缤纷、且似乎难度降低了的《俄罗斯方块》 , 只是上文提及的“调节位置”很有启发性 , 很快成了后来《耀西的饼干》(Yoshi'sCookie)和《花仙子方块》(PaneldePon)的核心机制;
风靡全球的“消消乐”游戏,咋就“卷”成现在这样了?
文章图片
风靡全球的“消消乐”游戏,咋就“卷”成现在这样了?】相比之下 , TAITO的《Plotting》最为“离经叛道” , 它甚至改变了形式在游戏中稍稍引入了横轴射击元素 , 但差不多也就只是在此时此刻与经典“消消乐”有那么一点儿交集 , 其后诞生的《泡泡龙》(PuzzleBobble) , 《旋转泡泡》(PuzzLoop)以及《Luxor》都只是广义概念上的消除类游戏 , 通常被后来的玩家统称为泡泡龙或是祖玛;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