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腾龙镜头|腾龙28-75又觉得广角差点,之前18相当于27,觉得如果能再广一点多好】
文章图片
之前用apsc , 主要是18-35 1.8和56 1.4 , 用的比较顺手 , 就是18-35焦段限制太难受 。 现在换了全副 , 已有85 1.8 , 一直在犹豫24-70 2.8和24-105 f4 。 前者主要是犹豫进灰和体积重量 , 后者主要是担心光圈用不顺手 , 腾龙28-75又觉得广角差点 , 之前18相当于27就觉得如果能再广一点多好 。 24-70本来是我的第一选择 , 因为2.8 , 出门有时85都不用带 。 但是进灰太糟心了 , 就是不知道24-105多大程度上能替代24-70 。
所谓转接 , 只是因为新卡口诞生之初 , 有些拍摄频率高的摄影师 , 想用新接口的相机 , 又不能没镜头用 , 才选择转接的 , 主要的考虑点可不是钱 , 是要解决能用的问题 。 所以换了微单 , 不管是哪门 , 还是用微单镜头 。 我一直用的佳能 , 目前常用镜头有24-105 , 16-35 f4 , 70-300 , 目前的想法是转接佳能镜头 , 佳能机身虽然不行 , 但镜头素质还都不错 。 就是不知道转接到Sony机身上效果怎样 。
如果要全换的话等于要灭门了实在不想 。 灯泡头不能直接上普通圆形滤镜 , 所以要滤镜架子和滤镜一起买 , 比圆形的贵蛮多 , 三脚架已经有啦 , 机器是A7M2 , 滤镜成本还没考虑 , 目前手里有一只24-105G+ND1000 。 我买的时候差价三千 , 想想高像素还得加硬盘 , 反正大多数情况都是缩图分享 , 算了算了 。 我从全画幅玩到半画幅 , 在玩到M43 。 现在我已经把全画幅都给出了 , 就保留半画幅和M43 , 我觉得并不影响我拍片 。
相机是一整套系统 。 没有五万十万的预算上不了L圈好头 , 买个全幅机身也发挥不了它该有的实力 。 如果需要通过极高的iso去获得弱光照片 , 最终得出的结果也就是一张能看清但不咋样的照片 。 我们看到优秀的夜景照片极少是通过高iso获得的 。 再说夜景这种比较极限的状态下 , iso1600 1s快门和iso 6400 1/4快门获得的照片 。 基本上都是属于模糊的范畴 , 要不是手抖模糊 , 要不就是被拍物移动模糊 , 都没有太大的观赏价值 。
为了在同样ISO的情况下得到cmos单位面积进光量相同 , 以及相同景深全幅就是划算 。 但是什么情况下会需要这些呢 , 主要是夜景和糖水片 。 夜景没那么多的情况下还真无所谓 。 全幅器材党最经典的言论好像就是等效光圈性价比论因为残幅和m43的等效原因 , 在追求相同的等效光圈的时候残幅m43必然会比全幅更困难成本更高 。 而全幅狗头和m43大光腚等效光圈下差不多 , 于是全幅是最有性价比的 。
总是有人盲目追求全画幅 , 想要攒钱买莱卡之类的相机 。 本质还是要看摄影师的想法、艺术审美和感受力 。 我现在不仅是超小型apsc , 而且我甚至都不拍最高规格的照片 。 因为我自己了解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 首先要明白 , 摄影不是因为你什么样的器材就能拍出怎么样的照片了 。 提高审美 , 摄影技巧比你换器材重要得多 。 拍风光的话 , 也需要全画幅的动态范围吧 。
我的残幅动态范围简直不能忍 , 所以我觉得自己需要全幅 。
最近就在打算换全幅了 , 他所有东西都不用考虑什么成像重量续航等等的科技和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 画幅的选择就看喜欢用什么焦段 。 喜欢打鸟拍远景的画幅小会很有优势 , 反之超广角的话就需要全画幅或者中画幅的支撑另外画幅小焦会厚很多 , 画幅大焦点更薄 。 合理选择合理取舍才是正确的 。 没人追新技术就没有研发的动力 , 就像没有消费就没有经济一样 。 另外 , 高刷的确是提升用户体验的技术 。
相关经验推荐
- 中兴|仅1858元,骁龙870+屏下镜头+8GB+128GB,冷门旗舰售价亲民
- ARM|佳能440DO、640镜头专利曝光 内置1.4X增倍镜
- 游戏手机|红魔7系列定档:165W快充、屏下镜头,还有哪些惊喜等待揭晓?
- OPPO|有技术就是任性!OPPO双铰链折叠屏手机曝光,后置镜头能翻转使用
- vivo NEX|Vivo Nex5最真实体验,蔡司镜头+骁龙8Gen1,影像机皇高调回归
- 一加科技|一加10 Ultra渲染图曝光,加入潜望式长焦镜头
- 尼康|尼康镜头持续稳定跑焦,机身可以设置偏移量,去补偿解决这个问题
- 笔记本|佳能镜头群可不是闹着玩的,微单的镜头很贵,单反相对来说便宜
- 微软|OPPO新机渲染图曝光,阶梯式镜头极具辨识度
- 旗舰机|LTPO2.0、鱼眼镜头、马达等,今年的旗舰机卷了些什么?